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似的群山》的“重复”书写

2024-04-22 08:23李杨
青年文学家 2024年6期
关键词:白象群山海明威

李杨

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1899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因作品中对人生、世界、社会都表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迷茫与彷徨,所以也是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太阳照常升起》《丧钟为谁而鸣》等,并凭借《老人与海》获得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及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对美国文学及20世纪文学的发展有极深远的影响。

海明威的《白象似的群山》发表于1927年,后被收录于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小说的故事情节较为简单:一个美国男人和一个怀孕的女孩在西班牙一个火车站旁的酒吧里等待开往马德里的列车,在等待的过程中,二人一边喝酒,一边围绕着“流产”的问题展开对话,男人想要劝说女孩去流产,而女孩并不想如此。于是,随着讨论的深入,二人的矛盾越发明显,谈话的气氛也变得逐渐紧张。小说的最后女孩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故事结束在女孩的一个微笑当中。

关于《白象似的群山》的研究,学者们多从文中的象征意象、“冰山理论”,以及女性与自然之间存在的联系等角度入手分析,正如米兰·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遗嘱》中表示:“人们可以从对话出发想象无数的故事:男人已婚并强迫他的情人堕胎好对付他的妻子;他是单身汉,希望堕胎,因为他害怕把自己的生活复杂化;但也可能男人的做法是出于一个无私的目的,因为他预见到一个孩子会给女孩带来的困难;也许男人病得很重,害怕自己死后留下女孩单独一人和孩子;人们甚至可以想象孩子是属于一个已经离开女孩的男人的,女孩想和这个美国男人一起生活,后者向她建议堕胎同时完全准备好在女孩拒绝的情况下自己承担父亲的角色。女孩则可能是同意了情人的建议,或者是自己决定堕胎,而随着手术日子的临近,她失去了勇气,感到有罪,她话语上的反抗针对的是她自己的意识而非她的男友。”解释这本小说的角度因为海明威的“留白”而扩大了许多空间。其中,文中不断重复出现的词语和意象也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文中多次出现的“重复”现象,在其背后隐含着深刻的含义,潜藏着海明威“重复”书写的意义与价值。

一、“重复”手法的含义

在《白象似的群山》中,海明威设计了许多“重复”,选词上如th开头单词的运用,行为上如女子不断望向远山的动作,言语上如七个please的连续表达,意象上如“白象”的象征等。回望海明威一贯朴实简洁的文风,此时“啰唆”的“重复”似乎有些耐人寻味。米勒在《小说与重复》中说道:“一部像小说那样的长篇作品,不管它的读者属于哪一种类型,它的解读多半要通过对重复以及由重复所产生的意义的鉴定来完成。”正如米兰·昆德拉在分析《城堡》时表明:“靠着这种重复,作者在他的作品中引入一个具有关键定义、具有观念特征的词。假如作者从这个词出发,展开一番长久的思索,那么从语义学和逻辑学的观点来看,这同一个词的重复就是必要的。”重复的词或短语,对于作者的行文结构、主题表达来说不仅是必要的,对于读者的理解和品味来说更是有深意的。据此,窥见《白象似的群山》中的重复词语和意象,探寻这些“重复”和它们各自特殊的意蕴,有利于读者更深层次地挖掘小说的内涵意义。

二、“重复”的具体运用

《白象似的群山》中“重复”的具体运用可以划分为选词、动作、言语和意象四大类。首先,是选词的重复。美国语言学家莱曼在《描写语言学引论》中表明:任何文章的个人特征都是它的风格基础,风格的用法非常广泛,但所有用法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选词。在《白象似的群山》第一段中,海明威重复使用多达二十次的th开头的单词,让这一段不仅仅是单纯的景物描写,还因为th作为一个较难发音的英语辅音,使这一段在听觉上给读者一种断断续续的感觉和纠结不安的阅读情绪。海明威通过在选词上重复书写的巧思,在故事开头用一段文字让读者以最快、最直接的方式代入这个故事中去,在交代故事地点的同时,于字里行间中暗示下文二人之间交谈的不顺利并烘托紧张的氛围。

海明威還在语言时长上下了功夫。文中的two glasses of beer and two felt pads和the man and the girl完全可以通过省略掉后一个two和改用一个词them来使表达更加简洁明了,但是作者特意通过延长语言的表达时间来使得整个句子所体现的行为被拉长,由此隐晦地表现女酒保在给二人上酒时的观察意图,让读者感受到女酒保好像有想要窥视二人的心理欲望,由此推测这二人之间存在尚未展开叙述的秘密,在含蓄表现人物形象的同时,强化了整个故事的画面感与神秘性。

其次,是动作的重复。纵观全文,女孩望向山的动作重复出现四次。这四次重复有着较大的相似性,且发生在不同的语境下,于是他们所承载的意蕴有其共性,也拥有着各自的特殊性,值得发掘。

第一次女孩眺望远山时,坐在酒吧里的男人和女孩才刚拿到啤酒。此时,远处的群山在阳光下被照耀着,呈现出一片皓白且充满生机的景象,女孩眼中是一列列高低起伏的群山轮廓,和自己微微凸起的肚子产生联系的共鸣,这让女孩内心不禁生发期待,期待自己肚子里的小生命和自己即将可能拥有的新生活。

随着男人和女孩的对话展开,女孩逐渐表达自己其实并不满足于目前人生只做了如此有限的事情,于是在第二次女孩眺望群山时便带着了一丝抱怨不满,一是拒绝和男人“话不投机”的对话,二是通过看那片自己向往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远方,以舒缓自己的逐渐不适的状态,表明自己对目前空洞又虚无的生活的厌烦和对探索新奇生活的渴望。

到了第三次,作者则需要把across和on the other side单拎出来强调,并且群山还在更远处的far away和beyond the river,极大增强了叙事的空间感,也突出此时女孩看到的群山与自己的距离感,正如女孩在听男人那些虚伪至极的话语时所感受到的强烈疏离感一般,男人其实毫不在意女孩的想法与感受。此种虚伪让女孩失望,甚至对自己所向往的未来也产生了怀疑,迷茫且不知所措。故事接近尾声,最后一次女孩望着远山时,二人之间的对话已经近乎争吵,只不过男人虚伪的样貌和女孩隐忍的坚持让这场“战争”仿佛没有硝烟一般“平静”。但女孩已经快忍受不了男人强硬的劝说和控制了,最后打断了男人的话语,望向了远方的群山和那干涸的山谷。在文中on the dry of the valley是hills的定语,表明海明威已经选择了将远山和干涸山谷合成了一个整体,进而表现干涸的山谷在女孩此刻的心中已经是她无法忽视的意象了,绝望之情溢于言表。

综上,四次女孩望向山群的动作,依据事态的发展和二人矛盾的加深而不断转变内涵。山群在女孩的眼中,从第一次是希望,到最后一次成为自己想要前往却不能前往的庇护所,都揭示出女孩在这样不对等的关系中所受到的伤害与折磨,为接下来女孩情绪的崩溃和爆发一步步做好铺垫。读者在这样的递进中看到山群对于女孩的重大意义的同时,也感受到作者对于行文节奏的深厚控制力。

再次,是言语的重复。文中针对故事人物对话内容上的重复,如二人针对“是否拥有一切”为重点的言语拉扯中,女孩连续说了三个“No, we can't”,强烈表达女孩对虚伪男人的抗拒,甚至于第一个出现的“No, we can't”是女孩对自己前一句话的直接否定,但她仍然希望通过一些委婉的表达来“垂死挣扎”,表达自己期待的安稳生活和幸福家庭,因为女孩明白一旦孩子被打掉,不单是孩子生命的结束,自己也面临着被男人抛弃的危险。可悲的是,男人不仅装傻,还想继续用言语来控制和压迫女孩,从男人口中不断重复出现的perfectly和simple不仅是他对女孩施加的强硬态度和精神压力,还将“生活改变”的责任全部推脱到女孩身上。海明威通过男人话语的重复,将男人冷酷敷衍又自私虚伪之貌刻画得淋漓尽致。于是,女孩连续发出了七个please来表达自己的崩溃,要求男人住嘴。在这七个please中,女孩的情绪一遍遍加重,她离崩溃的边缘也越来越近,突出表达了她的愤怒与绝望。直到最后,女孩重新对着男人和女酒保微笑,重复两次说明自己“I feel fine”。这不仅没能给读者一个确定的、安心的结局,反而袒露了女孩无可奈何的真相。在这个海明威所设计的“零的结局”中,读者不知道故事的真正结局,由此给读者造成心理上的悬念,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同时也让小说的主题思想得以彰显和强调。

最后,是意象的重复。文中最突出的意象便是与题目相呼应的“白象”,该意象被海明威通过比喻的方式作为标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且在文中多次出自女孩之口。

“白象”在西方文化中的理解是“十分珍贵却极具负担而无用之物”,该意象源于古泰国,由于白象被视为唯王室所有的十分罕见的珍宝,且不能让其劳作只能好好供养,因此国王就将白象赠予那些触怒他的大臣,致其倾家荡产。于是,“白象”一词在西方便演变为“昂贵而无用之物”的代名词。在《白象似的群山》中,“白象”则对应着女孩肚子里的孩子,孩子对于女孩是十分珍贵的,但对于男人而言则是个无用的累赘。并且,在20世纪20年代的西方社会里,女孩在经济和情感上都依附顺从于男人,她真正在乎的只有男人是否会继续爱她,自己是否会被抛弃这一个问题。于是,女孩用“白象”暗示自己的孕肚,试探男人对于孩子的态度,将“白象”作为她试探男人“爱不爱她”的道具,可是男人却用装傻来作为回应,正如英美谚语所述,房间里的大象—那些为人们所共知却拒绝谈论的情况,是一种故意忽略的“合谋的沉默”,这正与男人口中的手术和女孩暗示的孩子相吻合,二人互相明白对方的意图,但也都各有各的坚持而不愿屈服,于是二人心中这头“大象”成为他们对话之间心知肚明的隔阂。

文中重复出现的还有“酒”意象,如西班牙烈酒、苦艾酒,并且海明威以啤酒作為对话的序幕和结尾。值得注意的是,故事虽然发生在酒吧,但是文中二人都清楚女孩怀孕是不宜喝酒的,那么此时的“酒”作为危害品重复且不合时宜地出现,其目的不单纯是为了塑造男人的冷漠形象,还有其他的深意。对于苦艾酒,它不仅因其毒性在很多国家都被禁用,还在1905年引发了丈夫谋杀妻子的悲剧,可见苦艾酒本身就带有危险气息,在文中则可能暗示着女孩肚子里生命的丧失。除此之外,各类酒的酿造基本是从甜蜜的原材料经过时间发酵而变成苦涩的酒品,就如同男人与女孩之间的感情一般,昔日的甜蜜美好随着时间逝去,变成现在的隔阂对立。“酒”意象贯穿整个对话过程,就好比甜中有苦、苦中带涩的味道是他们生活的常态,是他们所处时代和社会中“迷惘的一代”的常态。诸多迷惘的年轻人的信仰消融殆尽,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全然破灭,他们毫无责任意识,只知享乐,只懂沉迷与堕落,于是“酒”又是文中同为“迷惘的一代”的男人和女孩的精神象征,具有时代社会缩影的现实价值。

三、“重复”书写的意义

“重复”的写作手法被海明威运用在《白象似的群山》中,不仅不会让读者感到冗余,反而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如前文论述到的发音困难的th带来的不适感,这是作者有意引导读者感受到听觉上的特殊体验。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也有亮眼的贡献,作者站在一个观察者的第三视角,把画面说给你听,让读者根据文中不断重复的词语来感受和判断人物的个性特征,让读者仿佛听到那七个please爆发时女孩的尖叫声,看到女孩是如何在男人步步紧逼下逐渐走向崩溃的整个心理情绪的发展过程,通过不断变换叙事频率,来丰富小说的叙述节奏,使得人物之间的矛盾发展表现出松紧有致的叙事张力。海明威设计并利用这些重复出现的词语和意象,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重复”书写策略,使得小说更具力量感和绵长效果,将自己的思想在重复的词语和意象中含蓄地渗透出来,透过表现男人和女孩这两个“迷惘的一代”的样本,引导大家窥见人物背后所身处的大环境,反思社会对人的影响和破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混乱,最后启发读者能有所感悟。

猜你喜欢
白象群山海明威
海明威名言
海明威:《雨中的猫》
起起伏伏的群山
白象
群山
群山
《老人与海》与海明威
小白象休假
隐匿之美——《白象似的群山》中的言语行为解读
小白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