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俊基于“虚损为本,瘀毒为标”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介绍

2024-04-08 02:46李学飞刘丹陈倩李方语胡志俊
新中医 2024年6期
关键词:腰痛腰部病机

李学飞,刘丹,陈倩,李方语,胡志俊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临床医学院,上海 200032;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 201203

石氏伤科第五代传人胡志俊教授师从施杞国医大师,深耕中医临床三十余年,基于“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的理论基础[1],形成了从“虚损为本,瘀毒为标”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1 明辨病机,分清标本

中医古籍中对于该病相关症状的记载主要集中在关于腰痛、腰腿痛、腰痹等病症的认识中,如《灵枢·五癃津液别》指出:“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虚故腰背痛而胫酸。”指出了肾精不足是产生腰痛的原因。《素问·刺腰痛》曰“解脉令人腰痛如引带,常如折腰状”,“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阐明了腰痛的典型临床表现,这与现代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极其相似[2]。胡志俊教授立足于中医学标本理论,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机概括为虚损为本、瘀毒为标。“虚”主要以肝、脾、肾亏虚为主;“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毒”由“瘀”发展而来,而又有其特定的产生机制,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迁延难愈重要原因。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机演变中虚、瘀、毒三者逐渐进展而又互相影响,最终形成三者互致的病机演变状态(见图1)。

图1 虚、瘀、毒互致示意图

胡志俊教授认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机演变中,虚、瘀、毒三种病机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紧密结合、逐渐发展的。肝脾肾虚损是疾病发生的本源,血瘀或痰瘀是疾病发展关键,瘀毒或浊毒是疾病迁延难愈的重要因素。虚、瘀、毒三种病机又可互相影响,肝脾肾亏虚,推动气血无力,加之外感邪毒,阻滞气血运行而成瘀,即“虚毒致瘀”;机体阴阳气血不足,瘀血内阻,久瘀成毒,即“虚瘀致毒”;瘀、毒作为病理产物,影响经络气血运行,脏腑失于濡养而加重亏虚,即“瘀毒致虚”。

1.1 虚正气亏虚是疾病发生的主导因素,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胡志俊教授认为肾、肝、脾三脏虚损使人体阴阳、气血、津液和骨髓等失去正常运行状态,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1.1.1 肾虚胡志俊教授认为,肾藏精,精生髓,髓充脊,髓足则脊强,髓弱则脊痿,出现腰部疼痛和转摇不能等症状,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本在肾,责之阴阳两虚为要。《诸病源候论》曰:“少阴所谓腰痛者,十月万物阳气皆伤。”肾阳为周身阳气之本,肾阳亏虚,腰府失于温养,气血运行推动乏力,导致腰部经络失养,不荣则痛;肾精是肾阴的具体物质,具有滋润脏腑经脉和滑利关节百骸作用,肾精亏损,髓减骨枯,则导致腰部经络和关节失于濡养,加快椎间盘的退变及老化,产生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理改变。

1.1.2 肝虚《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肝者,其充在筋。”胡志俊教授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与肝密切相关。人体的腰椎间盘纤维环和韧带等属于中医学筋的范畴,肝血充足和肝气调达则正常濡养宗筋,发挥其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脊柱筋骨平衡的作用;在病理上,若肝血亏虚不能正常“淫气于筋”,筋膜失于濡养,关节失于滑利,则出现“不荣则痛”。此外,《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若肝气亏虚,无力调达疏泄气血津液于腰部,亦可导致不荣则痛的发生。

1.1.3 脾虚《灵枢·痈疽》曰:“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胡志俊教授认为,脾作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其生理功能失衡也将导致腰椎间突出症的发生。一方面,脾气充足则食物能够化为水谷精微物质,进而“脾气散精,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滋养全身肌肉骨骼,使筋强骨壮。若脾气亏虚,运化乏力,水谷精微不足以充养肌肉骨骼,则导致肌肉瘦削,使腰部筋骨失去正常的平衡状态。另一方面,脾主运化水湿,若水湿运化乏力,留滞于腰部经脉和肌肉,导致“不通则痛”的发生。《石室秘录》有云:“如人患腰痛者,法当去腰脐之湿,则腰痛自除。”指出了健脾利湿是治疗脾虚湿盛所致腰痛的治疗原则。

1.2 瘀胡志俊教授认为,瘀血作为一种致病因素,阻滞局部气血运行,导致不通则痛的发生。另一方面,瘀血作为一种病理产物,其来源无外乎外伤导致离经之血溢于脉外或机体阴阳、气血和津液运行失衡,导致血液淤积。

1.2.1 外伤致瘀《景岳全书》曰:“跌仆伤而腰痛者,此伤在筋骨而血脉凝滞也。”胡志俊教授认为,肌肉关节跌扑损伤或久用劳损,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甚至血液溢出脉外而成为离经之血,影响局部气血运行,出现腰部刺痛拒按、俯仰受限及转侧不能的腰椎间盘突出表现。

1.2.2 因虚致瘀胡志俊教授发挥石氏伤科气血理论,认为脏腑阴阳气血充足,在经脉中运行通畅是骨强筋健的物质基础,若脏腑阴阳气血亏虚则必会导致血瘀的发生。《景岳全书》曰:“气血不虚则不滞,虚则无有不滞者。”气为血之帅,气虚则帅血无力,血液留滞于局部而成气虚血瘀。脾肾阳气亏虚,摄血无力,温煦失职,则成阳虚血瘀。肝肾之阴亏虚,虚火炼津,血液黏稠且运行不畅而成阴虚血瘀。胡志俊教授认为,血瘀与痰饮关系密切,脏腑阳气亏虚,津液代谢失常,聚湿成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痰饮阻滞于腰部则出现腰部沉重,牵引背脊感。此属“因痰致瘀”,亦属于因虚致瘀的一种特殊表现。

1.3 毒《金匮要略心典》曰:“毒,邪气蕴蓄不解之谓。”意为毒邪由生理或病理代谢物质蓄积形成[3]。胡志俊教授认为,毒乃邪气产生,是疾病发展到极致阶段的病理产物,也是疾病迁延难愈的重要因素,其来源于虚瘀致毒和外淫致毒两方面。

1.3.1 虚瘀致毒脏腑功能虚损,无力推动血液循行疏布全身,留滞于局部则成瘀,瘀久不祛则成为瘀毒结聚于腰部,损伤脉络和肌肉,出现明显的结节和条索等病理改变,即“血瘀致毒”。另一方面,机体阳气亏虚和温煦蒸腾津液的作用减弱而使其形成湿邪。湿性重浊黏滞,聚于身体局部导致气的运行不畅,气滞与湿浊相合,共同阻滞人体经络运行,形成浊毒,即为湿浊致毒。此即《金匮钩玄》曰:“痰挟瘀血,遂成窠囊。”胡志俊教授认为,脏腑虚损于前,毒邪形成于后,在整个病理演变过程中毒邪起到加重和转化的作用,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迁延的关键。

1.3.2 外淫致毒《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胡志俊教授认为,外邪胜则为毒。风为百病之长,首先侵袭人体表里内外,皮肤、经络和脏腑均可受累,为寒邪和湿邪侵袭人体创造了条件,风寒和风湿阻滞经络而出现腰部疼痛且痛无定处等症状。另一方面,肝肾精血亏虚,卫外不固,风邪乘机侵入而出现腰部疼痛,即为风邪致毒。正如《圣济总录》曰:“肝肾气虚,风邪攻之,则流传筋骨,走注腰脚。”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长期作用于人体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使腰部筋脉失于正常的濡养而出现痿废不用。寒性凝滞,主收引,寒邪客于腰部,引起肌肉和韧带收缩痉挛,打破“筋”与“骨”的生物力学平衡而致椎间盘突出,此即为寒邪致毒。湿为阴邪,易伤阳气,久居寒湿之地,以水当事,劳汗当风,湿邪中人而致经络受阻,血行不畅,发为腰痛,即所谓“湿滞在经而腰痛”。湿邪入侵影响脾肾功能,脾喜燥恶湿,湿困脾土则运化无力,后天乏源。寒湿入肾,先天之精失其温煦,导致肾府阳气亏虚,脾运化失司,肾温化推动无力,湿邪缠绵不愈,腰痛更加严重,此即为湿邪致毒。

2 循证立法,综合施治

在临床实践中,胡志俊教授根据“虚损为本,瘀毒为标”的病机理论,遵循虚、瘀、毒的病机演变规律,善用疏筋解结、调整平衡,益肾壮骨、扶正补虚,功法锻炼、复元康体等治法,将其贯穿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始终。

2.1 疏筋解结,化瘀毒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初始阶段症状较轻,患者不易察觉,而临床表现明显时疾病已经发展到中后期,处于瘀毒阻滞阶段,患者主要表现为腰部沉重刺痛感,腰椎生理曲度改变,两侧肌肉可触及明显结节和条索,伴有下肢放射痛、麻木、无力感,舌紫暗,伴有瘀斑,苔白腻,脉弦涩或濡缓。根据“急则治其标”的治疗原则,治以疏筋解结,调整平衡,减轻患者疼痛。胡志俊教授对处于瘀毒阻滞阶段患者主张以“小针刀外治为主,中药口服内治为辅”的治疗方案。小针刀具有针和刀的结构特征,通过切割松解,纵横疏通等刀法,达到疏筋解结,恢复生物力学平衡,改善局部微循环等作用[4-6]。根据“以痛为腧”的选穴理论,首选椎旁肌肉结节、条索和压痛点,再取相应患椎及相邻上下椎间孔外口和关节突关节点,最后根据经络走行,选取环跳、委中、阳凌泉和承山等经穴,治疗施以横向疏通,纵向剥离刀法[7]。通过上述针刀治疗,能够松解粘连,调整肌肉、韧带平衡,减轻肌肉张力,缓解患者疼痛和麻木等症状。其次,根据瘀毒阻滞的病机状态,予以中药口服,主要药物包括乳香、没药、地龙、香附、桃仁、红花、川牛膝、当归、法半夏、猪苓、陈皮等,以上诸药合用,治以活血祛瘀,化痰祛湿之效,符合该阶段病机特点。

2.2 益肾壮骨,补内虚胡志俊教授认为,肝、脾、肾亏虚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根本病机,患者多见腰膝酸软,下肢无力,面色无华,气短懒言,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舌淡、苔薄白,脉沉细。针刀缓解患者疼痛等急迫症状后,依据“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予以益肾壮骨,扶正补虚。临证善用黄芪、白术、升麻、柴胡、当归、陈皮、茯苓、泽泻、半夏等健脾益气、化湿祛痰;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山茱萸、怀牛膝等补肾滋阴、强筋壮骨;熟地黄、肉桂、山茱萸、杜仲、菟丝子等温补肾阳,填精补髓。同时,在石氏伤科气血理论指导下,胡志俊教授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虽为虚证,但补益时需加活血行气之品,使补而不滞,化生有源[8]。

2.3 功法锻炼,复元康体中医导引功法历史悠长,是围绕自身精气神而进行的自我康复锻炼,具有调身、调息和调心三大作用,经常锻炼能够调畅脏腑气血,改善机体阴阳失衡状态,达到驱除疾病的功效[9-10]。胡志俊教授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过程中,始终将调整筋骨平衡这一治疗理念贯穿始终[11]。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较长,腰背部肌肉痿废不用,筋骨处于生物力学失衡状态。针对此种情况,胡志俊教授带领学生创建了一套健身体操——复元康体操,用于指导中末期患者进行复元康体锻炼,使患者达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的生理状态。复元康体操分为三大部分,共十六式,可活血通络、平衡筋骨、调和情志、醒脑提神,从而改善心肺功能,有增强人体正气的作用。如第九式“弯腰伸腰”,双腿分开站立,双上肢手指交叉向上撑举,后逐渐弯腰,双手掌心向地,颈部向上抬举,该式能够增强腰部肌肉力量,促进腰部气血流通,滑利腰椎关节。第十式“屈膝伸髋”取弓步姿势,双手叉腰,分别行前后俯仰和左右旋转腰部动作,该式以腰为轴,具有行血气而营阴阳,濡润筋骨而利关节的作用,恢复腰部筋、骨、肉的力学平衡,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在进行复元康体操锻炼时配合腹式呼吸,中医五音进行辅助,调畅情志,取得调身、调身、调息三者兼备的效果。

3 病案举例

刘某,男,65 岁,2021 年8 月2 日就诊。主诉:扭伤致腰部疼痛伴左下肢放射痛5 年余,加重2 周。患者5 年前搬运重物后感腰部疼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腰椎影像学检查示L4~5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小关节紊乱,予以推拿、针灸和理疗后疼痛减轻。5 年来症状反复发作,伴有左下肢放射痛和麻木感。2 周前弯腰提拉重物后症状加重。刻下症见:腰部疼痛和沉重感,左下肢麻木和放射痛,放射至左大腿和小腿外侧,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缓解。食欲较差,睡眠较差,大便黏腻,小便可。既往否认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病等内科病史。平素嗜食烟酒。查体:腰椎生理曲度消失,屈伸范围受限,L4~5棘突间,棘突旁压痛、叩击痛,左侧可触及明显结节和条索状物,左下肢外侧放射性疼痛,委中穴、承山穴明显压痛,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60°,加强试验阳性,仰卧挺腹试验阳性,舌暗红、有瘀斑,舌下络脉增粗迂曲,苔白腻,脉弦滑。腰椎CT:腰椎生理曲度变直;L4~5椎间盘突出,硬膜囊受压,L5~S1椎间盘膨出;椎管无明显狭窄。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L4~5);中医诊断:腰腿痛(痰瘀交阻证)。治以针刀疏筋解结,辅以中药化痰行瘀。针刀治疗:患者取俯卧位,腹部垫薄枕以放松腰部肌肉。定点:腰部压痛点,尤以结节和条索处为主,膀胱经第二侧线,椎间孔外口处,委中和承山穴,各点予以记号笔标记。操作:常规消毒,予2%利多卡因稀释成0.5 %的浓度进行局部浸润麻醉,腰部使用一次性针刀(4 号)于标记点进针,针刀刃面与脊柱纵轴平行,施以纵行疏通和横行剥离刀法,逐渐松解各点。委中穴和承山穴予以3 号针刀松解结节,拔出针刀后予以拔罐治疗。辅以中药内服治疗,处方:乳香、没药、川牛膝、陈皮、狗脊、杜仲各12 g,地龙、五灵脂、香附、当归各10 g,红花、羌活、法半夏、甘草各9 g。7 剂,每天1 剂,水煎,早晚温服。

2021 年8 月9 日二诊:患者左下肢放射性疼痛和麻木感明显减轻,腰部疼痛较前好转,L4~5左侧仍有压痛点,结节和条索状物较前减小。纳眠较前好转,大便基本成形,小便可,舌红、舌面可见零星瘀点、苔薄白,脉弦。继续予以针刀松解压痛点,膀胱经第一侧线,结节和条索点。同时口服中药调整处方如下:黄芪20 g,白术、鸡血藤各15 g,升麻、陈皮、茯苓、川芎、熟地黄、川牛膝、枸杞子各12 g,山药10 g,当归、砂仁、山茱萸、甘草各9 g,地龙6 g。7 剂,每天1 剂,水煎,早晚温服。

2021 年8 月16 日三诊:患者腰部及左下肢疼痛明显好转,腰椎左侧未触及结节和条索状物,腰部活动后症状无明显加重,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弦。胡志俊教授本次未予针刀和中药治疗,仅指导患者锻炼复元康体操,重点行第九式弯腰伸腰,第十式屈膝伸髋以加强腰背部肌肉力量,增强脊柱平衡性。3 个月后电话随诊,患者病情稳定,腰部及下肢无明显症状。

按:该患者扭伤后出现腰痛症状,根据《杂病源流犀烛·跌仆闪挫源流》记载“忽然闪挫,必气为之震,震则激,激则壅,壅则气之周流一身者,忽因所壅而凝聚一处……气凝则血亦凝矣。”认为离经之血溢于脉外而成瘀血,阻滞腰部气血运行,经络瘀阻,腰部筋骨失于濡养,加之患者平素嗜食烟酒,体内痰湿蓄积停滞而成痰瘀交阻状态,表现出腰部疼痛、局部明显结节和条索状物、下肢放射性疼痛和麻木等症状,故诊断为腰腿痛,证属痰瘀交阻。胡志俊教授以“肝脾肾亏虚为本,瘀毒交阻为标”分析患者病情,应以疏筋解结、化痰行瘀治其标,补益脾肾治其本。本案患者疼痛较剧,应急则治标。根据“以痛为腧”选穴原则,首选压痛点,其次结节和条索处属经络瘀阻最为严重处,施以针刀疏筋解结,调整筋骨失衡状态。辅以中药口服,乳香、没药、五灵脂散结而定痛,红花、川牛膝、当归养血而活血,羌活祛风,香附疏肝解郁,地龙乃湿土所化之物,同类相从而化湿通滞,陈皮、半夏燥湿化痰,狗脊、杜仲补肾祛湿,甘草调和营卫而缓急止痛。治疗后患者症状减轻,但仍未完全缓解,此时标本兼治,予以活血化瘀、补肾健脾,遂加用黄芪、白术、升麻、茯苓、山药补气健脾,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补肾滋阴,鸡血藤、川芎活血通络。患者三诊时症状基本消失,此时予以复元康体操功法锻炼,以平衡筋骨,滑利关节,则疾病痊愈。

4 小结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疾病,临床治疗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胡志俊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以“虚损为本,瘀毒为标”,本虚包括肝血亏虚、脾气亏虚、肾阴阳亏虚,而正虚又可导致气血生化乏源运行无力,津液停聚为湿。此为因虚致瘀,瘀血、湿浊留滞过久则成毒;又为因瘀致毒,瘀毒交阻,阻碍气血运行,影响体内气血正常生成,造成机体虚损加重;更为瘀毒致虚,虚、瘀、毒三者相互兼夹而又相互促进,使本病迁延难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胡志俊教授总结出一套系统治疗本病的实践方案,在就诊之初,此时患者疼痛难忍,临床症状显著,多为痰瘀交阻状态,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予针刀疏筋解结联合中药化痰祛瘀;当病人疼痛缓解后则标本兼治,此时宜补益肝脾肾、兼活血化瘀以除余邪;最后予复元康体操功法锻炼平衡筋骨、滑利关节,起到瘥后防复的作用。

猜你喜欢
腰痛腰部病机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怎样让腰部得到有效休息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职业腰痛早防治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中医护理干预腰痛30例
代谢综合征中医病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