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埃希氏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2024-04-15 13:10田永侠陈名霞
保健文汇 2024年2期
关键词:埃希菌大肠分泌物

文/田永侠,陈名霞

大肠埃希菌是院内感染致病菌之一,在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所致院内感染的占比最高,引起全身各个系统感染[1]。细菌耐药性已成为临床广泛关注的问题,对于大肠埃希菌更是如此,由于高等级以及广谱抗菌药的滥用,导致大肠埃希菌感染和耐药菌现象日益增多,可导致临床抗感染效果不佳,甚至造成病患。目前我国微生物学检测技术不断发展,及时准确的检验结果,可以为大肠埃希菌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2]。由于不同地区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及耐药特征存在差异,并且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细菌谱有所改变,尚未形成统一结论[3]。为进一步验证,本次研究中分析大肠埃希菌的分布特点与耐药性变化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测样本来源

选取2022 年 1 月1 日至2022 年12 月31 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受送检的各类标本2673 份,所有检测标本为不同患者非同一部位分离。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部门的审查通过。

1.2 标本处理

按第四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检验操作规程,对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及菌种鉴定、药敏试验。

(1)标本采集。标本采集取材后使用培养瓶或无菌试管盛放。血液采用无菌穿刺抽取,成人8~10ml/瓶,儿童3~5ml/瓶;脑脊液采用无菌穿刺抽取,2~3 ml/瓶;痰及其他呼吸道分泌物,采用诱导咳痰,取适量;咽、鼻拭子可使用拭子采集;尿液标本采集无菌清洁中段尿10 ml;脓液、烧伤创伤感染分泌物首先用75%酒精擦拭表面,取分泌物或脓物;穿刺液胸腔积液、腹水胆汁、心包积液、关节液、鞘膜液;常规消毒,使用注射器抽取或引流;粪便标本采用自然排便;生殖道分泌物采用无菌拭子;组织标本无菌操作留取标本于无菌杯中送检。

(2) 质控菌株肺炎克雷伯菌ATCCBAA-1705(KPC 型碳青霉烯酶阳性株)、肺炎克雷伯菌ATCCBAA-2146(NDM 型金属B 内酰胺酶阳性株)、肺炎克雷伯菌ATCC BAA- 2524(OXA-48 型碳青烯酶阳性株);肺炎克雷伯菌ATCCBAA-1706(非产碳青烯酶株)购自浙江康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 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均购自江苏省临检临床检验中心,所有质控菌株由本实验室保存。

(3)仪器与试剂。VITEK Compact 60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配套的鉴定卡和药敏卡(法国梅里埃公司),药敏纸片(英国Oxoid 公司),替加环素标准肉汤微量稀释板条(温州市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碳青霉烯酶检测卡试剂盒(北京金山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图MS1000 全自动微生物质谱系统。

(4)标本分离、培养及鉴定。将标本接种于培养基中,置于恒温箱中孵育,进行增菌培养。观察菌落形态,使用接种环挑取新鲜培养的单个菌落,制备细菌悬液,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鉴定卡进行鉴定。

(5)药敏试验。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NCCLS》第31 版公布标准,作为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判定标准。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配套的药敏卡片,检验人员培养细菌进行药敏试验,以各药物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判读。

2 结果

2.1 不同标本大肠埃希菌

表1 可见。本次检出大肠埃希菌568 株,为21.25%。最高的标本是羊水56.25%,其次脓液(52.60%)、组织(47.80%)、宫颈口分泌物(45.98%)、阴道分泌物(37.98%)、分泌物(29.59%)。

表1 不同标本大肠埃希菌检出

2.2 不同病区大肠埃希菌

表2 可见。肛肠科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为46.79%,其次普外科(45.37%)、内分泌科(42.31%)、妇科(42.14%)、产科(41.75%),其中568 株大肠埃希菌样本中,检出9 例CRE,分布在肾内科3 例、妇科2 例、普外科2 例、康复医学科1 例、重症医学科1 例。

表2 不同病区大肠埃希菌检出

2.3 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

表3 可见,发现568 株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71.37%),对哌拉西林耐药率45.45%,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为41.62%,对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39.15%、33.51%、33.33%、33.1%、32.39%、31.16%,对氨曲南、头孢他啶、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29.81%、28.57%、25.85%,而对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耐药性均不高,耐药率分别为7.73%、3.52%、1.23%、1.23%。大肠埃希菌的敏感性分析:替加环素、呋喃妥因的敏感性最高,为100.00%,由于米诺环素的实验数较少,故排除,其次亚胺培南(98.77%)、美罗培南(98.77%)、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6.30%)、阿米卡星(97.52)、头孢霉素类-头孢西丁(92.09%)。

表3 568 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

3 讨论

大肠埃希菌是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可维持肠道菌群的生理稳定,在机体免疫力低下、肠道缺乏刺激等因素下,大肠埃希菌会离开肠道的寄生部位,转移至肠道外部位,如胆囊、尿道、膀胱、阑尾等,引发其他脏器感染。临床上大肠埃希菌感染多见于老人、婴幼儿等易感人群,由于本致病菌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流行性,可导致院内感染流行。因此大肠埃希菌目前被列为重要的卫生指标菌之一[4]。《中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中指出分离菌株中,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最高,约为19%。而本次研究中送检2673份标本,大肠埃希菌检出568 份,占21.25%,高于平均水平,表明本地区的大肠埃希菌检出形势严峻,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5]。

本次研究中568 例大肠埃希菌样本中羊水最多,约为56.25%,其次为脓液(52.60%)、组织(47.80%)、宫颈口分泌物(45.98%)、阴道分泌物(37.98%)。其中多数大肠埃希菌主要以免疫力低下、妇产女性及新生儿多见[6]。另外大肠埃希菌是肠道中存在的正常菌群,大多数大肠埃希菌首先定居于直肠,当肠道出现问题时,才会引发肠道外感染。而肛肠科内以肠道疾病最多见,这也为大肠埃希菌的传播提供了更多途径[7]。本次大肠埃希菌标本,在肛肠科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因此肛肠科中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46.79%。其次为普外科(45.37%)、内分泌科(42.31%)、妇科(42.14%)、产科(41.75%)。分析如下:普外科中以手术为主,较大的切口、大出血及长时间手术、术后恢复都会增加大肠埃希菌转移或感染的概率。内分泌科中糖尿病老年患者最常见,妇科、产科中以免疫力低下的女性多见,当机体免疫力不足时,无法有效地抵抗致病菌感染,因此有更大的概率出现大肠埃希菌感染[8]。可以看出,免疫力低下和手术患者是大肠埃希菌感染检出的主要群体。另外本次568 例大肠埃希菌样本中检出9 例CRE,检出率相对低,这也导致碳青霉烯类中比罗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高,为98.77%。

临床上抗菌药物是治疗大肠埃希菌的主要手段,通过敏感性高的抗生素来杀灭或抑制致病菌,然而细菌耐药性已成为影响效果的不良因素。临床实际应用时,需要避免一些耐药性高的抗菌药物,尽可能选用高敏感性抗菌药物。因此治疗大肠埃希氏菌感染,尤其要重视药敏实验及抗菌药物管理,减少耐药情况的出现。本次大肠埃希菌样本中替加环素、呋喃妥因的敏感性最高,为100.00%,而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最高,为71.38%、其次为哌拉西林(45.45%)。需要加强大肠埃希菌的微生物检测力度,对耐药性高的大肠埃希氏菌可以选用替加环素为基础的联合用药、呋喃妥因等敏感性高的抗菌药物。

综上,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较高,主要见于羊水、脓液、组织、宫颈口分泌物、阴道分泌物,主要分布于肛肠科、普外科、内分泌科、妇科、产科等科室。应加强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检测力度,选用替加环素、呋喃妥因等敏感性高的抗生素。面对日益严重的细菌多重耐药性问题,临床治疗多重耐药细菌感染时,应当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避免抗感染治疗的失败,并能有效采取感染预防措施,控制和减少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猜你喜欢
埃希菌大肠分泌物
根系分泌物解铝毒作用研究进展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
大肠镜检阴性慢性腹泻与末端回肠病变的关系分析与探讨
522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和危险因素分析
花生根系分泌物的鉴定和化感作用研究
大口喝水促排便
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大肠俞穴调理肠胃大肠俞 通络调水止病痛
尿液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I类整合子分布及结构研究
珠海地区妇幼保健院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基因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