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教学应把握八个关键点

2024-04-14 03:19贾荣
中国学校体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传接球传球结构化

贾荣

2023年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和班主任基本功比赛(初中体育与健康)中,笔者作为评委,观摩了13个大市26名选手的实践课教学,他们基于内容的结构化教学设计各具特色、各有亮点,充分展示了江苏省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笔者以水平四(七年级)《篮球:快速有效的双手胸前传接球及组合技术》一课为例,围绕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教学应深刻把握八个关键点进行阐述,旨在抛砖引玉,为各位同仁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一、结构化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结构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认为课程教学设计要紧扣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1]。潘绍伟教授认为,结构化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点、技能点,根据真实的体育运动、健康生活等有机组织层次分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对体育运动、健康生活的整体认知,解决体育与健康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2]。由此可见,体育与健康结构化教学的出发点,就是作用于学生,并促进学生通过探究、发现、反思体育知识结构的整体样态,分析学习内容的关联性,使所学内容不断丰富完善,从而将碎片化的知识串联成线,连接成网,以此促进学生生长性学习的建构。所以,结构化教学设计的起点需要从学生认知出发,站在单元教学的高度,通过整合和联系的方式帮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而且能掌握知识背后更深刻的规律、更本质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让《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核心素养有效落地。

本课中,主要知识点是双手胸前传接球,该技术虽然简单,但与之相关的要素较多,如传接球的时机、路线、意图、配合等,而且传接球还能和运球、投篮等技术组合形成战术。。

本节课的执教教师从结构化视角,巧妙地将这些要素统整,分别设计了“运球传球+碎步接球”“两人左右移动传接球”“运球遇防守后传球+接球上篮”“运球遇防守后传球+摆脱接球上篮”“男生四分之一场地三打二、女生真人防守练习传接球应用”等学练情境,帮助学生建构“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的结构性认知,同时还通过相关要素的联系和对接,使其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型知识。因此,只有从起点设计出符合知识逻辑形式和真实存在样态的结构化内容,才能揭示问题的本质。

二、结构化教学主题的引领点

《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大单元整体教学,它是一种具有明确目标指向、以结构化知识为主线、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种目标指向的实质是大概念下的主题引领,即以某个主題为核心,聚焦育人功能在单元内的关联发展式图谱绘制,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形成一个递进式发展的完整学习单元,以此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知识和技能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核心素养的形成。另外,结构化理念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建构,以主题、探究、表达为核心要素,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环节与学练内容中体现出结构化。如,本课所在的大单元主题为“协同行动、有效进攻”,这既是单元目标指向的高度凝练,又是内容组织的逻辑支点,同时也是知识输出的显性终端。主题从内容中来,到内容中去。从系统论的视角看,从单元主题到课时主题是一个系统体系架构,各课时主题是单元主题的分论点,共同服务于单元主题的生成。因此,每个课时设计都可以有相应的主题,通过明确、具体和系统的主题式引领学习,有助于确保知识学习有焦点和明确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助于教师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整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个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更加明确的标准与要求。

引领点在结构化教学设计中起到关键作用。它是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需要特别关注和强调的点。如,本课的课时主题为“快速有效的双手胸前传接球及组合技术”,其引领点为“快速有效”,它既是双手胸前传接球应用于实战中的应有特点,又与大单元主题“协同行动、有效进攻”遥相呼应。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强调该引领点,引导学生关注双手胸前传接球应用的知识点,加深对双手胸前传接球技能的理解和记忆。实践中,无论是单个技术学练,还是在不同场景的综合技能应用练习中,均能做到要求明确、标准清晰,学生的进攻意识和配合意识得到显著提升。

三、结构化教学内容的建构点

学习内容的结构化是结构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对知识内容的逻辑化梳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巧妙、科学地进行内容结构化的建构?笔者认为,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建构点,是教学设计中重组和优化教学内容的关键。所谓“建构点”是一些需要考虑的关键性因素或重点,即确保将教学内容组织成有逻辑、层次分明的结构的重要支撑点,主要包括核心概念的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知识结构的梳理、实际运用的结合以及情感态度的培养等方面。

本课教学内容是快速有效的双手胸前传接球及组合技术。其中,“快速有效”“双手胸前传接球”和“组合技术”是该课的核心概念,必须深入理解各自的内涵。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比赛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传球方法,也是本次课教学结构的主要知识点。运用双手胸前传球技术所传出的球快速有力,可适用于不同距离、不同方向,而且便于和投篮、突破等动作结合运用。由此可以衍生出“组合技术”和“快速有效”概念,组合技术是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应用结构的重点,“快速有效”是“双手胸前传接球及组合技术”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及效果。紧扣这些核心概念,不仅能较好地理顺知识的内在联系,而且在知识结构的梳理上,能摆正知识之间的层次和逻辑关系,识别出学生需要培养的技能,并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活动。如,在学生基本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后如何关联其他知识?如何使学生学以致用?那么就要从知识与技能间的结构在情境中不断完善入手,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以问题解决为关键点,设置不同应用场景,如运球进攻遇到防守时,怎么办?传球后摆脱防守,如何切入?如何与同伴配合进攻?把握好这些关键点,活动设计自然清晰明了、流畅有趣、切合实际。

“建构点”可以帮助教师有组织、有条理地呈现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合理运用建构点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四、结构化教学驱动的问题点

问题是触发学生思维的引擎,以问题为导向,驱动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深入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问题点设计是问题驱动学生持续性学习行为和走向深度学习的关键因素,需要考虑到问题的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层次性和实用性等关键点。如,本次课聚焦“快速有效”这一核心主题,在技能学习环节时,教师设问“传接球动作特点?传球在实战中如何运用?”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教师的示范讲解。问题设计既具有提高认知的针对性,又具有如何把传接球应用到实战中的启发性。学生在分组的尝试体验练习中找答案,教师再根据学生在体验中所得到的感悟,精炼总结,引出朗朗上口的口诀(传球:蹬伸拨,接球:迎引),使学生加深了传接球动作及判断、选择合适的传球路线等知识的理解,加快了学习步伐。在“三传一抢”的学练环节中,引导学生体会动态中快速有效传接球的要领和方法。在技能应用结构环节,基于真实情境应用可能出现的实用性问题,如“运球遇到防守该如何处理球?”“接到同伴传球,且面前无防守时应该如何处理球?”“面前有防守时,如何接到球?”“传球后可以选择何种方式继续进攻?”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展开探究活动,在逐步解决问题中提升结构化知识的应用水平,由此不断丰富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应用知识,使其明确快速有效传接球的路线、要求,从而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结构化的知识、技能体系,促进学生核心素養的全面发展。

五、结构化教学活动的生发点

教学预设和生成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它们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教学过程。尤其是非预设性的教学生成,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以科学、民主的态度解释课堂中的事件。本课的运球遇防守后传球+摆脱接球上篮环节中,有学生提出:“接球人摆脱防守后,是向同伴靠近主动要球,还是向内场切入要球呢?”此时,执教教师及时抓住结构化教学生发点,通过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和建构知识,让学生最终明确“快速有效、灵活处理”的结论,其价值重心悄然发生着由“教”到“学”的嬗变,学生个体的“获得感”与“成就感”获得了满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六、结构化教学拓展的增值点

结构化教学的拓展增值是指在结构化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拓展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过程。换言之,就是将单个知识点,通过新旧知识关联,新知识内部各构成部分关联,新知识与生活世界关联等方式,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增值效果。拓展的增值效果主要由拓展的结构化内容所决定,而确立合理的增值点至关重要。

如,本节课“三打二”“四打四”环节中,若能给各队命名,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使命感和荣誉感,这就是拓展性增值的关键点。由此可见,结构化教学的拓展增值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探究,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七、结构化教学品德的升华点

冯忠良、冯姬从心理学教育视角研究认为,品德是在后天生活中,通过学习以及经验获得而产生的一种经验实在[3]。体育品德是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它的形成要经历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

在结构化教学中,品德升华点也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它是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建立价值观、养成良好行为的关键点,它可以是一个故事、一个例子、一个问题等,它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认同。

本节课执教教师在组合技能学练环节中,提出了通过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和自信心;在三打二的环节中,准确抓住课堂上生成性的教育资源,鼓励学生勇于以少胜多,着重培养学生体育品德;在一方处于下风时,教师主动加入团队,鼓舞士气,强调配合是团队精神、责任意识的体现;女生五打四比赛时,执教教师细致地关注到了学困生的状态,及时对其表示肯定,鼓励学生尽全力完成比赛是顽强拼搏、不怕困难的体育精神的塑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运动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体育品德也得到了塑造和发展。

八、结构化教学知识的归结点

结构化教学是一种以知识结构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将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和层次进行组织和呈现,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在课堂学习结束前,教师通过知识点归结,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看到结构化的知识网络。

本节课结束阶段,执教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了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要点,强调了“快速有效”的应用在实战中的意义,分析了双手胸前传接球及其组合技术在战术中运用的特点和策略,以此逻辑归纳来促进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在知识小结中布置作业,鼓励学生将兴趣延伸到课外,将精神延伸到生活,反复练习,提高技能,运用到实践中。

综上所述,掌握了找准出发点、明确引领点、抓住建构点、激发问题点、利用生发点、拓展增值点、把握升华点、呈现归结点的八个关键点,可以点带面、提纲挈领赋能课堂教学提质;可将“教会、勤练、常赛”理念落实在课堂实践中,将结构化思维的构建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细节中,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学会、能赛、会用,以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余文森.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J].外国教育研究,1992(3):13-16.

[2]潘绍伟.正确实施结构化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运用能力[J].中国学校体育,2022,41(2):2-3.

[3]冯忠良,冯姬.教学新论: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100-120.

猜你喜欢
传接球传球结构化
水平二(四年级)《足球:脚内侧传接球》教案
水平二(三年级)《足球:脚内侧传球》教案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提高学生足球接控球能力游戏三例
关于中小学传接球教学的三点思考
脚内侧快速传接球教学设计
基于图模型的通用半结构化数据检索
基于软信息的结构化转换
篮球“五星传球”的组织与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