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阳梅花鹿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

2024-04-08 01:53蔺军刘耀峰甘肃省陇西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定西市黄土高原旱区人工草地建植技术创新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4年4期
关键词:公鹿母鹿梅花鹿

文|蔺军 刘耀峰(甘肃省陇西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定西市黄土高原旱区人工草地建植技术创新中心)

潘亮(甘肃省通渭县陇阳镇畜牧兽医站)

贾骅萍(甘肃省陇西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

闫小霞(陇西绿野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双阳梅花鹿是通过地方类型选育途径,世界首例鹿科动物定型的品种。其特征为体形中等、头长额宽、胸部宽深、腹围较大,毛色较深、背线较浅、梅花斑点大而清晰。全身是宝,头部(脑、茸、角、齿)、内脏(肾、胆)、产品(皮、肉、骨、鞭、筋、髓、尾、血)、其他(胎)均可入药,尤其是鹿茸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因此,梅花鹿养殖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是发展特种动物养殖的理想项目之一。

一、梅花鹿场的设计

1.场址选择。

(1)社会条件。场址选择要求交通便利,便于运输;电力充足,达到饲料加工条件;水源充足,水质符合卫生要求;便于防疫,符合《动物防疫法》;远离居民区,噪音低、环境污染少。

(2)自然条件。场址选择要求场地较干燥,地势平缓,排水良好,避风、向阳,牧草丰富。

2.鹿舍要求。

(1)总体要求。鹿舍设计时要完全符合鹿的生物学特性,既要满足鹿的生产需要,又要经济实用。由鹿舍与运动场组成,便于采食、饮水和运动、休息,满足生产中产仔哺乳,分区域养殖。冬季保暖,夏季避暑。围栏或墙体坚固,高2.5米左右,防止逃跑。

(2)通风和采光。鹿舍坐北朝南,前高后低,采用暖棚式设计,这样设计利于冬季阳光照入舍内,防止夏季强烈的太阳光直射。也可设计成双面式屋顶,但要满足足够的采光。

(3)排水。鹿舍内地面向后墙要有一定坡度,利于排除粪尿污水。运动场低于鹿舍高3~5厘米,防止逆流。运动场地面坡度设计为同一个方向,便于污水统一排到集污池,鹿舍屋顶的雨水要引流到场外,实现雨污分离。

(4)鹿舍的规格。根据性别、群别和饲养方式分群饲养。公鹿3~4平方米/只,母鹿4~5平方米/只,育成鹿2~2.5平方米/只。鹿舍面积:运动场面积=1∶(4~6)。

3.设施配备。鹿场要配备办公室、精粗饲料库房、饲料加工设备和加工棚、兽医室以及鹿茸、鹿酒和鹿其他产品加工房等。

二、梅花鹿饲养管理

1.常规性的饲养管理技术。

(1)编号。为了便于生产管理和档案记录,定制专用耳标牌,仔鹿产后5天左右进行编号。出现掉牌后及时补牌。

(2)分群。按照性别、年龄将梅花鹿合理的分群,按照阶段性健康状况将其分开养殖。原则上将母梅花鹿安排在鹿场的下风圈舍,公梅花鹿则在上风圈舍。再按年龄及健康状况将公鹿分成小群饲养,妊娠产仔母梅花鹿单独饲养。

(3)定时。定时饲喂可以形成饲喂条件反射,可提高梅花鹿的采食量和消化率。饲喂时间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但要保持相对的稳定。

(4)定量。喂饲的顺序,先精粗混合饲喂,再饮水;喂饲次数,以每天3次为普遍,冬季则以白天两次夜间一次为佳;喂饲的量,以下次饲喂清扫料槽时有极少量粗料为宜。

(5)变料。根据梅花鹿在不同生产季节的营养需要,通过加、减和变换饲料来调节。增加或者减少饲料要有一个过程,不能突高突低,加料时要逐渐地增加饲喂量,否则会出现瘤胃积食,甚至出现真胃积食的现象;减料时可适当加大幅度减少;如果饲养中途要变换饲料时,要循序渐进地进行,使梅花鹿的胃有个适应的过程,如果饲料骤变,梅花鹿的采食效果和消化率都会降低,并且梅花鹿瘤胃中正常生长和繁殖的微生物会改变,进一步导致梅花鹿的整个消化机能紊乱和机体营养失调。

(6)饮水。为了保障水对机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以及水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的整个机体生理机能运行,每天供给足够的清洁饮水。夏季天热时,满足随时饮水的条件,并将水槽放置于阴凉处;冬季以饮温水为宜,防止冻结。

(7)运动。梅花喜欢在拂晓和黄昏出来活动,常常在活动场里来回走动,互相奔跑嬉戏玩耍。通过适当的运动来增强梅花鹿心脏的活动和肌肉的强度,促进了血液的循环、增加了新陈代谢及抗病能力,每天坚持在活动场中运动1.5~2小时。

(8)安静。梅花鹿天性表现为胆怯、急躁,突然看到异物或听到异响,其竖起全身毛、加速心跳,加快呼吸,同时表现为鼻一抽一抽地嗅,并且做出两眼凝视的动作。如果再稍有异动,梅花鹿就会惊慌失措,乱跳乱撞,不顾一切地在活动场里来回拼命奔跑。因此,在平时的日常饲养管理工作中,要尽量地减小外界的不良刺激,保持环境安静。

(9)清扫。实行专人专管,定时清扫圈舍,经常保持鹿舍的环境卫生。

(10)梅花鹿的饲养管理。饲养员在饲喂、清扫鹿舍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观察,及时全面地掌握鹿群动态,发现梅花鹿的鼻镜、被毛、粪便,以及采食、反刍等异常,精神状态不佳时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2.公梅花鹿的饲养管理。将公鹿按照种用、非种用分群,再以年龄、老弱分群饲养,配种时期要对种用公鹿给予优饲饲喂,对老弱鹿也要优饲饲喂。

(1)配种期的饲养管理技术。配种期公鹿性欲强,主要变现为斗殴、吼叫、互相追逐、食欲差,这样会导致公鹿较快下降体质,因此,在此阶段应对配种公鹿加强饲养管理,为安全过冬作好提前的准备。配种期选择全株玉米青贮等适口性强的青绿饲料做粗饲料,同时添加胡萝卜、甜菜等含糖和维生素较高的饲料,增加公鹿的采食量,以提高公鹿的体质。配种期将配种公鹿单独分舍饲养,以免公鹿之间出现激烈的搏斗。同时,应注意保持配种期公鹿群的相对稳定性,如果出现不能配种的种公鹿应立马调换。配种期要保证圈舍干净、平坦。

(2)生茸期的饲养管理技术。生茸期茸一般平均日增重在40克左右,为了满足公鹿在生茸期自身生长的营养和鹿茸生长所需的营养,生茸期必须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维持较高的营养水平。因此,一锯梅花公鹿生茸期要饲喂23%左右蛋白质水平的日粮,二锯梅花公鹿生茸期的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应保持在22%左右。在需要精饲料量调节时,应按照3~5天增加0.1千克左右的方式逐渐增加;在锯茸后,为了减少配种期公鹿争斗造成伤亡,适当降低配种公鹿的膘情,应立刻将精饲料减至原来的1/2~1/3。同时,应保持整个生茸期公鹿充足的饮水。在生茸期的饲养过程中,饲养员要密切观察公鹿脱盘情况,如果出现花盘压茸的情况时应及时将其掰掉处理。保持鹿舍的安静,谢绝参观。在公鹿进入生茸期前,仔细排查一遍圈舍和活动场内的墙壁和门,如果发现铁钉等尖锐异物时,应将其彻底清除,以免划伤鹿茸。为了便于管理,在开始锯茸时将公鹿单独饲养,锯茸后应单独分群饲养。

(3)越冬期的饲养管理技术。每年的越冬期北方特别寒冷,为了满足消耗热量来御寒的需求,以及恢复配种能量的需求,还有生茸积蓄营养物质的需求,因此不仅在饲养管理上要供给能量饲料,还要逐步地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等,尽快提高公鹿膘情恢复体壮,同时必须保证有充足的温水饮用。每天下午在活动场驱赶公鹿运动半小时以上,有助于增强公鹿的体质。保持鹿舍内干燥、清洁,地面上应有足够的褥草或干粪保温。

(4)收茸。双阳梅花鹿的幼鹿初生茸年龄为8~10月龄,第二年正式生长茸,以后的4~6年是产茸的增加期。每年的收茸期,饲养员随时观察鹿茸的生长状况,如果一旦达到鹿茸收获标准后要及时收取,保证二茬茸的生长。锯茸时,麻醉后将公鹿保定好,动作要点是“抓茸稳,下锯准,动作快,锯口小”。收茸后,采取细绳结扎的方式止血。收二茬茸的间隔期为45~55天,为了有利于锯口早日愈合,二茬茸最迟也要在9月上旬前收完。

3.母梅花鹿的饲养管理。

(1)配种期的饲养管理技术。配种期的母鹿要求达到中等水平膘情,不能太胖和太瘦,保证母鹿发情、排卵和受胎正常。要随时注意母鹿和公鹿的发情情况,一旦出现公鹿不能配种的情况,通过及时更换公鹿解决发情母鹿配种的问题。并将原舍的公鹿调换掉。要淘汰年龄过大、不育、有恶癖、后代不良、有严重疾病等无饲养价值的母鹿。避开亲缘关系,按照母鹿繁殖性能和年龄重新组成核心繁育群,每群15~20头为宜。

(2)妊娠期的饲养管理技术。满足妊娠期母鹿对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的需求,完全保证其营养需要。

在妊娠前期,饲喂青绿和块根类饲料等粗饲料;在妊娠后期,选择体积小、质量好和适口性强的粗饲料,同时要适当补充钙。保证3次/日,其中夜间1次。注意不能给母鹿喂腐败变质和结冰的饲料,饮水以温水为宜。而且注意鹿舍内干净、平坦。尤其在妊娠期严防惊扰鹿群,过急驱赶鹿群。

(3)产仔哺乳期的饲养管理技术。为了保障母鹿产仔后有充足奶水喂养仔鹿,应加强母鹿的饲养管理。哺乳期要保证充足、优质的青绿饲料,根据母鹿的膘情和泌乳情况补充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来提高母鹿的泌乳量,满足仔鹿的生长需求,促进仔鹿快速生长,保证仔鹿的良好发育,并为断乳后母鹿的正常发情做好准备。产仔前将鹿舍进行全面清扫后彻底消毒,产仔哺乳期保持好圈舍的清洁卫生和环境的安静。通过找保姆鹿或采取人工哺乳方式喂养被遗弃的仔鹿。

4.仔鹿的饲养管理技术。对仔鹿生长期一定要高度重视,因为仔鹿是否健康生长影响整个鹿群的质量,所以抓好饲养管理是关键。

(1)仔鹿初生期的饲养管理技术。正常情况下仔鹿产后慢慢地适应站起来自己吃初乳,如果出现母性不强或者体弱的仔鹿,采用人工辅助的办法使其吃上初乳。如果没有奶水可喂时,可通过代养方式解决仔鹿的哺乳问题。

(2)仔鹿断乳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经常接触仔鹿,做到人鹿的亲合。8个月大的仔鹿即可断乳,断乳后将公母仔鹿分开管理。按照少食多餐的原则,逐步加大投喂量。饲养员用饲料引诱和特定的口令驯化要在仔鹿群稳定后进行,培养其逐渐地形成条件反射,形成四定点的习惯,即“定点吃食、定点饮水、定点休息、定点排泄”,便于日后的饲养管理。

三、饲草料的选择

按照草食性动物的饲喂方法,梅花鹿夏季以青粗饲料为主,冬季以青贮饲料为主,根据不同生长阶段梅花鹿的生长需要,在日粮中补充精饲料来增加营养。

1.粗饲料。梅花鹿对食物的需求量广泛,它可以把一些农作物的秸秆、各种蔬菜叶子和果树叶作为主要食物。养殖者制作青贮饲料来当作冬季的粗饲料。

2.精饲料。精饲料组成:玉米面、豆饼、麦麸、辅助食盐、碳酸氢钙、骨粉、鱼粉、胡萝卜等。

3.微量元素。在生长和繁殖期,要非常科学的提供微量元素,这样才能够保证每个时期营养的均衡。

四、疫病防控

1.消毒设施。鹿场门口应设消毒池,车辆进出严格消毒;门口旁应设消毒室,人员进入必须严格消毒。如果出现病鹿时,将其在隔离舍中单独饲喂,与健康鹿隔离;如果出现病死鹿时,将其焚烧深埋无害化处理,再将其接触过环境彻底消毒。在平时的饲养管理中,严格控制参观次数和人数。参观者应先在消毒室穿戴工作服后统一消毒,再按指定路线在场内参观,参观完后对环境消毒。

2.免疫接种。为了防止梅花鹿的传染病,免疫接种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它使鹿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能够很好地保护梅花鹿,减少发生传染病。

(1)常规预防接种。大型养殖场,鹿场兽医人员要做流行病学的调查,掌握本区域传染病的种类和流行的季节,制定相应的免疫计划,按计划给健康鹿群进行免疫接种;中型养殖场按照免疫程序适时地、定期地进行预防接种;散养户做好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和每月补免。

(2)临时性的预防接种。为了避免在运输途中暴发某些传染病,在调入或调出鹿时,进行临时性的预防接种。若时间紧迫,也可采用免疫血清进行被动免疫。

(3)紧急接种。如果在养殖场的周围发生疫情,对尚未发病的本场梅花鹿统一进行临时性免疫接种,以达到迅速扑灭疾病流行的效果。可采用免疫血清或疫苗。

3.定期检疫。为了及时地发现和控制疫病传播,养殖场户要建立一套严格的检疫制度。

引进梅花鹿时,首先确认所要引进的鹿场6个月内未发生相关的动物疫病,再办理相关的检疫手续,到场后24小时内向当地的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报告;出售梅花鹿时,提前3天向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鹿到达场后,还要作再次检疫,将鹿先放入隔离圈内,由专人饲养30~40天,经观察、检查,证明无病时方可与原有鹿混群饲养。检疫申报单和检疫工作记录保存不少于1年。

4.卫生消毒。为了给鹿群提供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消毒灭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要做好鹿舍和活动场的环境卫生与消毒防病工作,减少疾病的发生,以保证梅花鹿健康成长。

(1)场地消毒。在日常管理中做到每日固定的时间段清除鹿舍粪尿和垃圾,保持其清洁干燥;清扫活动场,保持其清洁。更换不同种类的消毒剂,对鹿舍和运动场每周消毒一次。无害化处理清扫后的粪便及垃圾。

(2)用具消毒。在日常管理中做到对养鹿专用食槽、料桶和车辆等饲喂用具刷洗消毒,保持它们干净整洁。

(3)饮水及饲料卫生。要妥善贮藏鹿饲料,做到四防,即“防潮、防毒、防霉、防鼠害”。饲喂新鲜嫩绿的优质饲料,供应卫生清洁的饮水。每日清洗水槽,定期消毒。

(4)驱虫保健。在春季和秋季对梅花鹿进行驱虫,驱虫剂选择对环境和梅花鹿影响较小的无抗的天然植物提取液体制剂,按照说明书进行驱虫。驱虫后2~5天开始健胃。以提高鹿群体的抵抗力。

五、结语

生产实践证明,要提高一个养鹿场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最关键的是鹿场的日常饲养管理和疫病综合防控。只有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完善、不断地提高,才能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才能发展壮大鹿群,才能健康发展养鹿业,才能实现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公鹿母鹿梅花鹿
梅花鹿
贪玩的小梅花鹿
贪玩的小梅花鹿
我是“高速公鹿”,快跑
冰岛雪角鹿传奇
茸鹿本交配种技术要点
我是『高速公鹿』,快跑
生死母鹿情
生死母鹿情
泅水的母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