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组织中miR-150-5p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4-04-08 04:36李静亚赵艳杨柳荫
河南医学研究 2024年5期
关键词:转移率调控乳腺癌

李静亚,赵艳,杨柳荫

(河南省洛阳市妇幼保健院 a.病理科;b.外科,河南 洛阳 471000)

乳腺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恶性肿瘤,尽管目前诊疗水平已有实质性进展,但因乳腺癌发病机制复杂,部分患者对乳腺癌治疗敏感性较低,其复发转移率相对较高,严重危害女性生命健康[1]。乳腺癌的发生与发展涉及诸多因素,其中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基因水平表达异常是其中最重要的调控因素,miRNA可通过与目标mRNA互补配对来调控癌性靶基因的表达,继而促进或抑制癌细胞的侵袭转移[2]。另有研究指出,基于miRNA基因的分子分型可在传统临床病理分期和分型的基础上更有效指导临床治疗[3]。因此推测可从乳腺癌组织中miRNA基因表达情况出发,为乳腺癌患者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新方向,继而期待可有效降低复发转移率。miR-150-5p是miRNA中最常见类型,可通过调控基因网络参与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且已被证实与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的复发转移有关[4]。因此本研究选取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重点探讨乳腺癌组织中miR-150-5p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关系。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前瞻性研究,选取河南省洛阳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12月至2022年5月收治86例乳腺癌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5]中相关诊断标准,且经影像学和病理检查确诊;(2)女性;(3)首次确诊,且暂未接受化疗、手术等治疗;(4)对本研究知情,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恶性肿瘤;(2)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3)合并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剔除标准:(1)中途因转院或其他原因退出本研究;(2)后续随访过程中失访;(3)病情恶化病死。86例乳腺癌患者年龄28~59岁,平均(46.62±4.45)岁;疾病类型浸润性非特殊型癌55例,浸润性特殊型癌31例;三阴性乳腺癌21例;发生淋巴结转移29例。本研究经河南省洛阳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1.2.1一般资料收集

由研究者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通过查阅电子病历或当面询问收集患者年龄、乳腺癌家族遗传史(有、无)、是否绝经(是、否)、肿瘤直径大小、疾病类型(浸润性非特殊型癌、浸润性特殊型癌)、疾病分期(Ⅰ~Ⅱ、Ⅲ~Ⅳ)、是否为三阴性乳腺癌(是、否)、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是、否)、治疗方案(手术+放化疗、手术+内分泌治疗、手术/放化疗/内分泌治疗)。

1.2.2miR-150-5p检测

取患者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距癌组织5~9 mm)标本各10 g,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150-5p水平。通过RNA提取试剂盒(购自Invitrogen公司)提取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总RNA,通过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RNA浓度和纯度和D260/280吸光值确保吸光值介于1.8~2.0,而后取1 μg RNA并将其逆转录为cRNA,转录过程由技术人员严格参照逆转录试剂盒使用说明进行。而后37 ℃,60 min;70 ℃,15 min进行反转录。完成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组织内miR-150-5p表达情况,设置反应体系为20 μL,反应条件为95 ℃,预变性10 min,95 ℃变性10 s,而后-2 ℃退火20 s,最后72 ℃延伸30 s,共进行40个循环。采用相对表达量(2-△△CT)计算miR-150-5p相对表达量。

1.2.3乳腺癌患者预后情况

随访治疗1 a内(随访截至2023年6月或至患者发生转移复发),记录所有乳腺癌患者复发及转移情况。其中复发指经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患侧乳腺内部或胸壁再次出现肿瘤病灶;转移指经影像学检查发现新发骨转移、肺转移、脾转移、肝转移、脑转移[5]。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乳腺癌患者组织中miR-150-5p表达情况

乳腺癌患者癌旁正常组织中miR-150-5平均相对表达量:0.36±0.11;癌组织中miR-150-5p平均相对表达量:1.04±0.23。两组miR-150-5p水平对比(t=33.90,P<0.001)。以所有乳腺癌癌组织中miR-150-5p相对表达量的中位数(1.05)为分界,将≥1.05的患者纳入高水平组,<1.05患者纳入低水平组。

2.2 不同miR-150-5p水平患者资料

高水平组肿瘤直径大小、Ⅲ~Ⅳ期占比高于低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年龄、疾病类型等其他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miR-150-5p表达水平患者资料对比

2.3 不良预后情况

86例乳腺癌患者中共发生复发转移11例,占比12.79%,其中低水平组3例,高水平组8例;未发生复发转移75例,占比87.21%。

2.4 miR-150-5p表达对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影响

将乳腺癌组织中miR-150-5p水平作为自变量(连续变量),将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情况作为因变量(未复发转移=0;复发转移=1)。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150-5p水平会对乳腺癌复发转移产生影响(P<0.05)。见表2。

表2 miR-150-5p表达对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乳腺癌的发生与发展受遗传、激素、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因而即使治疗手段相同,不同乳腺癌患者在复发、转移和生存预后上呈现出高度异质性。而miRNA等分子分型研究是目前恶性肿瘤研究的热点方向,其受遗传、生活习惯等影响较小,可深入反映癌组织的性能和特性,能更好指导恶性肿瘤的差异化治疗。miR-150-5p是miRNA中的常见类型,而随着科研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证据显示miR-150-5p不仅在不同恶性肿瘤间呈极高的组织特异性和复发性,并可参与并调控多种恶性肿瘤细胞的血管侵袭和增殖指数,是预测恶性肿瘤复发转移的极具潜力的分子靶点[6-7]。

本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癌组织中的miR-150-5p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分析原因,miR-150-5p可通过与乳腺癌靶基因的3’UTR特异性结合来促使靶基因mRNA降解或抑制蛋白翻译,继而调控下游基因使大量无内含子转录本被有效输出到细胞质内,驱动并促进癌基因表达,是乳腺癌细胞生长和繁殖的重要调控因子[8]。因而在乳腺癌组织中,miR-150-5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本研究结果显示miR-150-5p高水平组肿瘤直径、Ⅲ~Ⅳ期占比高于低水平组,这些因素已经证实与乳腺癌不良预后有关[9]。为验证上述推论,本研究进一步统计了86例乳腺癌患者治疗1 a内的复发转移情况,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深入探讨两者关系,发现高水平组复发转移率较高,且miR-150-5p对乳腺癌复发转移的OR>1,证实miR-150-5p水平越高,乳腺癌复发转移率越高。分析原因,miR-150-5p可通过靶向调控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来参与乳腺癌的发生与发展[10],而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异常高表达可通过激活钙库操作性钙通道来调节肿瘤细胞内部钙离子内流,进而促进恶性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使恶性肿瘤复发转移率增高[11-12]。此外,miR-150-5p基因过表达还可通过激活转化生长因子信号通路调节癌基因的转录,继而抑制T细胞等免疫细胞功能来形成有利于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内在环境,并促使肿瘤上皮细胞间质蛋白异常表达来使肿瘤细胞对化疗等治疗快速产生耐药性,最终使乳腺癌复发转移概率升高[13]。miR-150-5p与PI3K间存在靶向调控关系,当miR-150-5p水平过表达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和与目标蛋白靶向结合来使靶蛋白PI3K表达增强[14-15]。而PI3K靶蛋白又是肿瘤细胞发生、分化、侵袭的信号通路中重要因子,当其表达增强时,可诱导蛋白激酶B磷酸化,继而通过激活肿瘤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和抑制细胞周期抑制蛋白的形式来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增加复发转移发生可能[16]。此外,临床研究已证实,乳腺癌治疗方案、淋巴结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等也可影响其预后[17]。但本研究结果中miR-150-5p水平与治疗方案、淋巴结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等无相关性,这可能是因为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且所选病例数相对有限,后续将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和样本来源,以更好论证miR-150-5p与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关系。

4 结论

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miR-150-5p呈异常高表达,癌组织中miR-150-5p水平与肿瘤直径、分期有关,且miR-150-5p可能是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临床不仅可将miR-150-5p作为分子标签来帮助医生精确区分乳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还可通过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miR-150-5p表达水平来评估癌组织的增殖和侵袭程度,进而指导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有助于降低复发转移率。

猜你喜欢
转移率调控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率及影响因素
离散广义Markov 跳变系统在一般转移率下的鲁棒稳定性
如何调控困意
经济稳中有进 调控托而不举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6 种药材中5 种重金属转移率的测定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