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警示药品安全屏障的建立与应用

2024-04-19 09:02莫柱冰广东省云浮市人民医院广东云浮5273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8期
关键词:差错率差错知晓率

莫柱冰(广东省云浮市人民医院,广东 云浮 527300)

高警示药品(High-alertmedication)指因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品,又称为高危药品,其特点是出现的差错可能不常见,但如果发生则后果非常严重。高警示药品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全球关注,减少高警示药品用药差错成为关注的焦点[1]。然而,我国对高警示药品的管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长期以来,人们只是专注于对毒性药品、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的管理,而对高警示药品应用中存在的高风险性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国家对高警示药品没有强制性规定,尚无统一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模式,致使临床使用管理比较薄弱,因使用不当使病人受到严重伤害甚至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3]。因此,如何管理高警示药品并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是一个亟须解决的课题。

1 资料方法

1.1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1.1.1差错收集 以我院2020年6月-2021年5月未建立高警示药品安全屏障作为建立前;以2022年1月-2022年12月建立高警示药品安全屏障作为建立后。分别收集这两个时间段使用高警示药品过程中发生的所有差错,包括药学部登记的药师调配医嘱(处方)的调剂差错;药师在审核和点评医嘱(处方)时,审核出来的医嘱(处方)的用药差错;护理部登记的用药错误。建立前门诊处方404622张,住院医嘱1169901条;建立后门诊处方457056张,住院医嘱1179777条。建立前后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1.2知晓率 2020年6月-2021年5月,在安全屏障未建立前,且医务人员没有全院培训高警示药品相关知识前,抽查医务人员对高警示药品知识的知晓情况。2022年1月-2022年12月,安全屏障逐步建立后,全院医务人员培训高警示药品相关知识后,再次抽查医务人员对高警示药品知识的知晓情况。抽查的方式是在不准查阅资料、不得相互询问的情况下,填写高警示药品知识问卷,调查对象是使用高警示药品较多的十几个科室的医师及护士,两次均发放40份调查问卷,发放医师与护士人次比例为3∶1,即医师为30人,护士10人。被调查人员的职称包括初级、中级、高级。统计医务人员安全屏障建立前后对高警示药品知识的知晓率。

1.1.3差错的整理分析 对安全屏障建立前的每一条差错仔细分析,对高警示药品的差错更是着重分析总结。分析结果见表1。通过对差错进行分析,总结出造成差错的原因,找出我院在管理高警示药品上存在的风险点。针对这些风险点,制定出完善的高警示药品管理体系(安全屏障),促进高警示药品合理安全使用。

表1 使用高警示药品的风险点

1.2安全屏障建立及应用方法

1.2.1成立高警示药品风险控制小组 成立高警示药品风险控制小组,该小组由药剂科、医务科、护理部、信息科等相关部门组成,主要负责制定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和流程,开展对全院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以及对高警示药品使用进行实时监控和风险评估[2]。每个部门都分配了专门的人员参与小组工作,以便更好地协调和沟通。

1.2.2建立多功能信息化药物管理系统 ①采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全称为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即HIS系统。该系统对高警示药品设有采购、库存管理、医嘱管理、药品配发、药品使用记录等功能,实现了对高警示药品的全流程跟踪和管理。②在HIS系统里输入药品的名称,属于高警示药品的,药品名称前面有“(警)”作标识。若药库采购新的高警示药品,除了维护该药品的基本信息外,在药品名称前应添加“(警)”作标识,提醒医务人员该药品是高警示药品,应给予重视。③在药品库存管理方面,采用HIS智能化库存管理功能。对高警示药品采用单独的数据库保存数据,同时,通过设置库存预警线,及时提醒药品库存不足或过剩的情况,避免了因药品供应问题导致的医疗事故。④在医嘱管理方面,采用HIS电子医嘱功能。在开具高警示药品医嘱及处方时,有该药品的使用注意事项及风险的提示语,如有明显错误的用法用量、浓度、配伍禁忌等,在HIS上会有拦截功能,并提醒相关人员。⑤在药品使用记录方面,采用HIS电子病历功能。通过对患者用药情况的监测和分析,在未正确用药时,通过信息系统上报错误信息并附带该患者电子病历。

1.2.3健全高警示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①明确高警示药品的定义和目录:以2019年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用药专家组专家发布的《中国高警示药品推荐目录》为依据,参考多家上级医院的高警示药品目录,结合我院药品供应目录,再次更新了我院高警示药品的管理制度及目录,并根据使用风险高低细分为A、B、C三类。目录包括99个品规的高警示药品,其中A类有34个品规,B类有54个品规,C类有11个品规。更新过的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及目录以文件名《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正式发文公布,并要求全院医务人员学习培训该文件。②制定高警示药品采购、存储、使用等流程:对高警示药品的采购、存储、使用等流程进行详细规定,包括药品采购流程、药品存储要求、药品使用规定等。③建立高警示药品风险评估和监测机制:对高警示药品的使用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测,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监测机制。④建立高警示药品紧急处理预案:针对高警示药品使用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制定相应的紧急处理预案。包括紧急处理流程、应急响应措施、信息报告制度等。⑤加强高警示药品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对高警示药品相关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和管理,包括药剂科人员、医务人员、护理人员等。培训内容包括药品管理知识、药品使用技能、不良反应处理等。

1.2.4完善高警示药品存储方案 ①高警示药品专区存放:无论药库、药房还是病区,高警示药品均应设立专区,单独存放,不能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高警示药品存放的货架(药柜)有统一的警示标志,标识应醒目明显。②按储存要求存放:根据药品的特性,将高警示药品按不同温湿度要求分别进行存储;需避光存储的高警示药品要有避光措施。③定期检查:高警示药品实行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定期对高警示药品质量进行检查,包括药品的外观、性状、有效期等。对于出现问题的药品及时进行处理和更换。④每天清点:药库、药房和病区对特殊高警示药品实行严格的数量管理,做到每天清点,务必账物相符。⑤建立药品档案:对每一种高警示药品都建立详细的药品档案,包括药品的成分、作用、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信息。同时对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1.2.5规范高警示药品的审方、调配、配制等流程 ①在审方环节,信息系统有前置审方功能,即医务人员在系统中输入患者信息、诊断结果和处方内容后,系统会自动进行药物筛选和剂量核对,如有疑问,提示进行核实和调整。药学人员审核高警示药品的医嘱(处方)时,需由主管药师及以上职称药学人员进行审核,如果药师独立值班时,要拍照留档。②调配高警示药品医嘱(处方)时,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及双人核对,核查无误后才能发放,发放高警示药品输液时,在标签上用红笔写“ G”作提示。③加药混合高警示药品输液前后,必须经过双人核对。护士在为患者输注高警示药品后,需停留观察3分钟以上才能离开,输注过程中每隔30分钟巡视一次,及时发现、处理和上报可能出现的药品安全(不良)事件,减轻对患者的危害。

1.2.6组织全员培训与考核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高警示药品的定义和范围、采购流程、存储要求、使用规定、风险评估和监测机制、紧急处理预案等方面。考核采取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对全院医务人员的药品管理知识、药品使用技能、不良反应处理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高警示药品安全屏障建立前后使用高警示药品发生的差错率对比及医务人员对高警示药品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药品差错率 安全屏障建立后药品差错率低于建立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高警示药品安全屏障建立前后药品差错率比较(±s)

表2 高警示药品安全屏障建立前后药品差错率比较(±s)

?

2.2医务人员知晓率 安全屏障建立后医务人员高警示药品知晓率显著高于建立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3。

表3 高警示药品安全屏障建立前后医务人员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s)

表3 高警示药品安全屏障建立前后医务人员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s)

?

3 讨论

高警示药品是临床使用中具有较高风险的药品,其使用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和管理[4]。本文通过建立安全屏障对高警示药品进行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安全屏障建立前,药品差错率较高,主要是由于药品采购、存储、使用等方面存在不规范操作和管理不到位等问题[5]。安全屏障建立后,药品差错率显著降低,表明安全屏障可以有效地减少药品差错的发生。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安全屏障的建立对于降低药品差错率和提高医务人员知晓率具有显著影响。在建立安全屏障之后,药品差错率显著降低,从原来的3.24%下降至0.98%,这表明安全屏障能够有效减少药品使用过程中的差错。同时,医务人员对于高警示药品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也显著提高,从原来的68.82%提高至92.76%,这表明安全屏障能够提高医务人员对于高警示药品的认知和警惕性。

综上所述,建立并应用高警示药品安全屏障可显著降低高警示药品处方差错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高警示药品的安全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可促进我院规范合理使用高警示药品,并可推广到其他医疗机构。

猜你喜欢
差错率差错知晓率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PDCA循环法在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中的作用观察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
没考100分就是有知识没掌握?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社区全科医师糖尿病三级预防知识知晓率调查
我刊在2013年度编校质量检查中被评定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