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研究

2024-04-18 05:26彭媛
高考·下 2024年1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高中英语教学模式

彭媛

摘 要: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是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将二者有机整合起来进行教學的一种方法。传统的英语教学主要偏重听说能力的培养,而阅读和写作能力则常常被忽视。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强调阅读和写作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阅读启发写作,通过写作加深对阅读的理解。这种综合教学模式可以促使学生在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关键词: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阅读和写作属于高中英语课程教学的两大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和应用英语语言知识的主要途径,在高考中占据较大的分值,关系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读写结合作为语言类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和写作能力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阅读文本,学生可以培养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同时从中获取丰富的思想和写作素材。而通过写作教学,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当中,不仅锻炼了思维表达能力,还提升了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这样的教学模式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表现出个人才能,并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一、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阅读写作互动理论和学习者中心教学理论。阅读写作互动理论认为阅读和写作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过程,通过阅读,学生可以积累知识,理解语言的用法和结构。而写作则是将已有的知识整合并运用到实际写作过程中[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则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阅读与写作的相互关系在教育心理学和政治科学领域得到了充分的研究与支持。上述两个理论为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设计相关教学案例。

二、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实施的方法

(一)建立读写结合教学意识,设计有效关联活动

教师是读写结合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教师的参与投入程度对读写结合教学是否成功开展至关重要。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具有读写结合的教学意识,认识到读与写之间的关系,使两种教学方式相互支持。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把思维的培养和发展放在读写活动的中心位置,注重学生信息的获取及整合,培养其批判思维能力,为写作提供论据和素材,同时设计真实可操作的写作任务[2]。

例如,教师设计的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读写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对博客文章的特点有一个很好的理解,使学生学习博客文体的语言组织特点,培养学生博文写作能力。教师选择以谈话导入的方式,对学生说:“同学们,我的朋友汤姆的钱在互联网上被骗走了,你能给他一些建议,帮助他安全地使用网络,避免类似糟糕的经历吗?”学生给出的建议是远离陌生的网站,使用强密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等。之后教师让学生快速阅读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这篇博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能写一个标题吗?在精读环节中,教师让学生再读一遍文章,回答问题:“作者提供了哪些安全上网的指导建议?这篇博文提到的网上麻烦制造者是谁?‘巨魔是什么意思?‘网络欺凌者是什么意思?你还有什么安全上网的建议吗?和伙伴分享你的想法。”之后教师给学生设计写作任务,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网络安全的博文,给学生三个主题,分别是在线购物网站、社交网络应用、网络聊天室,让学生展开头脑风暴,选择其中一个主题完成写作。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整体评价,同时还组织学生自评和互评,使学生广泛参与其中,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培养分析阅读文本能力,不断充实写作知识

在读写结合教学中,阅读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推进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时,必须首先在阅读教学工作上做好充分准备。通过专注于阅读教学,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文本能力,这是进一步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必要基础。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学生便能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3]。当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后,教师就能顺利引入写作教学环节。在写作训练中,学生能够利用他们通过阅读获得的知识和见解,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创造性思维。

比如,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第二单元的核心话题是“保护野生动物”。内容涵盖了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的现状,及从已经灭绝的动物身上汲取哪些经验教训,增强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阅读部分讲述了黛西在梦中经历了一次奇妙非凡的旅行。文章通过黛西与藏羚羊、非洲象和猴子的对话,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动迫在眉睫,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首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各种技能,掌握和描述此类话题相关的一些词汇,并能熟练运用所学词汇,用英语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分析英语长句的能力,如“你应该多关注一下我生活的雨林,多了解一下动物们是如何共同生活的”。学生读完文章后,教师提出问题:“我们能做些什么来保护野生动植物?”给学生三分钟准备时间,让学生从个人的环保意识、拒绝买卖、拒绝过度捕杀等方面谈一谈自己的见解,锻炼学生的语言交流表达能力,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其次,在本单元教学过程中,要本着由浅入深的原则。教学时,教师要始终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握整体思想和主旨大意,教师在课前设计要体现层次分明、目标明确的原则。为增强学生对于阅读文本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设置读前活动的思考和讨论环节,这样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集中于课堂的阅读教学中,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会预测,如对保护藏羚羊的故事后续的预测。读中活动可以设计一些深层次的阅读活动,比如,针对珍稀动物藏羚羊的保护活动,引导学生分析藏羚羊从濒危到采取措施最后到卓有成效的过程。读后活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保护珍稀动物的“mini speech”活动,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思维延伸,从而使他们的阅读能力得到锻炼,为后续的单元写作做必要铺垫。

(三)确定读写结合教学主题,保持读写方向一致

高中英语每单元都有一个核心主题,这个主题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重点。而读写结合作为这个主题下的衍生物,是促进学生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有效地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教师在确定主题的同时,也要确保读写的方向一致。教师在具体环节中应该从主题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搜集相关信息,并积累相关知识[4]。随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统一的主题展开写作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篇组织能力。

例如,在教学高中英语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一单元时,本单元的主题是“杰出人物”,通过阅读课文,学生了解了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事迹,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向杰出人物学习,受到他们的事迹的启发,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给学生留下宝贵的学习经历。首先,针对课堂教学方面,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三张图片,分别是林巧稚、袁隆平和张桂梅,教师提问学生是否知道图片上的人物和事迹。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提问学生他们三人有什么共同之处?很多学生回答他们三个人是有杰出贡献的人、是有成就的人。教师继续提问学生:“什么样的人是成功的人?”利用这个问题促进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同时也为后续的阅读文章做好铺垫。文章中提到的屠呦呦被公认为是一个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她的努力挽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在学生阅读完课文之后,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两个问题:“读下列句子,你能告诉我屠呦呦是个什么样的人吗?你认为是什么促成了青蒿素的发现?”教师给学生发布写作任务——“描述你敬佩的人”,让学生再深层次地挖掘阅读文章的“杰出人物”内涵,从自己的视角表达对杰出人物的敬佩之情,强化学生的读写能力。其次,针对课后的训练,教师可以布置思维导图活动,先引导学生对整个单元进行整体把握,分析人物传记的语篇和语言特点,梳理国外名人的成就,分析其性格特点,例如,引导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的形式去梳理爱因斯坦的生平和杰出成就并分析其美好品质,积累一些关键的词句,然后再根据思维导图分析人物传记的语篇特征和语言特点。最后,教师与学生共同挑选出优秀的思维导图供学生参考学习,引导学生发言,从单元学习以及做思维导图中收获的英语写作技巧和特色的表达,从而锻炼他们的积累素材的能力,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总体把握,布置小作文,主题可以设定为:介绍你钦佩的人。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遵循主题统一的原则,读写结合,展开写作训练,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篇组织能力[5]。

(四)开辟线上读写结合路径,推动学生个性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将有更大发展空间。多媒体网络资源和在线工具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极大的便利与支撑,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更加丰富多彩的读写结合教学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在线上学生能更加便捷地获取相关的阅读与写作资源,如英语原版小说、新闻报道等,并在线进行写作训练和互动交流,促进学生读写结合学习的主动性与个性化发展。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四单元本的主题是“自然灾害”,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对环境与自然灾害有所了解,增强爱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意识。教师在学生阅读之前,在白板上给学生展示自然灾害的图片,并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遇到或听说过的自然灾害的经历。在学生分享结束后,教师引出阅读文章的主题,要求学生预测文章内容。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会让学生总结每一段自己所理解到的内容,同时讲解学生认为困难的词汇或概念,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要能够对关键点进行针对性的提问,激活学生思维,调动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在教学生阅读有关“唐山大地震”内容时,教师可以针对标题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今夜无眠”,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完标题的分析后,进入文本的细读部分,先从段落大意再到结构划分把震前、震中、震后的描述进行梳理,同时,提醒学生要注意段落的开头句子以及分析这个句子所起到的作用。其次,教师还要能够引导学生总结出语言描写中使用的修辞,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达,进行板书。在读后阶段,教师向学生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的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同时给学生布置课后的写作作业,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自然灾害的相关内容,以“自然灾害”为题写一篇100词左右的短文,发布在学习平台上,供全体学生共同阅读学习,交流感想。在课后资料搜集中学生发现近几年的极端天气越来越多,如特大暴雨、极端高温、严重干旱、飓风等,危害着很多人的生命。学生意识到自然灾害与人们对环境所做的一切有关,激发了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所看到的英文新闻报道和资料等,布置作文任务,让学生在作文中写明自己对自然灾害的感想以及应对措施,实现读写的有效联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完善发展。

(五)加强读写结合教学评估,完善学生读写能力

教师要加强教学评估。通过加强教学评估,及时反馈信息,教师可以更好地完善学生的读写能力。通过多种评估方法和个性化的指導,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能力将得到有效提高,为他们的学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6]。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如经典文学作品和科普读物。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做读后感或摘录重要观点,培养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通过评估学生的读后写作学习成效,教师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实现深度学习。针对不同主题和写作类型,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写作框架和范文,引导学生进行思路构建和语言表达。利用范文进一步开阔学生的写作思路,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在学生完成写作之后,教师要及时批阅学生的作文。通过批阅学生的作文了解学生的写作综合实力,并给予详细的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的逻辑性、准确性和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和互动,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对读写主题进行多角度的观点表达和交流。通过集体讨论和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分享彼此的见解并相互借鉴,达到学习效果的提升。这种教学评估和反馈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有动力去探索和发展自己的读写能力,取得更高效的学习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是一种富有潜力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发展需求,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促进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相信在广大英语教师不断地实践和深入研究下,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将为英语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带来新的动力和机遇。

参考文献

[1]赵延芳.高中英语以读促写的“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究[J].科普童话,2023(40):25-27.

[2]苏琪.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有效推进策略[J].英语教师,2023,23(11):161-164.

[3]李晓玲.新课标理念下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模式探究[J].新课程,2023(5):82-84.

[4]张雨欣.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实践探究[J].广西教育,2022(32):87-90.

[5]梁莉.基于主题语境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读写一体化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22(13):61-64.

[6]伍大春.基于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21(92):94-96.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新高考背景下‘促进学习的评价在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探究与实践”(立项编号:FJJKZX22-751)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高中英语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