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区域差异,深入推进新高考改革

2024-04-07 04:21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选科高考制度科目

刘海峰等在《高考制度满意度的东西部差异研究——基于高中生高考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大学教育科学》2023 年第4 期)一文中指出,根据2022 年开展的“高考改革问卷调查”数据,选取东、西部地区“3+1+2”高考选科模式的15187 份高中生有效问卷,通过比较不同地区高中生对高考制度的满意度的基本情况,探究地区差异及影响其高考制度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第一,东、西部地区高中生均对高考制度持基本满意态度,其中西部地区高中生对高考制度的满意度高于东部地区高中生。第二,“高考改革公平性”“高考选科制度”以及“高中综合素质评价”3 个核心解释变量对东、西部高中生的高考制度满意度均持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影响东、西部地区高中生对高考制度满意度的最主要因素存在差异,东部地区高中生对高考制度的满意度受“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影响最大;而西部地区高中生对高考制度的满意度受“高考选科制度”影响最大。

基于影响东、西部地区高中生对高考制度满意度最主要因素的差异,未来东、西部地区进一步推进新高考改革时,其主要关注点和着力点也存在区别。对东部地区而言,应进一步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例如,将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指标,科学合理地纳入评价体系之中;明确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外部功用,避免评价过程流于形式、评价结果弃之不用的现象;拓宽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渠道,参照“三位一体”和“强基计划”招生,探索将综合素质评价引入更多高校招生场景之中。对于西部地区而言,当前应落实好“3+1+2”高考选科模式及其配套措施。首先,政府层面应对科目改革的相关政策和措施进行详细说明,使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充分了解科目改革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对部分教育资源薄弱的学校提供适当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其次,学校层面应对学生选科进行有效指导,并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帮助高中生了解自身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以便科学选择应考科目。最后,学生和家长应对选科情况进行充分沟通交流,对相关政策、信息及时跟进;家长应对学生选科提供方向上的指引,鼓励学生认识自身特长,理性选择;学生应避免短视的功利化倾向,结合个人条件、兴趣特长和职业发展规划等合理选择高考科目。

猜你喜欢
选科高考制度科目
长春外国语学校新高考选科走班先行先试探索成功
2024年拟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新高考综合改革下选科走班的思考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尝试课前随机提问,应对生物选科重压
让讨厌的科目“牛”起来
他山之石:看巴西高考制度如何改革?
汉语或成俄罗斯高考科目
唐朝科举制度对当今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高考制度改革:我们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