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超声下静脉穿刺的耐高压留置针的设计与应用

2024-04-19 09:02邹弯唐瑶九江职业大学江西九江33000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西南昌330006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8期
关键词:无菌成功率高压

邹弯,唐瑶(.九江职业大学,江西 九江 33000;.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

CT增强扫描是临床常用检查方式,该检查需通过造影剂注射方式进行,但在灌注造影剂过程中高压注射会损伤血管内膜,影响疾病诊断和治疗[1-2]。静脉留置针是临床常见的输液方法之一,但部分患者受长期输液、水肿、肥胖等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外周静脉充盈不良,穿刺难度较大[3-4]。《输液治疗实践标准》[5]指出,可采取静脉显像技术以提高静脉较差患者一针穿刺成功率。为满足高压注射造影的压力和流速要求,临床常采用18GY型耐高压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但对于体内位置较深的血管,18G留置针针管长度不够,不利于超声执笔式的把握。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2年5月于本院行CT检查且静脉穿刺困难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自制直式耐高压留置针,对传统留置针进行改良,旨在探讨其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2022年5月于我院行CT检查且静脉穿刺困难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50例。观察组中女24例,男26例;体质量指数(BMI)22-35kg/m2,平均(28.56±1.11)kg/m2;受教育年限2-14年,平均受教育年限(8.94±1.03)年;年龄38-69岁,平均年龄(50.67±2.31)岁。对照组中女23例,男27例;体质量指数(BMI)22-35kg/m2,平均(28.59±1.08)kg/m2;受教育年限2-15年,平均受教育年限(9.07±1.05)年;年龄38-69岁,平均年龄(50.69±2.29)岁。比较两组文化水平、BMI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需建立静脉血管通路;②经前臂浅静脉血管分级均为III级;③浅表静脉可触及≤2条;④无中心血管通路的患者;⑤患者对本试验知情,且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穿刺部位皮肤有破损、皮疹等不适宜穿刺者;②伴外周血管疾病者;③有上腔静脉完全压迫综合征者;④严重意识障碍或无法正常沟通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 采用超声下Y型留置针穿刺方法进行置管:在超声探头上涂上耦合剂,一手持无菌探头,一手持留置针,在距离探头中点1cm处进针,见到回血后放低穿刺针角度,再送入1-2mm,之后贴膜固定。

1.3.2观察组 采用改良留置针穿刺方法进行置管,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对传统留置针进行改良,增加留置针的长度,导管长度达50-70mm,改进材质,增加针芯硬度,导管采用聚氨酯材质,耐高压注射,在针管尾端增加回血窗设计,方便观察回血,握柄设计呈方形,方便抓握。(2)耐高压留置针的应用。①物品准备。准备SonoSite便携式血管超声仪1台、无菌耦合剂、探头无菌透明套、洗必泰消毒液、规格为6cm×7cm的透明贴膜、无菌手套、压脉带、改良18G留置针。②患者准备。患者采取平卧位,保持手臂外展90°。③评估。B超评估血管,选择合适置管静脉,评估血管深度及管径大小。④消毒。首先采用洗必泰消毒液对置管侧手臂穿刺点中心区域来回消毒3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消毒完成后,铺放无菌治疗巾在患者手臂下,并将无菌洞巾铺设于手臂上方。⑤穿刺。操作者和助手依照规范佩戴无菌手套,由助手将患者穿刺点下5cm处皮肤向下绷紧,之后操作者左手持无菌探头,将靶静脉横截面锁定,右手持留置针沿中心线穿刺,角度以20°-30°为宜,穿刺到一定角度见回血后弃去探头,之后一边压低角度一边退针芯,送入余下的留置针外套管,置管成功后,贴膜固定。

1.4观察指标 ①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统计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穿刺后见到回血,并无皮下探测血管的动作,观察3-5min可见输液通畅,且局部皮肤无肿胀、外渗等。②穿刺情况。比较两组穿刺情况,统计两组穿刺次数、穿刺时间、留针时间。③并发症发生率。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静脉炎、导管异位等。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处理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以n(%)表示,分别采用t、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对比 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6.00%)高于对照组(84.00%)(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对比[n(%)]

2.2两组穿刺情况对比 观察组穿刺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穿刺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穿刺情况对比(±s)

?

2.3两组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较对照组少(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对比[n(%)]

3 讨论

CT血管造影检查中穿刺效果对于检查质量具有一定影响[6-7]。普通留置针针管长度不够,难以进行深部静脉穿刺,且不利于执笔式的把握超声探测仪[8-9]。因此,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成为目前护理重点。

设计一种适用于深部静脉超声下留置针穿刺的耐高压留置针,对材质进行改进,并增加针芯硬度,导管采用聚氨酯材质,耐高压注射[10-11]。本研究中,观察组穿刺情况优于对照组,留针时间长于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CT血管造影检查中采用超声下深部静脉穿刺的耐高压留置针穿刺方法进行置管效果良好。黄超琼[12]等人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引导下穿刺应用于CT增强检查静脉留置针穿刺困难患者中,具有良好效果,充分证实超声下深部静脉穿刺的应用效果。分析原因在于,开发设计改良留置针,采用超声下专用18G塞丁格技术专用针,该留置针具备耐高压的特点,可在超声引导下实施耐高压深部静脉穿刺,有助于减轻血管内膜损伤,减轻患者痛苦[13-14]。加长留置针的长度,导管长度达50-70mm,直式针长度能满足穿刺要求,可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15-16]。使用改进超声引导下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可直接清晰地观察到血管分布,便于操作者实施穿刺,能够大大节省静脉留置针穿刺时间,同时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超声引导下静脉留置针一针穿刺成功率,延长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降低患者留置针的支出[17-18]。在针管尾端增加回血窗设计,方便观察回血,握柄设计呈方形,方便抓握,降低临床超声下留置针穿刺技术难度,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造影剂外渗风险,对静脉炎等并发症起到良好预防效果[19-20]。本研究虽取得一定效果,但选取样本量偏少、观察时间不充分,还需开展多中心研究,并进一步优化穿刺技术,以探讨耐高压留置针的远期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设计一种适用于超声下深部静脉穿刺的耐高压留置针,并采用改良留置针穿刺方法进行置管,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有所提高,穿刺时间进一步缩短,导管异位、误穿动脉等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无菌成功率高压
一种耐高压矩形电连接器结构设计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
无菌服洗衣机
无菌服洗衣机
无菌服洗衣机
基于风险评估的无菌原料药的无菌工艺模拟验证
简析GIS在高压输变电管理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