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践逻辑

2024-04-10 07:53苏奕文
榆林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世界

刘 刚,苏奕文

(1.中央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2.中央财经大学 信息学院,北京 100081)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有目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正是在人类的实践过程中,世界被二重化了,并实现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统一。实践逻辑产生于人的认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中,是对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的必然性认识。实践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实践逻辑中必然包含能够反映客体本质和规律的人的理性活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教学中的实践逻辑,是以人的理性为基础的实践过程,包括人的实践和教学的实践。“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就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育者的积极主导和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下,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全面系统影响的社会活动过程。”[1]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往往表现为目的、手段和结果三个环节的统一。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具有自主性和自觉性,包括反映主体意志的内在尺度和反映事物规律的外在尺度。教育手段是教育目的的体现,是一种能够作用于对象的现实力量。目的和手段是对外部世界变化的思维总结和实践表达,体现为人的活动中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对象化过程中的统一。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需要主动适应教学环境的变化,以互联网络技术为依托,实现教学中教学中心向学习中心的转变,从注重理论讲授转向理论实践并重的引导,发挥马克思主义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的理论优势,紧密联系新时代和大学生自身实际,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增强学生获得感和教学时效性。

一、在观察和把握世界演化趋势中定位自我成长语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学生是未完成的人,“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点主要就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事实上,他必须从他的环境中不断学习那些自然和本能所没有赋予他的生存技术。”[2]学生的未完成性主要表现在认识和实践的未完成,尤其是实践的未完成。在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和发展动力,也是把握规律、掌握真理、追求意义和创造价值的基础。因此,在以学生为视角所构建的主客关系中,学生主体实践能力的有限性、运用知识和经验的条件性以及情感意志等精神因素的不稳定性需要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导引。实践是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实践不仅在于改造当前和未来的客观世界,更重要的是在积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中对自己主观世界的改造,在受教育这个特定阶段,通过科学世界观的学习和实践,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在自我实践中的统一,从整体上正确把握当今世界。

当代中国和世界是具体而复杂的。风云变幻的格局和加速演变的进程,产生了大量深刻而复杂的难题,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掌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具有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从扑朔迷离的复杂现象中把握住问题的实质,从局部的变换中把握住总体和大局。”[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无法直接应用于实践活动,理性认识向实践的转变,首先必须根据实践的需要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而其中的关键是实践理念。“所谓实践理念,是指人们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之前事先建立起来的、关于实践的观念模型或理想的蓝图。”[4]实践理念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学习、制定的基本规划,包括以主体为核心的“是什么”“怎么样”和“如何做”等。大学生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理念的形成依赖于他们对外在世界物的尺度的理解和把握,也依赖于人的内在尺度的构建,特别是科学理论的学习和掌握。对大学生的未完成性而言,只能通过理论的方式把握世界的物的尺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关于外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此时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他们认识的基点,是形成一定理论的前提。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统一,实践活动的对象性必须通过人的内在尺度才能把握人的本性和需要。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教育实践活动,需要考虑到为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人,这些人不仅能传播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还能够在实践中维护合理的社会秩序,能够直接介入社会政治活动,为国家的崛起和民族的复兴服务,能够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过实践理念具体化为实践行动,促进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

恩格斯指出,“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并且通过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5]大学生成长的需要总是包含着对现实的不满足,对理论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把控。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未完成性表明,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改造能力的不足,需要他们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自己确立合理的定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教学的实践逻辑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过程性基础上。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将抽象的理论首先转化为思维具体,进而被学生掌握,成为思想的武器和观察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学生所具有的“认知圈”固化了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也固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在他们的认知中,自我与世界的关系界限模糊抽象而无法表达,基于个人主义和个人价值简单化的认识往往忽略国家、民族和人民与自我的关系。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集体是以社会主义的结合原则为基础的人与人互相接触的总体。”[6]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教育首先要认识清楚的一对关系。新时代的集体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内涵,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表达,是诠释中国力量、中国精神的价值基础。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教学是大学生从实践理念向具体实践转变的必由之路,也是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克服他们未完成性的必然选择。

二、在指引当代中国发展实现民族复兴中重塑精神属性

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实现了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也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改造世界的前提是对世界发展规律的把握,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以开放的理论特质不断吸取人类最新成果,形成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性,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放性发展性。实践过程必然性要求人们在改造世界时,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才能实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使得认识本身不断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的深化。人在与自然、社会和自我的交互作用中所形成的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人发展的目的性不仅体现在实践中,还体现在对科学理论的需要,“已经达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7]。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辅相成的运动中,人类实现了对外在必然的把握,也实现了自我认识的提升。

新时代,为什么要持续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教学。这个问题的答案内涵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与革命性中,同时也需要从教育教学的视角、从学生成长与祖国发展的关系方面给予回应。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是未来一个阶段的主题,诸多伟大工程伟大事业的展开,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和精神旗帜的引领,也需要及时对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进行理论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过程立足于社会整体进步和发展过程,特别是当今时代,是构建大学生与民族复兴的重要一环,只有不断将最根本和最新理论成果灌输给年轻一代,才能保证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出科学的思维方式。恩格斯指出,“教育将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将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者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8]社会分工的不完善和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容易导致大学生对社会发展和自我认知的片面性。对经济理论和常识的关注过多,忽略相应的政治思考和哲学批判;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价值的青睐,忽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自由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倾注,导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的偏颇;对虚拟空间的沉迷,影响到对现实社会发展的理解认识。社会发展对多元化人才的需要与大学生自我成长中单一性趋向的矛盾,成为这个时代教育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理想信念意识的淡薄与自我对成功的渴望,对社会的依赖与不愿意面对真实社会的机遇挑战等影响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自我素质的提升。

教育,特别是理想信念方面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教学,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为基础,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指导作用和当代价值。中国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来自于人民的信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证明,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与人民群众精神振奋的统一,是不断推进民族复兴伟业的宝贵经验。这些宝贵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和理论创新的重要来源,需要及时进入学生的头脑中,成为他们了解和定位自我的最新理论成果。依靠“一本教材一套课件”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对理论学习的需要。“大思政课”时代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开放性,要求教育教学过程的开放发展和社会与课堂的良性交流。教师需要理论联系实践地讲好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讲好中国发展的历史经验,更重要地是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内在逻辑,在学校与社会的双向互动和中国发展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中,让学生首先在认识上明确发展方向与信仰的关系,明确为什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在青年与祖国民族的关系定位中,为接续奋斗奠定理论基础和信仰基石。

三、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方法论原则。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9]理论联系实际的核心要义是从具体实际出发,寻求科学理论指导分析解决问题,把尊重客观实际同坚持科学理论结合起来,实现实践基础上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统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奋斗历程一再证明,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党的根本思想路线,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与认识形成的认识路线中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具体化。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现实的人”出发,深刻揭示了人的本质、人与世界的关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特别是通过辩证分析方法讲清楚了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把握世界的方式,从认识和实践层面为人们处理自己同周围世界关系给出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体现出的强大生命力,在于马克思主义能够从中国的现实出发,解答“时代之问”和“人生之谜”,能够帮助人们在时空交错中找到自己的历史定位,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对青年而言,人生观世界观不是一个简单的科学问题、伦理判断或道德选择,亦或逻辑推理。从本质上看,青年之于时代的关系建立在青年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关系认识基础上,是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哲学问题的解答需要遵循哲学的思维方式和实践路径,马克思认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10]现实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的需要的体现。人的需要的满足受制于现实的主客观环境,是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过程。青年一代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包含着他们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评价。这种评价虽然立足于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国情,但表现出的多元化非聚焦等特点,会影响到青年对自我与国家发展关系的认知。近年来西方文化渗透和观念侵入,对青年一代的世界观养成带来很大冲击。哲学是一种能够对世界发展做出评价的理论形态,包含很多启迪人生的智慧。马克思指出,“为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11]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能够为人的发展提供根本的标准和尺度,能够为人们思考评价人与世界的关系提供指导。马克思主义不是青年们与生俱来的智慧,对这种理论的掌握需要系统的教育训练,既要学习它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也要学习它蕴含的辩证思维,“运动、变化、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关键词,从运动中看到变化,从变化中看到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的深邃目光”[12]。既要学习它的理论本身演化发展过程,也要学习它的最新理论成果,我们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系列理论成果,其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有助于把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而且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13]。学习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对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把握能力,逐渐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正如黑格尔所言,“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有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14]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就是为了在青年中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进而实现他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当代大学生中一部分人认为,自己可以一辈子不和政治发生关系,可以不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了解中国发展。哲学和政治有着不同的边界,但哲学和政治不可分离,人类社会发展表明,哲学变革往往是政治变革的先导,哲学命题的政治效应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1978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一个原原本本的哲学命题,但时代的变迁中带有了政治特性,对国人的认识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对青年学生来说,学习马克思主义,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首先要解放自己的思想,将自己从各种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假象”中摆脱出来,以发展的眼光了解把握当代中国改革和现代化进程,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中,将自己放进时代发展、国家进步和自我成就的语境中,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观察时代变局,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改造自己的主客观世界,在深刻把握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根本原则中,端正认识、健全人格,提高素质,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
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世界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UPS电源的基本原理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