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真正有“仪式感”的仪式

2024-04-05 16:04王福强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仪式感仪式学校

王福强

前些年,我调到一所中学工作,发现学校的升旗仪式过于呆板。大概因为这是常规活动,负责的领导产生了应付心理,程序能简则简,把本来神圣、庄重的仪式演变成“随意行为”,流程无非就是升旗、学生代表国旗下演讲、德育主任训话,每周的套路不变,成了“走过场”,学生参与度很低。于是,我进行了改革:每次加入了优秀学生做升旗手的环节,主持人要对升旗手进行介绍;每次加入了“每周一星”优秀学生颁奖仪式;升旗仪式由各班级轮流策划、组织,要进行班级文化的简短展示,而全体师生都有投票权;固定不变的德育主任讲话也变为校长、老师、学生、家长站到台前……情况马上有了改观,学生参与升旗过程的积极性和认真度提高了,仪式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仪式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入学仪式、开学典礼、升旗仪式、入团仪式、成人仪式、毕业典礼、校庆典礼、颁奖仪式等是学校常规性仪式教育活动。这些仪式相当于一个“按钮”,当仪式开始,身处其间的人就在暗示自己:我要开始进入另一种状态了。因此,仪式是一种经历和体验,是一种行为的约束,承载和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育人价值。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做过一个调查,参与调查的有1621人,结果显示,74.3%的人感觉国人的仪式感越来越淡漠了。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河表示:“仪式感的消失,会让整个群体的精神世界彻底地无法安顿,道德没有寄托,最终造就的是一大批没有终极关怀的物质主义者。”

对承担着文化传承任务的学校而言,重新建构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礼仪和仪式,让生活有一点庄重和高贵,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但是,就像我在文章开头案例中写到的,很多学校不断举行各类仪式,看起来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但仔细品味,又觉得差了些什么。参加一个仪式和拥有仪式感是一回事吗?如果一个人只是机械地参加了某个仪式的全部流程,按部就班地完成了自己该做的事,但并没有产生真正的内心体验、意义认知、价值共鸣,那么,他会获得仪式感并产生长久的影响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就像我们最常见到的开学典礼,校长热情洋溢的讲话,其实并不一定能够真正触动学生。说现实点,也许大部分学生只是无奈地待在那里,“熬过”那一两个小时,他们甚至可能连校长讲话的内容都丝毫没有听进去,更谈不上什么参与感和“与我有关”的体验。他们不过是看客而已。

总结起来,当下学校仪式的常见问题可以归纳为三类:一是把“仪式”搞成“形式”——对于仪式,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清楚仪式的来龙去脉,也不明白自己参加仪式的目的。二是把“仪式”搞成“模式”——清明节就是去烈士陵园扫墓,妇女节就是给女老师献花,方式陈旧、套路化,毫无新意。三是把“仪式”搞成“把式”——仪式“花样百出”,只为夺人眼球,让人身心疲惫而无实际意义。

这些都是学校仪式中常见的问题,这充分说明,一些学校管理者由于对学校仪式文化缺乏完整的认识,把仪式文化和仪式完全等同起来,或虽已意识到仪式和仪式文化之间的差异,但难以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致使实践中的学校仪式文化建设仍然停留在仪式建设层面。事实上,学校仪式是由学校中的各种活动所形成的系统,而仪式文化更注重的是仪式所蕴藏的价值观念,体现的是学校特有的管理理念和人文精神。实践表明,不同学校的仪式在形式上可能相似,但达到的效果可能大相径庭,关键就在于核心内涵的差异。

只有精细谋划,创造出真正具有“仪式感”的仪式,才能让我们的仪式带有教育的意味,也才能让仪式产生文化的力量。

产生“仪式感”的关键是“与我有关”。即这个仪式“是我的,而不是别人的”,强调的就是“每一个都不能少”。没有学生真正参与的仪式,不会有情感的体验、共鸣,也就不会有真正的成长。所有把学生当作“看客”的教育行为都是低效的。而我们大部分学校的活动,都强调优秀学生的展示,这似乎是一个天经地义的工作模式。这样的模式就注定了学生的“低参与率”,对大部分学生而言,也就失去了体验仪式感的机会。

一个小学班主任跟我讲过她的一段经历。她教过几届毕业班,每一次举行毕业典礼,大体与会议模式差不多,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的那个孩子是很激动的,在台前获得表彰的孩子也很幸福,但是大部分的孩子只是站在那里,没觉得这一刻有什么特别。其中有一届学生,他们在临毕业前接到了课间操迎检的任务,而且完成得很出色。在他们的毕业典礼上,学校不再只是让五年级的孩子形式性地和大哥哥、大姐姐们说再见了,而是让五年级的孩子们站在六年级孩子表演的位置上,让他们认真地向代表学校完成演出的优秀的学长学姐们致敬。那天,毕业生们站在领导观摩的位置,热泪盈眶地看着学弟学妹们。他们记住了自己在小学生活的最后一天,记住了用努力为自己的小学生活画上的这圆满而有意义的一笔。这个故事也说明,为了学生的成长而帮助他们走进自己的仪式,才能让学生体验到仪式感,让每一个人觉得自己很重要。

沈祖芸老师在《仪式不等于仪式感》一文中指出,要“与我有关”,首先需要切换思维模式,即从“展示模式”切换为“生长模式”。通常学校在设计仪式时大多遵循这样的逻辑:向他人展示最完美、零瑕疵的成果,然后以领导和与会者的肯定作为成果鉴定。这种逻辑下启动的程序必然是挑选最优秀的学生来表演,通过一次次排练以确保每个人都完美无缺;在演出时,又要求全校师生安静落座、整齐鼓掌;最后迎来领导讲话,以表示对学校这场仪式活动的肯定。这样的仪式再隆重,也是给别人看的,“与我无关”,因此难以达到对“每一个”都产生教育意义的效果。

这给我们带来了两点启示。

第一,“生长模式”要求我们在设计仪式时,能够像“滚雪球”一样,从仪式策划开始,到仪式完成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把越来越多的“无关者”裹挟进来,让越来越多的人与仪式本身产生关联。那么,最终的仪式就成为众人一起孵化而生的成果,人人都会因“与我有关”而积极参与其中,成为意义的传播者。譬如,我之前所在的学校每年都要举行“十佳少年”的评选,从最早的各班推荐候选人、组织宣传活动、展牌展示、十佳竞选演讲、全员投票,直至最后的评选结果颁奖典礼,全校师生是全部参与的。这些候选人的事迹得到最大程度的宣传,最后的颁奖典礼就因整个过程的全员参与而激动人心。

第二,“生长模式”要求我们在设计仪式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度,由更多的大型集体仪式向分班级的小型仪式转变,避免因人数过多、实际参与感偏低的问题,让更多学生找到存在感。比如学生获奖,班上为他們举行一次隆重的颁奖仪式;学生过生日,班上举行集体送祝福的小活动;等等。这些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设计自己想要的活动,可以唤醒学生心灵深处潜藏的一些东西——认真的态度、积极的行为、热烈的情感,从而让学生真正获得成长。

猜你喜欢
仪式感仪式学校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小王子》的光芒照亮整个荒原
论互联网时代广告实践教学中的仪式感营造
安托南·阿尔托对后现代戏剧的影响探微
少年成长的仪式
学校推介
Talking strategies
开营仪式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