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镜中的龙与雷(下)

2024-04-06 20:41王纲怀倪葭
中国收藏 2024年3期
关键词:云气素数战国

王纲怀 倪葭

拙文《秦镜中的龙与雷(上)》曾刊发于2023年第7期《中国收藏》杂志,当时,在那篇文章即将刊发之际,笔者喜获一面宝贵的秦镜资料(详见图1、图1A)。由于前文篇幅所限,决定将对此镜的断代与研讨单独列文,并成上下两篇。

此镜直径2 0 . 8厘米,重量374克,m值1.1克/平方厘米。仔细观察其主纹,龙头图案简洁,文化内涵丰富,地域特征鲜明,断代依据充实。图1镜是充分展现“龙、雷、云”互动的秦镜,且它们的龙头简洁,成为特色,本文将作重点研讨。

为使读者的进一步了解,笔者还找到了同在秦镜中晚期5个简洁龙头的镜例(图2A至图6A),列表如下以作参考(为免赘述,本文省略了这些图片的图释),详见下表。

简洁龙头秦镜一览表

注:表中《研究》即《秦镜文化研究》,图号之A表示拓片。

图1A-1

图1A-2

几点说明

镜钮:高耸(大钮孔)三弦钮(图1A-5),应在变法秦与统一秦之际。参考《秦镜文化研究》之“秦镜钮式研究”。

镜缘:匕形缘之缘口锐利,符合秦镜特征。参考《秦镜文化研究》之“秦镜缘式研究”。

地纹:全镜布满涡云纹,可谓秦镜之烙印。参考《秦镜文化研究》之“秦镜涡云纹研究”。

直径:此镜秦尺标准9 寸(2 0 . 7 9 厘米),属于大镜,多在战国秦晚期才有出现。

m 值:此镜m 值1 . 1克/平方厘米,查《秦镜文化研究》P 8“秦镜年代分期、主要特征总表”,此数据表明,当处战国秦中晚期之际。

主纹:镜面4 组“龙、雷、云”相间布局,完全映射战国晚期秦镜文化的特征。

版模:观图可知,此镜铸造精湛、版模上乘,表明其问世年代应在偏于晚期的战国秦。

本文再对图1的局部加以深入说明:图1 A-1为无齿幼年龙;图1 A-2为有齿成年龙;图1A-3为带闪雷纹,雷纹中有涡云纹,雷纹边有闪电纹;图1A-4为多层云纹,一改常规出现的单枚涡云,而是组合成多层云纹;图1A-5为一周涡云,钮区外侧一周(31枚)涡云。

引人遐思

在古代哲学中,“气”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基础。先民们观察到云气、风气、水气以及呼吸之气,并将其加以抽象提炼出“气”的一般概念。古人在日常观察到天空中飘浮的云朵,体验到风的疾徐流动,由此产生诸多联想并萌生出一个理念:即自然界有形实体之物,皆由风、云之类的无形无状幻化而成。《道德经》曰:“天地相合,以降甘霖。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天体的阴阳之气相合,自然就会降下甘霖。《庄子·知北游》:“人之生,气之聚会;聚则为生,散则为气。”气可以以云气的形态出现,正如《说文》所言:“气,云气也。”也可以化为万物,自然也就可以化为龙。

《管子·水地篇》:“ 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则化为蚕蠋,欲大则藏于天下,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谓之神。”《易·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除了铜镜纹饰外,在其他艺术品中,云纹也有体现。河南洛阳金村出土的战国铜人,铜人呈跪姿,其所穿着为齐膝短袍,袍为方形披领,短袍上装饰有勾连云气纹。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代漆器,云纹好似与叶纹的复合体,舒卷排列,布满器物。《河图帝纪通》说“云者天地之本也”,将云与日、月、星辰同列,以显示其重要地位。“云”因其为天地之根本,可以幻化为任何形象。在若干铜镜中,龙与云融合一体,也是这个原因,秦人将龙的特征与云融合,龙于云中若隐若现,场景神秘莫测,引人遐思。

如果先秦文献将云气对于世界的奠基作用,说得还不够清晰的话,我们再作深入研讨。汉代道家著作在继承前论的基础上,就阐释得更加明了。《淮南子》曰:“天地之合和,阴阳之陶化万物,皆乘一气者也。”再次强调世间万物都是由“气”构成。这也可以解释,河南永城芒砀山西汉梁国王陵区柿园汉墓壁画,画中之龙,龙身为W形,体态蜿蜒,好似枝蔓,一后足及尾部各生一花朵,而且龙其余的三足也踩踏在花枝之上,云、龙、蔓草鲜花合为一体。

祈雨思维

综上所述,此镜问世年代应在战国秦与统一秦之间偏晚的年代,亦即变法秦之际。

战国中晚时期,秦镜图案上“ 龙、雷、云”的互动文化,将华夏先民在农业生产中的“祈雨”思维,浓墨重彩地展现出来。

本文上篇多现“龙从雷出”,而本文下篇则见“ 龙从云出”,充分展现出“ 龙、雷、云”之间的密切关联。

图1中的4组简洁龙头:两组龙头无齿,表现了龙的幼年时期;两组龙头有齿,表现了龙的成年时期。在设计镜面图案中,秦国工匠的聪明才智展露无遗。

圖1A-3

图1A-4

图1A-5

秦镜工匠经常挑战“ 数学难题”,他们用素数来等分镜面图案而成为连弧,这个传统一直延伸至两汉。图1A-5为一周涡云,钮区外侧一周(31枚)涡云“31”在数学上属素数,不能用圆规和直尺来完成作图。鉴于《秦镜文化研究》图162是19(素数)连弧,图166为17(素数)连弧。可以认为,此镜之素数“31”并非偶然出现,应系工匠有意而为之,目的在于挑战“数学难题”。

诸多镜例表明,秦汉时期镜面连弧数字中的素数:3 、5 、7、11、1 3 、17、19、2 3、2 9、31等无一漏缺。铜镜数学可谓是对中国科技史的重要贡献之一。

猜你喜欢
云气素数战国
孪生素数
两个素数平方、四个素数立方和2的整数幂
基于符号学视角下的汉代云气纹特征分析
战国少年孟轲
战国少年孟轲
关于两个素数和一个素数κ次幂的丢番图不等式
依稀海天云气
浅谈云气纹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奇妙的素数
麻辣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