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基层施工质量控制与创新管理探究

2024-04-07 18:32张国泰
大众标准化 2024年5期
关键词:摊铺沥青路面碎石

张国泰

(甘肃路桥公路投资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70)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进程的加快,沥青路面基层施工项目单元质量水平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要结合沥青路面结构特征建立有效的管控模式,

1 沥青路面基层结构概述

沥青路面指的是借助沥青材料混合料粘结矿料修筑面层和基层、垫层共同构成的路面结构,相较于普通的水泥路面,沥青路面表面更加平整,能在优化行车稳定性的同时缩短施工工期,维持良好的强度和基层结构稳定效果。较为常见的沥青路面基层结构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柔性基层,利用沥青处治的级配碎石和五结合料级配碎石公用修筑的基础层级结构,一般而言,沥青碎石更加适用于C级和C级以上交通等级的柔性基层结构,无结合料级配碎石则适用于交通等级较低的C级以下沥青路面基层,正是因为柔性基层的力学性质和沥青面层能维持一致,因此整体属于柔性结构。第二,半刚性基层,利用水泥、石灰或者是工业废渣等无机结合料对级配集料进行稳定处理,整体阶层结构的稳定性较高。在半刚性基层结构应用过程中,对集料要求并不高,借助适当的养生处理方案,就能维持基层的板体效应,更好地优化路面结构整体刚度水平。第三,刚性基层,主要是采取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修筑基层混凝土板结构,在板结构上铺筑沥青面层,并且,刚性基层混凝土板承受了较多的车轮荷载,面层的弯拉应力较小,从表面功能效应的角度分析,能符合路面平衡性、抗车辙以及防水抗渗的具体需求,更好地减少横向裂缝等病害问题。

2 沥青路面基层结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为保证沥青路面基层结构施工质量满足预期,要整合具体的应用要求和规范,落实规范化施工作业方案,保证相关作业环节合理衔接,最大程度上提高整体工程项目作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1 平面放样作业

为保证沥青路面基层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依据路面结构图计算各个结构层边桩和中桩的水平距离,确保能依照参数规范选取适当的边桩位置。与此同时,要完成高程放样处理操作,主要是对各结构层中桩、边桩设计高程分析,利用实验处理的方式确定松铺厚度,依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保证人工摊铺混合料时松铺系数为1.4~1.5,平地机摊铺混合料时松铺系数维持在1.25~1.35。需要注意的是,在放样处理工作中,要结合作业人员工作经验和现场实际情况精准确定具体情况,但是因为松铺系数本身并不是固定数值,为此,要秉持动态处理的原则,及时观察碾压情况后调整松铺厚度。

2.2 底基层检测

为确保沥青路面基层结构施工作业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摊铺处理工作开始前,要对底基层结构予以全面检测分析,注重对平面位置、高程参数、横坡度水平、表面清洁情况等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确保能借助合理可行的措施完成参数的校准,并及时清除底基层松散和起皮材料,避免软弱夹层造成的影响。除此之外,要在水泥稳定碎石结构两边进行培土模处理,土模的实际宽度要超出设计宽度10~20 cm,确保土模高程和水稳铺高程一致,利用垂直切模的处理方式完成拉线。

2.3 水泥稳定碎石层拌合作业

2.3.1 设备选型

基于沥青路面基层施工作业的具体要求,优选性能好且拌合质量高的设备,利用电子计量装置校准配合比,依照沥青路面工程项目现场摊铺和施工进度要求配置一定数量的设备,并指派专业的监理工程师对设备质量予以校验。

2.3.2 级配碎石集料

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作业需求,要依照规格粉料,并在拌合处理工作开始前进行检测和实验调整,满足级配需求后开展后续作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全天的拌合处理作业都要依照摊铺施工的规范要求和作业强度完成检测处理。

2.3.3 控制参数

第一,要对水泥量予以集中管理,避免施工离散性不满足安全规范,拌合处理过程中要结合混合料拌合颜色的变化落实相应的处理工作,避免水泥堵塞不流动造成的影响。并且,要结合规定频度完成水泥剂量的抽检作业,依照水泥集料量实际参数评估工程项目是否满足安全规范。第二,要对含水量进行规范控制,若是在夏季施工,要结合拌合、运输、摊铺过程中水分蒸发等情况在拌合处理作业中适当增加,对比分析后精准控制增加量。依照相关工作经验可知,夏季9:00前和17:00后,要在最佳含水量基础上增加0.5%~1%的水,而在9:00—17:00,要在最佳含水量基础上增加0.8%~1.5%的水。

2.3.4 运输处理

在实际作业环节中,为有效维持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应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也为更好地节约倒车和摊铺时间,可利用15 t以上的自卸车完成作业,车辆的实际数量依照运距进行确定。为避免运输过程出现故障问题,要在每天作业开始前进行故障排查,装车作业时要不断移动位置,以保证拌合流出的混合料不会出现离散等问题。

2.3.5 摊铺作业

优选适配的摊铺设备落实具体工作,也可借助两台同型号的摊铺机实现摊铺处理,并依照摊铺的速度、作业面的厚度、实际宽度等参数情况动态调控摊铺机夯锤的频度,从而维持综合作业的质量与效果。

第一,调整螺旋送料器,螺旋送料器中混合料的高度要维持在螺旋器直径2/3位置,为避免离析现象和底料现象,螺旋器轮边距要距离基层结构15~17 cm。第二,摊铺机开始工作前,要维持下承层的清洁性和湿润性,利用横向接头完成泥浆的洒水处理。在拌合混合料运输到现场后,依照松铺厚度落实具体的摊铺处理,一旦出现离析问题,要借助人工找补的方式予以处理。第三,在开始摊铺处理后,要在规定的长度位置进行摊铺面标高和横坡参数的测定处理,一旦现场作业情况不满足设计要求,就要及时进行平板高度的调整。在正常施工作业中,摊铺机推进10 m,检测人员就要进行1次标高参数的校准,并及时记录具体信息。第四,为维持摊铺作业整体安全水平,要在摊铺施工作业中维持摊铺机速度的恒定效果,并综合分析拌合场生产水平,减少不必要停机对整体作业环节产生的影响。一般而言,摊铺的速度要控制在1 m/min到3 m/min之间。第五,若是在摊铺作业中因故停滞,则要结合现场作业的实际情况设置对应的横缝结构,并且摊铺机要驶离混合料的末端。横接缝作业中,将已经压实处理的区域末端进行横向垂直向下断面的设置,对不满足压实度要求、高程标准以及平整度要求的区域要及时铲除。

2.3.6 碾压作业

第一,碾压处理环节,要依从先外后内的方式,外侧碾压位置在土模上部10 cm以上位置,纵向进行锯齿状处理。第二,要依照碾压处理的具体规范落实相应工作,严格依照规范流程完善碾压处理工序。具体内容如下:初压处理,先利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作业,采取静压控制的处理方式,稳压作业1~2次;中压处理,借助振动碾压处理,碾压3~4次,匹配三轮光碾进行碾压,1~2次;终压处理,要利用胶轮压路机进行碾压,1~2次。

除此之外,为保证沥青路面基层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结构平整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平整度要维持在0.8 cm以内,碾压环节及时检查及时校准,共同维系工程项目综合作业的质量水平。

3 沥青路面基层施工管理建议

为更好地维系沥青路面基层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和规范性,要制定更加合理的控制方案,业主方要依照工程项目管理要求确保管理体系可行且可靠,共同构建更加稳定的沥青路面基层施工体系,减少隐患问题留存造成的影响,为沥青路面基层施工可持续发展予以支持。

3.1 优化从业人员管理

要组建更加专业化的施工作业团队,明确了解沥青路面基层施工作业的重要性,并且能依照基层施工处理的具体要求开展后续操作,保证工程项目统筹管理控制的科学性,避免安全隐患问题影响沥青路面综合作业质量。

一方面,要联合施工部门共同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专业化指导和培训,确保其明确沥青路面基层施工项目的规范工序,能依照工序标准开展具体作业,提高统筹管理工作质量,并在培训过程中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岗位意识,严格约束自身作业行为,为工程项目顺利开展提供支持。另一方面,要利用定期交流会议、小组总结等方式,辅助施工作业部门一线作业人员及时掌握现场作业要点。业主方作为承包方,要从工程项目全局发展管理的角度出发,提高从业人员临时性问题的处理能力,在规范落实沥青路面施工作业方案的基础上,采取动态管理控制的方式,保证工程项目质量水平符合设计标准。

3.2 制定管理制度

为从根本上提高沥青路面基层施工作业质量,业主方要在详细了解现场作业情况的基础上督促施工作业部门有效落实设计方案,确保相应的施工环节和设计内容都能落实到位,与此同时,要从施工组织设计监管等环节入手,执行更加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以维持整体工程项目作业的规范性。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沥青路面基层施工项目中,要依照施工管理规范和有关要求开展具体工作,依从工程项目工序维持各环节的稳定性,并配合检测分析、监督管理等方案,搭建完整规范的工程项目管理框架,避免安全问题留存对后续运营产生的影响,为道路工程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摊铺沥青路面碎石
碎石神掌
环氧水磨石湿法摊铺与干法摊铺的对比
沥青路面养护的新工艺新方法探讨
CFG桩与碎石桩的比选设计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机的研制
悲壮归乡路
火车道上为什么铺碎石?
单机全幅摊铺在广乐高速LM5标的应用研究
如何让你的摊铺业务获得增长
基于Matlab的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