膀胱癌细胞内在程序性死亡受体-1受体功能对肿瘤的影响〔1〕

2024-04-03 06:46高加胜张文圣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3期
关键词:浸润性膀胱癌配体

蒋 轶,叶 韬,陈 周,高加胜,张文圣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西 九江 332001)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性疾病,多数患者表现为无痛血尿、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随着膀胱癌肿瘤的侵袭、转移,可引起累及系统的相关症状,严重的甚至出现肾功能不全,严重威胁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安全[1-2]。临床上治疗膀胱癌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并联合其他治疗方式。根据膀胱癌局部肿瘤浸润程度将其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并依据分期、分级以及全身情况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临床确诊病例中非肌肉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占70%~75%,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占25%~30%,且诊断时往往有远处转移。经过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后,膀胱癌患者仍面临着术后复发、转移、死亡的风险[3-4]。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全身免疫治疗逐渐被应用到膀胱癌的治疗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在转移性膀胱癌或者化疗失败的膀胱癌中展现出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旨在探讨膀胱癌细胞内在PD-1受体功能对肿瘤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膀胱癌患者80 例,其中男39 例,女41 例;年龄(53.55±4.56) 岁;体质量指数(21.22±1.02) kg/m2;临床TNM分期:T1期13 例,T2期17 例,T3期20 例,T4期30 例;肿瘤分级:G1者18 例,G2者22 例,G3者40 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42 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38 例。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临床诊断均为膀胱癌,且符合《中国膀胱癌保膀胱治疗多学科诊治协作共识》[5]诊断标准;研究前均未接受过任何治疗者;生命体征稳定均无生命危险者;个人临床资料齐全者。

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等器官功能异常或者恶性肿瘤者;精神异常无法正常沟通交流者;研究期间患者组织标本遗失或者损害者。

1.3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膀胱癌患者癌组织以及距离肿瘤边缘3 cm的膀胱癌旁组织中PD-1的表达:将标本进行预处理,浸泡在多聚甲醛中48 h后用石蜡进行包埋、切片、烘烤、脱蜡水化、磷酸盐缓冲液漂洗。在显微镜下进行二氨基联苯胺法(DAB)显色,自来水冲洗,苏木精复染色,自来水冲洗,随后脱水、封片、镜检。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膀胱癌患者癌组织以及距离肿瘤边缘3 cm的膀胱癌旁组织中PD-1 mRNA的表达:使用Trizol试剂提取膀胱癌组织总RNA,逆转录制备cDNA,并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和电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PD-1 mRNA在膀胱癌中的表达

膀胱癌患者癌组织中PD-1阳性表达率63.75%(51/80),PD-1 mRNA阳性表达率68.75%(55/80),而距离肿瘤边缘3 cm的膀胱癌旁组织均未见明显的PD-1和PD-1 mRNA表达。

2.2 PD-1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强度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PD-1和PD-1 mRNA的表达强度与膀胱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级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而PD-1和PD-1 mRNA的表达强度与TNM分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即随着膀胱癌患者肿瘤分期的增加,PD-1和PD-1 mRNA表达逐渐增加(P<0.05)(见表1和表2)。

表1 膀胱癌患者PD-1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 单位:例

表2 膀胱癌患者PD-1 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

3 讨 论

膀胱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男性第四大常见恶性肿瘤。据统计,全世界有50万例新发膀胱癌病例和20万死亡病例,仅在美国,每年就有8万多例新发病例和1.7万死亡病例[6-7]。膀胱癌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主要受内在遗传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且其发生发展受多因素影响。研究[8-9]表明,膀胱癌与其他癌症一样,是由于多种致癌因素长期作用于正常细胞,导致原癌基因被激活,在复制及转录过程中没能及时修复受损的DNA,使癌细胞无限制地复制增殖直至发生癌变。

PD-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PD-L1)蛋白正是PD-1的配体。T细胞介导的免疫由检查/平衡系统控制,PD-1/PD-L1抑制通路也叫做免疫检查点,负责调节T细胞的活化和效应功能,维持自身的耐受性[10-11]。PD-1位于T细胞,能够与基质细胞中的PD-L1结合,二者结合后可使T细胞失去攻击癌细胞的能力。PD-L1与PD-1的结合作为介导T细胞活化的共抑制信号,可抑制T细胞的杀伤功能,对人体免疫应答起到负调节作用[12-13]。在正常细胞中,PD-1的激活使T细胞失去攻击能力,减轻由于慢性感染引起的组织损伤,这种机制是为了保护机体在炎症状态时免受不必要的组织损伤[14-15]。然而肿瘤却将这种机体免疫保护机制用于自身的生存。因为肿瘤细胞能够上调PD-1配体的表达,PD-L1是癌症细胞使用的主要的PD-1配体,PD-L1与PD-1的结合导致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失去杀伤能力,使得肿瘤生长不受抑制[3,16-17]。本研究发现,膀胱癌患者癌组织PD-1阳性表达率为63.75%(51/80),PD-1 mRNA阳性表达率为68.75%(55/80),而距离肿瘤边缘3 cm的膀胱癌旁组织均未见明显的PD-1表达。通过临床相关性分析发现,PD-1的表达与膀胱癌肿瘤临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但与膀胱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级等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说明在膀胱癌患者肿瘤细胞中PD-1高表达,且其表达强度与肿瘤TNM分期密切相关。随着膀胱癌患者肿瘤TNM分期的增加,机体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失去杀伤能力,使免疫系统处于失衡状态,导致膀胱癌细胞不断地生长增殖、扩散、转移,致使病情加重,进而导致肿瘤细胞中PD-1表达增加,威胁生命安全。肿瘤细胞中PD-1的高表达能够促进膀胱癌细胞的快速生长,因此临床上可通过注射PD-1抗体进行治疗,以控制疾病进展,提高生存率。明确PD-1受体功能对膀胱癌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可为膀胱癌患者提供最优治疗方案,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膀胱癌患者癌组织中PD-1高度表达,其在膀胱癌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可用来评估膀胱癌进展程度。

猜你喜欢
浸润性膀胱癌配体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基于配体邻菲啰啉和肉桂酸构筑的铜配合物的合成、电化学性质及与DNA的相互作用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研究进展
新型三卟啉醚类配体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能
膀胱癌患者手术后症状簇的聚类分析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β-catenin、cyclinD1、CDK4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miRNA-148a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于Schiff Base配体及吡啶环的铜(Ⅱ)、镍(Ⅱ)配合物构筑、表征与热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