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理论比较、思想渊源与中国经验

2024-04-06 11:15何雨晴
关键词:共同富裕

周 文,何雨晴

(复旦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上海 200433)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14页。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辟了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01版。共同富裕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理论,在历史上具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渊源,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中国经验。

一、共同富裕的西方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比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理论是在扬弃了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而形成的创造性理论。共同富裕理论探讨不能忽略西方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但也要认清西方经济学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是具有真理性、发展性和实践性的科学理论,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理论基石。

(一)西方经济学对共同富裕的理论贡献及其局限性

共同富裕的社会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对共同富裕的追求本质上就是要破解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两大问题,一是贫困问题,二是不平等问题。而贫困和不平等在人类发展的各个社会形态中普遍存在,因此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们围绕这两大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也产生了许多思想的碰撞和理论观点的争论。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都想要解决的难题,当然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关注的核心议题。推动经济增长是消除贫困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于是消除贫困问题的另一面就是如何推动经济增长。不同经济学家以自身所处的时代为背景,对经济增长展开了丰富的理论研究,包括分析经济增长的过程机制、探索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刻画理想的经济增长模型、研究最能促进一国经济增长的方法等等。如哈罗德-多马模型强调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索罗模型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诺斯则强调了制度及其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二战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整体上已经进入富裕的社会,拉美、东亚等发展中国家在西方主流经济学增长理论的指导下,也取得了一定时期的经济增长,改善了战后国民经济的状况。因此,从世界范围来看,人类社会的贫困问题已经较工业革命前得到了明显缓解。然而伴随着经济增长,不平等问题也不可避免地愈发突出。在消除贫困的决心上,经济学家已经达成了一致共识,而在是否应该纠正不平等这一问题上,学术界产生了不同的观点,至今仍在争论。

是否应该纠正不平等这一问题,实际上可以转化为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第一种观点以新自由主义学派为代表,他们认为效率是经济增长的首要标准,优先于公平。另一种对立的观点认为,公平应该优先于效率。公平也意味着平等,这种平等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能逾越。(3)[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第三种观点认为应当兼顾效率和公平,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如奥肯用“漏桶模型”论证了效率和公平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既可以为了效率而牺牲一些公平,也可以为了公平而损失一些效率,这取决于不同的政策目标。

二战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加剧,福利国家制度正是基于上述第三种观点而建立的。广泛的福利在实行之初有效缓解了贫富分化,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遭受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后,福利危机开始显现,政府深陷债务危机,导致福利制度难以为继。福利制度的困境使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占据上风。20世纪90年代,在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指导下,美国经济学家为陷入债务危机的拉美国家开出了“华盛顿共识”的药方,广泛推行自由化、私有化的政策。但是世界各国的发展水平并没有因此趋向接近,而是呈现俱乐部收敛的世界格局。发达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缩小,而拉美、东欧等发展中国家却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始终无法跨越与发达国家之间的鸿沟。在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效率是优先于公平的,共同富裕不是经济发展所追求的目标,自然也无法对不平等问题给出满意的答案。

综上所述,西方经济学理论在促进经济增长这一层面上,对共同富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在解决不平等问题这一层面上,显得力不从心。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几乎不可能消除贫富分化,也就无法实现共同富裕。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寻找更加科学、更加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作为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推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飞速提升,“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4)《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2页。。然而,社会财富不断积累的同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悬殊,资本主义制度下“在产生财富的那些关系中也产生贫困”(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14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描绘中传递了共同富裕的思想。

第一,共同富裕强调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0页。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情况下,才能不断创造人们生活所需要的物质资料。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6页。。

第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仅仅有生产力的发展是不能自发实现共同富裕的,如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反而加剧了贫困和两极分化。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的根源,因此要消除不平等、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要进行生产关系的变革,即消灭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马克思描绘了共同富裕的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0页。。在马克思的设想中,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促进共同富裕。

第三,共同富裕具有长期性和渐进性。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长期性做出了充分的估计,论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没有那么发达,虽然已经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但只能实行按劳分配。这意味着,分配也必然存在差异性,不可能完全消除不平等。只有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才能实现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从而达到理想的分配方式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6页。,此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后,列宁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提出要建立没有贫富之分、大家共同劳动的新社会,并且“共同劳动的成果……应该归全体劳动者享受”(10)《列宁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2页。。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列宁和斯大林进一步丰富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

首先,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列宁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全体工人,全体中农,人人都能在决不掠夺他人劳动的情况下完全达到和保证达到富足的程度。”(11)《列宁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70页。实现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也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在列宁看来,共同富裕的社会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无法实现的,有且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够实现。

其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重视生产力,因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12)《列宁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8页。。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是创造丰富物质财富的必要前提,进而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并且,列宁认为社会主义能够比资本主义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再次,列宁和斯大林继承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公有制的设想,强调共同富裕必须以公有制为基础。工人阶级要获得真正的解放,必须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13)《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3页。只有公有制才能为共同富裕创造条件,因此苏联实行的是单一公有制。在斯大林模式下,与单一公有制配合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和按劳分配的经济制度体系。

最后,列宁清楚地认识到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经济落后的国家要建设社会主义,不可能一步到位,还需要借助私人资本主义的力量来实现过渡。列宁指出:“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还不能做到公平和平等,因为富裕的程度还会不同,而不同就是不公平。”(14)《列宁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9页。这意味着在社会主义国家,在分配领域实现完全的公平是尚且做不到的,只有共产主义发展到高级阶段才能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而这需要长期的发展和建设。

由此可见,从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共同富裕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到列宁和斯大林深化共同富裕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同富裕已经有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理论为重要基础。

(三)共同富裕社会不等于高福利社会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推动共同富裕的体制保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内外理论界流行起了这样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可以通过借鉴西方的高福利制度来实现共同富裕。事实上,无论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来看,还是从高福利制度本身的缺陷来看,共同富裕社会都不可能是高福利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必须警惕“高福利陷阱”。

一方面,高福利制度虽然取得过一定的成功,但不可持续性是其最显著的弊端。

二战之后,为了缓和国内矛盾,北欧国家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率先通过福利政策来调整国民福利分配,此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先后建立起福利国家。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在高福利政策实施后,国内阶级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人民生活水平也有所改善。然而,20世纪70年代后,高福利制度的弊端率先在经济实力较差的拉美国家中暴露出来。陡增的福利开支挤占了社会投资,导致经济丧失了发展活力的“福利陷阱”,随之而来的就是公共事业持续超支引发的一系列危机。以巴西为例,在1970年至1994年间,巴西每年的政府支出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40.21%,与此同时,财政赤字水平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8.08%,超过拉美平均赤字水平的3倍。(15)李慧:《民生发展:警惕“高福利陷阱”》,载《光明日报》2013年06月22日第10版。

相比之下,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更强,福利国家制度也更加成熟,经济社会保持了更长时间的平稳运行。即便如此,这些国家也依然普遍出现了社会福利成本激增、福利承诺过高和福利刚性约束、政府负担过重导致国家负债增加等现象。最终,希腊、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在21世纪最初十年相继进入福利开支高于经济增速的状态,不知不觉落入福利陷阱之中,最终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以债务危机的形式爆发。(16)2001—2010年间,希腊福利支出年均增长9.4%,经济年均增长5.6%,福利增速比经济增速高出近七成。同期葡萄牙和爱尔兰福利年均增速分别为7.8%和11.1%,经济年均增速只有3.5%和5.3%,福利增速比经济增速竟高出一倍以上。西班牙和意大利福利增速也不同程度高于经济增速。(参见卢锋:《欧债危机成因探析》,载《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简报》2012年第1期。)而在那些没有爆发债务危机的国家,福利国家制度同样助推了持续性的财政赤字和债务扩张,并且时刻面临着福利开支激增的挑战,即使进行福利制度改革,也收效甚微。实践证明,纯粹依靠社会福利解决贫富分化问题是不可持续的。

另一方面,因基本国情不同,我国不能按照资本主义的高福利方式来实现共同富裕。

第一,中国不具备实行高福利政策的条件。(17)鲁品越,姚黎明:《“共富”难题与中国方案》,载《江海学刊》2020年第3期。高福利政策主要是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实现收入的社会再分配,它的基础是高税收,而中国的社会生产力相对发达国家来说还处于较低的水平,高税收会导致国内资本外溢和国外资本减少,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更加谈不上实现共同富裕。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共同富裕在本质上与高福利政策的资本逻辑相悖。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为保护劳动者而实施的福利政策本质上还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是为了保障资本主义生产的效率,而不是为了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推动共同富裕一切以人民为中心,本质上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而不是服务于个别人群。

第三,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为代价。福利国家对资本的高税收促使资本输出,将产业链低端的制造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从而导致发展中国家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转换成了发达国家的福利来源。因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高福利政策加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分化。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采取剥削其他国家的手段来增加本国的福利。

总体来看,虽然高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主义周期性矛盾冲突起到了缓冲作用,但却不能克服自身的缺陷,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平等问题。高福利制度无法消除贫富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生的矛盾和缺陷。(18)周文,施炫伶:《共同富裕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载《政治经济学评论》2022年第3期。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制度上就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存在巨大差异,无论是从主观条件还是客观条件来看,高福利制度都不可能成为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

二、共同富裕的思想渊源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

共同富裕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先秦时期的中华民族就已经产生了对共同富裕社会的向往和期盼。历史走过了几千年,人民对共同富裕的憧憬不曾改变,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就以共同富裕作为初心使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新时代以来,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共同富裕的目标,通过梳理共同富裕的思想渊源和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能够使我们更好地把握共同富裕思想的历史意义,更深刻地理解我们党为实现共同富裕作出的不懈努力和追求。

(一)中华传统文化是共同富裕的历史渊源

1.中国古代的富民思想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蕴含着丰富的共同富裕思想。早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中就已经出现了富民的思想。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非常重视富民的思想,孔子认为民富是国富的基础,因此应当把富民作为政策安排的出发点,“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19)王国轩,王秀梅译注:《孔子家语》,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17页。。孔子还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20)施忠连:《四书五经名句诵读》,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版,第307页。同样反映出孔子的经济思想对富民的重视。孟子延续了孔子的富民思想,将其作为行仁政的目标之一。法家先驱管仲融儒法思想于一体,在《管子》中也有很多关于富民思想的阐述,如“府不积货,藏于民也”(21)刘柯,李克和:《管子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是管仲的为政理念,他认为民富才是国富的源泉,“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22)刘柯,李克和:《管子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3页。,因此治理国家应该先让百姓富裕起来,“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23)刘柯,李克和:《管子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3页。。荀子总结了前人的思想和理论成果,在经济思想上也有明显的富民倾向,他认为“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24)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55页。。

到了秦汉时期,古代先贤对富民的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贾谊提出治理百姓必先使百姓生活富裕,“民非足也而可治之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25)于智荣:《贾谊新书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第132页。。东汉王符认为统治者为政治国应“以富民为本”(26)申笑梅,王凯旋:《诸子百家名言名典》,沈阳:沈阳出版社,2004年版,第173页。。尽管朝代更迭,但富民的思想始终不绝,西晋傅玄指出:“民富则安乡重家,敬上而从教,贫则危乡轻家,相聚而犯上。”(27)吕效祖,赵保玉:《群主治要考译》(第4册),北京:团结出版社,2011年版,第419页。唐太宗汲取前人治国经验,也主张“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28)吴兢:《贞观政要》,滕帅,李明译注,长沙:岳麓书社,2014年版,第358页。。富民的思想一直延续至清初,唐甄认为“立国之道无他,惟在于富”,并且“夫富在编户,不在府库”(29)叶世昌:《古代中国经济思想史》(修订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第410页。。

尽管中国古代的富民思想本质上是为了治国理政,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者的政权,但是富民思想已经充分体现出了古人对提高生产力的重视,只有物质财富的增加才是保障百姓安生的根本,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2.中国古代的平均主义思想

在春秋战国时期,不仅形成了关于财富增长的经济思想,同时也诞生了平均主义的观念。孔子曾说:“不患寡而患不均。”(30)陈国勇:《论语》,广州:广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儒家对平均主义是极为推崇的,在儒家经典《礼记》中就详细描绘了均贫富的“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31)陈戍国:《礼记》(全本上),长沙:岳麓书社,2019年版,第144页。。道家的老子主张自然秩序,他提倡的“小国寡民”就是“大同”社会的理想状态。法家的韩非子也在财富分配上主张平均主义,他认为英明的君主应当“论其税赋以均贫富”(32)韩非子:《图解韩非子》,崇贤书院释译,合肥:黄山书社,2021年版,第422页。。到了西汉时期,董仲舒也提倡平均贫富思想,他认为“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33)班固:《汉书》,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453页。。诸子百家虽然在理论观点上存在严重的分歧,但对于平均主义却是一致认可的。

在秦汉以后,平均主义也被各朝各代的统治者所采纳,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安排都体现出了平均主义的思想观念,例如从北魏孝文帝时期一直延续到唐朝初期的均田制,按照人口分配土地,使百姓能够平等地得到耕种地,也对农业的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当时有效解决了由于土地兼并造成的贫富分化问题。另外,贫富差距悬殊、社会矛盾激化下爆发的大规模农民起义,也体现了广大农民对“均贫富”的渴望。一直到清朝末期,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其核心依然是百姓对共同富裕生活的憧憬,“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34)张伟:《洪秀全传》,北京:京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页。。可见,在古代中国,财富平均的社会始终是古人理想的社会形态,平均是解决全部社会问题的钥匙。(35)孙晓春:《平均主义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国家治理》,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

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大同”社会始终只是人们的理想社会状态,并没有一个朝代能够真正实现“大同”,主要是由于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生产条件相对脆弱。受到生产力水平的约束,大多数农民的生产只能维持生计,远不及富裕。另外,中国古代生产以农业为主,生产要素流动性很低,加之封建思想的禁锢,社会结构固化严重,贫富的分化几乎是必然的,因此中国古代的社会不具备实现平均贫富的基本条件。尽管如此,这些追求“大同”“均贫富”的思想如涓涓之流绵延不断,已经积淀于中华民族辛勤创造的内容宏富的核心文化精神之中,(36)龚天平,殷全正:《共同富裕:思想回顾与伦理省思》,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成为了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深厚历史渊源。

(二)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初心与使命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百年来,我们党始终把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作为最高理想和奋斗目标,以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为指导,团结领导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实现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彻底解决了困扰中国和世界几千年的贫困问题。(37)周文:《中国道路:现代化与世界意义》,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第196页。

1.土地革命为共同富裕奠定经济基础(1921—1949年)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绝大多数人口是农民,旧中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导致广大农民长期受到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对土地制度进行彻底改革。因此,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通过土地革命奠定了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

1928年,中国共产党正式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旨在从根本上瓦解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土地政策经过几年的调整和实践,几十万贫苦农民获得了土地,改善了生活状况。可以说土地制度改革是中国共产党向共同富裕迈出的第一步。抗日战争时期,只有保卫国家完整才有可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我们党采取了“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工作的灵活性。在解放战争时期,土地几乎是农民唯一的生产资料和收入来源,为满足农民对于土地的迫切要求,中国共产党发布《五四指示》,在解放区深入推进土地改革促进共同富裕,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38)《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417页。。这一系列革命实践为改善广大农民的生活创造了条件,也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尽管“共同富裕”的概念并未明确提出,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作为工作主线,在调整土地政策时始终牢记为全体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已经体现出对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追求,也已经开启了对共同富裕道路的前期探索。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大国,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如何摆脱贫穷进行了实践探索,认为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将对共同富裕的追求融入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和探索中。

1953年12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共同富裕的目标,“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是“党在农村中工作的最根本的任务”(39)《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61~662页。。毛泽东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带领广大农民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以社会主义改造来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经过“一化三改”后,国民经济形成了单一公有制的计划经济体制,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障。

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导致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显著改善。在“左倾”思想的影响下,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偏向了平均主义。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曲折的发展时期,对共同富裕的追求也偏离了正确的轨道。

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初心使命,对共同富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基础,对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尽管经历了曲折的探索,但也为后来探索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积累了宝贵经验。

3.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共同富裕(1978—2012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领导我们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共产党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线,牢记共同富裕的初心使命,积极开展经济建设。在理论上,我们党不断深化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在实践上主要以大力发展生产力来推进共同富裕。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共同富裕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40)《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2页。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采取了“先富带后富”的体制机制。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提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论述成为了我们党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思想指导,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推动了共同富裕的进展。

改革开放以后,共同富裕已经深刻地融入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线,我们党对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进行改革,为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经济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是我国在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迈出的一大步。

4.新时代为共同富裕开创未来(2012—)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脱贫攻坚和高质量发展为主要抓手,积极开拓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境界。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领导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打下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42)李文:《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推进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载《毛泽东研究》2022年第4期。

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阶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4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载《光明日报》2015年11月04日第01版。不久后,习近平总书记领导打响了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并强调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党的十九大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发展方位,对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4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光明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01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我们实现了全面小康,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党的二十大再一次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4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01版。。

进入新时代以来,一方面,我们党将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另一方面,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实现了历史性的跃升,共同富裕取得新的成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动共同富裕已经深刻地嵌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未来我们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继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三、共同富裕的中国经验

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的初心使命。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已经揭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因此,中国共产党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行动指南,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为经验借鉴,逐步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道路。

(一)基本国情是制定共同富裕目标的出发点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依据不同国家各自的基本国情来制定相应的战略安排。苏联是第一个将马克思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国家,并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为经济落后的国家探索共同富裕道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但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与苏联存在较大差异,不能照搬苏联模式,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说,“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4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01版。,在中国大地上实现共同富裕也必须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来逐步推进。

党的十三大总结了过去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我国的基本国情作出了精辟的概括,明确指出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4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475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基本国情,意味着我们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和政策都要立足于初级阶段,共同富裕也不可能脱离或者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实现。立足于这一基本国情,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三步走” 的战略部署,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蓝图,也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历史阶段的判断上,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清晰地认识到,我国的社会发展还远远没有达到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因此与马克思所描绘的共同富裕社会也有相当的距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仍然是我国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新的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对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再一次作出了战略部署,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到本世界中叶,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48)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载《求是》2021年第20期。

(二)改革开放是共同富裕的关键之举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作出的重大历史性决策,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邓小平深刻地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49)《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4页。,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50)《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111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实现了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和经济体制等多方面的有机统一,既能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又能把社会财富规模做大分好以保障人民共享发展成果。(51)姜长青:《促进共同富裕的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研究》,载《理论学刊》2023年第4期。

首先,所有制改革为共同富裕奠定了基本经济制度基础,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一方面,以公有制为主体,能够保障生产资料归人民所共有,促进社会生产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52)周文,何雨晴:《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载《经济纵横》2020年第9期。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的繁荣发展能够有效促进社会各种财富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做大社会财富的“蛋糕”。其次,分配制度改革保障了财富分配上的公平正义。我们党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作为分配制度改革的核心,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一方面,保障了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公平性,有利于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多种分配方式拓宽了人民合法收入的来源,显著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再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最成功的经验之一,也是共同富裕的体制活力与内生动力。(53)周文,司婧雯:《共同富裕:市场经济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载《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第4期。一方面,市场经济在创造财富方面具有巨大的体制优势,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富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以人民为中心,避免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和贫富两极分化,保障了“共同”的实现。

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巨大变化。(54)周文,何雨晴:《中国共产党百年初心使命与中国经济发展伟大成就》,载《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改革开放的40多年为共同富裕创造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经济的腾飞,也不可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因此,改革开放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之举。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达到总体小康,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进入新时代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为了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发展不平衡是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的一大障碍,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脱贫攻坚作为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工作重点。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人类减贫历史上的“中国奇迹”。经过接续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我们终于打赢了这场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使中国人民历史性地摆脱了绝对贫困问题。其实,我国的扶贫开发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始了。在长期的扶贫工作中,经过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我们才取得了脱贫攻坚最终的胜利,标志着我们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共同富裕道路上的一个历史性成就,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新阶段,全面小康所取得的发展成就是通往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基石,不仅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也极大地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信心。当然,我们党对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也有清晰的认知,全面小康只是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的一个阶段性成果,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我们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四)“五位一体”是推动共同富裕的总体布局

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富裕,而且包含了经济富裕、政治昌明、精神富足、社会安定、环境宜居的全方位要求。(55)徐政,郑霖豪:《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与路径选择》,载《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党的十八大提出了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全面共同富裕提供了实践思路。新时代以来,党中央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的建设,全方位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进程中,“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相互协调、有机统一的整体。在经济建设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共同富裕的根本要求。在制度层面坚持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奠定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在发展层面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创新推动生产力更快、更高质量地发展,为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政治建设方面,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政治保障。不断提高党领导一切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提升各级政府的执行能力,从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文化建设方面,促进文化繁荣是实现人民精神富裕的内在要求。坚持“两个结合”,推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在社会建设方面,改善民生是实现共同富裕公平公正的根基。(56)徐紫嫣,夏杰长:《共同富裕思想的演进脉络和实践指引》,载《学习与探索》2022年第3期。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宗旨,增加人民收入,提高就业质量,不断提高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方位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实现共同富裕绝不能以生态的破坏为代价。我们坚持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条件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态、美丽中国的需要。

(五)中国式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57)周文,肖玉飞:《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内涵、鲜明特征与世界意义》,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2年第5期。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在实践中是协调统一、同步并进的,中国式现代化为共同富裕提供了道路选择和制度保障。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58)周文,何雨晴:《共同富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逻辑》,载《经济纵横》2022年第5期。从中国的现代化历程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初心使命,坚定地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中国共产党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人民的利益,实现14亿人口的共同富裕。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几百年的现代化历程实现了社会整体富裕,但是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式现代化克服了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所固有的弊端,既能实现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又能避免贫富两极分化,从制度上保证了共同富裕的可行性。

再次,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共同富裕必须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高质量发展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力量源泉。第一,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开放,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共同富裕夯实物质基础。第二,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既可充分利用市场的效率优势来发展生产力,筑牢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59)陈健:《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促进共同富裕研究》,载《经济纵横》2023年第9期。又能确保经济发展成果可以公平、广泛地惠及全体人民,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分好“蛋糕”。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的中国模式
材料作文“共同富裕”导写
共同富裕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努力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与社会保障改革——基于浙江省域的探索与实践
企业慈善行为、第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
同享共同富裕 共绘绿色港区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