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朐丹参高产栽培管理经验

2024-04-15 07:03宋阜徽
西北园艺·蔬菜 2024年2期
关键词:种植管理推广中药材

摘   要   丹参作为一种常规中药材,因具备良好的药用及保健价值,需求量逐年攀升,中药材产业在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积极推动中药材种植同乡村振兴相衔接,对实现产业发展、集体增收、农民致富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药材;丹参;种植管理;推广

丹参,一种常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部红色,形似人参,因而得名丹参,是我国的传统中药之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中药药理的认识不断深入,现代医学证实丹参能舒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缓解心肌缺氧,故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胸闷心悸等疾病的治疗。丹参产地范围广,河北、陕西、山西、山东、安徽、湖南、四川等地均有分布,山东主要集中在沂蒙山区,占全省丹参产量的70%~80%。临朐县地处鲁中山区,地形、土质、气候等自然条件适宜药材生长,药用植物有250多种,被称为“药材之乡”,所产药材质量上乘,远近闻名。临朐丹参外观鲜红,根条粗大,须根少,丹参酮ⅡA含量达0.35%,超过国家标准。2017年,临朐丹参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目前丹参市场需求大,价格比较稳定,收益可观。

1   选址整地

种植园质量的好坏,会对丹参产量、质量产生长远影响,建园时要科学规划和长远打算,为优质、丰产、稳产奠定基础。丹参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种植园选向阳、土层深厚、地势高、排水良好,有水源和便利的灌溉设施,周围1 km内没有污染、没有垃圾场的地块。丹参忌水涝,排水不良容易烂根,种植地要挖好排水沟,沿地块边缘挖1条环形排水沟,沟深1 m左右。

丹参是深根性植物且生长周期长,整地前先施好基肥。最好用腐熟农家肥或钾肥作基肥,亩施腐熟农家肥2 500~3 000 kg、硫酸钾复合肥30 kg。深翻,深度要达到35 cm左右,保障土层疏松、透气。

2   起垄栽培

丹参采用起垄栽培。起垄可加厚活土层,使土壤疏松透气,保肥能力强,土壤中营养更加集中,利于丹参根部发育。起垄高度30~40 cm,垄间距0.8~1 m。

丹参繁殖方式分为种子繁殖、分根繁殖和扦插繁殖。种子直播繁殖出苗不整齐,较少采用这种方式。生产中选用长势好、无病害、根系壮、根长5~10 cm当年培育丹参苗移栽,4月上旬定植。垄面挖穴定植,穴深10~15 cm,株距30 cm,将根系埋实,覆土2~5 cm。

分根繁殖多在3月下旬进行,栽种前,挑选种根,剔除烂根、病根、老根、细根,选用生长健壮、皮色鲜红的直径0.7~1 cm 1年生根作为种根,切成5~7 cm的种段。按行距30~40 cm、株距20~30 cm挖穴,穴深3~5 cm,将种段直立斜放栽种,每亩需50~60 kg,每穴栽1~2段,以保证出苗。栽后覆土盖没根条,覆土厚1~1.5 cm,不宜过厚。扦插繁殖,于4—5月植株生长旺盛期,剪取4~5个茎节进行扦插,该繁殖方法生长期长、产品质量较差,生产上一般较少采用。

3   田间管理

每年4月初栽植后至6月上旬开花前为幼苗期。丹参幼苗期地上茎叶生长迅速,栽植1周就可出苗,1个月茎叶长至20~30 cm。4月上旬,无需过多管理,以蹲苗为主,使丹参适应新的生长环境。4月中旬,幼苗长势旺盛,松土浅锄1次,利于丹参根系生长,使新生根向下生长,减少细根和侧根,提高成品质量。浅锄时要仔细,不要伤及幼苗。4月中旬之后,丹参幼苗茎叶生长达到最快,可根据茎叶状况施入复合肥,無需太多,每亩20 kg即可。

6月初到6月下旬为丹参花期。丹参开花时松土锄草1次,使土壤疏松促进生长。花期茎叶生长依然旺盛,若要制作丹参茶,此期可以采叶,一直采到8月中旬地下根开始膨大、茎叶不再生长的时候。花期也是降雨比较多的时期,要注意田里有没有积水,及时修整排水沟,保持地块土壤干燥。

7月份以后,花朵逐渐枯萎,开始孕育种子,到8月中旬,种子基本成熟。通常情况下,位于植株顶部的花序先开花,花序下部会不断长出侧枝和新叶,不断生出新的花序,导致种子的成熟时间不一致。因此采收种子要分批多次进行。从8月中旬开始,花序慢慢变为褐色至完全枯萎,部分种子呈黑褐色时,就可分批采种。

若种植户无需采种,则整个丹参花期,要不停地摘除花蕾,注意现蕾及时摘除,不可等到开花后。摘除花蕾可以明显抑制丹参的生殖生长,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

4   采收晾晒

10月下旬,丹参茎叶枯萎即可采挖。为避免在采挖和运输过程中接触雨水造成腐烂,不利储藏,要选择在晴天采挖并晾晒。常用采收工具如铁锹、锄头、箩筐及专门采挖工具等,要保持清洁,不能接触有害物质,以防污染丹参。采挖时顺垄开挖,深度40 cm以上,注意要在根系周围开挖,防止挖断根系,降低商品价值。挖出的丹参置于原地晾晒,根上泥土稍微干燥,除去沙土,切忌水洗,分级采捡运输储藏。运输过程中,要注意根上的红皮不能磨损,否则影响药材等级。

5   病虫防治

中药产业的源头在中药材,药材种植过程中要保证其绿色健康,符合国家药用植物生产标准。病虫防治不能采取传统单一的药剂防治手段,要综合防治,尽量少用、不用化学药剂。

5.1   农业防治

1)坚持轮作。与禾本科或葱蒜类蔬菜轮作,降低发病率。

2)及时清洁田园环境。注意疏松土壤,田间杂草和病虫残株落叶要及时收集烧毁,减少病虫发生。

3)选用抗病虫品种。选择抗性好的品种,选用健壮、无病、无虫根段。

5.2   生物防治   以虫治虫,利用天敌控制病虫的发生程度,种植地放养害虫天敌,保障整体生态平衡,或利用抗生菌产生抗生素,防治病害。

5.3   药物防治   药物防治应慎之又慎,要科学用药,选用高效低残药剂,以防农药残留影响丹参品质。

1)根腐病。用70%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浇灌,或50%多菌灵800倍液浇灌根部。

2)根结线虫病。每亩施入3%甲基异硫磷5 kg,撒于地面翻入土中进行土壤消毒。

3)银纹夜蛾。在幼龄期喷施90%敌百虫800~     1 000倍液,或10%杀灭菊酯2 000~3 000倍液等杀灭。

4)蚜虫。用50%西维因1 000倍液喷雾。

宋阜徽,山东省临朐县农业农村局,邮编262600。

收稿日期:2023-11-30

猜你喜欢
种植管理推广中药材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南涧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火龙果高产栽培技术
关于棉花种植管理工作的思考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群众文化音乐的推广及发展探讨
对我国推广大众体育活动的意义研究
在医疗卫生单位推广运动处方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