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养殖环境污染与防控措施

2024-04-08 01:53秦庆略云南省宣威市格宜镇综合执法队
中国畜牧业 2024年4期
关键词:排泄物患病养殖场

文|秦庆略(云南省宣威市格宜镇综合执法队)

从现阶段经济建设与发展上进行分析能够发现,群众对于各类优质食品需求量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对猪肉制品要求较高,带动养猪业的迅速发展。但是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诱发各种疾病,不利于养猪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降低生猪养殖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高质量防控,成为目前猪养殖工作的研究方向之一。

优质生猪养殖场多数会对规模化养殖方式,以此来提升经济效益。为了保障规模化养殖可以达到预期标准,养殖场要定期展开消毒与消杀工作,确保生猪生长区域的环境可以保持在相对清洁范围内,降低各类疾病的暴发风险,提升养殖工作推进成效。同时,养殖人员可运用定期清扫与消毒方式,降低养殖场环境当中存在的各类有害病菌,减少环境污染问题产生概率,提升各类疾病的防控效果。

一、生猪养殖场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

1.养殖场选址位置不合理。在推进生猪养殖工作时,如果想要提升生猪生长与养殖效果,获得更多经济收益,需要重视前期养殖场的选址工作,以此来为生猪养殖环境提供优质保障。但是从现阶段多数生猪养殖场运转情况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多数生猪养殖场在推进养殖工作时,会存在选址不够合理的情况,这也是影响生猪生长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等方面问题的主要原因。养殖场管理人员在推进前期选址工作时,需明确养殖场内部存在的各方面管理工作,保障养殖场能够在远离居民区的位置进行建设。而在养殖工作推进方面,虽然远离市区能够降低生猪养殖对居民造成的不利影响,但生猪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较多污染问题,各类排泄物如果缺乏有效的处理,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多影响,同时增加疾病暴发风险。

2.环境污染治理成本相对较高。目前,在推进现代化生猪养殖工作时,如果想要保障整体养殖效果达到预期标准,则要选购各类养殖基础设施,在降低养殖场产生的垃圾量与污染问题的同时,实现高效排污。其中相对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污水处理系统,但这类系统在前期选购与安装上,存在资金支出较高的情况,整体维护成本相对较大,如果养殖场缺乏资金支撑,则会在基础设施方面产生一定缺口,对养殖场管理人员来讲,也会产生较高的成本支出问题。另一方面,受到季节变化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养殖场会遇到较多降水量较大的天气,导致过多降水进入养殖场中,增加养殖场的废水排放量。养殖场排出的废水中,会存在较多的污染物与细菌,如果缺乏对废水的有效处理工作,则会对周边水资源与土壤造成污染,影响养殖场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

3.监督管理体系存在较多缺陷。从各大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虽然越来越多养殖场逐步重视起周边环境的保护工作,政府部门也推出了环境保护政策,但是受养殖场对各类污染物与生猪排泄物处理效果较差的影响,这类环境保护政策往往无法发挥出自身实际应用效果,使得养殖场环境污染问题依然显著。此外,养殖场在运转过程中,在内部监测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缺乏科学化的管理体系以及监管体系。因此,环境保护部门在推进各项检查工作时,会遗漏部分检查要素。

在环境监测工作展开过程中,需要对监测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污染问题进行综合调整,保障各类造成污染问题的因素可以得到全面排查。如果缺乏其中一个环节或者要素,都会对监测数据本身的准确性造成不利影响。现阶段多数养殖场在运转过程中,会将生猪各类排泄物集中到粪池中进行处理,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另外,多数养殖场为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没有购入专业的废水处理装置或者设备,对废水处理只是简单地将其排放到周边环境中,不仅对空气造成了较多污染,也使得土壤质量下降,有害病菌数量增多。

二、养殖场环境污染的防控措施

1.强化养殖场前期建设规划。在推进生猪养殖工作时,要充分重视养殖场的前期建设规划,保障生猪养殖工作能够与林业、农业以及渔业相互融合,降低污染排放的同时,推进生态养殖。养殖人员不但要对养殖场选用的方式、所选生猪品种进行整合,推进对应的养殖场内部设计效果,还要对养殖场本身环保效益进行调节,设置专门的排泄物处理区域,培养在职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帮助养殖工作者意识到生猪排泄物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掌握先进的粪便处理方式,提升粪便本身应用价值。此外,养殖场可以在内部修建沼气池,将生猪排泄物集中到沼气池中进行发酵,在推进无害化处理工作的同时,提升粪便转化效率,实现有机肥的高质量生产与获得。

2.推进生态养殖方式。如果想要进一步提升环境污染防治成效,可以采取生态养殖方式,其中相对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发酵床养殖。对这类方式进行运用时,需要养殖人员在生猪生活区域铺设不同厚度的秸秆、谷壳、锯末等混合物,保障生猪排泄物可以与这类混合物共同发酵,逐步转变为有机肥。这类技术可以进一步优化生猪养殖过程中存在的粪便污染问题,减轻养殖场内部异味。另一方面,还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整体工作量,降低生猪生活区域对冲刷工作的需求,规避生猪在频繁冲刷过程中产生患病问题,使养殖场的经营者能够获得更多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共处,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3.提高饲料配比成效。生猪本身的生长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饲料本身所具备的营养物质配比效益,因此要求养殖人员在日常工作推进过程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选取饲料配比工作,运用生物制剂、饲料颗粒化等方式,对饲料展开处理,保障饲料本身的利用率与吸收率可以达到预期。这类方式也能够降低生猪排泄物中的营养物质成分与含量,减轻粪便对自然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此外,养殖人员也可以在饲料中增添一定比例的功能性氨基酸,在保障生猪可以获取到足够营养物质的同时,减少饲料中蛋白质的占比。

4.强化政府扶持。针对现代化生猪养殖工作,政府部门在日常工作上,要重视起对养殖场本身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强化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针对地方生猪养殖场,政府部门可以设置对应的专项资金,为养殖场的减排工作提供助力。同时,可以运用各类奖励与补贴方式,来增强养殖场进行有效污染治理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果养殖场内部的污染治理成效能够达到预期标准,则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的奖励。

5.加强对养殖场工作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培训工作。第一步,要对养殖场的环境保护意识进行调节,让养殖人员能够意识到保护环境对养殖工作的重要性。此时,要整合国家所制定的法律法规,推进对应的宣传工作,促使养殖人员能够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充分了解与认知,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其应尽责任与义务。养殖场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培养,并建立起监督机制,确保养殖工作的环保性。

6.强化对患病生猪的隔离处理成效。第一,养殖场在运转过程中,出现个别生猪存在患病问题,则需要对患病个体进行及时隔离,规避疾病大规模传染,使得养殖场内部其他生猪产生患病问题。如果患病生猪在发病后死亡,养殖场也要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予以重视,依照相关规定将病死猪深埋,或者运输到指定处理场所,避免在猪舍内部随意处理患病死亡的生猪尸体。第二,养殖场要做好对出入养殖场人员的管理工作,保障人员在经过消毒流程后再进入养殖场内部。第三,生猪出现大规模患病问题后,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诸多影响,使得环境中的病毒数量增多。部分人畜共患疾病也会潜伏在这种环境中,对人体造成影响。因此,养殖场要规避外来人员与车辆没有经过消毒便进入养殖场内部的情况,缩小污染物传播范围。患病生猪在死后尸体会携带致命病菌,养殖人员要使用专业设备将病死猪包裹好,并送到指定区域销毁。同时,还需要对病死猪生活生存过的区域进行彻底消毒,阻止传染源扩散。

7.对生猪生活区域进行全方面消毒工作。养殖场在运行过程中,要保障生猪生活区域内具有较高的清洁度,这样能够在降低疾病暴发风险同时,保障养殖场内部可以保持在一个相对干净卫生的状态下,减少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养殖户在确保条件达标情况下,将使用药液进行消毒方式替换为冲洗喷雾高压消毒灭菌方式,这种消毒方式覆盖面积广,能够全面消除圈舍中存在的虫卵和病菌。

三、结语

在推进生猪养殖工作时,如果想要规避与优化生猪养殖环境存在的污染问题,提高防控成效,则可以从对生猪生活区域进行全方面消毒工作、强化对患病生猪隔离处理成效、加强对养殖场工作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培训工作、强化政府扶持成效、提高饲料的配比成效、推进生态养殖方式、强化养殖场的前期建设规划成效等方面去进行,全面提高现代化生猪养殖效果。

猜你喜欢
排泄物患病养殖场
亚洲象浮膜性肠炎排泄物的病理学诊断
为照顾患病家父请事假有何不可?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
便于清洁的兔笼
“glifo”帮助患病儿童圆提笔之梦
规模化养殖场仔猪的饲养管理
牛排泄物制能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