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合理快捷供给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时效性、急救效果的影响

2024-04-12 10:18国梅梁玮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年5期
关键词:时效性入院病情

国梅 梁玮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济南 250013

急性心肌梗死(AMI)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导致管腔内血栓形成,阻断血流;冠脉闭塞1~2 h绝大多数出现心肌凝固性坏死,使心脏功能严重受损,病死率极高〔1-2〕。AMI急诊患者大多数病情已发展为病情危重症,随时面临生命垂危,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急救治疗,一旦在有效时间内未抢救成功,患者可能随时失去生命体征〔3〕。因此,急救护理在AMI的急救中至关重要,有助于在治疗的黄金时间内给予患者最大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病情恶化、死亡风险〔4〕。急救护理合理快捷供给模式通过建立合理快捷的急救护理流程,对急诊患者的抢救过程进行有效干预,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急诊患者的救治中〔5-6〕。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救护理合理快捷供给模式对AMI患者急救时效性、急救效果的影响,以期为AMI患者的急救护理干预方式提供更多循证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AMI诊断标准〔7〕;②发病时间不超过10 h;③符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指征;④临床资料完整。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肝、肾、肺等重要器官损伤者;②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③既往有心脏手术史者;④合并恶性肿瘤者;⑤妊娠及哺乳期者。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6:23;年龄44~75岁,平均(59.24±6.97)岁;发病时间1.24~4.37 h,平均(2.71±0.63)h;病变部位:高侧壁、前间壁、前壁、下壁的例数分别为16、7、9、17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包括高中)17例、以下32例;合并基础病:高血压17例,糖尿病7例,高脂血症9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8:21;年龄51~74岁,平均(60.35±5.64)岁;发病时间1.50~4.44 h,平均(2.76±0.60)h;病变部位:高侧壁、前间壁、前壁、下壁分别为17、6、8、18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包括高中)16例、以下33例;合并基础病:高血压16例,糖尿病8例,高脂血症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模式:针对病情严重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心肺复苏、气管内插管、止血等),必要时做好PCI术前准备,送入介入室;拨打“120”电话的就诊患者:医护人员接到通知后迅速备好抢救所需医疗物资,随救护车前往患者家中,转运途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实施急救措施,且完成时间均控制在2 min内,入院急诊科后,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心电图、心电监护、抽血、完善各项检查及对症处理,必要时做好PCI术前准备,送入介入室。观察组实施急救护理合理快捷供给模式。①护理小组人员构成与分工。根据科室护士职称及工作经验将所有护士分为三个等级,一级护士为最高级由在急诊科工作6年以上的主管护师组成,二级护士由在急诊科工作3年以上的护师组成,三级护士由进修护师或低年资注册护士组成。同时将护理小组根据病情危重程度分为危重抢救组:由一级、二级护士各1名和三级护士2名组成,并配有1名心内科急诊医生,负责病情诊断危重或生命垂危AMI患者、需立刻采取急救的患者的护理;次级急救小组:由二级护士1名、三级护士2名组成,负责病情不稳定、极有可能短时间内发生危及生命恶化的患者护理;预检分诊组:由一级护士和三级护士各1名组成,负责评价急诊患者的呼吸、血压、体温、脉搏和意识等整体情况,及时筛选出危重症患者优先安排治疗,确保患者在黄金治疗时间内能够获得有效治疗。②快捷评价病情。无论是否为典型症状,若有胸闷与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立即连接心电图(ECG)检查,确认是否为AMI;同时,由1名二级护士协助收集患者疾病相关基本情况等,由医生判断患者病情程度,并采集血样迅速送至检验科进行加急检验。③转运、现场急救手段。护理小组的护士随急救车到达需进行抢救的AMI患者身边时,迅速根据患者症状表现实施抢救措施,及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急诊科室护士长根据医护人员的级别不同予以其符合标准的护理任务:一级护士协助责任医生救治患者,多以辅助进行气管插管、心肺复苏、起搏等为主;二级护士对于急诊区未开辟绿色通道患者实施预测性抢救措施,如使用心血管药物、采血、ECG等,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三级护士主要负责根据患者心电图的变化、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实时监测患者的病情,并作详细记录。④快捷交接。确诊AMI患者入院后,1名三级护士与家属进行沟通,详细向患者及家属讲述患者的病情程度、接下来的治疗安排以及可能出现的危险、抢救后的病情情况、手术或住院相关事项等;若需PCI治疗患者,及时通知相关护士15 min内完成术前准备。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并比较两组急救时效性,包括分诊时间、激活导管室时间、入院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②记录并比较两组急救效果,包括抢救成功率、病情恶化率、住院时间。③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低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出血。④记录两组患者转运过程和入院后APACHEⅡ评分〔8〕,APACHE Ⅱ评分包括年龄评分(0~6分)、急性生理学评分(包括直肠肛温、平均动脉压、白细胞计数与血细胞压积等11项生理指标,每项0~4分,总分最高44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5分)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5分)共4个评分项目,APACHE Ⅱ评分总分最高分为71分,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⑤采用医院自制量表评价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评价内容包括对治疗环境、护理态度、急救效率的满意度评分,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越满意。经小样本预实验,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3。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的急救时效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分诊时间、激活导管室时间、入院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急救时效性比较

2.2 两组的急救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情恶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急救效果比较

2.3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低血压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n(%)〕

2.4 两组的APACHEⅡ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观察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的APACHEⅡ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临床数据显示,AMI患者的综合死亡率可达到20%,病情发作后,50%的人会发生猝死,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9-10〕。而往往急诊科收治的AMI患者大多数属于发病急骤、濒死率高的类型,医护人员抢救不及时或抢救措施判断错误均可能导致患者失去生命〔11〕。部分AMI患者发病前数日可能会有乏力、胸部不适、心悸、气促、烦躁、心前区等冠心病常见症状,但往往由于症状较轻不被重视,发病后病情可能急剧恶化,因此从患者拨打“120”求助到入院后治疗的这段过程抢救的时效性至关重要〔12〕。常规急救护理流程(包括检测生命体征、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及及时开通静脉输液通道等)存在各种烦琐的手续,如果患者急救过程中无合理快捷的抢救流程,甚至出现混乱,极有可能错过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甚至死亡。因此不断优化急救护理流程,给予合理快捷的急救模式对AMI患者的抢救工作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中的急救护理合理快捷供给模式是在常规急救护理的基础上建立专业的急救小组,能够在有效的短时间内合理有序地进行抢救工作,避免因出现意外情况导致无法及时对患者作出准确判断,延误治疗最佳时机。

本次研究说明应用急救护理合理快捷供给模式可有效提高急救时效性。既往研究报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有效缩短诊疗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13〕。有研究报道,与常规护理相比,在AMI患者急救中应用绿色通道可有效缩短患者进入导管室时间〔14〕,本研究结果与上述报道相似,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急救护理合理快捷供给模式,按照分层分级合理安排护理人员,注重护理人员的配合能力,每个小组均有综合能力优秀的心内科护士,保证了AMI急救病情诊断快速正确的同时,其他小组成员积极配合抢救工作,因此同时保证了急救的时效性,进而提高急救成功率。

AMI发作时,常诱发全身多器官的变化,伴随一个或多个疾病表现,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常以并发症的形式出现在AMI的发病过程中。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既往研究报道,急性脑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实施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模式〔15〕。本研究结果与上述报道一致,说明急救护理合理快捷供给模式可以有效降低AMI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通过APACHEⅡ评分可准确判断患者病情进展程度。本研究结果发现,患者转运过程中评分结果无明显差异,但是入院后观察组的评分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关研究报道,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可有效控制AMI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本次研究结果与上述报道相似〔16〕,分析原因是,建立合理快捷的急救护理流程,按照预定的时间,规范有序地完成急救护理工作,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性、盲目性及遗漏的护理措施,对病情危重的AMI患者实施紧急有效的救治,实时监控急救过程中患者的病情变化,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从而使APACHEⅡ评分保持稳定。

综上所述,急救护理合理快捷供给模式应用于急诊AMI患者的急救,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急救时效性,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急救质量。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时效性入院病情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试析如何确保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作文门诊室
荷载预压加固吹填土时效性研究
作文门诊室
浅谈如何提高兽医防控的时效性
当下新闻编辑时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