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视角下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研究

2024-04-12 19:28易露
文理导航 2024年12期
关键词:结构化核心素养

易露

【摘  要】小学数学知识体系复杂,以“课”为单位的教学模式中知识体系之间的融合关联较为缺乏,割裂化、碎片化特征较为明显,不仅学生学习被动且效果低下。全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结构化数学知识体系,能够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内容的结构化整合中探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小学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结构化;大单元整体教学;核心素养

本文以苏教版五年级“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教学为例,对结构化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策略进行探讨,通过多种教学策略的实施构建完善知识网络,引领学生在数学知识串联的过程中迁移学习方法,优化数学思维,最终形成全面的认知并进一步增加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在彰显学生主体性的同时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结构化视角下单元整体教学特征

(一)以学习单元为基础,展现系统思维

现有小学数学教材以单元为支架,以确定的主题、要素及任务为线索进一步完成相应材料的选取,在内在关联的强化中保证学科本质、思想以及内在逻辑的凸显,最终达到主题、要素、单元、单篇的高度统一。这种教学结构在延伸和拓展中摆脱传统学科框架的束缚,在学习内容及学习方式的双向结构化中展现了系统思维导向。

(二)以整体观念为支撑,体现核心聚焦

整体观念是学科本质特性的展现,也是学科所蕴含的观点、原理、态度及思维等的体现,整体观念视野下能够实现毫无关系、杂乱无序内容的整合和转化,通过核心聚焦的关联性提取让整个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结构化既是教学内容的结构化也是思想方法的结构化;既是知识系统的结构化也是学生认知过程的结构化;既是教师课堂结构、板书形式的结构化也体现学生思维孕育和发展的结构化。

(三)以灵活整合为关键,实现多元表达

结构化视角下单元整体教学基于数学大概念,该过程中更加关注教学内容与方式的一致性,真正地将“结构化”和“大概念”的理念融入教学活动全过程,在高度化、系统化的教学组织中对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进行完善。

二、结构化视角下《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一)分析阶段:梳理结构化主题,深入单元认识

1.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分析梳理结构化主题

全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教材看似结构复杂,但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会结合学生的接纳能力及学习能力进行渗透,主题内容在安排上会有一定的层次感、逻辑性和阶梯性。因此,不同单元的知识核心会展现一定的整体性和一致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在旧的知识体系回顾中去衍生新的知识。

“多边形的面积”是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单元教学的重点在于探究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学会计算多变形的面积,该知识点同三、四年级所学过的长方形面积及多边形认识有一定的联系,同五、六年级所要学到的体积及圆的面积等内容也有着紧密的联系,相关知识点具备一致性,可以将这些内容构建成为一个结构化整体,在分段教学实施中把握教学内容,构建知识体系。

2.以单元知识为基础,分析课标要求及重点

内容结构化的单元整体教学既要保证以结构化知识为教学主线进行知识的整体渗透,又要保证对结构化知识梳理过程中完成关联性知识的培养。在进一步的分析中应以教材为基础,结合课标要求,对单元知识体系中所展现的核心素养及教学重难点进行提炼,把握相关知识、内容要求以及知识之间的关联,同时结合单元整体内容进行课时的确认和重组。2022年版课标中明确要求《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和其计算公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最终能够应用所学解决实际的问题。

3.以学生学情为基础,了解认知及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重点不仅在于知识体系的掌握,更在于学习能力的提升。尤其对于大多数小学生而言,数学是一门枯燥且乏味的学科,只有真正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多样灵活性方法的应用激发学生的積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学生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尤其在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小学生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去接纳、分析,去重新进行知识的整合,才能进一步理解知识点,充分地掌握整个教学核心,真正地将数学知识点进行内化。

(二)设计阶段:重组结构化内容,完善单元规划

1.整合单元内容,完善课时设计

结构化视角下单元整体教学并非一味地循规蹈矩,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教学调整,将连接更为紧密、逻辑关系更为紧凑的教学内容相整合,使得整个数学脉络更清晰。该过程中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基本原则,打破课时的界限,给予学生更多转化和探索的空间和时间,促进学生在单元的学习中通过知识背后的结构、联系、规律认知在循序渐进中开展关联性学习。

“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重点在于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转化,结合教学重点在课时设计中应该借助学生熟悉、直观的格子图,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转化为长方形,进而求出面积作为首要内容,而该过程中“转化”的思想又较为重要。因此,整个课堂教学中应围绕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展开,引导学生在猜想以及验证的过程中将“转化”这一数学思想巧妙地学习运用。课时设计规划建表1:

2.整合教学方式,搭建迁移平台

良好氛围的营造能够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建立,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实施能够保证学生以最积极的状态去接纳知识。单元整体结构化教学不仅要保证内容的结构化,也要保证方式的结构化。可通过情境化的打造,保证学生能以熟悉的事物为出发点,在感情调动接纳的过程中形成深度兴趣,在深度挖掘的过程中保证层次的提升。

“多边形的面积”推导迁移的过程中有诸多可操作、可思考的内容,所以教学过程中应结合课程阶段及课程目标选择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动手参与转化的教学方法,在真实情境的打造中激发学生兴趣。在探究式学习中及活动操作中实现知识的扩展和迁移。“多边形的面积”教学方法应用设计见表2。

3.整合教学资源,培养自主能力

高效的学习资源利用往往在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学习资源不仅包括课本资源,也包括多样化的教学辅助。一方面,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强调知识的根源追溯,在对既往知识回顾的过程中能够对其中的精华进行提取,并在经验总结的过程中保证所学的知识得以升华。

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扩大进行多样化展示,不仅能够促使抽样的内容得以具体化的表达,也能够将烦琐的推导过程进行直观化的展示。因此,在整合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微课视频、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建立直观体验,助力其进行信息加工,并在直观地了解中促进其几何观念和空间观念的提升。

(三)评价阶段:拓展结构化关联,促进多元成长

数学学科本身有着较为广阔的拓展和发展空间,小学生有着活跃的思维能力及探究精神,因此,小学数学的教学重点不仅在于单元内知识体系的掌握,更在于通过多元化构建中促进知识间关联体系的完善及思维能力的提升。结构化情境之下的单元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评价要基于课标、聚焦单元目标、具有层次性、可操作性,通过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突破自我的平台。“多边形的面积”评价体系构建见表3。

另外,科学合理的作业布置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地整合复习所学的知识,也可以保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传统的作业以课后习题、问答为主,但想要进一步实现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还需创新思维,整合作业资源增添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内容。让学生在动手参与、活动实践中经历完整地 “概念、性质、判定、应用”的过程。“多边形的面积”单元体系内管理联系紧密,可通过思维导图作业的布置让学生整理回顾所学,构建结构化框架。

三、结束语

传统教学中的单一性、碎片化的弊端异常明显,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被动性较强,不仅难以理解教学中的发展性意义,也很难实现静脉复杂价值以及动态过程的生成。隨着单元整体教学已经成为落实课程改革的关键路径。基于内容结构化的单元整体教学也逐渐从“形”的整合教学走向“质”的整合教学,整个实施过程中还应聚焦结构化特征,发现存在的弊端,在问题的逐一突破下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进而促进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双重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妍萍.结构化: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学苑教育,2023(17):34-36.

[2]梅超.基于结构化思维的单元教学设计[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18):30-32.

[3]华艳红.以结构化方法探究小学数学单元教学[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23(5):7-8.

[4]刘博.单元教学情境的结构化分析[J].上海中学数学,2022(5):10-13,44.

猜你喜欢
结构化核心素养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改进的非结构化对等网络动态搜索算法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