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系统进路

2024-04-06 11:15阮朝奇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师生

阮朝奇

(云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民族理论方面作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原创性论断,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近年来,学术界围绕这一议题展开了广泛研究。有的学者侧重理论和综合性分析,(1)如王延中:《实践偏差与价值回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论析》,载《贵州民族研究》2023年第2期;周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双重进路》,载《学术界》 2020年第8期;严庆,崔舒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与维度解析》,载《青海民族研究》2022年第4期;高永久,赵志远:《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载《思想战线》2021年第1期;郝亚明,曾醒:《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若干特性》,载《学术界》 2023年第3期。有的学者侧重实践研究。(2)如青觉,陈林,徐欣顺:《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现代文明理路》,载《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年第4期;徐黎丽,于洁茹:《论铸牢陆地边境民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暨爱民:《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逻辑机理与实践展开》,载《南京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学者们从不同学科和多维视角取得的学术成果为进一步深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随着研究的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受到关切,尤其是对高校较为关注。既有从高校一般性特征出发探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成果,如狄鸿旭对其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的探讨,(3)狄鸿旭:《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9期。也有专门研究民族院校在这一领域探索的成果,如张京泽关于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命担当的研究。(4)张京泽:《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担当——兼论中央民族大学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这些成果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民族地区高校不仅承担着一般性高校所具有的基本职能,还承载着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政治功能。如何更加有效地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面开创民族团结进步新局面,让民族团结奋进之花绚丽绽放,是目前紧迫而现实的任务。

2023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时强调:“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希望云南大学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5)《习近平致信祝贺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载《人民日报》2023年04月21日第01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坚定了民族地区高校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决心和信心,为民族地区办好高水平大学、建设“双一流”大学提供了根本遵循。民族地区高校须主动肩负使命和责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教育教学各领域全过程。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必须坚持系统观念”(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01 版。,把系统观念作为方法论,从政治保障、价值引领、文化浸润、知行合一、研究创新等多个维度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一、政治保障:党领导推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民族地区高校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改革发展中擦亮政治底色,把牢办学治校的正确政治方向。在具体实践中,党领导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就要加强党对学校铸魂育人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高校党委的率先垂范作用,不断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组织和宣传,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

(一)发挥带头作用,引领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民族地区高校党委不仅要深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政策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重要标志,有着深厚的理论、制度、文化和实践基础,开辟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新境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汇聚起磅礴伟大的时代力量。同时,在实际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增进自觉性,自觉肩负和履行责任,率先垂范,发挥好带头作用。

具体而言,一是坚持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讲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开学第一课”,引导各民族学生扣好民族团结的第一粒扣子,引导广大师生积极主动成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二是学懂弄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将其摆到理论学习的中心位置,完整准确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全面深入学习其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采取“第一议题”率先学、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以及“三会一课”、主题党团日活动等形式,学深学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三是将党委学习的成果及时传达给各民族师生,促进形成“领导干部带头学,专家学者助力学,全校师生自主学”的学习热潮。

(二)强化组织领导,合力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民族地区高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必须把党的领导贯穿其中,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在落实主体责任的组织领导建设实践中,要搭建组织架构,建立规章制度,做好全方位组织管理,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助力推动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推进,要依靠党的组织体系才能实现。一是要制定和不断完善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制度规范和工作方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学校党建工作责任制、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学校领导班子目标考核体系中,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二是注重更好地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直接联系广大师生的作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彻落实到基层党组织思想、制度、作风建设中,融入到基层党组织日常教育实践活动中。三是建立健全学校党政主导、各部门通力合作、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共建共享组织运行机制和工作机制。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好故事,在共建共享中教育引导各民族学生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教育强大合力。

(三)宣传思想文化,持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民族地区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关键时期,既有战略机遇,也有风险挑战,特别是面临着正在加速演进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民族工作领域,各种思想文化交织影响,既有地方民族主义,又有大民族主义;既存在多元文化主义,还有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这些思想观念对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成了严峻挑战。民族地区高校要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意识,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教育引导各民族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国家的图谋以及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自觉投身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伟大实践。

民族地区高校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仅需要多元一体的平台建设,也需要打造载体,丰富形式。一是构建起课堂教育、社会实践、主题教育等多元一体的教育平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到学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各环节。二是加强宣传阵地的建设。要发挥好博物馆、讲坛、宣讲、展板、墙报、宣传栏以及广播电台、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各类线上线下宣传阵地的积极作用,营造浓郁的宣传思想文化氛围。三是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主题。丰富文化宣传的形式,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优化升级,引导各民族师生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信念,促进各民族师生强化行动自觉性,使其成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实际促进者、坚定维护者、自觉践行者。

二、价值引领: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正确导向

民族地区高校必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中,使其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面深入系统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过程中,民族地区高校不仅要阐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核心要旨,还要抓住教师这一关键要素,并持续有效地推进教学改革,引领各民族师生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正确价值取向。

(一)阐释核心要旨,明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目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核心要旨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五个认同”(7)即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的价值关怀;二是“三个离不开”(8)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三是“四个共同”(9)即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的历史意识;四是 “四个与共”(10)即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民族地区高校在全面深入系统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旗帜鲜明地阐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核心内容,又要深入揭示其蕴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从而明晰铸牢中华民族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目标,为教育实践提供根本的价值遵循。

(二)抓住教师要素,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品质

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对各民族学生的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牵引和示范作用。教人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必须依靠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教师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理解、知识掌握、自主教育学习的自觉性和教学能力等,会直接影响教育的成效。教师必须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信仰者、自觉守护者,并拥有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才能给各民族学生心灵埋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才能真正起到培根铸魂的根本作用。

在全面深入系统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过程中,民族地区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具体而言,一是政治为先。把政治素质作为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把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作为首要前提。二是加强高素质教师的培养。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注重打造教师发展平台,有针对性地对新入职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等分类开展教育培训,有组织地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升教师的能力素质。三是加大支持力度。通过教改项目、绩效激励等方式引导教师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四是严格教学规范。教育引导教师在教育中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认真履职,立德树人,实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

(三)推进教学改革,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效

民族地区高校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抓手,引导各民族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担当重任。这不仅要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体系里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养各民族学生的知识素养与家国情怀,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效。

具体而言,一是构建课程体系。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前沿”等课程,使各民族学生能够全面系统深入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深远意义及历史与实践等。二是推进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实践。不仅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思想政治课程体系中,还要探索在课程思政改革中融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等内容。三是打造高质量教育实践基地。通过主题演讲、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实践案例宣介、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大调查、博物馆建设等途径和方式,打造高质量教育实践基地,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形、有感、有效。四是不断丰富教学方式和手段。在教育教学中,既要全面考虑“植入内容”的贴切性,还要深入考虑“植入方式”的科学性,(11)王广利:《内蒙古自治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状、历史基础和培育体系》,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年第2期。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讲深讲透讲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脉络、丰富内涵、精神实质、价值关怀和实践路径。

三、文化浸润:创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浓厚氛围

中华文化凝结了中华各民族的共同经历、共同历史、共同记忆,承载着各民族的共同情感和共同价值理念,不仅是各民族紧密联系的精神密码,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基础。各民族师生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相互交往是民族地区高校的社群特征,这种社群特征决定了其能够成为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现实场域,其能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及其符号提供重要的表达空间。通过对中华文化及其符号的深刻理解和延伸,学校就能营造包容性、多元性和传承性兼备的文化氛围,从课堂教育、校园公共空间文化建设、校园活动等方面构建沉浸式文化体验的场域,使广大师生更深刻领会中华文化的实质性内涵,增强对中华文化的感知和认同。

(一)加强课堂氛围,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认知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心理层面的情感反映,并非抽象的存在,而是在各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各民族共同创造并共享共有的中华文化及其符号构建起来的心理意识。中华文化及其符号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凝练与表达,对中华文化及其符号的感知有利于推动各民族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贡献了多样化的符号载体,衍生出众多文化符号。其中,既有在五千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如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图腾、茶叶、长城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符号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符号,如民族团结誓词碑、长征精神、人民大会堂等。民族地区高校要充分利用中华文化及其表征性符号,强化广大师生对中华文化历史及其符号的感知,增强各民族师生对中华文化的情感向心力。

民族地区高校要着力在教育教学中强化中华文化及其符号,使各民族师生在中华文化的熏陶中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潜移默化地厚植到心灵深处。具体而言,一是充分发挥和利用思政公共课程的课堂功能。把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及其符号的内涵阐释融入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提升各民族师生对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中华文化内涵、中国民族政策的认知,增强各民族师生对中华文化及其符号和形象的深刻理解。二是充分发挥“多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资源优势,开发和打造“民族艺术鉴赏”“民族文化赏析”“民族特色声乐”“民族传统工艺”“民族医药”等特色课程课堂功能。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各民族师生间的文化互动与文化交流,以共有文化增进情感联结,从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三是构建完善的融合性教育体系。进一步强化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促进课堂教育与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社会及校园文化建设融合互促,协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二)建设公共空间,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验

校园公共空间演绎着广大师生学习、娱乐、交往、集散等日常行为,具备互动、公开等空间特征。公共空间的特别属性和特殊功能决定了其可以作为承载集体记忆、生产身份归属、展演共同体价值的工具性媒介。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应注重校园公共空间的文化塑造,通过特定的文化符号,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记忆在公共空间中进行必要的情景化呈现,以现实的物质环境建设引发各民族师生精神层面的集体想象,增强各民族师生的集体记忆和情感连接。

从公共空间的形态来看,校园公共空间是“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双重集合。其中,实体空间以各类建筑为表现形式,例如图书馆、体育馆、活动中心、教学楼等;虚拟空间则以现代互联网技术为基础,表现出信息交互的核心特征,包括各类QQ群、微信群、公共网站等。这两种类别的公共空间,虽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形态,但都是广大师生聚集的现实场域。根据公共空间的特性和效用,要针对实体、虚拟公共空间的不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空间营造方案。具体而言,一是建设实体性公共空间。在实体公共空间中,充分利用宣传栏、廊道、广场等展示区域,结合图文声像等不同的符号表现形式,将中华文化符号通过标语、宣传海报、广播、雕像、纪念碑等方式展现出来,让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二是建设虚拟公共空间。在虚拟公共空间中,发挥数字化信息能够高效传播的优势,通过视频、语音、图像等形式,将中华文化符号投射至虚拟公共空间中。三是开发体验项目。善于利用VR、AR等现代化的虚拟现实技术,在学校的公共网站投放相应的体验项目,增强文化符号传播的趣味性,让广大师生在“有形、有感”中自觉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打造特色活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

文化是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和物质现象,是一种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生活实践对文化的形成传播、塑造演变、反映表达、传播共享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各民族的节日,就是各民族群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创造的一种文化形式,其内涵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而不断演变。随着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入,不同民族的节日也具有了一些共同的元素。就本质而言,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就是各民族在生产生活、交往交流中形成的。民族地区高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要充分利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点以及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社群特征,开展各具特色的校园社团活动,把各民族生产生活的情景与经验融入活动的全过程,将社团活动打造成为广大师生体验不同民族生活生产方式的现实场域。

在具体实践中,民族地区高校既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色活动的内容上下“深功夫”,也要在活动形式上下“细功夫”。具体而言,一是充实活动内容。开展的活动须遵循“求同存异、和合共生”的价值原则,既要包含反映民族地区不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又要体现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促进各民族师生在活动中交往交流。二是丰富活动形式。遵循“与时俱进、力争求新”的价值原则,既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叙事,又要把握当今各民族师生的行动偏好,突破传统“灌输式”教育的框架,在活动方式上超越时空场域的边界限制,让其获得“身临其境”的现实体验,在沉浸式生活实践的潜移默化中,让各民族师生在交往交流中体验到中华民族是经过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形成的相互依存、多元一体、高度凝聚的民族共同体。

四、知行合一:增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成效

“知行合一”是我国传统哲学价值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实质的中国话语表达,其既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元素,也深刻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核心观点。在全面深入系统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工作过程中,民族地区高校应以学促知、以知促行,在“知”与“行”良性互动的动态中促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知行合一”。

(一)推进以学促知,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深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认知维度上表现为各民族的社会个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性认知,而这种理性认知往往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深化,在深化认知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认同。“作为一个在巨大的历史时空中形成和演变的存在,中华民族既宏大又复杂,只有从多个维度进行认知,才不会犯盲人摸象的错误。”(12)周平:《中华民族认知的四个维度》,载《内蒙古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在全面深入系统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中,民族地区高校要注重从多个维度切入,帮助广大师生在学习中不断增进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正确、全面认识。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增进各民族师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可以从历史脉络、现实实践和未来发展这三个维度切入。具体而言,一是从中国历史发展整体脉络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只有通过对中华民族整体历史的系统学习,各民族师生才能深刻理解“三个离不开”“四个共同”和“四个与共”。二是从现实实践中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引导各民族师生看到,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不仅在社会生活中紧密联系,其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而且已经日益形成相互依赖、不可分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三是从时代发展来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放在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大视野下,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中,使各民族师生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共同努力奋斗。

(二)推进以知促行,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格局

“知行合一”的“行”就是实干,就是推进落实。知而不行无异于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理论若不和实践联系起来就是空洞的理论。与此同时,在“行”中检验和深化“知”,推动“知”的高层次、高水平发展也是知行合一的本质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知”最终应当落脚到“行”,驱动个体把意识转化为行动的动力,推动理论学习的深化、内化、转化。因此,民族地区高校要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顶层设计,坚持高位推动,不仅要在微观层面将广大师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正确认知转化为外在的自觉行动,还要在宏观层面将理论学习、理论研究的成果落实为学校的创新举措,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新格局。

具体而言,一是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目标体系。紧扣“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性任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立德树人的全过程,不仅要重视各民族学生德行与才干的发展,还要培养其成为民族团结的传播者、践行者、守护者,塑造其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青年。二是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相结合。要紧紧围绕学校中心任务,制定阶段性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助推学校中心工作高质量发展。三是健全和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工作体系。细化学校各职能部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工作职责,建立信息化、可量化、可评价的工作清单,构建与工作清单相对应的考核评价机制。四是健全和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运行机制。强化组织、制度、资源等保障措施,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协调性、可持续性,以切切实实的行动全面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三)推进以行促效,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绩

“以行促效”就是要通过行动力和执行力提高效率和效果,其不仅强调有计划、有策略,还要注重计划策略的可行性、可持续性。不仅要有目标导向,还要在实践中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改进和调整实践策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问题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工作实践中要见成效、出实绩,民族地区高校就要特别注重原则与方法的有机统一。具体而言,一是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的有机统一。既要把握“工作实践”这个重点,也不能忽视“理论研究”这个要点。要正确认识知与行、工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的辩证统一关系,既要以理论研究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落实,又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助推理论研究创新发展。二是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既要看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普遍性,又不能忽视“各民族意识”这个特殊性。不仅要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关研究,关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活实践与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也不能忽略对各个民族的研究和忽视各民族不同的现实生活需求和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不仅要看到民族地区高校之间的功能共性、目标共性,也要关注各个不同民族地区的高校发展存在的现实差异,针对不同的区情、校情制定差异化的工作方案,确保以行促效、行之有效,切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五、研究创新: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支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历史实践中探索出来的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科学总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高校应主动肩负起使命,积极探索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强劲的理论支撑。

(一)增进理论自觉,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

当今世界充满了变局和难以预知的新挑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也正在快速向纵深推进,为有效应对大变局带来的风险挑战,在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迈上新的台阶,必须凝聚中华民族的磅礴伟力。如何为中华民族的凝聚提供理论指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理论研究就变得十分紧迫。民族地区高校要增进理论自觉,注重厚基础、解难题、勇攻关,积极承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研究的重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贯穿在重大科研项目攻关、代表性学术著作、权威性期刊论文等科研成果中,逐步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体系。

具体而言,一是注重“两个结合”。既要注重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系统构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过程中注重其对中国实践的指导,又要注重中国具体实践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既要阐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又要研究其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贡献。二是遵循历史逻辑。要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历史经验、曲折发展等进行深入研究,系统性地梳理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历程和实践经验,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把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研究推向深入。三是遵循理论逻辑。深入系统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需要从哲学、政治学、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视角进入,并推进和优化学科设置,深化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加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自主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

(二)建设新型智库,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研究

智库建设主要是适应国家和国际治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智库建设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知识生产和应用的水平,体现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治理样态,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所具有的一种软实力。同时,智库也是一个知识部门,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注重将多学科的前沿成果转化到实际应用中,促进知识应用,推动实践发展。不仅如此,智库具有较强的公共性特征,有利于把政府倡导的价值与公共性知识有机结合,促进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既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又具有引导社会的重要意义。(13)何萍:《智库建设的三重意义》,载《黑龙江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智库所具有的这些本质性特征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知识性特征和时代意义高度契合,对于回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及其实践发展具有突出的现实价值和实践意义。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新型智库建设上,民族地区高校可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整合优势资源。依托民族地区高校的特色学科,集聚力量,集合资源,集中优势,围绕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及国际问题,加强宏观政策和战略研究,把民族问题治理的智库建设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紧密联系起来,提升建言献策水平,以知识服务国家,以研究参与治理,产出一批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咨询报告。二是坚持问题导向。以问题为导向,坚持人民立场,充分发挥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库、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为国家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新见解和新主张。三是善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针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转化机制、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升级版、跨境民族与边疆安全、世界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治理等重大问题展开深入系统研究,以成果展现担当,以绩效体现特色,进而为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贡献出独到的智力支持和实践指导。

(三)激发创新动能,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到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涵盖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中华民族的历史书写、中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筑、民族事务治理等丰富内容。民族地区高校需要回应现实关切,激发创新动能,不断增强研究力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厚实的研究基础。

具体而言,一是进一步夯实和完善学科基础。积极鼓励多学科共同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进一步优化民族学的学科设置,构建起专门的学科专业体系,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专业化、系统化、学科化。二是创新学术研究组织方式和评价方式。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基础性问题和重点难点问题,有序推进科研工作,积极组织项目申报,主动设置研究专项攻克难题,构建“大兵团”式科研攻关机制,并不断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在评奖推介、专业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三是稳步壮大研究队伍。加强青年专家学者的培养,支持创新团队建设,积极争取人才工程的倾斜支持,积极创造条件招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方向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推动研究者们立足中国历史解读中国实践,回答中国问题,产出更多原创性、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

结 语

民族地区高校承载着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功能,是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基础阵地。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民族地区高校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工作的基础性工程。民族地区高校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在具体展开的过程中,既要坚持党的领导,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政治保障,又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在正确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要义的基础上,发挥好教师和教育教学的牵引作用;既要注重文化浸润,让各民族师生在课堂、校园公共空间、特色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又要注重以学促知、以知促行、知行合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既要注重顶层设计,搭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架构体系,也要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加快推进学科体系构建,加强人才培养,推动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只有这样,民族地区高校才能切实履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主线要求,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师生
爱的共同体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