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地质图的复习策略
——以浙江省选考为例

2024-04-17 09:18汪宇飞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4年1期
关键词:剖面图平面图岩层

汪宇飞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中学)

地质地貌是高考的高频考点,通常借助各种类型的地质图,考查相关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知识。因此,地质图的判读能力是学生必备的关键能力之一。但从浙江卷近几次选考试题的特点来看,对地质地貌相关内容的考查方式悄然发生了变化,表现为:由对地质剖面图的考查转向对地质平面图的考查。这样的变化带给师生一种新鲜感,但由于地质平面图更为抽象,同时也增加了试题难度,成了失分重灾区。笔者对浙江选考试卷中有关地质地貌考点(选择题中地质图的判读)进行了汇总,见表1。

表1 浙江选考卷中地质地貌考点的试题图片汇总

据表1可以得出:1.地质地貌考点是浙江选考的热门考点;2.普通地质图的判读是最常见的考查形式;3.地质平面图的考查频率有所提高。高考承载着“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地质地貌图信息含量较大,涉及知识内容丰富,考查形式多样,具有综合实践意义,因此对地质平面图教学研究也成了热点,浙江各个联盟考中地质平面图的考查频率也较高,扫码关注教学考试杂志,发送消息“地质图”,即可获取查看。

一、地质图的概念与分类

地质图是显示制图区域地质组成及构造特征的专题地图,是将沉积岩层、岩浆岩体、地质构造等的形成时代和相关等各种地质体、地质现象,用一定图例表示在某种比例尺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是表示地壳表层岩相、岩性、地层年代、地质构造、岩浆活动、矿产分布等的地图的总称。

通常有普通地质图与专题地质图之分。普通地质图通常简称为地质图,一幅完整的地质图包括图名、地质平面图、地质剖面图(切过图区主要地层、构造的剖面图,用于提示图区内有代表性的地质构造和地层,放在地质图的下方)、综合地层柱状图(以柱状剖面图的形式系统地表示各地层的岩性、厚度和接触关系的一种图件,它是测制地质图的首要依据,放在地质图的左侧)、图例、比例尺等。

二、地质剖面图和平面图的特征辨析

地质剖面图和地质平面图都是一幅完整地质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两种类型图的特征有所差异,见表2。

表2 地质平面图和剖面图的差异比较

三、地质图的判读策略

(一)地质剖面图判读策略

1.判读策略

相较于地质平面图,师生对地质剖面图更为熟悉,该类地质图可以考查地质构造、三大类岩石、构造地貌等相关地理知识和原理,但最主要的考查方式为地质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判断,一般可以运用以下策略:

(1)沉积岩的新老关系判定:

①地层层序律: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

②生物层序律:含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含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2)侵入岩穿插关系的判读:根据各种侵入岩的穿插关系来推断,被穿插的岩石老,穿插者新,从剖面图中来看,侵入岩将被侵入的岩石盖住,可形象地表述为“被覆盖者老,覆盖者新”。

(3)喷出岩和围岩新老关系的判断: 喷出岩的喷发时间一定在它所穿插的所有岩石形成之后(在火山锥坐落的岩层形成之后),(若后期地壳运动以及沉积)并且在喷出岩上覆岩层之前。

(4)海底岩石的新老关系判定:海岭处在板块的生长边界,是最新岩石产生的地方;海沟处在板块消亡边界,离海岭最远,是岩石重回地幔(岩浆)消亡的地方,岩石年龄最老。

(5)根据内外力相互关系来判定:内力作用使得地表隆起或凹陷,外力作用主要是削高填低。因此,抬升后的地表高耸容易遭受侵蚀,地壳下沉后地势低洼容易沉积,可概括为侵蚀之前先抬升,沉积之前先下沉。

2.例题分析

【例1】(2022年6月浙江省选考,5,6题)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5,6题。

5.图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6.图中甲处

( )

A.岩层受挤压形成向斜构造

B.受断层影响下陷形成谷地

C.因岩浆活动地表出露喷出岩

D.因外力作用地下埋藏变质岩

【参考答案】5.B 6.A

【解析】第5题,读地质剖面图可知,①为沉积物,形成时间相对较短,覆盖在地表,尚未固结成岩,缺少“与世隔绝”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即便存在有机残体,也不会转化成为化石。③为大理岩,是变质岩的一种,由石灰岩经高温高压变质而成,岩石原来的结构、矿物成分都已发生变化,即使原来的岩石中存在化石,在高温高压的变质过程中,也已经不存在了。④为花岗岩,是岩浆岩中的侵入岩,由岩浆侵入其他岩层形成,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不可能有化石存在。②为砾岩,是沉积岩的一种,可能存在化石。所以B选项正确。

第6题,甲地下方的砾岩和砂岩都是沉积岩,受挤压作用岩层向下弯曲形成向斜构造,A选项正确;甲地位于断层抬升一侧,并非下陷,且位于山麓,也不是明显的谷地地形;图中的花岗岩是侵入岩,不是喷出岩,也没有在甲地出露;大理岩为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由石灰岩变质而成,变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而不是外力作用。

(二)地质平面图判读策略

1.判读策略

地质平面图最常见的考查方式是将平面图中某剖面线的剖面图复原,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注重对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先后顺序的考查。关于平面图转剖面图,可以采用以下几点策略:

(1)根据等高线、河流等信息,判断出地势起伏是否正确;

(2)认真比对剖面线依次穿过的出露地层是否正确;

(3)根据岩层新老关系(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判断剖面线所穿过下方的地质构造(背斜、向斜)是否准确;

(4)剖面图中要关注几组垂直关系,如地层界线的弯曲方向与剖向垂直、地形走向(如山脉走向、山脊线、山谷走向)一般与剖向垂直、观测方向与剖面图垂直等;

(5)根据沉积地层特点,正常情况下,在剖面线沿途裸露地层的下方的地层更古老。

2.例题分析

【例2】(2021年6月浙江省选考,17,18题)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图,图中断层附近有一条溪流。断层东侧相对上升﹐西侧相对下降。完成17,18题。

17.该溪流

( )

A.流向为自南向北

B.侵蚀地表,形成断层

C.晚于白垩纪形成

D.西岸平坦,东岸陡峭

18.甲、乙两地之间地层剖面示意图最有可能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17.C 18.B

【解析】第17题,由于断层线附近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洼地,因此,河流的产生与断层有关。读图,白垩纪岩层有明显断层,说明白垩纪岩层形成时间早于断层,也早于溪流,即溪流形成时间晚于白垩纪,C选项正确;图中等高线数值自北向南递减,河流流向自北向南,A选项错误;河流只会侵蚀地表,而断层的形成与内力作用有关,B选项错误;河流东西岸等高线疏密程度接近,两岸地势接近,D选项错误。

第18题,根据等高线数值信息可知,甲处海拔高,乙处海拔低,地势由甲向乙倾斜;认真比对剖面线依次穿过的裸露地层会发现,从甲到乙依次位侏罗纪地层、白垩纪地层、侏罗纪地层、二叠纪地层、石炭纪地层、二叠纪地层,断层西侧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断层东侧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由此排除D选项;①图所示岩层没有褶曲,且依次穿过的地层不吻合,故A选项错误;③图断层西侧从地表往地下深处为白垩纪地层、侏罗纪地层、二叠纪地层和石炭纪地层,跳过了三叠纪地层,且在地表断层线附近,西侧应为侏罗纪地层,东侧应为二叠纪地层,而③图中断层东西两侧均为侏罗纪地层,故C选项错误;②图特征均符合B选项正确。

四、结语

猜你喜欢
剖面图平面图岩层
Spain
高应力岩层巷道钻孔爆破卸压技术
地球故事之复理石岩层
《别墅平面图》
《别墅平面图》
广东省风门坳锡矿地球化学特征与找矿标志
喷气式民航客机剖面图?
《景观平面图》
平面图的3-hued 染色
勘探线剖面图精确绘制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