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22年江苏省设计学学科发展现状研究

2024-04-17 12:12顾思慧叶迅荣
艺术科技 2024年7期
关键词:学科发展

顾思慧 叶迅荣

摘要:目的:随着新文科建设与相关教育工作的正式启动,如何促进设计学学科适应新文科改革发展需要,成为当下设计教育工作者的主要研究任务。江苏省设计教育工作者应清楚该省的设计教育发展现状和实践。方法:本研究运用文献收集法,回顾2012—2022年江苏省设计学学科学位论文关键词,发现江苏省设计学学科教育具有人性化、文化与传统、技术与科学的倾向与特点。结果:结合关键词探究江苏省设计学学科特色,依据设计学发展的边界和交叉问题提出了江苏省各高校结合自身其他优势学科发展、各高校积极交流优势互换和各高校共同努力发展具有江苏特色的设计学学科的观点。结论:因特殊的边界性,设计学成为交叉学科具有必然性,“艺术设计”更名“设计学”和新文科建设的号召充分说明了国家与教育工作者对设计学学科发展的期盼。江苏省设计学学科不仅基础雄厚,各高校还分担了不同的学科任务,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

关键词:江苏省设计学学科;学科发展;学位论文關键词

中图分类号:J50-4;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7-0-05

1 背景

2019年,新文科建设与相关教育工作正式启动,如何促进设计学学科适应新文科改革发展需要,成为设计教育工作者的主要研究任务[1]。有学者提出“品学、艺理、古今、中外”的相关理念[2],认为设计学学科一方面紧盯国际同行发展前沿趋势,另一方面要实实在在做好本土化的学科建设;也有学者总结出“识变、求变、应变”的相关理念[3],认为设计学学科需要深入理解世界已经发生的变局、变革与变化,才能迎来应变;还有学者表明[4],学科发展应该回应社会需求与关切,树立文化自信、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发展、跨文化交流与交融是学科建设的时代任务。纵观学者发表的观点,可以发现一个共性,设计学学科为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达到交叉学科建设的目的,需要进一步开阔视野。其实,从2012年“艺术设计”更名为“设计学”开始,就有学者开始探索该学科的交叉路径,强调将现代科技成果和价值判断应用于设计之中[5],时隔7年,新文科建设明确提出并强调“交叉”的概念,学界对该学科的重视程度和推动其变革的渴望可见一斑。为了使设计学学科实现良性发展,应该厘清学科发展现状,进而更加理性地编制相关教学计划,以响应新文科建设的号召。

温故而知新,回顾过去是为了展望未来。学位论文的质量是衡量教育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6],设计学学科的学位论文数包含设计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总数。江苏省是我国设计学学科教育大省之一,共有11所高校开设了设计学学科,且其中4所高校招收博士研究生。作为江苏省的一名设计教育工作者,笔者以2012—2022年江苏省设计学学科学位论文数为样本进行分析(从“艺术设计”正式更名为“设计学”的年份算起),一探江苏省设计学学科的教育发展水平,旨在为江苏省设计学学科的师生带来一些启发。

2 数据

本研究采用学位论文关键词分析方法。关键词是科研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科研成果和研究主题[7]。

2.1 关键词数

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江苏省设计学学科发展现状,进一步分析学科的相关成果与主题,从中国知网收集了11年的学位论文2311篇,共9626个关键词(见表1),其中A校3529个,B校1055个,C校1419个,D校651个,E校396个,F校329个,G校322个,H校785个,I校963个,J校67个,K校110个。学位论文数代表一所高校在该省学科中的贡献程度,关键词数量与学位论文数量呈正比。不难看出,A校、B校、C校、H校和I校对江苏省设计学学科贡献相对较大。

2.2 关键词频

通过对11年关键词频率变化的研究,可以整体了解江苏省设计学学科的发展变化。学者们为了清楚表达研究主题,关键词一般会使用复合词组,如关键词“介入式数字图表设计”是由“介入式”“数字”“图表”“设计”4个词语组成的。笔者在计算关键词频率变化时,对关键词进行拆分后得到的词语进行统计,同时为了使计算结果更加合理,“设计”“艺术”“设计艺术”等不纳入统计范围。梳理关键词,选取每年频率前10的词语,得到表2。

由表2可知,江苏省设计学学科在主要发展建筑、景观、空间、视觉、产品等热门研究方向的同时,注重“文化”和“体验”研究。2012—2017年“文化”的出现频率最高,2018—2022年“体验”的出现频率最高,两者在多个年份位居前列且相伴出现。江苏省设计学学科也注重“用户”和“交互”研究,“用户”一词除2021年外均有出现,“交互”一词除2012年和2016年外均有出现。其还注重“城市”“传统”“服务”研究,“城市”出现于2012年、2013年、2014年、2019年、2022年的最高词频中,“传统”出现于2012年、2013年、2017年、2019年,“服务”出现于2016年、2018年、2019年、2021年、2022年。

每年江苏省设计学学科的研究主题也有一定的变化,如2012年“情感”和“工业”成为最高词频之一,2013年“需求”成为最高词频之一,2014年“传承” 和“女性”成为最高词频之一,2015年的“创新”和“应用”,2016年的“老年”,2017年的“应用”,2018年的“儿童”,2019年的“认知”,2020年的“乡村”,2021年的“信息”和“智能”,2022年的“游戏”。

2.3 各高校关键词频

根据11年来各高校关键词频率,可以整体了解各高校对江苏省设计学学科的发展与贡献。梳理方法同上,得到表3。

由表3可知,江苏省各高校设计学学科的发展各有千秋。A校侧重发展产品、空间、视觉的设计研究方向,B校侧重发展景观、建筑、空间、视觉的设计研究方向,C校侧重发展建筑、空间、视觉、展示的设计研究方向,D校侧重发展摄影、动画,E校侧重发展景观和空间,F校侧重发展产品和展示,G校侧重发展产品和视觉,H校侧重发展空间、景观和建筑,I校侧重发展景观、空间和室内。J校与K校关键词单位数量较少,说明其设计学硕士生招生数量较少。J校侧重设计新兴概念方面的研究,K校注重对用户群体的研究。

3 分析

2012—2022年江苏省设计学学科发展独具特色。总的来说,11年的发展注重服务不同人群的设计需求,也注重文化与传统方面的设计研究,还注重新技术或新科学在设计中的运用,同时各个高校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在注重服务不同人群的设计需求方面,自2012年以来,江苏省设计学学科的学位论文频繁出现“体验”与“用户”这两个关键词。江苏省设计学学科教育不仅关注传统社会群体的设计体验,如教师群体的平台设计、公务人员的网页设计、医护人员的管理系统设计等,也关注新型社会群体的设计体验,如“Z世代”的品牌设计、网络社交人群的界面设计、游戏体验人群的产品设计等。江苏省设计学学科教育重视弱势群体的设计体验,“女性”成为2014年江苏省设计学学科的高频关键词之一,“老年”成为2016年的高频关键词之一,“儿童”成为2018年的高频关键词之一。江苏省的一些高校将弱势群体的设计体验作为自身的设计教育特色,如D校关注儿童相关的设计问题,G校和K校关注老年人相关的设计问题。具体而言,江苏省设计学学科关注女性时代形象设计变化(新中国成立后连衣裙设计变化)、消费心理对设计产生的影响(从女性消费心理角度探析服装橱窗设计)、生活需求设计(妊娠期的APP设计)等,关注到了儿童认知教育设计(儿童食育系统与体验设计)、成长环境设计(城市儿童公园设计)、特殊儿童服务设计(弱视儿童无障碍产品设计)等,关注到了老年人的生活环境设计(城市“原居安老型”居住环境设计)、健康服务设计(老年患者的慢性疼痛评估界面信息设计)、行为活动设计(老年人座椅舒适性)等。不难看出,江苏省设计学学科教育具有人性化特点。

在注重文化与传统的设计研究方面,江苏省设计学学科的学位论文频繁出现“文化”和“传统”两个词。在江苏省各高校中,A校在此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江苏省设计学学科教育重视新兴设计文化的开发,如亚文化的移动社交产品设计、卡通文化的文创设计、Hip-Hop文化的展示空間设计等。江苏省设计学学科教育在面对传统设计文化时,一方面注重对设计历史的发掘和记载,如曼生壶设计、清代女性头饰设计、东周设计生态等,另一方面注重设计历史的传承与创新。有学者总结归纳了江南传统村镇文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乡愁空间”和“回归日常”的当代江南村镇景观活化设计方法;也有学者总结归纳了苏州平江路历史街区的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对苏州平江路历史街区的形象进行创新设计;还有学者总结归纳了我国青铜文化史,根据铜陵市青铜文化景观设计作品探索我国青铜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设计路径。有些高校在此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如B校以苏州文化为特色,C校注重工匠文化,I校注重城乡文化等。我国已经建设了与世界设计领域和学科基本相符的各类设计学,应该审视设计学在哪些方面传承了我国的传统文化[8]。江苏省设计学学科教育不仅注重对历史文化的发掘和保护,还强调对其的传承与创新。

在注重新技术或新科学在设计中的运用方面,“服务”“交互”“界面”“系统”“智能”“游戏”等是设计学学科容易与其他学科产生交叉的领域。在这一过程中,其他学科的科学技术逐渐被设计学吸纳运用,为设计学提供了全新的技术与理论支持。具体而言,在城市设计方面,有学者运用3DCG和VR技术并结合脉搏测试,开发了城市设计中视觉化设计技术工具;在交互与体验设计方面,有学者基于自动驾驶技术,结合社会学、营销学,构建了移动生活方式要素模型;在用户界面设计方面,有学者尝试将KANO-QFD的理论模型运用在分析老年人智能手机上,通过模型数据重新设计老年人智能手机界面的功能规划、信息构架和原型图等。在翻阅学位论文的过程中发现,江苏省设计学学科教育设计与新技术或新科学结合得最多的研究方向是产品设计,传统设计方向中的环境设计、视觉设计和服装设计在此方面相对薄弱。关于此方面的研究,A校、E校、G校、H校和K校的贡献较为明显,其中A校贡献最大,关键词“交互”88个、“界面”44个、“智能”44个。江苏省设计学学科教育在面对交叉学科——新文科前,积极进行了学科调整,同时在人性化设计和传统文化设计方面对新技术或新科学进行了高效运用。

4 讨论

设计学学科具有特殊边界性,其边界与其他领域交叉的区域出现了相互渗透的情况[9],所以设计学成为交叉学科是大势所趋。新文科建设强调推动学科与新科学、新技术的交叉,目的是号召教育工作者主动探寻设计的边界,但“与新科学、新技术的交叉”这句话内涵丰富,设计学学科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理解与实践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本文通过探究学位论文关键词变化与翻阅论文发现,江苏省设计学学科的教育工作者在探寻设计边界上付出了诸多努力。自2012年开始,学位论文关键词所涉领域不断扩大。例如关键词“中国”得以凸显,11年来江苏省设计学学科学位论文涉及少数民族的设计史料、传统器具、民俗民艺、城市形象再更新、老字号品牌复兴、乡村文化振兴、设计知识产权问题等方面;一些群体的关键词被凸显,涉及新兴群体、工作群体、弱势群体等多个群体,且每一个群体的研究被不断细分,如在弱势群体方面,探索了儿童中的弱视儿童、弱听儿童、心理障碍儿童等,也探索了老年人中的残障老人、心理障碍老人、娱乐需求老人等,还探索了无家可归、低收入、教育欠发达地区的特殊弱势群体;一些关涉数字化的关键词得以凸显,涉及数字化衍生品设计、智能家具与家居设计、5G设计、元宇宙设计、数字军工设计、未来生活方式设计、跨媒介设计、历史设计再现等众多设计门类。结合第三部分的分析得出,2012—2022年江苏省设计学学科的教育是通过“体验”“用户”“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研究,利用其他领域的理论或技术形成交叉来探寻江苏省设计学学科的边界发展问题的。

通过上述研究发现,设计学要实现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并探寻设计的边界,需要依托高校自身以及江苏省的其他学科优势,进而形成设计学学科独特的发展优势,为设计学学科的边界性问题指明相对理性的研究方向,奠定坚实的研究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江苏省各大小单位应成为探寻设计边界的重要一环,促进江苏省设计学学科集群发展。综合江苏省设计学学科自身的发展特性,江苏省设计学学科教育中的大小单位应注意以下几点。

4.1 各高校设计学结合自身其他优势学科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在发展设计学的过程中,主动往自身具有明显优势的社会科学渗透[10],推动了设计学与社会学的交叉融合。各高校为打破学科壁垒,寻求学科交叉,探寻设计边界,首先应使设计学与自身的强势学科建立相互渗透的关系,推动极具自身特色的设计学学科交叉研究。江苏省有的高校拥有深厚的医学基础,发展了带有医疗健康特色的设计科学;有的高校工学基础深厚,发展了以军工或智能产品为特色的设计科学;还有的高校人文科学基础深厚,发展了具有文化特色的设计科学。高校强势学科拥有扎实的学科研究基础,设计学学科与强势学科交叉,有利于拓展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能够获得相应的人才和知识辅助,探索更合理的研究思路。学科交叉虽是大势所趋,但各高校的设计学学科也需要理性判断时代之变,在探寻设计边界的过程中不应盲目变革,要在与高校优势学科形成交叉的基础上拓展设计边界,在变革过程中立足学科研究的根基,形成自身优势特色。

4.2 各高校设计学之间积极交流优势互换

在东北高师教育联盟中,各大高校依托师范教育特色和学科优势进行资源共享、风险分担、利益分配,不断实现优势互补[11]。江苏省设计学学科教育也应如此,各高校形成设计学学科特色后,应该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形成基础更扎实的设计科学。一方面,各高校要自发组织、交流和共享成果,如注重文化与传统的高校与注重传承与创新的高校积极交流、优势互换;另一方面,相关教育部门要主动组织、发起相关的成果共享活动,如组织以医疗健康为特色的高校承办相关学术活动,扩大该研究方向的影响力,使更多学者参与进来。最后,江苏省设计学学科教育要形成相对稳定的成果共享组织、平台或联盟,进而打破江苏各高校设计学研究发展的局限性,扩大江苏省设计學学科研究边界。各高校在发展设计学的过程中,要本着开放合作的原则加强交流,这不仅有利于清楚认识自身发展的局限性,还有利于取长补短,增强自身学科实力。

4.3 各高校共同打造具有江苏省特色的设计学学科

美国有8所高校发挥自身特色,成立了美国高校创客空间联盟,为美国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和具有创新型工程技术特色的人才提供了范例[12]。江苏省设计学教育具有“文化”“体验”“用户”“传统”“交互”等方面人性化、文化与传统、技术与科学的学科特色,所以江苏省设计学学科应该在合作的基础上发挥本省的学科特色。在此过程中,江苏省教育部门要把控好教育研究方向,维护和发展好江苏省设计教育特色,可以号召或举办相关学术活动或分享会;各高校要清楚了解江苏省设计学学科的优势,积极倡导学院探索设计学保持自身优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依托优势方向往其他方向扩展,从而扩大设计边界;各设计教育工作者要引导设计学者基于江苏省特色方向进行学科研究,在保持自身学科特色的同时,逐步与其他领域交叉融合。只有当各人、各单位、各部门共同努力形成集群化发展时,江苏省设计学学科才能看清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发展优势,进而保持自身发展特色、获得新的发展动力等。

5 结语

设计学因特殊的边界性成为交叉学科是一种必然趋势,“艺术设计”更名为“设计学”和新文科建设的号召充分说明了国家与教育工作者对设计学学科发展的期盼。江苏省设计学学科基础雄厚,注重人性化设计、文化传统设计以及科学技术的运用,且各高校分担了不同的学科任务,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江苏省设计学学科的教育工作者和相关单位、部门应该清楚江苏省设计学的现状,各高校要结合自身其他优势学科,加强沟通交流和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努力发展具有江苏特色的设计学学科。

参考文献:

[1] 郭晓.宁钢:重视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J].艺术教育,2022(4):11-12.

[2] 宋建明.新文科建设语境下的设计学科建设的深度思考[J].设计,2021,34(12):64-67.

[3] 宋协伟.设计的时代[J].设计,2021,34(12):80-83.

[4] 鲁晓波.应变与求变 时代变革与设计学科发展思考[J].设计,2021,34(12):56-59.

[5] 李宏.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2(11):35-38.

[6] 吴萍萍,叶继元.中国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著录规范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2019(4):30-34.

[7] 王知津,李赞梅,谢丽娜.国外图书馆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关键词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36(6):116-123.

[8] 周志,刘晶晶.“工匠精神与当代设计”学术论坛纪要[J].装饰,2016(11):42-45.

[9] 杨艳芳.现代设计的本质与边界[J].艺术设计研究,2022(4):63-67.

[10] 刘婷婷.设计学与社会学的对话: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文化与交流”项目为例[J].装饰,2022(3):127-129.

[11] 刘益春,高夯,董玉琦,等.“U-G-S”教师教育新模式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5(3):17-21.

[12] 万力勇,黄焕,范福兰.活动理论视域下高校创客空间的结构要素、演化规律与运行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9,40(12):81-89.

作者简介:顾思慧(1998—),女,江西南昌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叶迅荣(1997—),男,江西赣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传统造物史论。

猜你喜欢
学科发展
浅论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与当代音乐学科发展
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研究
建筑学建造教学探讨
提高学科发展质量下高校项目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中外公共政策学科发展情况对比研究
世纪之交20年湖北省语言学科发展巡礼
重大基础建设对美国土木工程高等教育的推动作用
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科发展的途径研究
论学科建设的内涵及特点
迈向人类学的中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