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糠不同用量对西蓝花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2024-04-15 07:03华军张文斌李文德王勤礼孙柏林孙倩
西北园艺·蔬菜 2024年2期

华军 张文斌 李文德 王勤礼 孙柏林 孙倩

摘   要   为探究菌糠不同用量的育苗基质对西蓝花幼苗生长的影响,以西蓝花“炎秀”为试验材料,将菌糠、草炭及珍珠岩按不同比例(体积比)混合配制成7种育苗基质,进行穴盘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菌糠占比的增加,基质容重、pH值、全氮、速效钾、散坨率呈上升趋势,总孔隙度、气水比、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呈下降趋势;处理T4(菌糠︰草炭︰珍珠岩=4︰3︰3)在西蓝花幼苗多项生长指标上均高于对照,其在株高、地上部分鲜重、壮苗指数上表现最优。综合各项指标,育苗基质中加入适量菌糠对西蓝花幼苗生长有着积极影响,穴盘育苗效果表明,处理T4表现较优,可作为河西地区春季西蓝花育苗的基质。

关键词   育苗基质;菌糠;西蓝花

西蓝花,又名花椰菜,十字花科芸薹属1年生植物,富含高膳食纤维、抗坏血酸和黄酮类物质。目前蔬菜工厂化育苗基质通常是以富含腐殖酸和有机质草炭为主的混合基质。由于草炭育苗成本较高、产出偏低,长期使用会造成草炭资源短缺和自然环境破坏,故寻求能够替代草炭、性能优良、价格低廉的基质材料是蔬菜工厂化育苗产业急需研究的一项课题。

菌糠富含有机质和矿质元素,处理后质地疏松、通气性好且养分含量高,可作为蔬菜无土栽培基质使用,目前菌糠在番茄、榧树等育苗中有相关研究,在西蓝花育苗基质中的应用鲜有报道。

随着甘肃省张掖市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市食用菌面积达到1 066.67 hm2,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菌糠,急需资源化利用。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菌糠用量的育苗基质对西蓝花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应张掖市生态环境的西蓝花菌糠育苗基质的最佳配方,为当地西蓝花工厂化育苗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西蓝花品种为炎秀,由高华种子有限公司提供。

1.2   基质原材料   供试菌糠为姬菇菌糠,由张掖贯党珍稀菇业有限公司提供;草炭为丹麦产草炭,由临泽县奋君矿业有限公司提供;珍珠岩由临泽县奋君矿业有限公司提供。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8个处理,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以菌糠零含量基质配方为对照(CK),各处理基质配比(体积比)见表1。

试验于2021年3月14日在临泽县鸭暖镇甘肃陇新胜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育苗温室内进行。采用72孔育苗穴盘,每穴播2粒种子,并记录出苗时间,1周后计算出苗率。待西蓝花第1片真叶长出时,进行间苗和定苗,每穴保留1株。待西蓝花幼苗长至4叶1心时取样测定各项指标。

1.4指标测定

1.4.1   不同处理理化性质的测定   基质容重、总孔隙度采用环刀法测定;气水比、基质pH值、速效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均按NY/T 2118-2012规定的方法测定。

1.4.2 西蓝花幼苗生长指标的测定   ①株高:西蓝花幼苗茎基部至生长点距离,用卷尺测量;②茎粗:在子叶下部2/3处,用游标卡尺测量;③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重:鲜重用电子天平(感量0.000 1 g)测量,干重采用烘干法,105 ℃杀青15 min后,75 ℃烘干至恒重;④根系长度:用卷尺测量;⑤根冠比: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鲜重或干重的比值;⑥壮苗指数:(茎粗/株高+根干重/地上部干重)×全株干重;⑦散坨率:是测定幼苗根系发育的理想形态指标,将幼苗苗坨从1 m高处自由下落,散坨数占试验苗总数的百分比。

1.5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软件进行有关数据整理,采用DPS18.1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差异显著性测验采用Duncan法,作图采用Origin2018。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间育苗基质理化性质的变化

2.1.1   不同处理间育苗基质物理性质的变化   由表2可知,随着菌糠比重的增加,各处理容重逐渐增大,总孔隙度与气水比逐渐降低。除T1外,其他各处理的容重均符合NY/Y 2118-2012规定的标准(合理的蔬菜育苗基质容重为0.2~0.6 g/cm3),其中T7容重最高,为0.415 3 g/cm3,与其他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T1的总孔隙度最高,达到74.35%,且与其 他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T4、T5、T6的气水比在NY/Y 2118-2012规定的合理范围内,而对照(CK)的气水比远低于该规定的合理标准。

2.1.2 不同处理间育苗基质化学性质的变化

2.1.2.1 不同处理间育苗基质pH值及有机质含量的变化   pH值影响矿物养分的有效性和微生物的多样化,NY/Y 2118-2012规定合理的蔬菜育苗基质pH值为5.5~7.5。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菌糠用量的增加,pH值呈上升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T6最高,为7.69,T5、T6、T7的pH值略高于标准,其他处理pH值均符合标准。

有机质含量的增加会提高育苗基质的阳离子交换量、基质的缓冲能力以及保水保肥能力。由表3可知,随着菌糠用量的逐渐增加,育苗基質的有机质含量呈下降趋势,但各处理有机质含量均高于NY/Y 2118-2012的标准(有机质≥35%)。

2.1.2.2 不同处理间育苗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变化   由表3可知,随着菌糠比重的增加,全氮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T7最高,为16.429 g/kg,对照最低,为6.167 g/kg;速效氮含量随着菌糠占比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对照最高,为215.6 mg/kg,T7最低,为50.568 mg/kg;速效磷含量也随着菌糠占比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对照最高,为87.003 mg/kg,T7最低,为24.71 mg/kg;随着菌糠用量的增加,速效钾含量呈升高趋势,其中T7最高,为1.288 g/kg,对照最低,为0.819 g/kg。

2.2 不同处理对西蓝花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2.2.1 不同处理对西蓝花幼苗生育期的影响   由表4可知,不同育苗基质配方对西蓝花出苗期存在一定的影响。各处理幼苗生长期间植株长势整齐、健壮,未发生病害,仅有少数生理性萎蔫。T2和对照最先出苗,比其他处理提前1 d达到4叶期。

2.2.2不同处理对西蓝花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2.2.2.1   不同处理对西蓝花幼苗株高、根长、茎粗的影响   由图1可知,T4株高最高,为22.29 cm,与T3、T5、T6、T7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所有不同处理的根长均无显著性差异,其中T5根长最长,为13.45 cm,T4最短,为11.51 cm;对照茎最粗,为1.836 mm,与处理T1、T2、T3、T4、T5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2.2.2.2   不同处理对西蓝花幼苗地上、地下部干、鲜重的影响   由图2可知,T4地上部分鲜重最高,为2.889 3 g,与T1、T3、T5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各处理地上部分鲜重排序为:T4>T7>T6>T2>CK>T1>T5>T3。T7地下部分鲜重最大,为0.467 2 g,与其他各处理均存在极显著差异;T4次之,为0.263 1 g,且与T1、T2、T3存在显著性差异,各处理地下部分鲜重排序为:T7>T4>T6>T5>CK>T1>T2>T3。对照地上部分干重最高,为0.313 2 g,与T4、T5、T6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CK)地下部分的干重最高,与其他各处理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在各处理中,T7的壮苗指数最高,为0.326 8,T4次之,为0.225 8。所有处理的根冠比均高于对照。

2.2.2.3 不同育苗基质对西蓝花幼苗散坨率的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随着菌糠用量的逐渐增加,西蓝花幼苗散坨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T7散坨率为60%,与其他各处理均存在极显著差异;T1、T3、对照并列最小,且与T5、T6、T7存在极显著差异。

3   讨论与结论

3.1   讨论   优质育苗基质的判断标准是能为植物幼苗提供充足的养分,以及具有良好的保水透气性,起到固定植物、保持水分和通气的作用;宋志刚等研究发现,对番茄生长有利的基质容重为0.1~0.8 g/cm3,理想大小孔隙比(气水比)为1 ∶ 2~4;李天林等认为,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基质总孔隙度范围为70%~90%。本试验发现各处理基质容重范围均和前人研究结果相似,除T1外,其他各处理的总孔隙度较低,T4、T5、T6、T7和CK的气水比在1 ∶ 2~4。

植物对生长环境酸碱度的要求因地而异、因种而异,大多数蔬菜和花卉生长的pH值为微酸至中性,西藍花生长最适pH为5.5~8。本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菌糠占比的增加,基质pH值逐渐升高,且各处理为中性偏碱,主要原因是菌糠和灌溉用水pH较高。氮素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形成的首要因素,钾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矿质元素。本试验发现,随菌糠比重增加,基质全氮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呈逐渐升高趋势,T4、T6、T7全氮、速效钾含量能够满足西蓝花幼苗生长的需求。

尚庆茂研究得出,菇渣 ∶ 草炭 ∶ 蛭石=1 ∶ 1 ∶ 1,甘蓝生物学性状表现较好;吴宇芬等研究发现,珍珠岩 ∶ 泥炭 ∶ 菇渣=1 ∶ 2 ∶ 1和1 ∶ 1 ∶ 2的两种配比,有利于提高甘蓝幼苗质量。本试验发现T4、T6、T7的西蓝花幼苗鲜重位列前三,其中T4株高和鲜重均为最高,说明T4基质配比优于其他处理,接近西蓝花苗期的营养需求;添加菌糠基质根冠比均高于对照,表明适量添加菌糠对西蓝花幼苗期地上部农艺性状和干物质的积累具有促进作用。

散坨率是测定秧苗发育的重要形态指标,越低的散坨率会提高定植成活率和缓苗速度。在本试验中,T4、T5、T6、T7的散坨率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菌糠用量的增加,散坨率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菌糠较草炭粗纤维素含量明显降低,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均比草炭含量高,从而不利用幼苗根系盘结。

3.2   结论   本研究发现,育苗基质中菌糠占比逐渐增加,容重、pH值、全氮、速效钾呈上升趋势,而总孔隙度、气水比、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的数值呈下 降趋势。综合各项指标,处理T4[菌糠 ∶ 草炭  ∶ 珍珠岩=4 ∶ 3 ∶ 3(体积比)]在西蓝花幼苗生长的多数指标表现较优,育苗基质中加入适量菌糠对西蓝花幼苗生长有着积极影响,可以作为河西地区秋季西蓝花育苗的参考基质配方。

参考文献

[1] 李向阳.西兰花[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1.

[2] 黄雪云,陈名蔚,王玲玉,等.施用西兰(蓝)花专用肥对西兰(蓝)花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上海农业科技,2017(06):107+135.

[3] 王盼盼,朱真真,肖安家,等.南疆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J].新疆农垦科技,2021,44(05):52-53.

[4] BEARD J B. Turf management for golf courses(2nd) [M]. Ann Arbor Press Chelsea, Mi chi gan,2001.

[5] 王勤礼,闫芳,韩玉琦,等.基于姬菇菌糠为主的番茄育苗基质配方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1,37(24):133-138.

[6] 任爱梅,李建宏,谢放,等.用食用菌渣等废料配制新型蔬菜育苗基质[J].吉林农业科学,2013,38(1):67-69.

[7] 郭远,宋爽,高琪,等.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进展[J].食用菌学报,2022,29(02):103-114.

[8] 康月惠,张朝坤,康仕成.食用菌废菌糠作桃金娘容器育苗基质配方试验[J].福建林业科技,2021,48(03):58-61.

[9] 高樟贵,叶根华,阙建勇,等.榧树容器育苗菌糠复合基质的筛选[J].四川林业科技,2021,42(02):94-98.

[10] 冯庆玲,林继辉,陈小芳.利用EM菌发酵海鲜菇菌糠制备番茄育苗基质[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03):49-52+63.

[11] 李天童,张文斌,张荣,等.张掖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20(15):253-254.

[12] 刘世洁,杨习文,马耕,等.灌水和施氮对冬小麦根系特征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OL].作物学报:1-14[2023-03-01].

[13] 王勤礼,许耀照,闫芳,等.以牛粪、食用菌废料为主的辣椒育苗基质配方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4):179-184.

[14] 宋志刚.不同作物秸秆用作番茄无土栽培基质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15] 李天林,沈兵,李红霞.无土栽培中基质培选料的参考因素与发展趋势(综述)[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03):250-258.

[16] 杨和川,谭一罗,苏文英,等.食用菌菌糠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J].农业工程,2018,8(10):54-58.

[17] 宋晓晓.不同配比有机基质对生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18] 刘弋菊,孔箐锌,苏胜宝.玉米氮素代谢机制的研究进展[J].玉米科学,2009,17(01):135-138.

[19] 陆志峰,鲁剑巍,潘勇辉,等 . 钾素调控植物光合作用的生理机制[J].植物生理学报,2016,52(12):1 773-1 784.

[20] 尚慶茂.甘蓝类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J/OL].中国蔬菜,2022(02):113-118[2022-04-17].

[21] 吴宇芬,陈晟,陈阳,等.不同基质对甘蓝苗质量影响研究[J].北方园艺,2010(15):150-153.

[22] 王克磊,朱隆静,苏世闻,等.不同规格穴盘对番茄幼苗生长及其机械化移栽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21,33(05):840-845.

【基金项目】:陇原青年英才项目;陇原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2021LQTD23);2022年市级重点人才项目;人才引进培育专项(ZY2022RC01)。

华军,甘肃省张掖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张掖市植保植检站,邮编734000;张文斌,李文德,孙柏林,孙倩,张掖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王勤礼,河西学院。

收稿日期:2023-07-21

*通讯作者:张文斌(E-mail:zysjz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