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式学习方法的探究

2024-04-16 09:34梁文俊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真实情境构建

梁文俊

摘要:问题式学习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构建有效的问题式教学模式,对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问题式学习 真实情境 构建

在多年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会遇到各种问题,最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基础知识把握不牢,对基础知识的印象停留在记住就行,对机械枯燥的记忆提不起学习兴趣;二是高级知识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无法掌握知识的内涵,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会灵活运用。分析其形成原因,跟学生一直被动的接受知识有很大关系,对知识来龙去脉不了解,对知识缺少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如何在教学中改变这一现状,使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更有成效,是我们学科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问题式学习的必要性

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模式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门研究方向,它的核心观点之一:知识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避免学生学了知识却不会灵活运用,给学生提供真实情景下的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头查找资料,从中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筛选,加工,整理,形成具有自身理解的知识,与小组成员共享,讨论直至解决问题。这样做使学生对知识的来源、形成有更深刻的认识,亲自建立起自己的知识,围绕问题展开思考,解决问题,更是经历了知识如何被使用。学生为解决问题而获取知识,又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发展了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更强化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二、问题的创设是关键

美国教育学家奥恩斯坦认为:一个好的老师能告诉他的学生许多关于问题的良好答案,但更好的做法是不直接说出答案,而是引导他的学生自己去思考出答案。问题是问题式学习模式的核心,所有活动都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因此,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讨论问题的设计,高水平的讨论问题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讨论形成一场“头脑风暴”,使学生对知识能够灵活贯通运用。讨论问题的设计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层次性原则。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实际,符合学情,既不能太难,超出学生能力范围,“吃不到的葡萄”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也不能太过简单,这会使提问变得形式化,没意思,学生也感受不到“顿悟”后的喜悦。比学生现有水平高一点的问题,使学生“跳一跳摘得到”是最理想的,在情感上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参与课堂的热情变得高涨。同时,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力求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资料查找搜集,归纳整理,討论研究,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第二,启发性原则。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启发引导,不要害怕学生学不会而直接讲授知识,也不要害怕学生想不到而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这样做只会剥夺锻炼自身思维的机会,长久以往使学生产生依赖性,失去思考问题的能力。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自学、分析、讨论、解决问题,获得问题的答案。

第三,趣味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只要学生对问题产生了兴趣,他就会更加愿意去搜集信息、掌握知识并进行解决。很多化学问题都是源于生活,教师要善于发掘生活当中的一些化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学习。例如,在学习有机物乙酸的性质之前,让学生观察家里的热水壶壶底有什么?会有什么影响,如何除去?鱼是有腥味的,父母煮鱼的时候是如何去腥的,为什么会加入醋和白酒?学生发现原来化学也不是那么“神秘”,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的“影子”,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久而久之,他们培养出用化学思维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三、实际案例分析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如何展开问题式学习模式,以下分享两个案例。

1.创设真实问题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一】揭秘网红洗涤剂“静态懒人神器”,这款洗涤剂很畅销,随处可见。带着一瓶网红洗涤剂进入课堂,让学生观看成分,学生很容易确认起漂白作用的成分是过氧碳酸钠。让学生分析“静态懒人神器”的如何起作用的,什么原理?在使用过程中应该要注意什么?如何保存?虽然这种物质在课堂上并未学过,但是,从过氧化钠,双氧水的知识,同学们很容易理解过氧碳酸钠中的“过氧”是-1价的氧原子,性质不稳定,容易起到氧化漂白的作用。至于使用过程需要注意什么,怎么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洗涤效果,可以让学生直接动手实验,哪怕一开始没有成功,分析失败原因,改良实验的方案,通过自己思考得来的答案比老师讲授的深刻得多。

播放一条视频:奄奄一息的鱼加入一勺粉末后,变得活蹦乱跳,引出“鱼浮灵”(其成分也是过氧碳酸钠),海鲜市场为了使鱼卖个好价钱,经常使用“鱼浮灵”使死鱼变活,以及网上、朋友圈曾经疯传的“鱼浮灵”致癌。以此,提问学生“鱼浮灵”致癌的真假,是否科学?学生从成分和反应原理上可以判断出致癌的说法不合理,理由是反应产生的成分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播放专家答疑的视频,这跟病人患病吸氧是一样的原理,是无害的,网络上的说法是没有事实依据的。但是有些不法商家生产过程中使用工业级过氧碳酸钠作为原料,过量使用有可能会导致重金属中毒。

2.有创造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

【案例二】在学习元素周期律专题推断未知元素时,如图所示,如何判断W、X、Y、Z是周期表哪一主族的元素?这种类型的题目,既要求学生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又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之后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以及成功的喜悦。这个问题有两个关键点,一是Z形成离子键,W、X、Y形成共价键,两者的类型不同,对主族序数的判断方法上有区别;二是容易忽略Z的一个电子转移给了X原子,容易误判X元素的族序数。

我校实施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仍不完善,许多做法仍然很稚嫩,有待于先进理论指导,需要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完善。

参考文献:

[1]刘儒德 基于问题学习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J]教育研究.2002,2

[2]詹明静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问题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教学与管理2007.8

猜你喜欢
真实情境构建
用情境式抛锚优化信息技术课堂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双重情境学习模式(DSLM)案例介绍及评析
基于TBM情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探究
初中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