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扎胞苷联合HAG方案治疗不耐受强化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2024-04-11 02:17侯先锋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9期
关键词:胞苷阿扎中性

侯先锋

新沂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新沂 221400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疾病[1]。本病老年患者居多,其化疗耐受力差,传统的治疗方案难以达到良好的缓解率和生存时间[2-3]。阿扎胞苷是一种去甲基化药物,其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分化和凋亡,抑制蛋白合成[4],逐渐成为老年AML 患者的一线方案[5]。HAG 方案(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粒细胞刺激因子)及CAG方案(阿柔比星+小剂量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是治疗不耐受强化疗AML 的常用化疗方案,但因受患者年龄、合并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HAG方案及CAG 方案临床疗效不理想。研究表明,阿扎胞苷联合CAG 方案治疗AML 国内研究较多取得较高的缓解率,而阿扎胞苷联合HAG 方案疗效如何,报道较少。本研究主要探讨阿扎胞苷联合HAG 方案治疗AML 患者的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新沂人民医院2020 年3 月至2023 年6 月收治的AML 患者共80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3 组,A 组予单用阿扎胞苷(25 例),B 组予HAG 方案(28 例),C 组予阿扎胞苷联合HAG 方案(27 例)。A 组病例有女12 例,男13 例;年龄50~78 岁,平均年龄(62.76±3.96)岁;法美英分型:M2 型12 例,M4 型6 例,M5 型7 例;B 组病例有女13 例,男15 例;年龄52~79 岁,平均年龄(63.15±3.68)岁;法美英分型:M2 型15 例,M4 型5 例,M5 型8 例;C 组病例有女14 例,男13 例;年龄51~80 岁,平均年龄(62.15±4.01)岁;法美英分型:M2 型14 例,M4 型6 例,M5 型7 例。3 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医学伦理学原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AML 的诊断标准[6]。不耐受强化疗的标准为至少符合下列1 条:①年龄≥75 岁。②年龄<75 岁,但合并心、脑、肺、肝或肾脏等基础疾病。③体能状态欠佳。④存在其他医师认为不能耐受强化疗的合并症。

1.2.2 排除标准 ①年龄<60 岁且体能状态良好。②无明显不耐受强化疗的合并症。

1.3 方法 3 组患者均给予止吐、防感染等对症治疗。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血细胞的变化及自身状况予输注红细胞、血小板等。A 组给予阿扎胞苷(正大天晴集团南京顺欣制药,国药准字H20193278,规格:100 mg),75 mg/m2,每日1 次,第1 天至第7 天皮下注射,每28 d 为1 个周期,共6 个疗程。B 组予HAG方案治疗:高三尖杉酯碱(杭州民生药业,国药准字H33020007,规格:1 ml ∶1 mg),1 mg/m2,每日1 次,第1 天至第7 天静脉滴注;阿糖胞苷(国药一心制药,国药准字H20055127,规格:100 mg),10 mg/m2,每日2 次,第1 天至第14 天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北京双鹭药业,国药准字S20063116,规格:250 μg),300 μg/m2,每日1 次,皮下注射,第1 天至白细胞>20×109/L 时停药;共2 个疗程。C 组予阿扎胞苷联合HAG 方案(用药剂量及用药时间同A、B 组),共2 个疗程;每28 d 为1 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评估: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4 版)[7]。治疗后,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指无白血病细胞浸润所致的症状和体征,骨髓原始细胞<5%,中性粒细胞≥1×109/L,血小板≥100×109/L,血红蛋白≥90 g/L(女性及儿童)或100 g/L(男)。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指骨髓原始细胞范围为5%~20%;或血象、临床表现有1 项未达完全缓解。总有效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CR+PR)例数/总例数×100%。并统计3 组患者的血小板输注量及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恢复时间比较。②外周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水平检测: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抽取患者空腹时右肘静脉血液样本3 ml 于肝素抗凝管中送往检验科,30 min 内检验科医师通过血细胞分析仪[MET(迈瑞)BC5500]以全血模式得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以及血红蛋白水平。③不良反应记录:统计治疗不良反应。包括血液系统不良反应(骨髓抑制)、肺部感染、肝功能损害及胃肠道反应(恶心及呕吐等),并记录。

1.5 统计学方法 对采集到的数据采用SPSS 23.0 进行分析,本实验中3 组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析,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若差异显著,则进一步进行事后分析;对于3 组中的计数资料用例数、率表示,χ2检验,若差异显著则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组外周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比较 治疗后,C 组患者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及血红蛋白计数高于A、B 两组(P<0.05);治疗后,A、B 两组外周血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均无差异(P>0.05)。见表1。

表1 3组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水平对比

2.2 3 组血小板输注量及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恢复时间比较 3 组患者血小板输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 组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恢复时间低于A、B 两组(P<0.05),而A、B 两组的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3组临床效果比较 3 组患者OR 值差异明显(χ2=6.871,P=0.032),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以P<0.05 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 组患者OR 高于A组(χ2=5.895,P=0.015)及B 组(χ2=7.512,P=0.006),而A、B 两组间OR值无明显差异(χ2=0.023,P=0.880)。见表3。

表3 3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对比 [例(%)]

2.4 3 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 治疗后A、B、C3组患者均有Ⅱ~Ⅳ级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包括粒细胞缺乏、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的发生。非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最多见。3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无治疗相关死亡。见表4。

表4 3组不良反应的对比 [例(%)]

3 讨论

AML 的发病主要跟遗传、物理、化学等多种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主要有贫血、出血、感染及髓外浸润等。本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为联合化疗,但部分患者因年龄、脏器功能、合并症等因素不能耐受强化疗。

HAG 方案是临床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常用化疗方案,目前已广泛用于老年AML 患者,但其远期治疗效果并不显著。随着对AML 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DNA 甲基化在白血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DNA 甲基化严密调控基因组的稳定表达,当DNA 异常甲基化时,可使基因异常表达、转录失活以及抑癌基因沉默,进而导致AML 的发生及发展。阿扎胞苷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去甲基化药物,其可在肿瘤细胞的DNA 及RNA 上发挥作用,从而诱发DNA 损伤应答,降低DNA 甲基化程度,调节抑癌基因表达,使AML 细胞恢复正常的分化、凋亡[4]。

相关研究证明,阿扎胞苷单药治疗AML 患者的缓解率为10%~50%[8],这与本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本研究显示,阿扎胞苷联合HAG 方案治疗可以提高AML 的总体有效率、外周血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缩短中性细胞及血小板恢复时间(P<0.05),这可能是因为高三尖杉酯碱与阿扎胞苷具有协同作用,其不仅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细胞集落形成,增强体外AML 细胞凋亡能力,还可以改变DNA 表观遗传学,从而达到有效抗肿瘤的目的。此外,本研究还证明阿扎胞苷联合HAG 方案与其单独使用相比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P>0.05),在提高治疗的同时仍具有安全性,但由于样本量较少,且未对纳入的患者进行预后的分组,也未进行长期的随访,本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近期有学者对阿扎胞苷联合维奈克拉和联合HAG 方案治疗老年AML 的疗效进行了比较,虽然阿扎胞苷联合维奈克拉有较高的生存优势,但两组的总CR/Cri 率相似,即阿扎胞苷联合HAG 组有较高的初始治疗反应率[9]。这不仅减轻了AML 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诱导缓解率的同时也为进一步治疗创造了条件。

总之,与阿扎胞苷单药治疗或HAG 方案治疗相比,阿扎胞苷联合HAG 方案治疗AML 有更高的初始治疗反应,不良反应可耐受。

猜你喜欢
胞苷阿扎中性
Gilteritinib联合阿扎胞苷 vs. 单用阿扎胞苷治疗新诊断的FLT3mut+AML
阿扎胞苷对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胞苷合成途径改造对大肠杆菌嘧啶核苷发酵的影响
三七青黛膏预防阿扎胞苷皮下注射治疗所致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
英文的中性TA
死亡尽头幸遇“自己”:感谢那场美丽的抑郁风暴
阿扎的绘画
高桥爱中性风格小配饰让自然相连
FREAKISH WATCH极简中性腕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