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角下高中统编历史教材“学思之窗”专栏的教学策略研究

2024-04-18 06:17傅华明
高考·下 2024年1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深度学习创新

傅华明

摘 要:文中针对深度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学思之窗”专栏为例进行研究和探讨。通过将深度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历史教学与现代技术相融合,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在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中历史教学;学思之窗;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深度学习的兴起,教育领域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逐渐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高中历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历史意识的重要环节,亟须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以“学思之窗”专栏为例,设计和实施一种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高中历史深度学习的价值

(一)有利于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和概念

深度学习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具有显著优势,因为它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历史事件和概念,超越了简单的记忆和背诵。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全面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原因和影响。这种深度理解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更准确和全面的历史观点,培养其对历史事件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深度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深入研究历史文献和资料,学生能够质疑历史事件的解释和解读,提出自己独立的观点,并用证据支持其观点。这种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分析和评估能力至关重要,帮助他们发展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其学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1]。

(三)培养学生的研究技能

深度学习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独立的研究和阅读。通过查阅各种历史文献和资料,学生能够提高他们的研究技能,包括信息搜索、文献评估和整理等方面的技能。这些技能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都非常有用,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才能学好的知识。通过培养这些研究技能,学生能够更好地获取、评估和应用历史材料,提高其课堂表现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

通过深度学习,学生不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真正培养了终身学习的态度。他们学会了独立思考、积极追求知识,并对不同历史时期和事件持续地保持兴趣。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将使学生在整个人生中不断追求知识和发展,为他们的学业生涯提供长远的动力。此外,终身学习的态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能够持续地学习和适应变化的环境。

二、深度学习视角下高中统编历史教材“学思之窗”专栏的教学价值

(一)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通过充分利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学思之窗”专栏教学,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推理能力。这是因为“学思之窗”专栏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让学生深入思考历史问题和相关知识。学生学会分析和评估不同观点,并独立进行思考和判断。他们能够通过做出合理的论证和推理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并能够识别和评估他人观点的可信度和合理性。这种思辨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中的学习和研究。

(二)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

学生通过“学思之窗”专栏中的案例分析、学术探究和多元视角等内容,可以接触到不同历史事件和观点。他们能够了解到不同时间、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历史,形成更全面、更多元的历史视野,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能够更全面地分析和解释历史事件和现象。同时,对不同历史视角的了解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代社会中的复杂问题。

(三)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通过“学思之窗”专栏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和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这种开放性的探究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学生会被引导思考历史问题与自己的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认识到历史对当代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对历史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深入学习和探索历史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学思之窗”专栏通常会引入不同学者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学生通过学习和分析学者的观点和证据,能够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学术思维。学生学会从证据出发来评估观点的可信度和合理性,提出自己的论证和推理。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复杂的历史事件和现象。

三、深度学习视角下高中统编历史教材“学思之窗”专栏的教学策略

(一)确定主题和问题

在高中历史的“学思之窗”专栏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历史主题,并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选择涵盖广泛历史背景和相关议题的主题,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引导他们深入探索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深层次学习能力[2]。

例如,在教学“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相关知识的时候,学思之窗中给出了这样一段素材“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同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关于启的继位,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说法?”学生看到问题后,进行探究思考,就会发现类似的历史事件,由于不同历史文献的记载,也常常出现不同的说法。例如,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著名事件“黄帝之战”,不同的史书有不同的记载。《山海经》中记载了黄帝与蚩尤的战斗,而《史记·五帝本纪》中则没有明确记载黄帝之战,只提到了黄帝治理天下的事迹。这种不同的记载方式,可能是因为不同史书所侧重的内容和立场不同,或者因为历史传承过程中的口头传承和记忆失真等因素造成的。这些例子说明了在研究古代历史时,不同的历史文献可能存在着对同一事件不同的描述和解释。这是因为历史的记载往往受到时代背景、政治立场、记载者个人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研究历史时,需要通过对多部历史文献的比较和分析,以及考虑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差异,尽可能还原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这样的例子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在探究历史时要保持批判性思维,审视历史记载的可靠性和主观性。

(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在“学思之窗”专栏中,教师不仅仅提供基础知识和背景信息,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提出问题和开展讨论,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针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导引作用,促使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相关内容的时候,学思之窗中给出了这样一段素材“韩国派遣水工郑国游说秦王嬴政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嬴政采纳郑国建议后,发觉这是韩国的阴谋,于是下令驱逐所有其他诸侯国的人。为此,李斯上《谏逐客书》,促使嬴政改变了主张,网罗了天下英才……记载于《史记·李斯列传》中”。随后提出了问题“从人才角度分析,为什么秦能够统一六国”?当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他们深入思考和探究问题。首先,教师可以提供更多关于秦统一六国的背景信息,如李斯的《谏逐客书》等,让学生在充分了解历史背景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教师可以针对问题进行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秦国改变了主张并广泛招募各地的人才?在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人才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接着,教师可以举出具体的例子来支持学生的思考。嬴政采纳了韩国和郑国的建议,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尽管后来发现这是韩国的阴谋,但这一决策表明嬴政重视利用各地的技术和人才,为秦国的统一提供了基础。通过上面的方式,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人才在秦国统一六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思考,鼓励他们提出更多问题,深入思考并探索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同时,教师作为导引者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这些例子,从人才角度全面理解秦国能够统一六国的原因。

(三)多样性的资料和资源

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的历史资料和资源是“学思之窗”专栏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提供文献、图片、文物、影视资料等多种形式的资源,教师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来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这样的多样性资源有助于学生培养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历史背后的根本原因和影响。

例如,在教学“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相关知识的时候,学思之窗中给出了这样一段素材:法老被视为神,是法律的来源。古埃及人赞扬他说“成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同时提出了“这段话表现了法老怎样的地位”?这一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多样性的历史资料和资源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埃及法老的地位和作用。首先用信息技术去展示《古埃及书信集》中的信函。通过学习古埃及时期的书信,可以了解法老在行政和司法领域的权力和地位。然后让学生观看古埃及志士、学者写的文献,如《法老的角色与权力》这篇文章,可以深入探讨法老的地位和在社会、政治中的作用。通过提供以上多样性的资料和资源,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来理解古埃及法老的地位,思考他们在古埃及文明中的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资源进行分析和解读,提出问题,展开课堂讨论,深入探究古埃及文明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四)合作探究和讨论

在“学思之窗”专栏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和讨论。通过合作探究和讨论,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学者对于历史问题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其他同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学术思维。合作讨论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升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相关内容的时候,学思之窗中给出了这样一段素材:“我们居住的位于费西斯河(黑海最东部的一条河)与赫丘利柱石(直布罗陀海峡两边耸立的海岬)之间的区域只是大地的一小部分,我们沿着大海生活,就像蚂蚁或青蛙围绕着一个池塘。”同时提出让学生观看“柏拉图关于古希腊人居住范围和特点的描绘。想一想古希臘人的殖民扩张有什么特点”。学生经过合作型的讨论,就会发现古希腊人在地中海以外的地区也进行了殖民扩张,其中最著名的是对远东地区的殖民活动。如古希腊的城邦米利都在公元前7世纪建立了位于现在的土耳其土息河口的殖民地,该殖民地成了一个繁荣的商业中心。古希腊人还在地中海东部建立了众多殖民地,包括在今天的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和黑海沿岸。其次,特洛伊战争是古希腊城邦与特洛伊之间的战争,战争的起因与希腊城邦的殖民扩张有关。特洛伊战争导致了希腊文化的扩散,各个城邦的士兵和艺术家都参与了这场战争,将他们的思想、技术和艺术带入了特洛伊地区。通过上述的合作讨论,学生可以理解古希腊人的殖民扩张与地理位置有关,他们利用海洋和船舶技术来拓展领土。学生可以观察和分析这些例子,思考古希腊人的殖民扩张对希腊文明和被殖民地区的影响。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希腊城邦联盟的形成和战争的原因,以及殖民活动对古希腊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五)持续反思和反馈

在“学思之窗”专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定期进行学生学习情况的反思和反馈。通过持续的反思和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困惑,及时进行指导和支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通过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学生有机会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相关内容的时候,学思之窗中给出了这样一段素材:“屋大维首先用慷慨的赏赐笼络军队……然后再逐步地提高自己的地位,把元老院、高级长官乃至立法的职权都集于一身。”同时提出问题“与罗马共和国比较,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学生经过深度学习,就会发现,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中,帝国元老院是一个重要的机构。它由一些有地位和财富的男性组成,负责制定法律、政策和决策。然而,在罗马帝国的演变中,帝国元老院的权力日渐减弱,被皇帝所削弱,最终成为名义上的机构。这个例子反映了罗马帝国政治制度的变迁和权利转移。而学生经过反思就会明白罗马共和国在内政和外交方面都面临了持续的斗争。内部政治腐败、阶级冲突、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导致社会不稳定,最终难逃灭亡。通过以上教学方式,学生可以通过深入探究罗马帝国政治制度的变迁和影响,帮助他们发展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

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深度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其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学思之窗”专题。事实证明,深度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然而,深度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如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教材内容的整合与优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等。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以拓展深度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领域,提出更多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曹飞利.统编版高中历史“学思之窗”栏目分析[J].成才,2022(7):47-48.

[2]林建华.高中历史“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探索[J].文理导航(中旬),2011(7):56,55.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基于深度学习视角下高中统编历史教材‘学思之窗专栏的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FJJKZX22-660)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深度学习创新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活用思维导图,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实验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