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造型美术设计理念的应用

2024-04-04 02:21陈大业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南昌330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24年9期
关键词:建筑造型美术设计光影

文/陈大业 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江西南昌 330000

1.造型美术设计理念概述

造型美术设计,指的是通过各类物质材料塑造视觉形象,进行艺术家思想、真实社会生活的形象化反映,在目前社会文化、经济、艺术等协同发展的大环境下,造型美术设计在建筑、雕塑、手工艺、绘画等领域实现了广泛应用,特色是在现代建筑造型设计中,随处可见造型美术元素,赋予了建筑更多的生命力。

2.建筑设计中造型美术设计理念的应用价值分析

2.1 提升建筑观赏性

造型美术设计理念指引下,让建筑设计更加注重在造型、色彩等方面的创新,展示设计人员想法、构思,提升视觉效果,以此来满足不同群体的建筑艺术观赏需求。且融入造型美术元素的建筑,对比常规建筑来说,创造性大幅提升,对于推动整个建筑设计领域的长远发展亦有一定推动作用。

2.2 丰富建筑功能

引入造型美术设计理念,让设计人员更加关注建筑不同模块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提升不同模块功能间的协调性,促使设计人员在综合考虑用户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在建筑中融入更加实用、先进的功能项,以此来满足用户对建筑的整体需求,有效拓展建筑工程发展空间。

2.3 创新建筑设计美术思想

中国建筑设计受到国外先进建筑设计理念的影响较深,这也使得很多建筑逐步丧失了本民族的特性,而引入造型美术设计,可依托于丰富的传统设计知识、技能等,创新各种造型设计应用方法,更新建筑设计美术思想,使其与建筑所处环境、地域文化等融为一体,进而具备更多的生机与色彩,提升建筑艺术性。

3.建筑设计中造型美术设计理念的应用策略

探索建筑设计中造型美术设计理念的应用策略,应从建筑设计整体需求出发,灵活融入造型美术设计理念,提升其与整体设计过程的契合性,如此才能发挥出对建筑设计的积极促进作用。关注以下要点:

3.1 提升建筑造型、功能间契合性

在引入造型美术设计理念时,应正确处理建筑造型、功能间的关系,保持两者契合,而非一方从属于另一方,关注以下要点:

(1)关注造型设计关键点:进行造型设计时,从建筑各模块功能布置出发,对造型层次、平面、步骤等加以把握,提升建筑外观丰富性,体现建筑价值,并周边环境相适应,同时还需考虑建筑本身的大众审美倾向,确保建筑外观设计可带来较强的亲切感、舒适感;还需关注建筑外观造型中细部,确保每个设计步骤、环节,都可展示建筑内部、整体价值,注意中细部与尺度间的关联性,提升细部与外观的协调、统一性,以此来提升建筑张力、向心力[1]。

(2)打造完整的功能与唯美的外部造型:可参考当前建筑设计中的成功经验,如合肥美术馆,单体建筑内部用于展示藏品,地上一层为挑空区域、接待厅,地下一层为展示空间,从东到西依次为下沉广场、会议室、鲁彦周纪念馆、艺术综合展厅、机房设备区、办公区、洗手间、多功能厅等,在造型设计时留出各种小空间,摆上各类文化遗产藏品;主体工程以金属杆、玻璃焊接而成,搭建灵活分布的交叉杆棚罩,观其外表,如同“鸟巢”,在建筑内分布具备各类功能主题的文化馆、艺术馆等,在内部连接上保证了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安全性,整体设计完美处理了建筑造型、功能间的关系,并给人带来较大的舒适感、视觉冲击,达到建筑审美、使用的完美结合[2]。

(3)其他:引入“虚”的造型设计手法,比如通过几根柱子、一面墙来营造多样化的建筑形式,其与中国画中的留白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处,各类镂空设计,配合以建筑功能项,可赋予建筑未来气息,提升建筑美感、科技感;合理设定建筑造型各部位比例,如白宫、故宫、金字塔等,在外观设计上皆是经过反复论证,保持各部位比例合理、协调,如此才能带来和谐的视觉审美。

3.2 正确应用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材质不同,其带来的观感体验、视觉效果亦有较大的不同,如毛石类材料相对粗糙,会带来天然的、富有文化韵味的视觉感受,花岗岩类材质精致,会带来坚固、华贵的视觉感受,铝塑板类材质简约,会带来大方、简洁的视觉感受,玻璃类材质透明,会带来通透、轻盈的视觉感受,故而应结合建筑整体布置倾向、特征去选择对应的材质,达到对比协调或者单独协调的设计效果[3]。在实际设计进程中,针对同一栋建筑,若不同部分材质需转换,可以建筑立面构成、各板块关系为依据,灵活组合各类不同材质,带来创造性的设计效果,以日本群马县美术馆造型美术设计为例,设计人员只是从建筑定位出发选择了数种简单的建筑材质,如混凝土、大理石、玻璃、铝板等,以造型美术设计理念为指导,进行各类材质的组合,具体做法如下:表面材质选择具备高反射效果的复合型铝板,进行抛光处理,形成平整、统一的表面结构,再将入口大厅框架造型设计为立方体结构,在各框架间嵌入玻璃材质,模糊各建筑模块间的空间分割感,在另一面空间上装设玻璃,在玻璃反射中营造出玻璃材质消失的视觉假象;将大理石表面抛光,提升建筑造型空间中的反射视觉效果,让透过玻璃进入建筑中的自然元素仿佛驻留在大理石表面,带来空间重叠、延伸的视觉效果。如图1 所示,为日本群马县美术馆整体造型图,在建筑美感上更上层楼。

图1 日本群马县美术馆整体造型图

3.3 建筑造型色彩设计

色彩应用是建筑造型美术设计中的关键部分,对于提升整个建筑的美感来说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可从以下数点展开:

(1)墙体应用:墙体在建筑立面中占比较大,故而墙体颜色基本上是整个建筑的主色调,在进行墙体颜色设计时,应注意与周边环境色彩的配搭性,可设计为以下色彩形式:明暗型,以黑白灰为基调,明暗层次分明,带来清晰的条理感,营造朴素、庄严的气氛;单色型,应用单一色调来装点墙体,具备单纯、鲜明的特征;彩色型墙体,由多种颜色组成,突出丰富多彩的效果。在进行色彩设计时,应关注到色彩面积可能对色彩协调产生的影响,若在墙体上大面积引入高纯度颜色,会带来审批疲劳,但若大面积引入低亮度色彩则略显沉闷,故而应选择低纯度、高亮度的色彩[4]。

(2)入口应用:建筑入口色彩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功能,金融类建筑、政府办公楼等建筑入口应表现出大方、肃穆、庄重的感觉,故而色彩可选择灰色、浅灰色调,餐厅、宾馆之类的建筑入口表达的是亲切感,色彩可选择黄色、红色、乳白色等温馨色调,在造型美术设计时正确处理入口、色彩之间的关系,或者使用同类色、调和色等突出整体美,对于凸显建筑功能具备一定作用。

(3)地面应用:建筑美术造型设计时,地面色彩通常不会引人关注,但若在一些特殊的建筑区域,对建筑整体影响就会较大,如在入口附近地面、建筑交界处等,可用标识性的色彩图式指引方向,或者是将地面色彩造型设计为各种优美的图案,以供用户欣赏[5]。

(4)屋顶应用:屋顶可选择低明度颜色,但若屋顶面积较小时,可选择高明度颜色,保持屋顶与其他建筑部件间的和谐性,提升建筑整体美感。

3.4 建筑造型光影设计

建筑造型光影设计,可赋予整体建筑一种特殊的美感,带来更加良好的视觉感知效果,提升建筑感染力。关注以下设计要点:

(1)建筑内界面光影设计:侧窗与天窗设计,其是形成空间物影、光影的物质前提,可在相对较暗的建筑空间中引入自然光,在窗体上形成明亮的图形,或者是将窗户作为光源,直接将光线投射在侧墙面、地面上,形成明亮的光形;落影设计,落影是由自然光通过建筑界面进入室内被遮挡并在室内界面上形成的落影,采光面设计较大时,会在墙面、地面上形成亮面,成为图底中的一部分,遮光物形成的形状会变成图底关系中的图,以此来契合建筑整体造型。剪影设计,主要是通过在门洞、窗户上开出图案来得到剪影效果,如中国自由图案窗洞、印度大理石窗圆柱、日本的格扇窗与格扇门、哥特门窗上的宗教画等,都可引入到剪影设计中,且现代建筑开敞式门窗数量更多,在洞口装饰、划分上更加重要,可灵活应用剪影来搭建明暗对比强烈的造型艺术,表达建筑风格[6]。

(2)自然光影空间形态设计:动势设计,动势是建筑造型美术设计艺术追求的永恒主题,建筑中的光与自然界中的光有着本质的不同,其属于再创造产物,故而在光影设计时,应考虑如何结合建筑内的光影动态去获取更加丰富的动感光形。采用半透光材料或者大面积落地窗时,将大片阳光引入室内,对光进行控制与选择,或展示直接、明亮的灯光,或打造神秘、曼妙、含蓄的美;走廊可选择不同造型的窗格或者条形窗,在保证采光的同时,可透过建筑外立面空隙,向建筑内投射不同时间的光影轨迹,展示建筑的变化美;建筑内各模块选择不同样式的天窗采光,任由光线经由或者植入家具、木梁等,随意洒落到不同立面、织品、家具上,丰富建筑空间层次,增添空间的灵性与温度;巧用建筑内植物与空气、光影间的对话,在室内构造光影、实物、婆娑的姿态间的三维互动,在家具、墙体、地面上构成灵动的艺术画面[7]。

(3)光影在建筑设计中的艺术表达:建筑设计进程中,还应关注建筑空间的功能性、艺术性表达,要求光影效果设计遵循建筑整体设计规律,满足功能需求,比如在建筑内两个明暗不同的空间中,明亮给人带来的感觉是空间更大,可说明光线明暗等对人体视觉产生影响,在建筑空间尺寸已定的状态下,进行光线明暗设计,提升视觉效果。但需注意,尽量避免采光方式重复,避免在同一处空间中使用人工光+自然光,通过有线的光源来创造出建筑无限的光影效果。

3.5 建筑造型与空间组合设计

在造型美术设计理念中,造型与空间组合设计作为关键的设计方法,对改善整体设计效果有较好的作用,故而在设计过程中,应进行各类造型与不同建筑空间组合方法的探索,提升建筑造型室内外空间的协调性,在建筑内外空间融合统一中提升建筑造型的环境适应性、艺术美感,带来舒适、和谐、自然的视觉感受[8]。以广州白天鹅宾馆的建筑外部造型设计为例,设计人员对建筑造型、空间设计进行了完美组合,就建筑整体造型设计来说,在空间组织、体形塑造、布局规划等方面,设计人员充分利用了建筑所处环境资源,为让建筑庞大的体形与周边环境自然协调,设计人员对主建筑结构体量规划、预测后,进行了压缩处理,将建筑平面设计为腰鼓形,南北两个立面设计为斜面,如此在阳光照射时建筑就会产生明暗分隔效果,塑造出轻巧、美观的建筑造型效果。在建筑外墙设计时,设计人员选择将墙体粉刷为白色,配以斜角形阳台的阴影变化,展示出一个美轮美奂、羽翼重叠的白天鹅意象。如图2 所示,为广州白天鹅宾馆。

图2 广州白天鹅宾馆示意图

3.6 建筑造型细节设计

要渗透造型美术设计理念,必须做好建筑各部的细节设计工作,包括建筑工程中各种小型构件、节点、造型做法、工艺工法等,并关注其中的重要事项,如在门框设计时,若不能进行精致的点缀,会让其失去原本的效果,难以为建筑增色,为保持更好的细节设计效果,有必要将其与建筑尺度层次设计相结合,提升建筑整体的观赏性。比如在柏林国家美术馆新馆美术造型设计时,设计人员将造型中涉及的所有细节设计得及其精致,建筑以梁格为基准,在顶棚下均匀布置八根巨柱,支柱、梁体间进行点状铰接,如此让巨柱细部间的点接结构达到极限,亦对建筑梁柱结构进行了清晰划分,提升建筑底部的承接能力,在观察建筑整体细部结构时,突出精简、精致的设计效果,让建筑呈现纯净、简约的风格,艺术特征明显。

3.7 灵活应用造型美术设计手法

在引入造型美术设计理念进程中,应结合建筑特征,灵活应用各类造型美术设计手法,主要包括:

(1)抽象化设计手法:即将整体建筑形象抽象化,突出建筑氛围、整体感,可通过运用几何图形、减少细节、简化形状等手法来实现。

(2)曲线设计手法:即通过弧线、曲线等元素,突破传统直角、直线形状限制,提升建筑有机性、柔和性,让建筑更具流线型美感。

(3)对称设计手法:即在造型设计时将建筑左右两侧呈景象对称方法布置,提升建筑稳定性、平衡感,且让建筑更显正统、庄重、高贵。

(4)不规则设计手法:关键在于打破传统建筑的对称、规则,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建筑形态,提升建筑的趣味性、个性化、创新性。

(5)渐变设计手法:灵活应用材料、颜色、形状等带来的渐变效果,提升建筑外观的丰富多彩度,让建筑更具变化性、动态感,增加视觉吸引力。

(6)象征性设计手法:运用象征性的符号、元素等,表达建筑物所代表的文化底蕴与特定含义,可通过装饰、图案、雕塑等手法,展示建筑物的独特象征意义。

结语:

综上,文章就建筑设计中造型美术设计理念的应用策略展开了综合论述与分析,在给予其足够重视的情况下,明确以上所提出各项策略在实际落实中的具体情况,注意积累经验,发挥造型美术设计优势,提升建筑设计成果,吸引更多的建筑设计人员投入到该方面的研究中,提升建筑审美价值,为整个建筑设计行业的良好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建筑造型美术设计光影
美术设计作品欣赏
《忠魂曲》舞台美术设计创意
光影
光影
建筑形式语言在建筑造型设计中的运用
分形在建筑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力学对于建筑造型的影响
光影之下
绘画构成艺术与美术设计的思考
美术设计在游戏软件开发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