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春茶里的爱

2024-04-22 09:54张炎琴
青年文学家 2024年6期
关键词:席子嫩叶春茶

张炎琴

每每读到“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这行诗,我便情不自禁地回忆起母亲精心制作的谷雨茶。

谷雨茶,又称“雨前茶”,以它的翠绿之色和柔软的叶片而闻名。品尝一小口,那醇厚的香气和绵和的滋味在口腔中回荡,仿佛带着茶园的新鲜气息,令人心旷神怡。

谷雨茶是品茶人的珍爱。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写采茶时节时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唐代诗人陆希声在《阳羡杂咏十九首·茗坡》中写道:“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母亲说谷雨前后是采茶制作的最佳时间,这时的茶叶香气特别浓郁,是茶中的上品。

“谷雨深春近,茶烟永日香。”母亲是做谷雨茶的高手,她說春天要多喝谷雨茶,它能清火排毒,明目。

清晨,母亲叫我起床,我们戴上斗笠,背起竹篓,走向那绿意盎然的茶园。春风中,茶梢芽叶肥硕,茶叶鲜活,香气怡人。只见摘茶叶的母亲犹如一位舞者,轻盈而优雅,举手投足间都透露着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母亲边摘茶叶边告诉我:“谷雨茶有一芽一嫩叶或一芽两嫩叶。一芽一嫩叶的茶叶泡在水里像展开旌旗的古代的枪,被称为‘旗枪;一芽两嫩叶的茶是三春茶,样子像是雀类的舌头,被称为‘雀舌,是一年之中的佳品。”听母亲娓娓道来,我更加佩服母亲。

这些春雨滋养下的茶叶,会被母亲仔细地摊放在席子上自然萎凋,散发出的淡淡的清香会弥漫整间屋子,让人心旷神怡。过了几天便到了重要的时刻,那就是炒茶。母亲将茶叶放入铁锅中,用她那双饱经岁月的手,不断地翻动。我总是在一旁提醒母亲,要小心,不要烫到手,母亲听了总是对我微笑。

在厨房的热气腾腾中,母亲的额头渗出汗珠,我时不时给母亲擦汗。母亲说:“炒茶叶要用心,炒出来的茶叶会更香更好喝。”母亲将炒好的茶叶均匀地铺在席子上,放在温暖而不烈的阳光下慢慢晒干。这个过程需要耐心,不时地翻转茶叶,也需要对天气的把握,随时观察天气的变化。遇到雨天时,母亲会用炭火烘干。

母亲将制好的茶小心翼翼地装入瓷罐中,封存起来。等到家中有客人来访或者在悠闲的午后,她会泡上一壶茶。茶舒身展体,鲜活得如枝头再生,染得春光盈眼,且茶香浓郁浑厚,久泡仍余味悠长。啜一口,顿觉缕缕清香溢出,似能将这一年的阳光、温度、雨水、风一饮而下。

这茶不仅有着沁人心脾的香气,更有着母亲对这个家的全部情感。

每逢“谷雨将应候,行春犹未迟”的佳季,我便忆起与母亲同在茶园的那些清晨。她制作的谷雨茶不仅承载着自然的恩泽,也蕴含着母爱的深沉。岁月流转,母亲逐渐步入暮年。

每年谷雨时节,我都会回到故乡,与母亲并肩采茶,协助炒制、烘干。

这不仅是一种生活的仪式,更是对母亲深深的尊敬与爱。

那杯谷雨茶,如同母亲的性情,朴实无华却让人倍感温馨。

猜你喜欢
席子嫩叶春茶
董长贵
“一席话”的来历
春茶不宜贪尝鲜
凉席突然不凉了
席子好厉害的
——吃饭、当官都和席子有关
凉席突然不凉了
春茶不宜贪尝鲜
枸杞嫩叶补虚益精
24味暖春茶香 1周急速瘦15斤
像一枚嫩叶(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