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及尼莫地平在偏头痛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24-04-11 02:17王朋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9期
关键词:尼莫地平偏头痛阿司匹林

王朋

淄博市周村区人民医院,淄博 255300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其特点是患病率较高、持续时间较长、缺乏明确的治疗方法、症状反复发作和频率较高。这种疾病通常影响年轻至中年人群,尤其是女性。它的典型表现为经常出现的单侧头部剧痛,并可能伴有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1]。对于轻度至中度的头痛情况,可以考虑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进行治疗。尼莫地平也可发挥一定作用。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根据每位患者具体情况来考虑其特定表现和体征,并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此次研究主要是对阿司匹林以及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进行分析,希望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我院于2022 年1 月至2023 年1 月收治的94 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双盲法抽签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参考组,每组47 例。经过调查,得到以下结果:试验组和参考组的基本情况相似。试验组包括21 例男性和26 例女性;年龄范围在21~56 岁,平均年龄为(42.03±1.16)岁;病程在1~5 年,平均病程为(3.05±0.32)年;体重指数在20~23 kg/m2,平均为(22.03±0.16)kg/m2。参考组包括20 例男性和27 例女性;年龄范围在21~57 岁,平均年龄为(42.04±1.19)岁;病程在1~5 年,平均病程为(3.04±0.33)年;体重指数在20~23 kg/m2,平均为(22.04±0.19)kg/m2。两组之间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为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参考组采用尼莫地平(迪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051,规格:20 mg/片)单一治疗:口服,20 mg/次,3 次/d。

试验组在参考组的基础上加以阿司匹林(山东绿因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4011,规格:0.5 g/片)治疗,其中尼莫地平用药剂量、方法与参考组一致。阿司匹林剂量为0.5 g/次,1 次/d,口服。

两组均持续治疗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偏头痛发作情况:偏头痛发作的情况需要考虑偏头痛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以及疼痛程度。为了评估疼痛程度,可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该方法以0~10 分表示疼痛程度,分数越低代表疼痛程度越低。②脑血流指标:在治疗期满3 个月后,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双侧颅脑中动脉、基底动脉和椎动脉的血流情况,以获得脑血流指标。为了确保准确性,对每个动脉进行3 次检测,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检测结果。③临床指标:采集3 ml 患者空腹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后对两组血管因子[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实验室指标[核转录因子-κB(NF-κB)、环氧化酶-2(COX-2)]进行检测。其中ET、NF-κB、COX-2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NO 采用荧光法进行检测。④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血小板减少、血压下降、消化不良和皮疹等问题。⑤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估量表(WHOQOL-BREF)对两组人群的生活质量进行了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了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环境功能等方面。每个方面的评分均为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在此过程中,使用±s表示计量资料,并采用t检验来进行组间比较。而对于计数资料,使用例数(n)、率(%)来表示,并采用χ2检验来进行组间比较。当P<0.05 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偏头痛发作情况对比 试验组偏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评分(VAS)低于参考组,P<0.05。见表1。

2.2 两组脑血流指标对比 试验组中动脉、基底动脉和椎动脉脑血流平均水平低于参考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脑血流平均水平对比(cm/s)

2.3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试验组ET、NF-κB、COX-2指标低于参考组,NO 指标高于参考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试验组在不良反应方面的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例(%)]

2.5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试验组的生活质量(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环境功能)评分高于参考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出现的头部抽痛,可能会在单侧或双侧发作。患者在发作前可能会有视觉和体感障碍,并且通常伴随着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近年来,偏头痛对年轻人的影响越来越大。临床调查显示,过度压力、缺乏充足睡眠以及不规律的生活方式都可能成为引起偏头痛的潜在因素。在临床实践中[2],药物治疗通常被用作处理偏头痛患者的方法。然而,长期使用一些药物可能导致患者产生耐药性,并有可能引发一系列身心方面的问题。因此,在促进康复的同时必须使用具有卓越效果、能有效降低复发风险的药物。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偏头痛发作情况低于参考组(P<0.05)。提示阿司匹林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可有效减少偏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且疼痛程度较低。究其原因为,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时,表现出了协同效应,不仅改善了脑痉挛情况,还有效地控制了偏头痛发作机制中的神经性炎症反应[3]。

研究结果还显示,试验组脑血流平均水平低于参考组(P<0.05)。说明阿司匹林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改善偏头痛患者脑血流指标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原因为,尼莫地平可以扩张脑血管,改善大脑的血流量[4]。此外,尼莫地平还直接影响神经元并有效增强其功能。同时,它也表现出了优秀的神经和精神药理特性,对人类记忆功能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此外,在抑制肿瘤细胞与血小板相互作用及聚集过程方面,尼莫地平也发挥着重要的抑制效果,并且能够减少疼痛诱导物质的释放。因此,在预防和治疗偏头痛方面,该药物具备至关重要的应用价值[5]。阿司匹林通过抑制患者体内血栓素的合成,降低了血管收缩的能力,从而减轻了由血管收缩引起的偏头痛症状。此外,阿司匹林还具有其他一些积极的影响。它能够促进患者血清蛋白质的合成和色氨酸的释放,增加5-羟色胺的生成和浓度。这一系列反应使得患者的5-羟色胺水平得以正常化,维持了血管功能的正常状态。另外,阿司匹林还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颅内外血管的损伤。这个功能有助于保护血管免受不必要的损伤,维持血液循环的良好状态[6]。与尼莫地平联用时,阿司匹林通过减少脑血管损伤和减轻偏头发作因素来协同增强患者脑部血管扩张并提供保护作用。

此外,试验组ET、NF-κB、COX-2 指标低于参考组,NO 指标高于参考组(P<0.05)。表明阿司匹林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控制偏头痛患者临床指标稳定效果显著。阿司匹林联合尼莫地平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来减轻血管内皮损伤,并降低ET 水平,促进NO水平升高,从而改善患者偏头痛症状[7];NF-κB 是一种迅速响应的转录因子,当受到刺激时会迁移到细胞核内,并与参与炎症反应的分子结合。另外,COX-2既是炎症反应相关基因,也是合成PGE2关键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PGE2可能加剧头痛。阿司匹林具备抑制炎症特性,在降低NF-κB 和COX-2 水平方面表现出显著效果,从而减轻了身体对于炎症反应的敏感程度,以致偏头痛程度降低[8]。

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提示偏头痛临床治疗中应用阿司匹林联合尼莫地平,安全性较高。广泛的临床试验表明[9],尼莫地平单独治疗的有效性并不是特别令人满意。黄振坤等[10]的临床试验表明,与单独使用尼莫地平相比,阿司匹林与尼莫地平联合使用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这与本研究的结果有一致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考组(P<0.05)。这与尹柏鹤[11]的结果相同。提示在偏头痛临床治疗中应用阿司匹林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在偏头痛临床治疗中应用阿司匹林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偏头痛发作次数,降低脑血流速度,控制临床指标稳定,且安全性较高,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尼莫地平偏头痛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天天在吃,但你可能从一开始就没吃对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偏头痛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尼莫地平静脉泵入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0例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活血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