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中的俄军物资储供保障问题及对我军的启示

2024-04-06 06:19徐侃
中国军转民 2024年3期
关键词:预置战场物资

徐侃

俄对乌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以来,俄进乌退的整体态势基本不变,但由于欧盟、北约不断背后“拱火”,冲突呈现出立体多元化的战争样式。此次作战是俄军“新面貌”改革后最大规模的境外军事行动,前期,俄军在极短时间内投送大批人员、装备和物资,快速建立支撑高强度军事行动的物资储供保障体系,但随着战事推进,后勤保障“跟不上”、保障物资“不够用”的短板逐步显现,从计划的速战速决“闪电战”逐渐拖入拉锯消耗的“持久战”。俄军在战役过程中物资储供保障的成功实践和现实教训,值得思考和借鉴。

一、俄军“新面貌”改革及物资供应保障特点

俄军从2008 年开始进行“新面貌”改革,致力于建立一支规模适度、编制结构合理的常备军队[1],展开了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转型调整,经过多年运行优化,目前已建立起高效的联合作战指挥机制。在物资供应保障上全面推行跨部门联勤保障模式,逐渐形成了后装一体的保障体系。

在物资供应保障上,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常态拉动检验

俄军认为,未来战争的表现形式主要为中小规模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2],针对其不可预测性及其对应的速战速决特点,俄军延续了原苏军突击战备检查的做法,在没有任何征兆、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对部队进行拉动考核,涵盖作战、支援、保障等所有力量,物资储备状态随时接受检查、供应补充链路常态保持畅通,起到了很好的督促监管作用。

(二)隐蔽战场预置

2021 年冬季开始,俄借“联盟决心”等演习任务向俄乌、俄白边境前推预置了大批装备物资,在克里米亚建立了集油库站、物资仓库、饮食保障于一体的综合保障基地,基本形成了以保障基地为骨干,常备保障力量为支撑,依托铁、公、空运交通设施贯穿的网状纵深分布的战场保障布势,为达成战役发起的突然性奠定了基础。

(三)多维立体运补

庞大的空中投送力量和完善通畅的陆上交通系统,是支撑俄军物资规模前送和快速投送的基础支撑,俄军现役大型运输机100 余架,空降兵与运输航空兵部队捆绑融合,形成了快速投送的标准化流程,同时,为确保跨境前运顺畅,与白俄罗斯提前进行了协同对接,简化通关流程,有效解决了在审批程序、危险品运输等方面的难点堵点,确保了物资运输安全顺利。

二、“俄乌冲突”久拖不决反映出的物资储供问题和教训

“俄乌冲突”出现的拉锯消耗“持久战”状态,诚然与西方国家“拱火”有很大的关系,但也与俄军自身的存在问题密不可分,特别是在物资供储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教训。

一是物资供应链路全面封锁。自从2014 年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以来,美及西方国家对俄实施了长达9 年的全面制裁[3],导致俄经济发展严重迟缓,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继续加大制裁力度,使得俄军物资供应链体系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

二是物资保障节点重点遭袭。开战以来,乌军利用本土优势,采取小分队偷袭、战斗机空袭、无人机“游猎”等方式,将俄军军事装备、燃料等物资集结地作为重点打击目标,俄国防部公开承认,其后勤保障部队多次遭到乌军的重点活力袭击、多人被俘。

三是物资补给渠道脆弱易毁。俄军围攻基辅时,车队长达64.3 公里,乌军在前线抵抗的同时,对后防车队持续袭扰,让俄军补给运输车队遭受重大打击,许多装甲车辆没有燃油就被随意丢弃,而且关键道路桥梁遭袭后得不到及时抢修恢复,补给线延伸速度和维持能力遭受严重影响。

四是物资储备规模明显不足。军事行动发起一周后,随着俄战斗部队大纵深分兵穿插推进,补给需求几何层级倍增,俄虽紧急从国内征集军地支援保障力量,但一些物资仍然无法送至一线官兵手中,造成供应脱节、补给短缺,开战第七天即出现礼拜攻势迹象,严重迟滞行动进程。

三、做好物资储供保障的启示思考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直指体系保障的重要性,未来作战战场更加广阔、响应速度要求更高、持续补给难度更大,要坚持把物资储供放在联合体系下筹划研究、部署建设,全面提升物资储供集约高效保障能力。

(一)配置补给优化是持续作战的核心关键

坚持底线思维,抓实物资储备,根据战场态势变化有计划地组织物资器材和装备弹药调整布势,既要下好保障首战首用的“先手”,又要备足战事升级持续的“后手”。

一是做实合理性资源预置。根据战场环境特点,合理提升关键物资器材、弹药和专用保障资源储备规模,精算“需求链”,打通“供应链”,充实“储备链”,建立平时储备与应急生产、预定预购与应急筹措相结合的战储预置[4],既为首波部队提供就近补给,又为后续梯次提供回补库容。

二是提升对抗性保障效能。在高对抗、高威胁环境下,物资储供最重要的是敏捷、弹性和有效,必须加强对抗环境下专项研究,将机场、码头、仓库等重要储供点位纳入要域防空,强化储供力量和运载工具的隐蔽防护,防敌袭扰破坏,确保持续供应。

三是构建可靠性持续补给。将具备条件的战役仓库、运输力量调整部署至一线枢纽阵地、机场,统筹利用周边民航空港、仓储物流设施,打造区域物流中心,加快提升规模化空运、快速化装卸、野战化自保等能力,构建“分散预置+快速投送”持续补给体系。

(二)保障储供节点是优先防护的重点对象

未来作战,机场阵地、油库弹药库等重要战场设施作为物资集散的保障支点,是敌打击破坏的重点目标,必须在拓展容量、增强保障弹性的基础上,加强伪装防护建设,切实做到不仅“放得下”,而且“防得住”。

一是在重要目标上要“防”。对油库、弹药库等重要目标,有山体条件的都应进洞,无山体条件要尽量建设掘开式或暗挖式防护设施,统筹运用“隐真、示假、防护”被动防御和“疏散、干扰、抗击”主动防抗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因地制宜、灵活多变的战场综合防护体系。

二是在战力恢复上要“联”。对于装备应急抢修、战场快速抢建等遭袭后重要保障行动,要充分挖掘军地保障潜力,联动工厂院所技术骨干、地方专业保障力量,动用大型建设工程器械、无人化智能化抢修设备,把军地抢修抢建力量联合到一起,多方聚优形成合力快速恢复保持物资储供链路。

三是在持续保障上要“备”。围绕油库被毁、运补线路遭袭等场景,统筹战役支援、国防动员、技术支援力量,积极拓展野战仓库开设等规划建设和保障准备,确保“打不瘫、炸不毁、有备份”,遭敌打击后能够迅速恢复战力。

(三)立体运输投送是衔接前后的关键支撑

现代战争以快制慢,运输投送能力成为作战能力的核心要素,必须综合运用铁、水、公、空等多种方式,构建前后贯通、左右联系、多维立体的运输投送网络,为作战物资补给提供持续可靠支撑。

一是建强全域通达的投送力量。加强道路桥隧、港口航道、机场码头等战场交通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民用设施贯彻国防要求;以研发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物流集装载具和先进的公、铁、水、空运载平台为重点,建强战略空运、重装快运能力,构建平战一体、军地通用的装备支撑体系。

二是打通高效快速的转运环节。加紧大型运输机装卸载适应性改进,全面推行集装化空运模式;加快无码头卸载、装卸转运等新型岸滩卸载装备研配,拓展无人化运输手段,提升铁公水路转运效率;依托军地舰船建立水上仓库,配套建设岸滩接驳保障装备设施,减轻跨海投送压力。

三是打造稳固可靠的投送支点。以一体化网信系统、配送性仓储系统、立体式运输系统为重点,构建跨层次支援、跨区域保障、跨军地联合的运转格局,发挥军民航机场和大型后方仓库交通便利优势,通过预置军地运力,铁水公空多路并进,快速直达前送任务部队。

俄乌冲突战至今日,“保障打”与“打保障”的特点愈加明显,物资储供影响战役进程的作用愈加突出,必须要坚持把“储、运、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贯通资源筹措、运输、储供环节,构建从“生产线”到“散兵坑”的体系链路,支撑部队持续高效作战。

猜你喜欢
预置战场物资
战场上的神来之笔
C-130:战场多面手
基于排队论的水下预置反舰导弹部署优化
贴秋膘还有三秒到达战场
被偷的救援物资
用友U8软件预置会计科目的维护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救援物资
混料设计在6061铝合金激光焊预置Al-Si-Ni粉末中的应用
预置缝线减张缝合法预防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