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仔鸭大棚网上生态平养技术

2024-04-08 01:53向旭锋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江州区新和镇公共服务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4年4期
关键词:平养鸭群日龄

文|向旭锋(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江州区新和镇公共服务中心)

肉仔鸭养殖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江州区的主要养殖禽类,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养殖技术也发生了变革,2019年以肉鸭养殖起步的农业龙头企业温氏股份在江州区投产设立崇左温氏畜牧有限公司水禽事业部,投产3个养殖小区,均采用网上大棚养殖肉鸭,鉴于当前各层级对环保的收紧,笔者作为服务崇左温氏畜牧有限公司三年的科技特派员,借鉴温氏网上肉鸭养殖模式,结合现代农业绿色生产要求,大棚网上生态平养技术逐渐受到当地养殖户的青睐,该养殖防治能够改善鸭舍饲养环境。而且鸭群能够与粪便隔离开来,有力保障了养殖环境的干净,减少相关疫病的发生。基于此,笔者就肉仔鸭大棚网上生态平养技术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江州区的养殖户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一、江州区肉仔鸭养殖现状

江州区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基于当地的饮食习惯,肉仔鸭养殖一直是当地的主要产业,但是肉仔鸭养殖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养殖户也面临着较大的环保压力,而且鸭舍建造过程中的占地面积比较大,再加上禁养区逐步扩大的不利形势,当地的肉仔鸭养殖也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当前,健康养殖、标准化养殖、生态化养殖已经成为主流趋势,这就使得传统的肉仔鸭养殖模式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养殖户亟需采用更加先进环保的养殖模式,因此大棚网上生态平养技术营运而生。该养殖技术结合了大棚养殖和网状养殖的特点,能够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态效益和养殖效益,已经成为促进肉仔鸭养殖的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

二、肉仔鸭大棚网上生态平养技术要点

1.准备工作。

(1)鸭棚建造。科学建造鸭棚是发挥网上生态平养技术的基础保障,需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鸭棚的大小,需要养殖户结合具体的地形条件进行合理的设置,一般长100~120米、宽10~15米即可,这也是实现规模生产的保障;二是舍内平网的搭建,应选择钢丝绳作为主要材料,将其在水泥架上拉进,确保两端与地面地桩固定结实,然后在上面铺设一层塑料网;三是网面的布置,应该在鸭棚的中间留下操作的过道,然后再两边进行搭网;四要注意平整地面,将棚内地面做平整,在土地上铺设防渗漏黑膜即可,避免进行硬化处理,方便将来复垦需要,而且通过铺设防渗黑膜也有助于进行粪便收集与鸭棚的冲洗工作。

(2)鸭棚冲洗消毒。鸭棚的冲洗消毒是减少病原微生物滋生的关键,因此需要养殖户能够及时清理网面下的粪便,并将粪便进行集中处理,清理干净以后需要将大棚四周塑料布全部放到底,然后使用高压水枪对整个鸭棚进行全面的冲洗,冲洗干净以后还需要进行彻底的消毒,一般在下一批雏鸭入棚之前需要进行2~3次消毒,消毒的时候可以交替使用过氧乙酸、戊二醛、聚维酮碘等环境消毒剂,以便可以保障消毒效果。

(3)发酵菌种使用。发酵菌种主要使用在粪便中,其可以促进粪便的发酵,需要在网下黑膜上铺撒3~5厘米厚的稻壳,然后撒上适量专用益生菌发酵剂即可,不仅可以减少处理粪便的精力投入,还能够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保持鸭棚内良好的环境条件。

(4)鸭棚预温。鸭棚预温的目的是确保育雏区域每个角落温度的均衡,养殖户应该在进鸭前1天对鸭棚进行预温,保持育雏区域温度在28℃左右。关于温设施的选择需要结合鸭棚的规模进行,一般大规模鸭棚使用的是热风炉,还可以安装温度控制器来控制温度变化,而小规模的鸭棚可以使用火炉供温。尤其是冬季温度较低,应该严格做好鸭棚预温,避免鸭群受到温度刺激而影响其成活率。

2.环境条件控制。

(1)温度。肉仔鸭生长期间的温度控制是保障其生长健康的关键,一般鸭棚温度应该保持在28℃,等鸭苗全部进棚后则需要提高到32℃,之后的温度可以逐步下降,但是要根据雏鸭的日龄进行科学的调控,即10日龄温度控制在23~25℃,18~19日龄温度控制在19~21℃,20~30日龄维持在18~20℃,30日龄至上市不低于16℃,关于温度的调整最好每天下调1℃,循序渐进,避免鸭群受到温度剧烈变化的刺激。关于其温度的控制还应该具体结合鸭群的表现来进行调节,比如鸭群有聚堆的现象说明温度偏低,这时候需要适当地升高温度,如果鸭群有张嘴喘气的情况则需要降低温度,为鸭群营造一个良好的温度条件。

(2)湿度。合理的湿度能够满足鸭群的生理代谢需要,也有助于羽毛生长与脱换,一般刚入棚的鸭苗需要较高的湿度,因此需要将棚内湿度保持在65%~70%,之后可以逐渐降低湿度,第二周55%~65%,第三周后50%~60%即可。如果湿度不高,还需要养殖户及时采用喷雾加湿法、地面洒水法等方法来维持棚内的湿度。

(3)通风。通风可以保持棚内空气环境的质量,及时将其中的有害气体排出去,避免有害气体的聚集导致鸭群发生呼吸道疾病。在养殖中发现,鸭群日龄越大产出的有害气体就越多,而且密度增加也会导致有害气体增大,因此还需要逐步增大舍内的通风换气量,但是要注意避免鸭群受凉感冒,因此通风的时候不能冷风直接吹向鸭群,因此在建棚支出就可以在其顶部设置通风孔与通风设施,比如球形无动力风机、PVC通风管等。在冬季较为寒冷的时候,很多养殖户只顾着保温而忽视了通风,导致设备空气质量变差,因此需要严格注意冬季的通风工作。

(4)光照。光照的时长也会影响肉仔鸭的采食,棚内相比露天环境来说能够更好地控制光照时长,一般要求每天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且光照强度在10勒克斯左右。在棚内一般选用节能灯或LED灯来增加光照,要求每平方米应有1瓦照度,灯泡距离网面高2~2.5米。

3.饲养管理。

(1)饮水。肉仔鸭对水分的需求较高,为了保障其生长需要,养殖户应该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并且整个生长期间要做到不断水,这也是提高肉仔鸭采食量的关键。在鸭棚中可以使用普拉松自动饮水器,每50~60只鸭设1个,避免直接用水盆饮水,否则会弄湿肉仔鸭的羽毛,影响其健康。再就是要注意所供给的饮用水应该用自来水或深井水,水温控制在9~22℃,但是1周龄以内的雏鸭最好饮用20℃左右的凉开水。在夏季还要供给凉水,以便增加鸭子的食欲。

(2)喂料。喂料环节是保障肉仔要生产性能的关键,目前养殖户使用的饲料有颗粒料和粉料两种料型,其中颗粒料是饲料公司经过特殊工艺加工而成得一种饲料,在促进肉仔鸭食欲上的效果比较好;粉料在使用的时候应该用水拌湿,用水量以手捏后再放下不成块为宜,干粉料会造成采食困难。再就是要严格按照肉仔鸭的生长需求进行饲喂,一般0~14日龄饲喂前期饲料,确保其中有较高的粗蛋白质含量,以便可以满足骨骼肌肉生长需要,14日龄后更换为后期饲料,其中添加了油脂,代谢能高,能够较好地满足育肥需求。在更换饲料的时候要注意逐步进行,避免对鸭群造成应激,且喂料的时候应该使用采食器,将采食器摆放在饮水器附近,方便肉仔鸭随时采食、饮水,减少觅食距离,对20日龄后的肉仔鸭进行喂食则要更换用20千克大料桶,料桶放置在大料盆中,以减少洒料浪费。

(3)扩群。随着肉仔鸭日龄的不断增加,其体重与体积也会变大,原有的养殖密度已经无法适应其生长需求,因此还需要结合鸭群的生长特点进行逐步的扩群,当夏季3日龄、冬季4~5日龄即可第一次扩群,之后需要每3天左右扩群一次,25天后扩至全棚。在扩群的时候要注意提前将需要扩到的区域温度升高,且扩群前鸭群要停食0.5~1小时,扩群区域提前准备饲料、饮水,扩群时饮水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减少应激。

(4)运动。对于舍饲鸭来说,适当的运动也是保障其良好体况的关键,首先是在育雏期间,鸭群容易扎堆,不仅会出现压伤、压死现象,还会使得底部鸭只出汗感冒、腹部受凉而影响卵黄吸收,因此养殖户要适当地撵赶鸭群,让鸭群走动起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再就是后期的育肥阶段,因为舍内饲养密度变大导致其运动范围减小而出现不活动的情况,肉仔鸭也会养成采食后伏卧网面的情况,这会使其出现腿疾,因此需要养殖户能够定时驱赶久卧的鸭群,但是要避免采食后立即驱赶,而是在两次饲喂的中间阶段进行缓慢的驱赶,使其适当地进行运动。

(5)卫生防疫。虽然大棚网上生态平养技术可以将粪便与鸭群隔离开来,减少鸭群生活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但是鸭群养殖期间也会因为其他因素的影响发生各种疾病,发病后对鸭群的影响较大,需要养殖户能够重视起卫生防疫工作,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生概率。除了要做好日常的卫生消毒等工作以外,还需要加强疫苗免疫,比如在禽流感流行的季节或流行地区,7~8日龄全群注射禽流感灭活疫苗。除此以外,还可以在鸭群的饮水中加入多种维生素来提高其免疫力,增强其自身的抗病能力,确保鸭群的健康。

三、结语

综上所述,肉仔鸭的养殖水平对江州区农户收入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采用大棚网上生态平养技术虽然前期投入较大,但是后期养殖管理成本会降低,且饲养环境更加干净,减少疫病发生风险。总体来说,可以降低肉仔鸭的养殖成本,提高其养殖质量,这也扩大了养殖户的利润空间。因此,地方政府以及相关农业部门要加强对该技术的推广工作,从而将该技术真正地落实到基层养殖实践中,以便实现养殖户增收增效的目标。

猜你喜欢
平养鸭群日龄
鸭感染鸭瘟病毒的症状与防治
蛋鸭网上平养与地面饲养效果的研究
咋用信号调教鸭群
冬季“噪鸭”可以提高产蛋率
不同初配日龄对二元杂种母猪繁殖成绩的影响
26日龄肉鸡腹胀后死亡怎么办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标准化肉鸡舍地面平养和网上平养对肉鸡生产性能影响的比较
地面平养和网上平养对肉仔鸡生产效果的比较
金湖县樱桃谷肉鸭网上平养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