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境理论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实践策略

2024-04-18 06:17刘斌
高考·下 2024年1期
关键词:语境理论读后续写实践策略

刘斌

摘 要:读后续写将理解与产出结合,通过互动继而协同,拉近理解和输出之间的能力差距,促进写作能力提升。读后续写较于传统写作具有明显优势,广泛被纳入各省高考英语试卷,成为英语教学研究的热点。文章首先通过对读后续写中“读”和“写”的关系分析,得出续写是在阅读材料预设的语境当中实施、语境充当续写的“脚手架”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基于语境在读后续写中的作用,探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实践策略,以期更好地发掘读后续写高效促学的作用。

关键词:语境理论;读后续写;脚手架;实践策略

读后续写作为一种写作新题型,2016年由浙江省率先引入高考。读后续写满分为25分,和概要写作不定期出现。随后,多个省份陆续将读后续写正式引入高考英语写作。相较于传统的写作而言,读后续写将语言理解和语言输出相结合,缩短语言学习者理解和输出之间的能力差距,通过互动、协同,达到语言学习的高效率[1]。这一观点获得广泛共识,读后续写也因此被越来越多的省份纳入高考试题,并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

读后续写这一题型要求先提供一份350词以内、不完整的语篇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内容,续写两段,总计150词左右,且每一段的首句已经给出。部分读后续写给出语言材料的同时,还会在材料中画出五个及以上关键词,作为情节提示词。提供的语言材料多为记叙文,情节感强,故事线清晰。要求考生的续写做到逻辑合理、情节完整、语言运用准确、表达生动形象。

一、从语境看“读”和“续写”的关系

从字面意思理解,讀后续写由“读”和“写”两部分组成,且顺序是先“读”后“写”。“续”是接续已经提供的材料继续写以补全,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语篇。从认知的角度而言,是先理解后输出,即在理解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续写。由此可见,“读”是“续写”的基础。“续写”是在读到的内容的基础上创作的。读后续写是一种半开放式写作,即要从既有语篇信息基础上生发开来,在既定的语境下,进行创造性写作。语境不仅是理解材料的关键,还是续写的关键,在读后续写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见,读后续写的关键是准确地捕捉既有语篇内容的语境。只有正确掌握了既有语境信息,才能准确理解既有材料内容,才能在预设的语境下,铺陈开来,续写出风格统一的后续内容。

二、语境在“读后续写”中的作用

语境,简言之,就是语言使用的环境。虽然许多学者对语境的认识不同,总体而言,语境一般可分为语言内语境和语言外语境。本文将语境划分为语言层面的语境和语用层面的语境。借用、改造了胡湘婉(安徽大学中文学院硕士研究生)、金定元(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两位学者对语境的总结和定义,将语言环境定义为字、词、句、篇章等语言单位之间相互制约而形成的书面语中的上下文[2]。将语用环境定义为交际的时间、地点、话题、交际参与者相互间的关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信念、过去的经验、当时的情绪等[3]同样的语言内容,在不同的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含义。因此,语境对话语意义的产生起关键作用。

(一)语境是“读”取信息的抓手

读后续写其实是一种半开放式的写作。半开放式写作的难点在于,“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读”,如果读不懂,读不透,就没有办法一脉相承地“续”好后来的故事,即学习者通过阅读前文来接触、理解语境,在前文预设的语境中通过写作完成语言交际。可见,能否读懂材料是读后续写中的关键问题。然而,读不懂材料对部分学习者而言,依然是最大难题。学者蔡夏冰通过对温州市两所中学的师生调查研究发现,对于测试中分数较低的学生而言,续写的最大困难来自读不懂阅读材料,其次才是续写中情节构思和语言表达困难[4]。语境信息为读懂材料提供了“抓手”。通过文章中一些典型的语境信息,就能抓住故事主要的情节线索,达到快速把握文章内容的效果。

(二)语境是“续写”的脚手架

对于读后续写的难度,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认识:一种认为,读后续写相比传统写作,难度增加;一种认为,读后续写相比传统写作,难度降低。前一种观点的理据在于,“写”捆绑了“读”,既要读懂,又要写清。如果读不懂的话,就谈不上后续的写作。而传统写作,只要能看懂题目,就能围绕主题做相对自由的发挥。后一种观点基于“读”为“写”提供了一定的语境信息,这些语境信息降低了续写的难度,即阅读材料可以让学习者沿着前文思路预测后续内容,续写可以共享前文语境,同时也有助于模仿前文写作风格和学习使用前文出现的语言表达[5]。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的关键在于能否读懂并利用好阅读材料。如果通过阅读材料获得正确的语境信息,在既定语境的预设下续写,就能合理地构建接下来的故事情节,补足故事结局,使其成为一个完整、顺畅的语篇。同时,阅读材料也为续写提供了语言表达所需的语料,利用这些语料,就会缓解续写过程中词汇量匮乏的问题。可以说,在正确理解的前提下,阅读材料为续写提供了语言素材和续写思路,使续写的难度下降。学习者获得了“语境”这一脚手架的支撑以后,更可能有话可说、有话能说,续写出更趋近于阅读材料水平的作品,高效地拉升写作产出质量。

三、读后续写的实践策略

(一)利用语境指示词促进阅读

抓住贯穿全文的语境指示词,能够提高对阅读材料理解的效率。这些语境指示词包括时间、地点、话题、情绪等。

例如,2016年10月浙江卷读后续写题型讲述的是主人公Jane自救的故事。故事情节主要是Jane和她的丈夫Tom去野外露营时,由于和Tom发生了口角,于是只身寻找露营地点,后来迷路自救的故事。通篇贯穿着表示时间的指示词,如One weekend in July;By the time they reached the lake;As night was beginning to fall;at the break of day等。而故事情节发展,就是清晰地对应着这个时间线展开的:计划露营——独自寻找露营地——迷路后天黑休息——天亮继续找出路……是随着时间线展开的。抓住时间信息,就可以迅速抓住情节发展的线索,了解故事梗概,为续写做准备。

又如,2020年1月浙江卷读后续写讲述的是小男孩离家上大学后,家里的小狗Poppy因思念而闷闷不乐,不管小男孩的父母做什么都不管用。因此主人给小狗找了一个新伙伴,并且小男孩也在几周后回家。文中充满描述情绪的指示词,如misty eyes,didn't seem interested in等。抓住文中表示情绪的指示词,就能够明确故事的焦点是狗,主题是围绕如何让小狗Poppy重新高兴起来,主线也是小狗的情绪变化线,续写也是关于小狗情绪变化的内容。

由此可见,在读后续写读的过程中,抓住关键的语境信息,对快速而准确地理解材料内容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续”,学生必须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抓住预设的语境,才能接过话题,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二)利用情景化语料和预设语境促进写作

1.语言层面的语境信息,为续写搭建语言材料的脚手架

语言语境为续写提供情景化语料,抑制母语的补缺。阅读材料不仅提供了续写可能需要的语言表达式,更重要的是一并提供了这些语言表达使用恰当、正确的语境。学习者模仿前文写作风格和学用前文出现的语言结构,创造与前文语言风格一致的内容。在续写中应用这些不熟悉的地道的语言表达的好处在于:一是解决不知道如何表达或语言表达不恰当的问题。尤其对于词汇量不足的外语学困生而言。二是在完成续写任务的同时,学习者也高效地学习了新词汇、新用法,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学的目的[6]。

仍以2020年1月浙江卷小狗Poppy的故事为例,前文多用表示情绪的词,描述小狗和夫妻俩因家里孩子上大学离开而产生的情绪。前文中传递悲伤情绪的词如misty eyes,let his emotions get the better of him,didn't seem interested in, sad,just wasn't her usual cheerful self;表示高興的词smiled,laughed,flashed a bright smile。在后文的续写中,学生可以直接应用这些刻画情绪起伏的词汇。

在后文中,为了让小狗Poppy重新高兴起来,夫妻俩给狗找了一个新伙伴。续写两段的开头提示了下文要续写狗的反应。一个新伙伴(Para 1.Dad opened the box and a sweet little dog appeared.)和小男孩从大学回来(Para 2.A few weeks later,the boy arrived home from university.)。这些是否能让小狗重新高兴起来?续写时,学生能够直接应用前文直接或者间接描写情绪的词。措施有效,则小狗情绪高涨;措施无效,则小狗沮丧而情绪低落。

同样以2016年10月浙江卷读后续写题型为例。续写中可以应用前文描述Jane心理活动的词,如angry,surprise,more confused,等。这些表示“生气”“吃惊”“困惑”等的词,同样可以应用到续写当中,描写后续由自救行动失败导致的心理状态。

2.语用层面的语境信息为续写提供预设的语境

语用层面的语境信息为续写提供预设的语境,在前文“草蛇灰线”的启示下进行续写,更能写出与前文风格统一的结尾。以2021年6月浙江卷读后续写真题为例,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信念成为续写围绕的焦点。故事讲的是主人公通过给邻居打工挣到了钱,父亲认为他应该将赚到的钱补贴家用,他却认为这不公平。两代人对孩子赚到钱如何花这一事件的认识分歧是整个故事的核心矛盾。主人公和他父亲对客观事件的认识和信念的冲突,是理解文章主旨要义的重要语境信息。获得这一语境信息,就抓住了故事的冲突点,在正确的基调下确定续写的方向,补充故事情节,即最终是父亲和孩子谁说服谁的问题。

语用语境中的交际参与者相互间的关系也成为续写的“脚手架”。在读后续写的材料阅读中,需明确交际参与者相互间的关系,这对于续写有重要指导意义。故事中有哪些人物,哪些是主要人物,哪些是次要人物,人物各自的身份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续写中,应该更多地着墨于主要人物,并把握好次要人物的衬托作用。这样才能在续写中通过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揭示主题。以2021年1月浙江卷读后续写“南瓜卡头”的故事为例。“我”是主要人物,故事的矛盾冲突和情节都紧紧围绕“我”展开。故事主题也是通过中心人物的塑造来揭示。“我”的家人们则是次要人物。次要人物可能对情节产生影响,增加故事的曲折性,但不会影响故事的主线。例如,我弟弟Jason试图帮助“我”将头从南瓜里拿出来却失败的情节只是增加了故事的曲折性和可看性,在续写中,不能对Jason进行更多描述,这样才能够保证续写部分中的人物与前文统一,使人物塑造更加符合逻辑。

结束语

读后续写将读写进行有机结合,通过阅读材料创设的语境,让续写成为“创造性模仿”,拉近语言理解和产出的能力差距,达到高效促学的效果。介于读写接口的“语境”,发挥了重要的功效。在阅读阶段,语境不仅促进材料内容的理解,也能使语言表达情景化。这些无疑为续写提供了语言层面及语用层面的丰富的语境。在续写阶段,语言层面的语境为续写提供优质的、情景化的语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习者词汇积累的不足。语用层面的语境为续写提供了“草蛇灰线”,使学习者在既定的基调下,接续前文,完善情节结构,补充后续故事内容,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语篇。

读后续写作为高考英语写作新题型,除了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之外,还考查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即将读到的语言形式应用到续写所在的情景语境的能力,这也正是语言能够有效习得的条件。可以说,读后续写的题型设计,符合语言习得的规律,值得在今后的测试和训练中推广。今后要拓展读后续写的教学研究空间,例如加强读后续写题型设计的科学性及测试价值的研究,让读后续写成为更加成熟的训练和测试工具,更好地发挥其促学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初明.读后续写何以有效促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7(5):753-762,801.

[2]胡湘婉.语境理论研究评述[D].合肥:安徽大学,2012.

[3]金定元.语用学:研究语境的科学[J].中国语文天地,1986(1):18-22.

[4]蔡夏冰.高中生英语读后续写“教”与“学”现状及策略调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2.

[5]王初明.读后续写: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J].外语界,2012(5):2-7.

[6]王初明.续论高效促学外语的内在逻辑[J].外语界,2021(6):2-7.

本文系长春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构建高中英语教师知识结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JKBLX20230417)、长春市教育学会“十四五”科研规划课题“基于SPOC的高中英语混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CJKG 20230729)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语境理论读后续写实践策略
浙江省英语新高考首考卷写作试题的评析与教学建议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以读促写的教学实践
刍议语境理论下的英语语法教学所遵循原则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语境理论视角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幼儿园艺术整合活动的实践策略研究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基于语境理论的高中英语词汇课堂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