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应用头孢他啶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2024-04-19 09:02黄晓幸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1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8期
关键词:头孢他啶感染性新生儿

黄晓幸(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00)

新生儿因机体内各器官组织发育尚未完善,呼吸功能较弱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外界多种病原体容易侵入器官组织,造成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病情持续加重,如果未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发展,会诱发脓毒血症等严重后果[1]。现阶段,临床上多采用抗生素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疾病,头孢他啶药物具有抗菌谱广的特点,能够对细菌的转录和翻译进行有效抑制,通过阻碍细菌生长的方式发挥明显的抗感染效果[2]。本文研究分析了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应用头孢他啶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日龄:1-30d,平均日龄:(15.5±2.3)d。研究组30例,男17例,女13例,日龄:1-29d,平均日龄:(15.0±2.0)d。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氨苄西林治疗 采用静脉滴注方式,氨苄西林每次用药剂量为5万U/kg,每12h用药一次,每天2次,持续治疗7天。

1.2.2研究组采用头孢他啶治疗 常规治疗方法同对照组,以静脉滴注的方式,头孢他啶治疗剂量为每次10mg/kg,与10ml浓度5%的葡萄糖溶液混合后静脉注射,每天2次,持续治疗7天。

1.3观察指标

1.3.1对比临床指标 临床指标包括: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

1.3.2对比血清学检测指标水平 采集5ml的外周静脉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处理,利用化学免疫发光法、免疫比浊法分别对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进行检测,同时应用EHSA方法对血清内白介素6(IL-6)水平进行检测。

1.3.3对比临床治疗效果 其标准为:显效:肺部啰音等症状基本消失,血清学检测指标水平基本恢复正常水平;有效:临床症状缓解幅度超过75%,血清学检测指标优化幅度超过60%;无效:临床症状、血清学检测指标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22.0分析,其中计数资料[n(%)]用χ2检验,计量资料(±s)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临床指标比较研究组的各项临床指标更优(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d)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d)

?

2.2血清学检测指标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清学检测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清学检测指标水平更优(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学检测指标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血清学检测指标水平比较(±s)

?

2.3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3 讨论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数量持续升高,因该疾病可不同程度地损害患儿机体内的各项器官组织功能,进而对患儿的生命安全产生极大威胁。感染性肺炎疾病是由病原菌对新生儿未发育完善的终末气道、肺泡等进行侵袭所引起的,其中宫内感染、分娩和出生后感染等属于疾病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临床上因分娩过程中遭受母体阴道内病原体污染所诱发的感染性肺炎与血行感染具有紧密的相关性。与此同时,上呼吸道诱发感染、血行感染、医源性感染作为出生后感染的三种类型,新生儿群体患上感染性肺炎疾病后的临床症状明显不同于年龄稍大的儿童群体。因此,需要按照患儿个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有利于维护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在退热、止咳等对症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同时选用头孢他啶等抗生素药物治疗,能不断改善患儿的呼吸道功能[4]。本文研究分析了头孢他啶药物应用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治疗中对患儿各项临床指标、血清学检测指标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各项临床指标更优(P<0.05),说明应用头孢他啶治疗可以加快患儿早日康复的进程。主要是因为:头孢他啶作为一种抗菌作用强的头孢菌素类药物,能够有效灭杀大部分革兰阳性菌、阴性菌。通过有效抑制细菌细胞壁黏肽合成的方式溶解所存在的各类细菌,同时能够有效杀灭耐受青霉素等抗生素药物的细菌,经过大量研究分析可知,头孢他啶药物在发挥良好抗菌效果的同时还能降低耐药性。头孢他啶药物具有满足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疾病治疗需求的理想药代动力学效果,以0.5g作为静脉用药剂量时会保证血药浓度到达60mg/L左右,同时药物成分可以均匀分布于新生儿的肺组织和其他组织器官中。与此同时,虽然头孢他啶应用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治疗过程中会发生皮疹等多种不良症状,但停止使用药物后相关症状可得到有效缓解。头孢他啶药物成分作用于患儿机体内的感染病灶,药效发挥快的优势可以有利于临床对病情发展进行有效控制,并促使患儿的各项肺部功能逐渐改善,临床效果显著。

新生儿出现感染性肺炎症状后释放大量炎性因子,PCT、CRP水平能够有效反映机体内炎性病灶发展情况。白介素6(IL-6)作为一种趋化因子家族的细胞因子,经研究分析可知纤维细胞遭受Poly I-C刺激后能生成一种抑制病毒复制的细胞因子,称为β2干扰素(IFN-β2)。IL-6水平随着机体炎症反应加重不断提升,造成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进而不同程度地损害新生儿肺功能。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清学检测指标更优(P<0.05),说明应用头孢他啶治疗能改善机体内的血清学检测指标水平。主要是因为:头孢他啶的抗菌药理机制与其他孢菌素类药基本一致,通过对细菌细胞壁合成的影响可以阻断细胞壁合成时交叉连接中转肽酶的转肽作用,导致交叉连接无法完成,进而有效灭杀新生儿患者机体内的革兰阴性、阳性菌和部分厌氧菌,可以长达12h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获得满足临床需求的抗菌效果。同时应用静脉滴注的方式实施头孢他啶药物治疗,需要依据机体内感染程度、个体体质和微生物敏感性调整使用剂量。头孢他啶在本质上属于一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其通过破坏敏感微生物细胞壁完整性,影响细菌的主动外排系统,进而诱发大环内酯类水平呈现高涨状态,从而起到杀灭细菌的效果[5]。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优(P<0.05),说明应用头孢他啶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效果显著。主要是因为:头孢他啶作为一种抗菌谱广的常见β-内酰胺抗生素,通过发挥自身所具备的较强抗菌能力,能够灭杀病原菌,特别是对于革兰阳性杆菌、革兰阴性杆菌等菌种尤为明显。应用头孢他啶药物可以阻碍细菌细胞壁的有效合成,进而通过抑制转肽酶在细胞壁合成中所发挥的作用,加快或增加细菌的凋亡速度和数量,具有明显的病原菌抑制效果。由于革兰阴性菌对β-内酰胺抗生素具有较高耐药性,因此在实际应用头孢他啶药物时需要严格控制使用剂量,预防因过度使用药物导致耐药性情况的发生,不利于预后恢复。如果治疗效果无法满足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治疗需求,应该给予新生儿更为合理的辅助治疗方法,预防药物剂量过大对其他器官组织功能造成损害。除此以外,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实时监测患儿用药的真实情况,如果患儿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应该给予患儿针对性的干预处理措施,提高患儿治疗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治疗过程中应用头孢他啶治疗,可以优化各项临床指标、血清学检测指标水平,消除机体内所出现的炎症反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头孢他啶感染性新生儿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头孢他啶钠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炎性因子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感染性肺炎如何选药治疗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哌拉西林与头孢他啶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中医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