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人才振兴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的路径探析

2024-04-06 17:36王旖璇
现代农机 2024年1期
关键词:劳动人才课程

王旖璇

(太原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030024,山西太原)

2021 年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文件强调要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强化人才振兴保障措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1]。此文件的颁布,奠定了人才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支撑地位。2020 年7 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了高等院校学生要掌握通用劳动科学知识,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具备到艰苦地区和艰苦行业工作的奋斗精神[2]。此纲要的颁发,夯实了劳动教育在我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地位。

人才兴则乡村兴,乡村兴则国家兴。我国许多乡村面临乡村人才难以满足发展需求的现实难题。高校学生作为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对乡村建设大有裨益。通过劳动教育提高高校学生劳动素养,动员毕业生加入乡村振兴行列,参与乡村人才队伍建设,这不仅能够有效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而且能够有效改善乡村人才窘迫的局面,强有力地助推乡村向善向好发展。因而,高校劳动教育成为助推乡村人才振兴的一剂良药。

1 乡村人才振兴的现实困境

1.1 乡村人才流失严重

1.1.1 本土人才外流多

随着城市的繁荣发展,大城市的便捷与繁华对乡村本土青年展现出更大的吸引力。传统的旧式土地耕种,不再是大部分适龄劳动人口维持生计的手段。在我国乡村,外出求学的青年毕业后留在城市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外出创业的青年被大城市更多的机遇所吸引,外出打工的青年因大城市的高薪资待遇而驻足,有能力的成功青年甚至背离乡村、全家移居。如此一来,乡村地区不仅常住人口持续减少,而且呈现优质青年人才持续性外流现象。

1.1.2 外来人才引进少

受乡村客观条件和青年主观印象的双重影响,我国乡村人才引进工作成为农村发展卡脖子难题。从乡村客观条件上讲,农业收入效益单薄、生产效率低下、耕作方式老套,农村基础设施较差、娱乐场所稀少、教育医疗滞后,农民思想观念过时、就业机会匮乏、实践平台落后。从青年主观印象上讲,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年轻人“走出大山”的意愿强烈,致使青年一代服务乡村意识十分薄弱。不仅本土青年不愿意长期留在农村,外来青年更不愿意投入农村建设。加之农村缺少优良的发展平台和安心的制度保障,因此乡村引进人才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1.2 乡村人才适配度低

1.2.1 专业适配度低

乡村振兴是一个整体性的事业,需要领导型人才、学术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等专业化人才通力合作,才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同乡村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人文特色的差异,所需要的乡村人才类型大不相同。就目前而言,服务乡村的工作者,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农学知识培训,农教科卫等类型的专业人才在乡村所占比例极少,致使乡村开展指向性的专业工作时显得吃力。

1.2.2 年龄适配度低

乡村人才外流,特别是青壮年大批外出谋生,造成了乡村人口老龄化和空心化现象严重,老人、妇女、儿童成为留守乡村的主要人群。然而,“80 后”“90 后”“00 后”这些年富力强的青壮年,虽然是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的年龄适配群体,但在农村中所占比例较低。

1.2.3 文化适配度低

乡村现存人才中,高等院校毕业生投身农村工作所占比例小。乡村的实用型人才大多是父辈人才,其文化程度大多是初、高中毕业,不曾接受过高等教育,虽然在乡村的管理上有着丰富的经验,但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他们不论是对乡村振兴事业政策的解读,还是对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都受到一定的限制。文化程度低下的父辈群体,与时代发展的要求有一定脱节,并不完全适配于乡村振兴事业。

2 高校劳动教育与乡村人才振兴的关联性

2.1 高校毕业生与乡村振兴供需契合

当前高校毕业生突出的就业难问题,与乡村振兴“人才荒”问题,形成了供需耦合。

一方面,高校毕业生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持。首先,高等学校是培养学术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等的聚集地,乡村振兴是需要多种人才共同发力的综合性事业。通过劳动教育培养高校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精神,动员拥有专业技能的高校人才加入乡村振兴队伍,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推动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发展。其次,具备高文化素养的高校学生,能够在拉动农村产业发展、打造农村特色项目等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利于创新乡村振兴的形式和路径,推进乡村振兴发展进程。

另一方面,乡村能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实现自身价值的就业岗位。首先,乡村拥有满足学生乡土情怀的物质载体,乡土情怀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在精神富足的情况下,高校学生更容易创造出高质量的工作成果。其次,面对就业难的境况,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与其在城市耗能内卷不如选择投身乡村建设,更好地发挥专业所长,将所学知识运用于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以期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2.2 劳动教育与乡村振兴同向而行

劳动教育在思想上和技能上培养人才,乡村振兴在实践上吸收人才并进一步对人才进行锻造,二者以“人才”为链接,同向而行。

一方面,高校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成为综合型人才的关键。首先,高校劳动教育通过加强对学生思想上的熏陶,使当代青年正确认识劳动和乡村,从而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服务乡村意识。其次,高等学校通过劳动教育加强对学生技能上的培养和训练,以达到学生熟练掌握劳动技能的目的,促使学生从单一的学术型人才发展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另一方面,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高等学校不是人才培养的终点,大学生通过躬身实践才能够更加深刻地领悟劳动教育所学,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社会建设之用。乡村振兴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实践舞台,高校人才能够更好地利用其文化优势、技能优势、思维优势推动乡村创新性发展。与此同时,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能不断提高学生修养,提升人才的内涵意蕴。

3 高校劳动教育助推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

3.1 课程保障:优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和资源建设

高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育方案,优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和劳动教育资源,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劳动教育课程,提高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保障劳动教育系统高效地开展,更大程度地发挥劳动教育以劳育人的功效。

在优化课程体系方面,一是保证劳动教育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课程时间的规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形式的设置、课程评价机制的制定等环节都做到认真对待,力求构建全覆盖、与时俱进、系统的劳动教育课程,坚决杜绝劳动教育“边缘化”现象。二是根据地方特色开设劳动教育特色课程。根据学生特点开展主题性劳动教育,根据乡村需要开展专项劳动教育,在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形式的同时更有针对性地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

在优化劳动教育资源方面,一是强化劳动教育师资力量。学校要设置劳动教育专职教师岗位,在专职教师的基础上根据师生比例配足兼职教师,形成“专职+兼职”联合教育。同时也可以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参与,聘请职业院校的教师、当地的劳动模范或一些专业技术人才,到校担任劳动教育兼职教师进行授课[3]。二是优化劳动教育条件。劳动教育课程应配备专业的课本、充足的实践场地、完善的劳动设施等,保障劳动教育课程教学的高效开展。

3.2 内在动力:培养高校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

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应力求促进学生对新时代农村的了解与认识,引导学生思考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推动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吸引有志青年毕业后到乡村,用创新思维引领乡村不断发展[4]。

首先,可以通过劳动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服务乡村意识。一是劳动教育课程与思政课相结合。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劳动教育课程与思政课相联系,向学生展示新时代农村的新形象,引导学生从国内发展大背景出发思考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乡村价值观和劳动价值观。二是劳动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相结合。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劳动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事业助力等,让学生的劳动观念和专业知识同步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其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劳动育人景观,对学生进行文化浸润。一是校园“静”文化的劳动氛围营造。在校园宣传栏中张贴乡村振兴相关海报、设立校园劳动角、校园广播播报乡村劳动模范先进事迹等,通过视、听等多种感官刺激来塑造学生对乡村振兴的印象。二是校园“动”文化的劳动氛围营造。开展劳动教育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主题校园活动,举行农业知识竞赛、农业劳动技能大赛等,或举行乡村振兴精神宣讲讲座、劳动助力乡村座谈会等,通过不同形式的劳动教育活动来强化学生服务乡村的意识。

3.3 实践基础: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社会实践活动

劳动实践活动,是巩固与升华劳动教育理论知识的最佳方式。高校通过开展多样的校内校外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劳动和乡村的情感,淬炼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复合型劳动人才。

在校内实践方面,一是要打造校内实践场所。学校根据当地乡村特色,结合当地乡村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实践基地,同时学校也要注意完善实践基地的安全措施,制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的劳动计划,保证劳动实践活动安全高效地进行。二是要制定并实施校内活动计划。立足劳动教育培养目标,提出大学生融入乡村活动计划,举办体现乡村特色和劳动特色的团学活动,动员学生创新劳动实践平台,在校内开展自发性劳动活动等,通过校内实践提高学生对劳动活动的接受度。

在校外实践方面,一是要开设校外实践基地。学校与校外企业、社区联系,建立固定的实践通道,为学生建立更具真实性与针对性的实践基地。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和兄弟院校联系,利用资源优势共建实践基地,利用“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效应,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学校劳动教育提供更好的实践载体。二是要举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举办“三下乡”“学生服务乡村”“我为乡村作贡献”等集体性公益实践活动,将劳动教育学习成果进行实质性转化,促使劳动教育向着开放性、综合性、实用性方向发展。

3.4 完善政策:健全高校和乡村人才对接引留机制

高校劳动教育与乡村振兴实现切实有效的人才对接,一方面,需要高校积极寻求和乡村的连接方式,助推人才输送;另一方面,需要乡村健全人才引进机制,给予人才更多的保障。

在高校方面,高校应当构建劳动教育与乡村振兴人才的常态化交流合作平台,拓宽校地合作的深度。高校设立专门部门负责和乡村基层组织建立联系,一方面,深入了解乡村地区的风俗习惯和人才缺口,以便在劳动教育培养人才过程中对症下药,针对具体需求进行专业化人才培养;另一方面,高校加强与乡村合作,在乡村设立专门的实习岗位,方便高校人才在培养工作结束之后直接对接乡村岗位,开展实习工作,实现高校向乡村直线输送人才,切实达到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目的。

在乡村方面,乡村应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创造条件留住人才,激励人才服务乡村。一方面,乡村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通过优化相关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推动人才下乡后工作的顺利开展;优化乡村创业环境,给予人才创新发展的条件;优化乡村基础设施条件,解决人才对生活保障和子女培养的后顾之忧等[5]。另一方面,乡村、高校、地方政府要积极联合建立督导平台。高校人才参与乡村振兴事业涉及政府、高校、乡村基层组织等多个单位,涉及方案设计、实施过程、效果总结等多个环节,涉及决策、执行与保障等多个要素[6],所以必须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设立督导机构及时进行工作考察,确保每个环节都能落实到位,真正保障高校人才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4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力。乡村人才的培养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高校作为拥有丰富资源和专业知识的重要教育阵地,应该发挥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通过劳动教育培养专业劳动人才,助推乡村人才振兴,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猜你喜欢
劳动人才课程
人才云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