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2024-04-22 08:48陈红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4年4期
关键词:追求教学

【摘 要】 提升自我专业素养,孜孜以求,是一位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的不二途径。作为教师,应时刻怀有初心,积淀学识,打磨教学,培养教学的底气。

【关键词】 追求 念念不忘 教学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个人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追求,总能在寂静暗夜后迎来黎明的曙光,获得应有的回报。我眼中的谢林伯老师就是一位孜孜以求、不断进取的青年语文教师。

念念不忘,为师本心

初识谢林伯老师源于一节校内研讨课,那时我还不是她“青蓝工程”结对的师傅。记忆中,那是一个春夏之交的午后,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身影在我办公室门口不时向内张望,正当我纳闷这位青年教师是谁,她涨红了脸敲门进来。原来,为了一节校内研讨课,她鼓足勇气前来请教。看着她认真思索、仔细记录的样子,我不禁感慨:真是年轻又虚心的好苗子。柳宗元的《江雪》作为公开课教学,对于年轻教师来说还是很有难度的。而谢老师却表明了她的态度:正因为没把握,正因为不好上,我才更要静心钻研,把课磨好!看着她勇于突破自身局限的执着与坚韧,我想这就是每一位走上讲台为人师的教育者的本心。

为了上好这节课,谢老师不仅多次向我请教,还在同年级组内向各位老师虚心求教,九易其稿,不断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仅作者介绍环节,谢老师查阅相关传记、评论文章、诗文辞赋,绘制出柳宗元一生的大事年表,用这条生命轴线勾勒出柳宗元孤苦寂寥的人生际遇。果不其然,后来,这节《江雪》在同批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得一致好评,并获得一等奖。课后,谢老师又找到我交流她上课时产生的思考和疑惑。我真没想到,这个年轻的小姑娘这么上进而又善思。临走前,她还羞涩地给了我一套《莫砺锋教你读古诗》,浅笑着说莫砺锋教授讲解的诗词真的好美,想与我共读赏析。

从那以后,我们常常一起交流对不同课型的看法,讨论如何启发学生主动学习,互相听课,互相学习,虽然没有形式上的结对,却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师徒。我时常感慨,在她身上,我总能看到教师的教育本心,那就是负责。这不仅出于她对自我的严格要求,更是出于她要对得起班里的孩子,对得起家长们信任的教育本心。也许这本心就是谢林伯老师常说的“能力有不足,态度不含糊”的全力以赴。

念念不忘,为师匠心

回想在谢林伯老师备赛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期间,作为师傅,我总是担心她压力太大,除了专业的指导,更多的是对她的情绪疏导。她不待扬鞭自奋蹄,自我加压,在全力以赴的极致追求方面总是让我感叹,让我震惊。从校内选拔到市级基本功比赛一等奖,从市内选拔比赛走向省赛,谢老师一路披荆斩棘,一路迅速成长。

在准备省赛的那段时间,谢林伯老师不仅没有放松手中的工作,反而更加努力地抓好班级工作,在她的眼里,家常课早已成为公开课和以练带赛的改进课。为了上好每一节课,她将语文课标以及几本解读课标的书翻熟翻烂。从理念上宏观把握课堂教学,这在青年教师中还是不多见的。她从来不把大赛当作唯一目标,在她看来,提升自己,在历练中成长,在准备中补足,坦然面对比赛的过程才是最珍贵的。她对每一堂课都静心思索,精心提炼,自省反思,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实施方式;无论是语言组织,还是书写总结;无论是课堂生成,还是顺势而为,谢老师总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每次与她交流,我总能感受到课堂新的活力,新的灵感,新的样态,有时也会感慨:年轻真好,年輕人真有想法。但她的成功仅是因为年轻吗?一个人只有一直在思考,才会见自己,见不足;只有一直内省,才会见他人,见调整。谢老师为了练好粉笔字每天坚持打卡,为了读好课文坚持录音回听,为了即兴演讲更有底气而在空教室演练……无疑,作为心有梦想、心有天地的青年教师,她对三尺讲台、对自我专业成长、对教育的理想是念念不忘的,而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她处处修习,时时思悟,无疑就是最无声却最真实的教育样态:其身正,不令而行。

念念不忘,为师醉心

在与谢林伯老师的交流中,我深深感到她对教育、对课堂有着一股热忱,那是一种身在其间,自在其中的陶醉。为了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课堂参与性,谢老师坚持每节语文课挤出10分钟时间让孩子们读书交流,哪怕是最羞涩的孩子也会上台读一读故事中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谢老师不断鼓励并总结方法,课堂氛围轻松自由,班级内的故事分享成为孩子们每天最期待的事。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写好字,谢老师还带领孩子们每日练字晒字,这给了孩子们极大鼓励,让孩子们能够静下心来感受汉字的艺术美。谢老师的作文课开始走出教室,可爱的孩子们拿着纸笔认真记录的样子就是校园里最美的风景。

在提升自我专业素养方面,谢林伯老师也从未止步。谢老师坚持思考,坚持写作,主持并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多篇论文在省“教海探航”“师陶杯”等论文大赛中获奖,多篇论文发表在主流期刊。谢老师还积极参加各类研讨课,多次公开执教,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赛后,谢林伯老师仍然在坚持打卡练习粉笔字,并带动身边的年轻教师一起打卡练字,做青年教师成长的引路人。也许这就是谢老师所追寻的“教无止境,学无止境”的为师之路。期待坚守“念念不忘”的她成为更好的自己。※

(陈红,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首批培养对象、连云港师专三附小副校长)

猜你喜欢
追求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锲而不舍“追求”陈都灵张艺兴哈欠连天状态不佳
浅析《法律与宗教》的理性深意
莫言《红树林》蕴含的文学价值思考
浅谈中学生追求流行音乐的思想
戏剧小品中的喜剧美学追求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