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在主动

2024-04-17 04:37
人力资源 2024年1期
关键词:职业化职场意识

毕业在即,大学生们正面临多叉路口的选择:青春年华,是去创业叱咤商海,还是就业一展宏图,抑或是躺平回家啃老。佛说:不可说,不可说,一说皆是错。

大学生走出校门,首先要适应身份角色的转换,套上一层适应环境的面具,玩转各类角色扮演。认识到这点,就能在精神上搭建起预设支点,心才不会空。

心不空,就要向内逐渐填满价值。有了价值就会得到应有的回报。企业里有一个使用频率最高的用语——管理。所谓管理,就是使人的行为在一个组织当中按照最有效率的方式活动,从而使人达到预定的目标和绩效结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凡事勉强去做,力量只能发挥“一”倍;了解后去做,力量可以发挥“一点六”倍;而具有创新能力后去做工作,力量可以发挥“三点一”倍。许多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不愿被人“管理”着干,认为有失尊严,所以心不服,气不顺,勉强为之,更为可怕的是他们放弃了“自我管理”,每天无所事事,没有成绩,只能被领导和同事送上一个外号——“梁山军师——无用”。

在你翅膀没硬之前,“食人俸禄”是你生存的保障,“忠人之事”是你发展的前提。市场制度下的道德,是将人的利己之心变成利人之行。司马迁在 2000 多年前预言的市场经济就是“各劝其业,乐其事;各任其能,竭其力”,“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这道理再简单不过了。你以忠人之事的结果感恩老板,老板就把你当成主人,当成君子。满足追随者需求,是老板之所以成为老板的道德事实。不要苛求老板放弃对你的管理权,你的成长、成熟,就来自一级级阶梯的管理,一个个职场的历练,以至你成为管理者,管理别人做人做事做结果。请记住,“低头需要勇气,抬头需要实力”。比尔·盖茨对微软新员工有一句训导,说得非常好——在你没做出结果前,不要奢谈尊严。

面对创业还是就业这道单选题,无数过来人都给出建议,要创业先就业,但有一种意识是害人的,那就是“打工意识”。它会影响你获得职业化成长的快乐感。“打工挣钱”心态是 30 年前的产物,现在讲的是走“创客”之路、“走职业化之路”,为自己择业,以职业为事业,视职业为乐业。只有在职场中化被动为主动,才能寻找到工作的乐趣。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从保护到主动出击,从被管理到自我管理,“主动思维”显现出对职业的忠诚度。不必局限于开公司当老板,当树立起“好好爱自己”的意识后,不管哪个工位都是接驳世界的创业窗口,展现的是你的敬业、职业与专业的人生态度。

创业落地则为事业。事业,就是职业、专业、敬业的代名词。职场人都有一个朴素的追求,就是多多挣钱,但如果你價值不到位、方法不对,那努力就白费。

猜你喜欢
职业化职场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