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旅视角下的重庆开埠文创设计研究

2024-04-17 07:14邹爽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开埠文旅文创

一、数字文旅发展视域下重庆开埠文创概况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增长,文旅产业不断拓宽其边界,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为用户 提供丰富多样、个性化的消费体验,并推动了 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 (2023年)》报告指出,2022年, 全球51个主要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已经超过41万亿 美元,其中,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仅次于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数字市场,数字中国建设成果显著。《“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要推进智慧旅游发展,发展沉浸式互动体验、虚拟展示等新型旅游服务。在此背景下,数字 技术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正催生新的业态和模式,这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旅游体验,也为文 化创意产业的数字化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一)重庆开埠文化概要

重庆这座蕴含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山城,自古以来便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关键商贸和文化中心。重庆的开埠文化可追溯至清代末期至民国时期,在此期间,重庆被确立为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成为内陆与外界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枢纽。现存的重庆开埠遗址数量庞大且种类丰富,以重庆开埠公园为例,打造了重庆开埠历史陈列馆,修复了部分开埠时期老旧建筑,再现了当时的建筑原貌。这些历史遗迹宛如一本厚重的历史书卷,静静地诉说着重庆近代在经济、文化和政治领域的沧桑变迁,那过往的历史,早已深深融入了重庆这座山城的灵魂之中。然而,由于城市化发展与数字技术的飞速迭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重庆开埠文化却逐渐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之中。

(二)重庆开埠文化文创产品开发现状

目前,由重庆开埠文化衍生的周边产品深受市民和游客的喜爱,包括特色纪念品、创意工艺品、文化衫等,均融入了重庆开埠文化的独特元素。例如,重庆开埠遗址公园积极打造文创名片,通过复刻重庆开埠旧址、旧物以及推广公园独特的IP(知识产权)形象,融入潮流设计理念,创立了独属重庆开埠文化的文创品牌“开物”。这些产品凭借独特的设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

然而,重庆开埠文化的文创产品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产品设计创新和多样性不足、文创产品的品质和文化内涵需进一步提升等问题,此外,还存在宣传力度小以及普及率低的问题,制约了重庆开埠文创产品的生存与发展。为了使重庆开埠文化不在时代与历史的车轮下湮灭,有必要加强对该文 化的研究和挖掘,提升重庆开埠文创产品的品质。

三、数字文旅背景下重庆开埠文化文创设计的实践探究

(一)将文化性融入设计

设计是推动文创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文化则赋予了文创产品核心价值。本次文创设计通过结合重庆开埠时期的文化特色、历史遗产和艺术资源,丰富重庆文创产业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增强重庆开埠文化品牌的识别度和吸引力。同时,有助于吸引游客和消费者,开拓新的市场机遇,促进重庆地方文化的保护,强化地方认同感,为地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动力。

在实际调研中,笔者发现大众对于重庆开埠这段历史的了解度较低,现有文创产品开发的效应和价值效果弱,宣传力度不佳。因此,在本次“重庆开埠文创设计”案例中,笔者将地域特色融入插画中,展现重庆开埠文创的设计背景,例如,重庆开埠重要历史遗址王家大院、立德乐洋行、若瑟堂等元素,巧妙地融入艺术作品中作为插画素材。自开埠以后,重庆从一个内陆码头商埠发展成为长江中上游最大的城市,因此,笔者特意在插画中融入“船只”这一地域特色元素,复原当时重庆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让使用者从画面中直观地获取到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地域等信息,唤起使用者心中的城市独特记忆,使文创产品成为讲述重庆历史故事的载体,在深化产品文化内涵的同时增强了传播价值,同时确保了产品设计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二)将创意性融入传播

设计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其内在的创意和实用性,还依赖于有效的传播策略,以确保这些设计能够达到其应有的影响力和应用价值。设计与传播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设计作品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的实现。所以,在重庆开埠文创产品设计中,需注重文化内涵的现代审美表达,以突显产品的艺术性、创新性。在本次重庆开埠文化为主题的文创系列产品中,笔者应用鲜明且具有跳跃性的色彩,如活力四射的 红色、深邃的蓝色、明快的黄色等。这些色彩的选用不仅极大增强了产品的视觉吸引力,使得这一系列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元素更加突出、更加易于被消费者识别和感知。

此外,鉴于当前文创产品设计趋向于简 洁、清晰与直观,本次文创设计特别注重对图形元素的提炼与重组,通过简化的线条和形状,将复杂的文化内容转化为易于识别的视觉语言,创造性地还原历史故事,一方面提高产品的观 赏性,另一方面确保了消费者能够迅速地从众 多信息中捕捉到关键的文化元素,从而在视觉 上立即被产品所吸引,并驱使消费者进一步探 索其背后的开埠故事。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文 创设计在通过图像进行AR(增强现实)技术扫描时,不仅能看到生动的场景,还能听到一些 具有重庆地方特色的音效,比如码头熙熙攘攘 的叫卖声、江岸纤夫拉船的齐呼声等,更全面 地展现文创设计的时代背景,也充分体现了地 域特色,使文创产品更具整体性与创意性。

(三)将互动性融进体验

随着文化旅游消费的不断升级,游客对数字化产品的需求也在持续上升,文创产品需要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双重加持,以提升产品的使用价值和用户体验。本次设计将数字技术融入重庆开埠的文创设计中,实际上是在为沉浸式文旅体验注入了互动性的元素,大幅提升 了产品的视觉表现力,利用数字技术的视觉特点与功能,为重庆开埠文化的宣传提供更多可能性,拓宽开埠历史的传播方式。通过扫描文 创产品上的图案或插图,使用者就可以透过屏幕看到动态的、立体的、艺术化的历史碎片,画面中也许是卖力的纤夫拖着木舟在江岸旁边埋头前行,也可能是透过慈母堂那五彩斑斓的窗柩看到远行的“川江号”,通过AR技术的再现,了解重庆的开埠文化的过程,不再仅仅是一次被动的观赏体验,而是变成了一场可以互动的历史之旅。

技术与文化的融合能够让游客在虚拟空间 中穿越回开埠时期的重庆,与历史建筑及历史人物进行虚拟互动,在观赏重庆开埠相关动态影像的同时,能够向使用者普及重庆开埠相关的历史知识,让游客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重庆开埠时期的历史风貌,增加游客的参观体验感和 参与度。这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游客的体验质量,也增加了文化旅游的吸引力,从而为重庆开埠这段重要历史的留存提供了新的路径。

四、结语

如今,让历史文化与城市协调发展,成为城市建设者们不断探索的命题。合理运用科技 赋能文化和旅游产业,推动其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通过将科技与文化创意融合将重 庆开埠文化推向社会大众,为其在日益加速的城市化進程和数字化时代的现代社会中获得更多的生存和发展机会,能够吸引关注度,从而 扩大受众群体,让更多的人来了解重庆开埠文化。同时,本文以此设计为契机,以期为文化 创意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让地区经济在开埠文化的滋养下蓬勃发展,真正实现文化创造价值、文化造福于人的目的,进一步推动文旅业的繁荣发展。

基金项目:2022 年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重庆开埠文旅产品数字化开发研究”,项目编号:CYS22440。

[作者简介]邹爽,女,汉族,重庆人,重庆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网络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开埠文旅文创
陶溪川文创街区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近代华北开埠城市《红楼梦》戏剧演出述论
“不落灰”的文创
法国领事馆旧址 见证重庆百年开埠史
铧芯文创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文旅照明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