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习作回到自然中去

2024-04-16 09:34黄颜芳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桑娜习作作文

黄颜芳

“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是啊!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教师指导得有板有眼,但学生作文要么假话连篇。要么干巴巴的。我认为这很大程度是因为传统的习作教学远离生活实际造成的。因此,只有在实践中借助自然教学法,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这样,才能更大限度地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一、以教材为着眼点,让学生的思维自然流露

语文学科是最丰富多彩的学科。我们教学的每一节课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环”,或者说是知识网络中的一个“眼”。我们只有从这一“环”一“眼”向有关的知识面延伸和辐射,才能清晰地把握教材。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但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个例子,给予学生一个充分的想象空间,挖掘学生内心的感悟,写出自我感觉最合理、最满意的习作。如学了《穷人》一课后,我们除了被桑娜和渔夫的善良感动外,还应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在稍作思考后先说后写出在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后,桑娜一家的生活会如何发展?虽然说谁都希望有美好的结局,但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所以仍有少数学生写出了桑娜一家的生活越过越艰难,但仍乐观地面对生活;有的甚至写出了桑娜一家被台风刮到海里后顽强拼搏的场面,体现了生命无价的可贵精神。由于让学生的思维自然流露,所以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虽然情节各有千秋,但都有血有肉,感人多了。

二、关注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倾吐欲望

在一次“六一”庆祝前夕,在与学生交谈后我发现:学生对学校“六一”庆祝活动的安排颇有微词,我灵机一动,便以《“六一”应这样庆祝》为题进行习作,结果果然不出我所料:就是那些平平常常默默无语的学生所写的文章,也由“兔尾”变成“豹尾”,洋洋洒洒两页多,且言辞中肯,感情强烈。看来“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语)学生在其感兴趣的方面有了较深的情感体验,在一定情境中遇到这方面的话题则情动而辞发,激活了脑中丰富的,沉睡着的生活积累,因而“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反省我们的传统习作教学伊始,教师便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明确哪些材料可用,是最合适的,如何开头,又如何结尾,讲得越透彻,越细致,学生受到的束缚越多。学生情感如一潭死水,而完成一篇佳作,它必须学生是情感的积极参与,因为学生内在的词汇若没有情感的驱动,只能永远保持沉默。只有让学生进入激活状态,情感的大海才能有壮丽的浪涛,才能使学生的内部语言高度活跃起来。这样,在情感与语言的相互作用下,学生所写的作文自然就会有血有肉,展示出小学生那天真的心灵,纯洁而绚丽的儿童生活世界,从而达到习作的目的。若忽视了“情感”激发,那么再丰富的生活积累,也永会沉睡不醒,其习作仅是提纲陈述式而己,更不用说具有个性,那么学生内部语言的生成,表达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了。反而会与习作教学目标背道而驰——久而久之,学生对习作便会索然无味,逐渐产生厌作情绪,甚至形成轻微心理障碍。因此,除了选题时要贴近学生生活外,更主要的是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抓住契机,活化学生的丰富积累,真正达到“我要写”的境界。这样习作练习才能有可能使学生的内部语言得以生成,表达能力得以提高,学生习作学习生活才有生命的律动。由此看来,激活学生情感,激活学生的积累,这些看似文外的功夫与“习作方法”的指导这种文内功夫同样的重要。 当然激活学生情感也不是件易事,其基本因素必须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师生间必须是零距离,其次激发学生对选题的兴趣,再者便是创设一定的情境。

三、回到自然中去,积极寻找习作素材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的教育思想。她形象地解释说:“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看到了,也就记得了;做了,很自然地理解了。”对小学生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确实,相对于情境体验而言,实践体验更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无比宽广的空间。在新课标新理念指导下的课堂,已不仅仅指教室、校园、家庭、社区、商场、大自然,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学生学习的课堂。所以,我最经常跟学生说的话是“在搞好学习的同时,多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从中提高自理能力。然后呢,家里有条件的同学,应经常利用节假日出去旅游,以便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即使家里不富裕,不能出外游玩,那么回老家帮帮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管哪种做法,你留意了,最好能拍下来或者记下来,都有可能成为你某篇习作里的素材,甚至對你今后的生活起作用也说不定呢!”正因为我经常鼓励学生回到自然中去,让学生学会多观察,多实践,所以,在今年的“读一本好书”活动中,我班的胡国贞同学才会在看了《第二课堂》后,结合自己回老家生活的经历,才会在短时间内一气呵成写出优秀的征文——《我与〈第二课堂〉同行》(荣获该项活动二等奖,是我县唯一获奖的同学)。虽然还有不少同学的习作没能发表,但是他们的自理能力在我的教导和家长的配合下,确实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数黄凯潆同学最厉害——在寒假期间跟妈妈以及妈妈的同事去香港旅游,在香港某个地铁站走散时,仍能镇定地带着另外两个惊惶失措的他妈妈同事的孩子原路折回,找到还焦急地在原地找个不停的亲人。

换句话说,把学生的社会经历、生活体验、所见所闻引入课堂 ,引到作文教学中来,并且在课堂上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把自己对人生的看法、社会现象的评判、生活的喜忧、家庭的悲欢等来个真情流露。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体会到课堂是他们学习的乐园,写作不再是言而无物,无话可说,不再是件苦差事。

需要提醒的是,现代课程与科学技术的整合使得教学容量大,效率高,学生可以借助软件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提高阅读能力,进行习作。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物投影、电视、电影、电脑等进入课堂,使学生在更广阔的时空中联想、创新,丰富积累,提高素养。特别是电脑的普及,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无限倍。时下流行的“资源共享”,也让学生找到了知音,懂得实践不足网上补,在浏览的过程中寻找合适的资料,并能去粗取精,写出一篇篇不落俗套的习作。这也不失为一条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途径。

正所谓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无论我们采取哪种做法,采用什么教学手段,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能够打下扎实的基础。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尝试一下习作自然教学法,让学生的写作水平来个突飞猛进而努力吧!

猜你喜欢
桑娜习作作文
穷人
《穷人》梗概
续写《穷人》
穷人的心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