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知多少

2024-04-18 03:17邬时民
新教育·校园 2024年2期
关键词:马皇后郁垒贺年卡

邬时民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过春节在我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这就是过年的由来。从古至今,我国过春节有很多习俗,并且相沿不衰。

赠贺卡

据柴小梵所著《梵天庐丛录》记载:“男女依次拜长辈,主者牵幼出谒亲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

雅士拜年则流行互赠拜年贴,也就是贺年卡。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贺年卡的国家。我国的贺年卡由古代的“名片”发展而来,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我国古代的名片叫“名刺”。这是因为西汉时没有纸,削竹木为刺,上书姓名,故曰“名刺”。“刺”后来发展成为“帖”,至宋代就有互相投递“拜年帖”的风气,当时叫做“送门状”“送飞帖”,这便是贺年卡的雏形。

我国正式出现贺年卡是在明代天顺年间,即公元1457~1464年,使用的是用梅花笺纸制成的“贺页”“祝片”,约2寸宽、3寸长,上面题写祝贺诗和姓名、地址,在农历正月初一时,相互赠送,以恭贺新年。

贴春联

春联在我国的历史悠久,早在周朝就有了类似现在春联的“桃符”。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是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名字。相传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一个鬼域的世界,那里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方,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和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和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二人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和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再后来,除了神荼和郁垒二神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据说,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骚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之后,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五代沿袭了这一习俗,在后蜀的宫廷里,可见到桃符上写的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

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

明代,桃符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春联形式便一直流传至今。

倒贴“福”字

在新春佳节,很多人家都会在自己的门上贴个“福”字,而且大多数“福”字是倒贴的。“福”字为何要倒贴?“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將“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关于“福”字的倒贴,有很多传说,其中有个与朱元璋有关的传说十分有趣。

据传,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后来,倒贴“福”字的习俗由达官府第传到平民百姓家,大家都希望过往行人念叨几句: “福到了!福到了!”以此图个吉利。

贴年画

年画是中华民族祈福迎新的一种民间工艺品,是一种承载着人民大众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其历史悠久,与春联一样,年画起源于门神画,早在西汉时代就出现了。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版年画是宋代的《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1909年在甘肃出土。

历史上,民间对年画有着多种称呼,如纸画、画贴、画片等,直到清朝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写道:“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年画由此定名。

猜你喜欢
马皇后郁垒贺年卡
门神:神荼、郁垒
学学马皇后
喂猪的民妇
难写字——“露”
阅读理解——贺年卡
“心花怒放”贺年卡
一代贤后马大脚(四)
送你一张贺年卡
贺年卡
小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