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宁片、化痰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

2024-04-09 03:27吴捷钟的灵吴美娜袁春泉宋传红
新中医 2024年6期
关键词:冠心通络中风

吴捷,钟的灵,吴美娜,袁春泉,宋传红

嵊州市中医院,浙江 嵊州 3124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又称急性脑梗死,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继而出现对应神经功能缺失的疾病,为临床常见的卒中类型,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及并发症多的特点[1-2]。现代医学主要给予改善脑循环,如通过静脉溶栓、抗血小板聚集、降纤、扩容等方式,给予他汀类、神经保护药等进行治疗[3]。有研究显示,本病单纯进行西医治疗的临床疗效仍有待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增强疗效[4-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归属于中医学中风范畴。中医学认为,中风是在内伤积损基础上,因劳逸失度、忧思恼怒、嗜食肥甘厚味及烟酒等,引起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上冲犯脑所致。中风患者多年老体衰,劳倦内伤,脏腑功能失调,内生痰浊,痰浊借肝风上窜之势留滞脑脉,形成风痰阻络证。瘀血也是引起中风的重要因素,治疗应以化痰通络、活血化瘀为法。冠心宁片具有理气活血、化瘀通络功效。有研究表明,冠心宁片能抑制自由基的脂质过氧化,增强自由基清除能力,具有保护细胞膜稳定性和血管内皮作用,其抗血栓作用具有多靶点效应,可用于治疗本病[6-8]。化痰通络方是在《临床中医内科学》[9]中化痰通络汤基础上进行加减而来,是嵊州市中医院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常用方,具有化痰通络、活血祛瘀、平肝熄风等作用。本研究观察冠心宁片、化痰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痰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参考文献[3]中的诊断标准拟定。急性起病;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责任病灶或症状/体征持续6 h 以上;脑CT或MRI 检查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变;脑CT 或MRI检查出现责任病灶。

1.2 辨证标准参照文献[10]辨为风痰阻络证。症见突然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不利或不语,甚则半身不遂,一般无神志变化,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暗淡、苔白腻,脉弦滑。

1.3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及辨证标准;脑梗死急性期(发病后7 d 内入院,入院前未进行溶栓、血管内治疗及中药治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20 分;年龄40~80 岁。

1.4 排除标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心房颤动、风心病等明确有栓子来源的脑梗死患者;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外伤者;严重肝肾功能损伤者;参与研究前6 个月内有脑出血病史者。

1.5 剔除标准依从性差,不能配合检查和治疗者;治疗期间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不能继续按原方案治疗者。

1.6 一般资料选取2021 年10 月—2022 年12 月在嵊州市中医院治疗的60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痰阻络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 例。2 组均完成研究,无剔除。试验组男16 例,女14 例;年龄42~77 岁,平均(62.35±5.78)岁;病程11~50 h,平均(33.12±14.24)h;脑梗死部位:小脑1 例,脑叶4 例,基底节区25 例。对照组男18 例,女12 例;年龄44~76 岁,平均(62.89±5.36)岁;病程13~48 h,平均(35.06±12.17)h;脑梗死部位:小脑3 例,脑叶5 例,基底节区22 例。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嵊州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审批号:SZZYK-2020 意见第024 号)。

2 治疗方法

2 组均给予低盐、低脂饮食,营养支持,控制血压、血糖等药物,低流量吸氧,嘱患者调节情绪,积极进行康复锻炼等。

2.1 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口服,每天1 次,每次100 mg。无肝功能异常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3144]口服,每天1 次,每次20 mg。肝功能异常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山德士(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90009]口服,每天1 次,每次10 mg。治疗14 d。

2.2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冠心宁片(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150028,规格:0.38 g/片)联合化痰通络方治疗。冠心宁片口服,每天3 次,每次4 片。化痰通络方处方:鸡血藤20 g,茯苓、石菖蒲各15 g,姜半夏、陈皮、当归、赤芍、地龙各10 g,天麻9 g,全蝎3 g。随证加减:腹胀便秘热盛者加生大黄、胆南星、淡竹茹、川厚朴各10 g;纳差者加生山楂10 g。药物由嵊州市中医院中药房统一煎制,每剂300 mL,早晚分服,每次150 mL。治疗14 d。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②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前、治疗7 d、治疗14 d 以NIHSS 进行评估。NIHSS 包括意识水平、凝视、视野等11 项,总分0~42 分,0 分为正常,1~4 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5~14 分为中度神经功能缺损,15~20 分为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20 分为重度神经功能缺损[11]。③血浆D-二聚体(D-D)水平。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使用免疫比浊法测定。

3.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治疗14 d 后,参考文献[12]制定。基本痊愈:症状恢复正常,生活可自理,CT 血管造影成像显示脑动脉支配区正常血流灌注,NIHSS 评分降低≥91%;显著进步:症状得到改善,CT 血管造影成像显示脑动脉支配区≥正常血流灌注的50%,NIHSS 评分降低46%~90%;进步:症状改善,CT血管造影成像显示脑动脉支配区<正常血流灌注的50%,NIHSS 评分降低18%~45%;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总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数+显著进步例数+进步例数)/总例数×100%。

4.2 2 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3 2 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比较见表2。治疗前,2 组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治疗14 d,2 组NIHS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试验组NIHSS 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 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比较(±s) 分

表2 2 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比较(±s) 分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例数30 30组 别试验组对照组t 值P 值治疗前7.43±0.24 7.49±0.28 0.836 0.406治疗7 d 4.51±0.28①5.51±0.32①12.892<0.001治疗14 d 1.50±0.31①2.47±0.32①11.927<0.001

4.4 2 组治疗前后D-D 水平比较见表3。治疗前,2 组D-D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D-D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试验组D-D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 组治疗前后D-D 水平比较(±s) µg/L

表3 2 组治疗前后D-D 水平比较(±s) µg/L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例数30 30组 别试验组对照组t 值P 值治疗前735.10±43.17 739.40±40.22 0.118 0.320治疗后394.20±33.02①450.26±35.17①9.002 0.031

5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意外疾病。现代医学认为,引起本病的重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临床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方法有静脉溶栓、血管内介入治疗、抗凝、降纤、扩容等[3]。阿司匹林为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瑞舒伐他汀钙为常用的他汀类药物,均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起到关键作用。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抑制花生四烯酸、环氧化酶合成,阻断血栓素A2 合成,起到抗血小板释放和聚集的作用[1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48 h 内口服阿司匹林能显著降低随访末期的病死率或致残率,减少复发,仅轻度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风险[3]。他汀类药物具有调脂功能,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对脂肪沉积进行移植,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效保护脑血管的作用,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并引起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3,1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归属于中医学中风范畴。中医学认为,中风是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因忧思恼怒、嗜食肥甘厚味及烟酒,引起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上冲犯脑所致。中风患者多为老年人,年老体衰,劳倦内伤,脏腑功能失调,脾失健运酿生痰浊,气运不畅造成瘀血,痰浊、瘀血借肝风上窜之势留滞脑脉,影响神机出入通达,形成风痰阻络证。治疗可予化痰通络、平肝熄风之法。瘀血是在中风不同阶段的主要病因,治以活血化瘀为主,根据不同表现再治以散结、补中益气、益肾填精、清热解毒[15]。冠心宁片由具有活血化瘀功能的重要药对丹参-川芎经改进工艺提取而成,两者相伍既能活血又能行气。有研究显示,冠心宁片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疗效显著[16]。化痰通络方中,姜半夏、陈皮为君,理气燥湿化痰,杜生痰之源;石菖蒲为臣,芳香化湿、豁痰开窍;当归、赤芍、地龙、鸡血藤为佐,有活血、祛瘀、通络之功;天麻、地龙、全蝎为使,起平肝熄风通络作用。全方合用,共奏化痰通络、活血祛瘀、平肝熄风之功,适用于治疗脏腑功能失调、痰浊内生、痰瘀借肝风上犯脑络而致中风者。药理学研究表明,川芎的主要成分川芎嗪可以改善脑缺血造成的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大脑神经细胞作用,而且可以抗血小板聚集,保护脑血管内膜[17]。石菖蒲挥发油可通过抑制急性缺血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抑制NOD 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18]。鸡血藤能够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增强斑块的稳定性,减轻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的病理损伤,且有促进肝细胞再生功能,可减少由于长时间服用他汀类药物导致的肝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19-20]。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3.33%(P<0.05)。治疗7 d、14 d,试验组NIHSS 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提示在西药基础上使用冠心宁片联合化痰通络方治疗有利于恢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痰阻络证患者的神经功能,其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脑卒中发生后,为了调节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平衡状态,D-D 水平随之升高,D-D 水平是机体高凝和纤溶亢进的敏感指标,可用于预测预后[21]。治疗后,试验组D-D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冠心宁片、化痰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痰阻络证预后较好。

冠心宁片、化痰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痰阻络证疗效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及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冠心通络中风
HPLC法同时测定冠心丹参片中10种成分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冠心舒通胶囊对心肌细胞Ca2+ -CaM-CaMPK Ⅱ δ信号系统的影响
冠心七味丸对大鼠血管球囊损伤再狭窄的治疗作用研究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冠心II号含药血清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样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