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应用策略研究

2024-04-18 06:17宋晓燕
高考·下 2024年1期
关键词:深度融合高中信息技术

宋晓燕

摘 要:21世纪是瞬息万变的互联网信息时代,要求高中通用技术教师能够在求新、求变的教学实践中实现整体教学质效的进一步提升。此背景下,将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密切关联、深度融合成为教师应对时代之变、教育之变的必然选择。特别是,随着《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提出,通用技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呼声越发强烈。文章立足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实践,结合苏教版教材部分案例,围绕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教学深度融合的价值、深度融合的具体策略等内容展开一系列探索。

关键词: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20修订版,以下简称《课标》)为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在新时代的优化革新指明了方向。在《课标》的指示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要与物联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一系列的新兴技术与时俱进,而教师应当立足信息技术2.0背景,多策略、多途径地强化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展[1]。纵观当前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教学融合应用的现状,融合方法不科学、融合程度不深、融合效率偏低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通用技术教师应当学会在课程教学中另辟蹊径,探寻更可行、有效的融合之法,以实现信息技术价值在学科教学中的充分发挥。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深度融合的价值

(一)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对于任何阶段的学生而言,高质量的学习都离不开兴趣陪伴。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教学深度融合之后,其价值首先表现在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上。通用技术课程立足于实践、注重应用,如果只是单纯理论知识的教授,则是枯燥乏味的,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信息技术与该课程进行深度融合后,为学生提供了“理论+实践”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能深刻地感受通用技术知识的实际价值,这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具体而言,信息技术进入通用技术课堂,能够将PPT、影音资料、VR、3D软件模拟、Flash动画等一并带入,这刺激了学生视听感官,丰富了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2]。以往,教师只是机械地讲解通用技术课本上的知识,由于学生对这些晦涩枯燥的技术性知识缺乏理解,也无法想象其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故久而久之,学科兴趣也丧失大半。信息技术以具象生动的方式展示知识,降低了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其学习兴趣高涨。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高中通用技术学科学习中,会涉及如服装设计、机器人、工程设计、职业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且与高中其他学科知识的衔接性不強。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一旦遭遇困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很容易受挫。信息技术为学生的自主高效学习提供了很多智慧在线平台,这些平台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而且学生能随时方便地在线上进行自主学习。在线学习平台中有很多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结合通用技术课程学习的重难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当然,即便是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借助一些在线平台,为学生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体会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例如,学生可以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进行自主学习,结合通用技术电子教材实现线上自主学习,提高自学能力。

(三)丰富通用技术教学的内容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很多学校由于条件有限,并未配备专业对口的教师来教授此门课程,另外,许多教师实践能力不足,对许多理论知识理解不够到位。这种情况可能造成两个弊端:第一,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教师只能在课堂上对着教材照本宣科,课堂内容极其枯燥乏味,寡淡无趣;第二,课堂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学生能够吸收到的知识很少。信息技术支撑下,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的内容得以极大丰富,以上的弊端也逐步消除。信息技术2.0时代,教师不仅可广泛使用网络在线平台上的丰富的课件资料,提高备课质量,让课堂内容更丰富多彩,而且,他们还可以在课堂教学时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横向延伸和纵向拓展,让学生学习更多的实用知识,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四)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通用技术教学模式陈旧、落后,忽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信心严重不足,因而教师整体教学质量较差。信息技术2.0之下,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共享性,以及开放性优势,打造一种集自主、交互、共享、交流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这种宽松、自由、平等、温馨的课堂氛围中,能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体验到学习的愉悦与快乐。基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促使学生自主、主动地参与教师的通用技术课堂,这为教师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整体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再者,信息技术可以对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使原有模式具有信息技术的特色,更能驱动学生进行课堂学习。以上种种,足以说明信息技术可提高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

二、通用技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应用的策略

(一)使信息技术与课前预习相融合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通用技术课程中涵盖了社会各行各业的丰富知识,对于高中生而言,这些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且十分枯燥难懂。因此,为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提前预习很有必要。高中生虽然具备了较强的自律能力,但对于部分学生而言,要想做到自觉高效预习依然很难。为此,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具体如何指导呢?信息技术2.0之下,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搭建课前预习的平台,提供课前预习的针对性资料,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向、有策略地进行预习。

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1第五章包含三节内容,分别是《设计表现图》《常见的设计图样》《计算机辅助设计》。学生学习该章节时,教师要重点引导其绘制设计草图,并掌握绘制三视图和简单形体的正等轴侧图的技巧,还要培养其良好的绘图习惯。由于该章节具有一定难度,为达到以上教学目的,教师可提前将本章节的内容制作成微课上传到在线学习平台,让学生在课下自由下载预习。微课是信息技术2.0时代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必然成果,它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形象、重难点凸显等优势,十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对于学生自主预习大有裨益。设计微课时,教师除了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外,还应当给出一些问题引导类和习题练习类的电子资料,引导学生预习。例如,问题引导类电子资料中主要可设计如下问题:“技术语言的含义是什么?常见的设计图样有哪些?正等轴侧图、三视图的绘制应当遵循哪些步骤?”这些问题可指引学生有侧重点地进行预习。

(二)借信息技术挖掘更多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为高中通用技术教师的授课提供了更多的在线教育资源,教师可结合通用技術教材内容,依托信息技术挖掘更多、更丰富、更优质的教学资源,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是教育部于2022年3月推出的一个在线教育平台,这一平台现已超过2.8万余条的教学资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学生进行课下自学的得力助手[3]。教师在备课时,可以立足教材内容呈现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精选并整合线上教育平台中海量的线上教学资源,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理解的同时,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灵活选用、适度挖掘,让更多学生从中受益。

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探究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过程》是学生首次接触电子控制技术要学习的内容。教授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结合教材中的“任务一”和“任务二”一步步展开教学。在“任务二”教学中,为让学生清晰了解、真正学懂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教师可在网络在线教育平台上精选一些动画、视频案例素材让学生观看学习。例如,可将VEX机器人大赛的视频搬到课堂上,让学生在观看精彩视频的过程中思考机器人的控制原理。或者,呈现“密码锁”工作的动画视频,让学生生动形象地感知电子控制技术是如何在“密码锁”工作中发挥作用的。在观看完这两个视频后,让学生思考“机器人控制与密码锁控制的方式是否相同?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是怎样的?”除了动画、视频资源之外,教师还可从线上教学平台中获得生活中常见的关于“电子控制系统工作过程”的更多图片案例,悉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获得视野的扩展。

教师在获得线上教学资源时,要注意选择权威的线上教育平台,并紧扣教材内容进行挖掘。一般来说,教师可利用在线平台中的课件资源、视频资源、习题资源等各类资源,为学生挖掘结构体系完整、形态丰富多样、内容新颖生动的学习资源素材,为学生的课堂学习、课下自学提供良好的条件。

(三)以信息技术创设可视化的情境

通用技术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很多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单纯依靠教师枯燥的讲解,学生根本无法达到理解、弄懂和学会的目的。为此,教师可用信息技术中的可视化技术创设一种可视化的教学情境,将学生无法想象出的场景、无法理解的内容直观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系统理解、学习知识。可视化技术是一门十分先进的技术,在通用技术教学中,教师可借助一些直观、清晰的可视图,如词云、地图、热图、三维图等来展示部分教学内容,助力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与吸收。创设可视化情境对于课堂教学很有必要,但并不是所有的章节内容都适合创设可视化情境,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实际酌情选择、应用。

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第四节《制作台灯模型和原型》。该节课,学生应当掌握产品模型制作的过程,了解产品由设计、选材到模型、原型制作的流程,学会进行产品模型的制作。台灯是学生常见的一种日用品,学生十分熟悉。但是,谈到如何制作这一模型,很多学生则表示无从下手。为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台灯模型或原型制作的信心,教师可先用可视化技术创设可视化情境,即展示“台灯模型3D动图”,让学生从里到外、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观察这一三维动图,增进对台灯模型的理解。这一可视化情境的创设有两个优点:一是将复杂的模型结构以更加直观、生动的形式展示出来,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二是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积极性。3D动图与一般的动画视频不同,看似简单却直击课堂知识点,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神秘性,比普通的动画或短视频更能吸引学生目光。总之,教师要善于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可视化情境,让通用技术课堂简约而不简单。

(四)借信息技术搭建虚拟实验平台

在信息技术2.0背景下,很多基于信息技术的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诞生,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搭建了智慧化平台。通用技术课程实践性较强,课程中大大小小的技术实验很多,这些技术实验为学生应用通用技术知识提供了便利。以往教学中,学生要参与实验,必须经教师同意后,一个个地上台参与实验,这种方法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参与实验的次数,给学生造成不好的课堂体验感。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可搭建虚拟实验平台,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线上实验活动中来。

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第一章第二节《稳固结构的探析》,该章节的“任务一”和“任务二”分别涉及“结构的稳定性”和“结构的强度”这两点内容。教学中,为让学生了解“应力与强度的关系”相关内容,教师可借助虚拟实验平台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技术实践中来进行感受和体验。虚拟实验平台上的小程序可帮助学生完成虚拟实验,学生借助手机、电脑或平板这些电子设备进入到小程序后,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实验模拟。例如,小程序中有绳索、重物等这些物品,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很快得知一根绳子难以拉起重物,反而会被重物扯断。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学生不断增加绳索的根数,很快,绳索不再被拉断,地上的重物也被轻松吊起。通过在虚拟实验平台上进行操作后,学生认识到“力”对“物体”有着一定的作用,在此认知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很顺利地理解“应力”与“强度”的关系。

虚拟实验平台很受学生欢迎,该平台中的小程序具有游戏的特点,很多高中生在小程序中模拟相关实验,实质上也是参与线上游戏活动、释放学习压力的过程。例如,在“结构的稳定性”相关内容授课时,教师可让学生在小程序中玩“我是桥梁建筑师”的游戏,这一游戏要求学生结合本章节学到的有关结构的强度、稳定性相关知识,在小程序中搭建桥梁,能够根据要求搭建出更多桥梁的学生将最终获胜。在此游戏中,学生不仅获得了快乐,也掌握了知识。

结束语

信息技术为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提供了新的契机,指明了新的方向。信息技术2.0时代,信息技术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越来越明显。作为通用技术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应当了解信息技术的价值,然后在此基础上谋求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教学相融合的可行之法。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信息技术与课前预习相融合、借信息技术挖掘更多教学资源、以信息技术创设可视化的情境、借信息技术创设虚拟实验平台等方面着手,让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得到全面发挥。

参考文献

[1]毕令.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路径探索[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3(7):4-6.

[2]徐丽虹.信息技术2.0背景下通用技术学科的教学实施[J].高考,2023(19):75-77.

[3]靳士利.信息技术与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融合研究:以希沃白板5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2022(35):78-80.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协同创新专项课题“信息技术在高中课程教学中深度融合应用的研究”(课题编号:Fjxczx22-309)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深度融合高中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中小学教师助力深度融合的培训模式与实践
论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