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民政考卷” 让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2024-04-09 13:22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民政局
中国民政 2024年4期
关键词:民政党课教育

☉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民政局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第二批主题教育处于尾声,要善始善终,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长效机制。桂林市民政局坚持标准不降、劲头不松,以冲刺状态打好主题教育“收官战”,聚焦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以保民需、解民忧为出发点,以察民情、聚民力为关键点,以暖民心、惠民生为落脚点,有力有序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奋力书写让人民满意的民政答卷。

深学细悟,答好理论学习卷

一是开读书班讲党课,党员干部以上率下,示范带动。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开展为期7天的主题教育读书班,每月组织集中学习2天,开展8次专题研讨,示范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局党组书记带头为全局党员干部讲专题党课,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到所在党支部或党支部联系点上党课,推动以讲促学、以学促行、以行促效。截至目前,领导干部讲党课33次,讲课人数31名,其中9名县处级领导干部讲党课10次。

2023年10月18日,桂林市民政局机关支部党小组在民政漂流书屋开展理论学习,分享学习心得。

二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以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将学习主题教育8种指定材料、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结合、贯穿始终,结合党支部带学、党员干部自学等方式,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及学习强国、八桂先锋等平台载体,做到时时学、处处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理论学习当作一种政治责任,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增强学思践悟的政治智慧,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和推动民政各项工作。

深入群众,答好调查研究卷

把调查研究作为干事创业的必备技能,在调研中摸清真情况,解决真问题。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民政局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关于调查研究明确的12个方面内容,围绕民政领域需要破解的难点堵点和短板弱项,确定了推进桂林市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等9个重点课题,每名局领导认领一个课题进行深入调研。

一是访民情,察民意,摸清查实基层情况。党员领导干部扑下身子、转换角色,轻车简从、直奔一线,把脉问诊、解剖麻雀。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访查和回应群众关心关切、急难愁盼问题。例如:聚焦提高养老服务人才队伍质量,从破解养老护理员短缺及“两高三低”(平均年龄高、劳动强度高,薪酬待遇偏低、文化水平偏低、持证上岗率偏低)难题入手,把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作为调研重心;为推进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调研组赴兴安县、恭城瑶族自治县、雁山区、象山区,深入困难群众家中,进行面对面沟通、点对点交流。

二是解民忧,办实事,推动成果运用转化。各调研组念好“深、实、细、准、效”五字诀,用两个月的时间,先后深入83个村、社区、民政服务机构等基层单位,查问题找根源,明方向抓整改,提出了具体对策举措,形成了一系列务实可行的调研报告,梳理出9个方面的问题并列出清单,制定改进措施33项。及时组织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交流经验做法,互提意见建议,针对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进行复盘剖析。做好“后半篇”文章,使调查研究的过程成为理论学习向实践运用转化的过程,推动调研成果落地生根。

担当奋进,答好推动发展卷

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建立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以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一是做牢基本民生保障,保民生,解民忧。建立主动发现机制,不断织密民生保障网,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转变,尽最大努力做到“应保尽保”。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共将因病致困5595人、因残致困1928人、因学致困2045人及脱贫人口2385人纳入低保,实现了社会救助扩围增效。

二是做优基本养老服务,暖民心,惠民生。积极申报民政部、财政部2023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成功争取到项目经费4801万元。按照“一户一案”要求,为3069户生活困难老年人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提高了老年人生活的安全度和便捷性。

三是做实基层社会治理,汇民智,聚民力。指导完善村务监督等制度,加强和完善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建设。指导各县(市、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实现50户200人以上的自然村屯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全覆盖。探索开展试点工作,推动社区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智慧社区建设。

排解民忧,答好检视整改卷

把检视整改作为主题教育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坚持深挖细查,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找准差距不足,深刻剖析根源,为整改落实提供精准靶向,做到边整改、边总结、边提升,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惠民生、顺民意的“幸福礼单”,不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效。

一是持续抓好建章立制。总结主题教育期间好的经验做法,以制度的方式巩固下来。如,推进全市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联合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于2023年10月8日发布《新建住宅小区配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管理办法》;提升精准救助水平,于2023年10月13日印发社会救助核对数据应用指南;大力弘扬孝老敬亲的中华传统美德,推动全市10部门联合发布《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实施方案》。

二是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态化日常化,如,将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纳入2024年党员学习教育计划范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建设,参照市社会福利院试点经验,探索在桂林民政系统中推广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

三是认真推动检视整改。深挖细查找问题。对标对表梳理查摆问题,同时坚持开门搞教育,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检视反思挖根源。局党组班子成员坚持把自已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从党风、党性、党纪要求方面找差距,从政治、思想、能力、作风、纪律等方面进行深刻剖析。求真务实促整改。列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落实清单,同时抓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检视整改。

猜你喜欢
民政党课教育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国外教育奇趣
冬奥会中的“民政身影”
《党课开讲啦》节目为讲党课“打了样”
题解教育『三问』
乡村党课可以这样上
“乡音党课”可以多一些
救助寻亲,民政做了什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