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2年全国仔猪等孢球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2024-04-13 08:08肖海君臧富玉陈维谭涛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4年1期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

肖海君 臧富玉 陈维 谭涛

摘  要:仔猪球虫病是世界范围内引起猪场产房仔猪腹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寄生虫病,其病原是猪等孢球虫。为了解全国猪场猪等孢球虫感染情况,本研究从2018年到2022年,对采自全国 28个省(市、自治区)1 517家猪场共计14 824份粪便样本,通过采用饱和尿素溶液漂浮法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猪场猪等孢球虫平均阳性率达68%,样本总阳性率为48%。新旧猪场的猪粪便中都能检出猪等孢球虫,随着母猪群建群年限的延长,球虫阳性率升高;猪场规模越大,阳性率越高。球虫一年四季均能感染,夏秋季节的感染率略高于冬春季节的,全国各省市的猪场普遍流行球虫感染,沿海及南方省份猪场的球虫阳性率略高于东北、西北地区猪场的。

关键词:猪等孢球虫;饱和尿素溶液漂浮法;仔猪球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中图分类号:S851.3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769(2024)01-0102-06

仔猪球虫病是由猪等孢球虫和某些艾美耳球虫引起的、以新生仔猪腹泻和生长缓慢为特征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在1934年被发现,但直到1978年才在哺乳仔猪上试验复制出[1]。仔猪球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可发生于任何集约化猪场。据报道,在猪场球虫感染阳性率上,巴西为45%、意大利为68%、墨西哥为70%、荷兰为72%、比利时为80%、西班牙为85%,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国家达90%以上[2]。目前,有关我国仔猪球虫病流行情况的全国性报道比较少,本研究采用饱和尿素溶液漂浮法,对全国猪等孢球虫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期为制定我国猪场猪球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相关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的采集

从2018年到2022年,猪粪便样本采集于  1 517家猪场,共计14 824份。其中2018年采样2 447份,2019年2 503份,2020年3 030份,2021年3 390份,2022年3 454份。

1.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饱和尿素溶液漂浮法。据报道,饱和尿素溶液漂浮法可有效除去仔猪粪便中大多数脂肪和蛋白质,消除这些有机物对镜检视野的影响,提高检出率[3]。具体操作:配制饱和尿素溶液,称取1 kg尿素,溶于1 L蒸馏水中;称取2 g仔猪粪便样本放入研钵中,加入配制好的30 mL左右尿素饱和溶液,搅拌混匀;用3层医用纱布过滤混合液,并将滤液移至50 mL离心管中,加饱和尿素溶液至液面不外溢为止,并静置   20 min;用载玻片轻轻蘸取表层溶液并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寻找猪等孢球虫卵囊。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本研究分析了猪场阳性率、样本阳性率两个指标,同时分析了猪场母猪群建群年限、猪场规模、采样季节与阳性率的关系,最后统计了不同省份猪场猪等孢球虫阳性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猪场阳性率

2018年至2022年,被检猪场平均阳性率为68%,说明猪等孢球虫在我国猪场普遍流行。其中2018年的阳性率为69%,2019年的为76%,随后下降至2021年的58%;2022年又升高,达到63%(图1)。

2.2 全部样本猪等孢球虫阳性率

2018年至2022年,全部粪便样本猪等孢球虫平均阳性率为48%,说明阳性猪场猪个体感染猪等孢球虫较普遍。其中2018年的阳性率为50%,2019年的为58%,之后逐年下降,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分别为54%、48%和42%(图2)。

2.3 母猪群建群年限与粪便样本阳性率

粪便样本阳性率随母猪群建群年限增加有增高的趋势(图3),说明猪场建群时间越久球虫感染的概率越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建群1~2年的猪场猪粪便中也检出球虫,且有的猪场猪等孢球虫阳性率很高,提醒新建猪场也需要定期监测猪的球虫感染情况。

2.4 猪场规模与猪等孢球虫阳性率

本研究按照母猪存栏数将猪场分为4类(A类、B类、C类、D类),A类规模为0~200头,B类规模为200~1 000头,C类规模为1 000~  3 000头,D类规模为3 000头以上,不同饲养规模猪场2018年和2022年的阳性率见图4。

由图4可知,2018年,0~200头存栏母猪的猪场阳性率为63%,200~1 000头、                             1 000~3 000头和3 000头以上的存栏母猪猪场阳性率分别为68%、70%和71%,说明猪场规模越大,阳性率越高。2022年,200头存栏母猪以下的猪场阳性率为66%,200~1 000头、1 000~3 000头和3 000头存栏母猪以上的猪场阳性率分为67%、65%和58%。

该结果显示,2022年母猪存栏多的猪场阳性率比2018年相同饲养规模的猪场略有下降,这可能是由于非洲猪瘟暴发后养猪集团公司新投产猪场的比例增加,新投产猪场建场年限短,球虫感染压相对小。但是,总体规律依然表现出猪场规模越大,阳性率越高。

2.5 季节与猪等孢球虫阳性率

2018年至2022年不同季节猪场阳性率统计结果见图5。

由图5可知,第一季度(春季)猪场猪等孢球虫阳性率为45%,第二季度(夏季)為52%,第三季度(秋季)为68%,第四季度(冬季)为43%。从该结果发现,全年猪场猪等孢球虫阳性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中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的。由于球虫感染与环境温度、湿度相关,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猪场产房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偏高,球虫卵囊孢子化速度快,阳性率明显增加。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猪场产房温度相对较恒定,冬春季节球虫问题依然不容忽视。

2.6 2018—2022年不同省份猪场猪等孢球虫平均阳性率

表1列出了2018年至2022年不同省市猪场猪等孢球虫阳性率情况。

由表1可知,按省份来看,2018—2022年猪场平均阳性率较高的省份有江苏(81%)、山东(77%)、广东(71%)、福建(70%)、广西(68%)和浙江(67%);从区域来看,沿海及东南地区,如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处于阳性率第一梯队;南方地区,如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处于阳性率第二梯队;京津冀、陕西、东三省处于阳性率第三梯队;内蒙、甘肃、山西等地处于阳性率第四梯队。

沿海及南方地区常年处于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因此全年猪场猪等孢球虫阳性率相对较高;东北、西北等地区猪场产房温度同样适合球虫发育,但在秋冬季节相对干燥,感染率略低。

3  讨论

3.1 全国仔猪等孢球虫感染情况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全国猪场猪等孢球虫阳性率为68%,说明猪等孢球虫在我国猪场普遍流行。Zhang等[4]对全国17个省份的猪场进行猪等孢球虫检测,结果流行率达63.9%,与本研究的数据很接近。

在本次调查中,全部样本的猪等孢球虫阳性率,2019年达58%,之后连续下降,这其中与球虫排卵规律和现场采样相关。仔猪摄入孢子化球虫卵囊后,潜伏期为5 d,腹泻期为4~7 d,腹泻开始于排卵的前一天,而排卵高峰出现在观察到临床症状后的2~3 d[5],我们在现场采集猪粪便样本时,大多数时间只采集腹泻猪的粪便,此时虽有等孢球虫感染,但未排虫卵,会出现假阴性,因此粪便样本的阳性率可能会低于球虫的实际感染率。球虫检测国标[6]中对于阴性猪场的定义是连续采集14~21日龄仔猪的粪便,每头检查,均未发现球虫卵囊,说明该群体未感染球虫。而我们在本次调查中只检测一次,没有连续检测,所以粪便样本的阳性率可能会偏低。

3.2 建群年限、猪场规模、气候条件(季节)、猪场所处地域与球虫阳性率的关系

一旦哺乳仔猪确诊感染了猪等孢球虫,大多数兽医或研究人员会认为仔猪摄入了母猪粪便中的球虫卵囊而感染,实际上母猪粪便中猪等孢球虫的检测率不足1%[7]。猪等孢球虫的传播为环境传播模式,球虫卵囊最初是由啮齿动物、蟑螂、昆虫或人员、工具等带入猪场。仔猪是球虫卵囊的放大器,感染仔猪排出的粪便所含球虫卵囊多达10万个/g,感染一旦建立,将迅速传播到整个产房。因此,球虫的阳性率与猪群的建群年限相关,同时与猪场的生物安全相关。

Roepsstorff等[8]报道,猪场规模越大,球虫感染压越大,球虫阳性率越高,2018年的检测结果与Roepsstorff等的报道一致。但是,2022年,养猪集团公司新建场比较多,虽然饲养规模大,但建场年限短,因此当年规模大的猪场相比规模小的在猪等孢球虫阳性率上略有所下降。

球虫孢子化阶段是指粪便中的球虫卵囊从未孢子化的、不具有感染力的阶段发育为有感染力的阶段。发生孢子化时必须有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在20~37 ℃时猪等孢球虫的卵囊能迅速孢子化[9],现代猪场的产房温度在20~30 ℃,因此球虫在一年四季均可流行。但高温高湿更有利于球虫的卵囊孢子化,因此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猪场阳性率高于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的。

地域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也印证了各省市猪场球虫阳性率的规律,东南沿海及南方地区全年处于相对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全年猪的球虫感染压均较大,东北及西北地区在冬春季节气候相对干燥,猪的球虫感染压相对会小一些。

4  仔猪球虫病的预防与控制

4.1 环境卫生

任何传染病的防控都需要从传染病的三要素,即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着手。猪等孢球虫的传染源主要是环境中的球虫卵囊,对环境卫生的重视是迄今减少猪球虫病最有效的方法,应限制饲养人员进入产床,限制宠物、老鼠、蟑螂及产房工具的机械传播。此外,全进全出制生产模式、清洗消毒对控制球虫病只会产生部分效果。岳良平等[10]和杨建东等[11]报道,常用的消毒药,如烧碱、戊二醛、过硫氰酸钾、二氯异氰尿酸钠等,对孢子化球虫卵囊只起到部分抑制作用,目前火焰消毒和8%的浓氨水能够起到比较理想的杀虫效果,但难以在现场推广应用。

4.2 药物

目前,防治猪球虫病的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聚醚类离子載体抗球虫药,如莫能菌素、盐霉素、那拉霉素,此类药物无法给哺乳仔猪口服;另一类是化学合成类抗球虫药,如妥曲珠利、磺胺类药物、地克珠利等。磺胺类药物和地克珠利仅在球虫发育的某个阶段有效,现场应用效果较差。建议给3~5日龄仔猪灌服妥曲珠利,可有效预防仔猪球虫病。

参考文献

[1] MUNDT H C,JOACHIM A,BECKA M,et al.Isospora suis: an experimental model for mammalian intestinal coccidiosis[J].Parasitol Research,2006,98(2):167-175.

[2] HANS-CHRISTIAN M.Piglet coccidiosis update[J].Pig Progress,2003,23(6):45-46.

[3] 李亮.猪等孢球虫粪便检测方法的改良与特异PCR方法的建立[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17.

[4] ZHANG W J,XU L H,LIU Y Y,et al.Prevalence of coccidian infection in suckling piglets in China[J].Veterinary Parasitol,2012,190(1/2):51-55.

[5] JOACHIM A,RUTTKOWSKI B,SPERLING D.Detection of Cystoisospora suis in faeces of suckling piglets - when and how? A comparison of methods[J].Porcine Health Management,2018,4:20.

[6]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动物球虫病诊断技术:GB/T 18647-2020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0.

[7] LINDSAY D S,ERNST J V,CURRENT W L,et al.Prevalence of oocysts of Isospora suis and Eimeria spp from sows on farms with and without a history of neonatal coccidiosi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1984,185(4):419-421.

[8] ROEPSTORFF A,NILSSON O,OCALLAGHAN C J,et al.Intestinal parasites in swine in the Nordic countries:multilevel modelling of Ascaris suum infections in relation to production factors[J].Parasitology,1999,119 (Pt5):521-534.

[9] SKAMPARDONIS V,SOTIRAKI S,KOSTOULAS P,et al.Effect of toltrazuril treatment in nursing piglets naturally infected with Isospora suis[J].Veterinary Parasitology,2010,172(1/2):46-52.

[10] 岳良平.妥曲珠利等藥物对猪等孢球虫感染、仔猪生长和卵囊孢子化的影响[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4.

[11] 杨建东,江正澜,武秀艳,等.3种消毒药对猪球虫的体外抑杀效果观察[J].湖南畜牧兽医,2016(3):38-40.

猜你喜欢
流行病学调查
淮安市中职女生原发性痛经的中医体质研究
宁远县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调查
山羊脑包虫病的综合防制措施
大学生痛经症状评分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
胃食管反流发病相关因素与治疗分析
ABO血型对女大学生中医体质及痛经症状影响的研究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试验
广州市番禺区祈福新村社区2000名普通居民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流行病学调查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的作用
泰州地区羊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