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可不必老来瘦

2024-04-17 08:10湖北朱辉
金秋 2024年2期
关键词:元朗四喜丸子

◎文/湖北·朱辉

老顾是我的同学,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三十多年前。当时电视剧《围城》热播,老顾还是小顾,与剧中的诗人曹元朗长得有点像,也是胖乎乎的。剧中曹元朗被戏称为“四喜丸子”,小顾体型小一圈,有个同学私下给他取外号“二喜”。

老顾有肥胖基因,家里人过了30岁,都吹气球似的发福。老顾也不例外,刚到中年就由“二喜”变成了“四喜”。这几年疫情原因,大家都没见面,我只是看到他的微信步数每日始终在2万步以上,大多数时候是我朋友圈里的冠军。最近再见到他时,他已经从“四喜丸子”变成了“麻杆”,实现了减肥人士想瘦成一道闪电的梦想。

老顾说幸亏自己加强锻炼,及时减肥,才使得“四高”(血糖、血压、血脂、尿酸)基本控制住了。然而我觉得每天2万步,实在有些多了,就问他膝盖有什么感觉。老顾说最近一年膝盖、脚踝经常隐隐作痛。我就劝他还是少走一点,他今年不过56岁,这样下去恐怕再走几年就得拄拐了。

近来看一些健康讲座,专家说步行并非量越大越好。对于老年人,日行万步都有些多了。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一般人每天步数保持在6000步以上就可以了。许多“四高”的人往往顾此失彼,只注意到多走路可以降糖、降脂,却没有想到以后如果过早地坐上轮椅,生活质量更没有保障。

至于追求瘦身,总想将体脂比维持在正常值以下,其实也不可取。有研究机构曾针对超过六百万人进行了一项长达40年的追踪调查,发现超过标准体重10%到15%的稍胖者最长寿。体重超标35%以上,才容易发生多种疾病。一般情况下老年人的体脂率要保持在20%左右才是合适的,过胖过瘦都会带来一些健康隐患。这些数字读起来比较抽象,我身边发生的事是实实在在的。

近几年我送走了两位亲人,他们都已年逾八旬,去世时都骨瘦如柴。尤其是我父亲,遗容就像一具木乃伊,脸上身上几乎无肉。他们人生的最后时刻,其实都是在打消耗战。由于无法进食,除了打吊针输入营养液,就是靠消耗身上的脂肪肌肉。由于平时“库存”不足,自然扛不了多久,很快油尽灯枯。相对而言,略胖一些的老人,通常耐耗一些,因此也就多了几分逆转病情的机会。

俗话“ 千金难买老来瘦”,而如今的医生又劝老人要微胖一点,难道是古人错了几千年?非也!一位专家释疑说,古时候大多数时期,人均寿命不到50岁,那时的人常说“人活七十古来稀”。当时人们所说的老人,一般也就50岁出头,按照现在的标准属于壮年。如今所说的老人标准应该在65岁以上了。古今“老人”不是一个标准,五十多岁略瘦一点尚可,六七十岁偏瘦则会影响免疫力、骨骼质量,遇上大病不能进食,便有可能不经扛,治愈起来难度大。

许多俗话、理念与历史背景息息相关,我们不能刻舟求剑,盲目追随古人。如今的老人,大可不必追求“老来瘦”

猜你喜欢
元朗四喜丸子
四喜福袋
元朗区4名区议员因非法集结被捕
我和赵四喜的少女时代
【四喜贺寿】
我不做“丸子球”
丸子西施
丸子西施
口技高手
用大块肉做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