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家小妹

2024-04-22 08:23郭涵
青年文学家 2024年6期
关键词:小蜻蜓小妹玩儿

郭涵

太阳渐渐下落,天边染上了一层薄薄的红晕。夏日傍晚的微风,如同温柔的手掌,轻轻地拂过每一寸肌肤,带走了白天的热气,留下了宁静与惬意。

吃过晚饭,我们一家人围坐在大榕树下喝茶,分享着今天的收获和趣事,这是一天中最轻松快乐的时刻。

“看我发现了什么?”弟弟不知从哪里找到了那本破旧的厚相册,还是熟悉的蓝色封面,只不过边缘已经开裂了。纤细的皮革质地,经过时间的磨蚀也早已显露出深深的纹路和皱痕。

“这本相册还在啊!”我惊喜地问。

“是啊,我们当时搬家的时候顺便也带过来了。”爸爸一边往茶杯中点斟茶水,一边答道。

我从弟弟手里接过相册,慢慢拂去表面的灰尘,小心地翻开那柔薄的透明纸页。一张张儿时的照片,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浅黄的色调,像是从老电影中跳跃而出的一幕幕经典片段,唤起了心底深植的童年记忆。

“姐姐,这不是你和小妹嘛!你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经常一起玩儿过家家吗?”弟弟指着角落那张泛黄褪色的照片说。

“当然记得。”我看着,眼前的两个小女孩正用小手拉着钩,笑容如夏日午后的阳光般明亮灿烂。

“不过也是小时候的事情了,好久没有见过小妹了呢,不知道她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弟弟抬头望着大榕树思考着,想象着。

“是啊,好久没见过小妹了。”我的目光仍停留在这张老照片上,停留在这个阳光灿烂的夏日午后……

小妹是我弟弟的同班同学,我们两家以前是邻居,我们家开了一间便利店,她们家开了一间卤味店。小妹的正名叫乐研,不过她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叫她“小妹”,大家也都跟着这么叫了,很少叫她的正名。

可能是因为天天都有美味的卤肉吃,小妹打小儿就圆滚滚的,脸颊肉嘟嘟的,让人看见忍不住想捏一捏。她的脸蛋儿总是红扑扑的,像挂着两颗红苹果。因为经常在阳光下奔跑玩耍而被晒得黝黑的皮肤,配上一头乌黑发亮的齐肩短发,给人一种活泼可爱的印象。

小妹虽然比我小两岁,却是我儿时最好的玩伴。

丁零零……下课铃是童年快乐生活的开场曲,让原本安静沉睡的校园在这一刻苏醒,一时间,交谈声、欢笑声、脚步声交织成一首欢乐的乐章在校园奏响。

我们背起书包,三五成群,奔跑在回家的路上。我和小妹还有几个同学约好,回家放好书包后到小妹家的后院集合。

小妹家的后院可是个好玩儿的地方。这里很空旷,院子的一边是一棵番石榴树。这棵番石榴树虽然不大,但是枝叶繁茂。每到秋天,树上就会结满果子,果子把树枝压弯了腰,就连空气中都是果肉的香味。而这时,小妹就会爬到树上为我们摘果子,只见她稳健地抓住树干,用肉乎乎的手指紧紧握住树皮,毫不畏惧地向上攀爬着,每一步都显得轻松而有力。她像小鱼游水一般自由自在地穿梭在枝叶之间,寻找最饱满成熟的果实,然后轻轻地拧动果实。果实在她手心渐渐松动了。

“接好了啊!”小妹向下瞄准,果子成功落入我们手心。我们开心地将番石榴放入口中,咬一口,一股清香弥漫开来,甜蜜而多汁的滋味在舌尖蔓延,这是满足和欢乐的童年味道!

院子的另一边,堆满了小妹家用来烧火煮卤味的木柴,还有一些废弃的木制家具,以及一堆不用了的锅碗瓢盆等,而这些都是我们“做饭”的“好厨具”。于是,小妹家的后院便成了我们儿时玩乐的小天地。

放学后,我们常常聚在这里玩儿过家家,通常我们的主题是“开餐厅”,有时也会玩儿“开医院”“开学校”……

而过家家的第一步是角色分配,一般来说我们会按性别和年龄大小分为“爸爸”“妈妈”“大姐”“小弟”等角色。而小妹不一样,小妹虽然年龄最小,却喜欢扮演“妈妈”,而我和弟弟选择当“顾客”,其他小伙伴就分别扮演“大姐”“二姐”“三弟”……

分配好角色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准备“物资”了。家里不用的锅碗瓢盆、吃完的饼干盒,以及装糖果的罐子,洗干净后都可以用来当“厨具”。在木柴堆里挑出小条的可以折断的树枝当作“排骨”,还有大片的扁平的树皮当作“肉片”……而路边的野花野草就是我们的“蔬菜”,比如野苋菜,因为它的根茎又大又长,长得像人参,所以入选我们的“食材”清单。还有天茄菜,它在开花后会结球形成黑紫色的浆果,小小一颗,我们通常将这些浆果当作“饭后水果”或者是“奶茶”里的“珍珠”。除此之外,还有长得像韭菜的牛筋草、红果诱人的蛇莓、酸酸甜甜的红花酢浆草……都被我们一一采摘。

“物资”准备完毕,接下来“餐厅”就可以正式“开业”了。

“先生、女士您好,看看吃点儿什么?”我和弟弟作为“顾客”落座,小妹为我们递来了“菜单”。“菜单”是一本没写完的作业本,上边写着“小妹餐厅”的招牌特色菜—“清蒸排骨”“水煮肉片”“炒韭菜”“珍珠奶茶”“饭后水果”……

“老板,来一份‘清蒸排骨,再来一份‘炒韭菜,还要一份‘饭后水果。”

“好嘞!请稍等,马上就好。”

“点餐”完毕,小妹学着大人的模样,开始“做饭”了,首先将准备的“食材”“切”好,然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还有“调料”,再用树枝制成的“锅铲”进行翻炒,最后“出锅”,用小野花进行装饰以及“摆盘”。很快,一道道“招牌特色菜”就做好了。我和弟弟细细“品尝”着,竖起大拇指对小妹的厨艺表示肯定。

夏天到了,蝉鸣在空气中回荡。池塘边、房屋旁的草丛开始变得郁郁葱葱,像一片片翠绿小湖泊,在微风的吹拂下泛起阵阵绿色的涟漪。

这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世界,在这些绿茵中,隐藏着各种各样的小生物,也隐藏着我们童年夏天限定的乐趣—捉蜻蜓。对于儿时的我们来说,巴掌那样大的成熟蜻蜓,我们是不敢靠近的,我们喜欢的是只有两个手指關节那么长的小蜻蜓,它们的两对翅膀宛如柔和的薄丝,轻盈地摆动。身体像一根细长的针,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有淡蓝色调的、青黄色调的、黑红色调的……五彩斑斓,在河边绿叶间翩翩起舞。

小蜻蜓的眼睛是它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它们大而闪亮,凝视着前方。通过这对大眼睛,小蜻蜓可以捕捉到周围的各种信息,只要身边一有风吹草动,它们就扇动翅膀快速地起飞,消失在空中。

小蜻蜓良好的视觉和敏锐的触觉为我们的“捕捉行动”加大了难度。每当我们马上就要触碰到它时,它便会嗖的一下飞到另一株小草上,然后又安安静静地、纹丝不动地待着,而等到我们再次靠近时,它又会突然一下往前飞去,仿佛是在故意“逗”我们玩儿。就这样,我们常常跟着它的轨迹跑,有时还会被这些小机灵骗着扑了个空,摔个四脚朝天,引起小伙伴们的“无情嘲笑”。

别看小妹胖胖乎乎,她可是捉蜻蜓的小能手。只见小妹像个猎人一般,时刻保持着谨慎,细心地观察着小蜻蜓的飞行轨迹,预测着它的下一刻的停留点,等到小蜻蜓找到了落脚的枝叶,她便缓缓地抬起一只脚,将拇指和食指靠拢,其他三指展开,作“兰花指”的形态,如一尊雕塑一般,缓慢无声地向那小蜻蜓靠近,悄悄地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将手伸向前。

只有几厘米的距离了—我们屏住呼吸,只见小妹干脆利落地捏住小蜻蜓的翅膀,一场完美的“捕捉行动”就此落下帷幕。

在一个晴朗的夏日午后,我们准备搬新家了。

“小妹!快过来跟我拍张照!”

“姐姐、小杰,你们搬新家后我们还能一起玩儿吗?”小妹拉了拉我的手,眨巴眨巴眼睛问道。

“当然可以啊,只要我們一回来,我们还一起出去玩儿!”我拍了拍小妹的手,表示不用担心。

“那我们拉钩。”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当时的我们笑得如此灿烂。此刻我的周围仿佛又洒满了那夏日的阳光,温暖而明亮……

搬到新家已经六七年了。后来,小妹家不再开卤肉店了,家里的后院也重新建起了新房。我和弟弟都考上了不错的中学,听说小妹也去到了理想的学校。

我们开始忙于学业,忙着向前,不再像小时候一样,下课铃响就放下书包,自由自在地奔跑在田间地头。

如今的我们都在成长道路上不断追逐着各自的梦想,而沉重骨感的现实常常让我们感到无力、迷茫,但儿时珍贵美好的回忆,就像这相册里的照片一样,虽已饱含岁月痕迹,不过每每翻起,总能唤起我们心中纯真无畏的童年回忆,给予我们在这漫长无尽的人生道路上以前进的动力,和宁静温暖的慰藉。

猜你喜欢
小蜻蜓小妹玩儿
骄傲的小蜻蜓
色彩玩儿起来
小星星和小蜻蜓的约会
委屈的小蜻蜓
玩儿火的画家
我的“鼠小妹”
小蜻蜓,停一停
俺去陕西玩儿
狗小妹去采访
战“痘”不能痘着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