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主持人:黄洪霖 鲍道宏

2024-04-07 04:21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表现性现代化育人

主持人语:本期关于教育现代化议题讨论,选取了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变革、区域教师教育体系改革以及语文新课程评价改革关系三个具体话题。

李重博士与蔡文校长论文《问题导引式课堂教学:创生历程、内涵特征与过程结构》,以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特色生态课堂创建为例,探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转变为指导思想。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从创建“生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实际出发,探索出问题导引式课堂教学法。这一方法,以“教学问题”的有效解决为统领,追求动态生成与产出导向,注重引导学生与对象世界进行真实互动,注重主动对接特色生态资源,有机渗透生态文明素养,推动教学变革,实现从“教书”到“育人”的有机融通,问题导引式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成长为问题解决者、新知识探索者及反思性学习者。这一教学方式,注重从外维与内向兼顾方式,系统建构教学的过程结构,目前,在该校已经形成“台阶式”和“三线推进式”两类教学过程的结构形态。

李学良博士论文《区域中小学教师教育现代化的挑战与应对》,在对深圳教师教育系统考察基础上,提出教师教育现代化是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研究者发现,深圳特区建设以来,中小学教师教育现代化在人才引进、平台建设、校本培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体系系统性、培训针对性、结果育人性等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这一状况难以与深圳教育先行示范的发展战略相适应。通过结合教师教育的国际趋势、国家战略与深圳实际考察,作者提出,深圳中小学教师教育现代化亟需以助力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为发展目标,颇有新意地提出“深圳中小学教师教育现代化体系设想结构图”,构建了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中小学教师教育体系。

欧阳荣华老师论文《“表现性评价”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实践探索》,以“表现性评价”视角,探讨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作者认为,如何引入“表现性评价”进入高中语文课程教学评价,发挥这一评价理论的优势,是当前普通高中语文教学与评价改革的重要课题。作为能够评估高阶思维、合作沟通等多方面素养,表现性评价近年来成为促进素养发展与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评价方式。论文以高二《红楼梦》专题研讨教学为例,从表现性评价的目标依据、表现任务进阶以及评价规则制定等方面,探讨课堂教学运用表现性评价的具体教学实施样态与可行性策略。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时代课题,是一个需要千万人持续探索的历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没有“暂停键”。我们设立这个栏目,期待更多关心中国教育现代化问题的理论工作者与一线名师加入这一行列,给我们赐稿。

主持人简介:

黄洪霖,教育学博士,副教授。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院研究员。

鲍道宏,教育学博士,教授。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院研究员。电子信箱:dhbao@163.com。

猜你喜欢
表现性现代化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表现性教学提升策略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当代表现性水墨人物画的特色与发展
浅谈中国画的表现性
表现性任务设计的3个关键点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