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微信公众平台对小学语文非书面家庭作业的价值

2024-04-22 12:27虞艳林
求知导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低年级双减

摘 要:探讨了“双减”政策下如何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优化小学低年级语文非书面家庭作业。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如缺乏互动性、实践性不足、学习资源质量不一和缺乏个性化教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包括“借助电子白板,创新课后识字作业”“借助微信语音录入,落实朗读与背诵作业”“合理使用微信互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加强语文核心素养能力训练”“借助跨媒介阅读,完成导示类阅读作业”。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技术;小学语文;低年级;非书面家庭作业

作者简介:虞艳林(1976—),女,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凤翔路小学。

“双减”政策下,减轻小学生课后作业负担是现阶段教育教学管理重点关注内容之一。小学语文非书面家庭作业的设计与实践对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微信公众平台为小学语文非书面家庭作业设计与实践提供了技术依据。探究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小学语文非书面家庭作业的设计与实践,可为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优化设计提供路径支持。

一、“双减”政策对非书面家庭作业设计的要求

(一)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双减”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设计语文非书面家庭作业时,应该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阅读兴趣的培养、写作能力的提高、创新思维的养成。例如,教师可以布置阅读、写作练习、朗诵、讲述故事、观察事物等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还可以利用编写谜语、设计故事情节等培养学生想象力及创造力[1]。

(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作业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创造力、合作能力等。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延伸课文的内容,使学生在家中进行更多的思考和拓展,还可以实现对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设计语文非书面家庭作业时,应该注重学科间的联系和知识的综合运用。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设计思维拓展题或问题解决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2]。

(三)关注学生差异性

作业设计应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学习需求,设计不同类型、不同难度和不同要求的作业,让每个学生均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得到提高。例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选择题或开放性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四)利用好新技术及新理念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新技术和新理念在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设计语文非书面家庭作业时,应该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理念,如互联网、移动终端、虚拟现实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方式,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其学习效果。

二、“双减”政策下非书面家庭作业设计中的问题

(一)缺乏互动性

传统的非书面家庭作业主要依赖于学生完成纸质作业本上的题目,缺乏互动性和个性化设计。在互联网视域下,数字设备、微信公众平台等为实现作业互动性的提升创造了条件,但在实际作业设计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往往较为单一,缺乏灵活性和趣味性。

(二)实践性不足

语文非书面家庭作业设计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然而,在互联网视域下,许多作业仍然停留在传统纸面练习的层面,缺乏实际操作和应用的机会,导致学生在实际语言运用中的能力提升有限。

(三)学习资源质量不一

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但也存在学习资源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在设计非书面家庭作业时,教师需要筛选和推荐合适的学习资源,确保其准确性和有效性。然而,由于资源众多且信息不对称,教师难以全面掌握和评估所有的学习资源,这可能导致学生接触到低质量或不适合的学习资源。

(四)缺乏个性化教学

互聯网技术的发展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机会,但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非书面家庭作业设计中,个性化教学的实施还存在一定困难。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差异较大,同一份作业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3-4],因此,设计适应不同学生个体差异的非书面家庭作业仍然是一个挑战。

三、微信公众平台在非书面家庭作业设计中的应用

(一)借助电子白板,创新课后识字作业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之一,在微信公众平台的支持下,强化小学低年级语文非书面家庭作业的设计应加强电子白板的使用,创新识字作业形式[5-6]。首先,建设微信公众平台。学校或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创建专门的语文课后作业板块,便于学生和家长获取最新的作业信息。其次,创新作业形式。改变传统的纸质作业形式,利用电子白板的互动性,设计创新的识字作业。例如,在学习新的字词时,教师可以在电子白板上展示字词的图片和拼音,并通过录制声音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发音。学生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或用书写笔在电子白板上进行字形模仿和描红,加深对字形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互动游戏,如拼图、连连看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识字内容。电子白板可以提供更多的写字练习形式,帮助学生提高书写的准确性和美观度。再次,发布和收集作业。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发布电子识字作业后,学生可以在家通过手机或电脑完成作业。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收集和批改学生的作业。最后,提供及时反馈。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消息推送功能,教师可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其作业中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学习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持续的跟进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后学习中得到有效的帮助。

(二)借助微信语音录入,落实朗读与背诵作业

教师还可以借助微信语音录入功能,通过录制朗读作品进行示范,帮助学生提高发音和语调的准确性,提升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在微信公众平台中创建一个专门的语文朗读与背诵作业板块,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应针对朗读课文的实际内容,提前录制课文朗读音频;或利用网络下载课文的标准朗读资源,将其制作成音频。注意音频应无杂音、发音标准、感情充沛,确保音频质量。将音频通过微信下发至家长群中,叮嘱学生进行聆听和跟读。学生根据朗读音频进行录音,在朗读过程中标注陌生字词,由家长配合学生进行角色朗读与录音。完成录音后,将音频保存,并上传到微信公众平台。教师在收到学生的录音作业后,针对学生的录音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发音、语调和语速等方面的表达。通过语音评价和反馈,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自己的朗读和背诵水平,并针对性地改进和提高。教师还可以将优秀的作业分享到微信公众平台上,给予一定奖励,如评选每周的“朗读小明星”或“背诵达人”,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朗读与背诵。

(三)合理使用微信互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可以进行情景对话模拟,让学生在虚拟场景中进行语言表达。例如,在学习日常交际用语时,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要求学生通过微信聊天进行对话。教师可以扮演一个角色,学生需要用适当的语言回应并完成对话,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练习语言表达,提高口语交流能力[7-8]。如在学习写景描写时,教师可以提供一张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图片,并采用适当的语言描述图片中的场景和细节。课后,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发布文字和图片组合的动态,展示自己的观察和表达能力,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点评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开展合作创作项目,鼓励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展示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故事写作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合作撰写一个故事。学生可以通过微信群讨论和共同编辑的方式,共同创作故事的情节、角色和结局[6],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四)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加强语文核心素养能力训练

“听、说、读、写”是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低年级语文非书面家庭作业设计应合理利用微信互动,设计语言表达作业,采用连环画复述作业模式,指导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将连环画中的故事以及主要情节进行复述,强化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中,在设计家庭作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整个故事,再由家长将学生复述故事的过程记录成视频,上传至班级视频号中,进行班级内的视频作业分享。同时,针对基础较好、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让学生续写故事,如“小蝌蚪找到妈妈后会怎样告知妈妈这一路的经历”“小蝌蚪和妈妈后续的快乐生活”等。教师可指导学生分析小蝌蚪一路上错认的妈妈都与小青蛙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又应该怎么去区分,还可利用微信社交功能建立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以此提高语文能力。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优质的语文学习资源,如经典文学作品、文化讲座视频、语言学习软件等,帮助学生扩展语文知识面和提升语言实践能力。

(五)借助跨媒介阅读,完成导示类阅读作业

借助跨媒介阅读的方式布置导示类阅读作业可以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拓宽阅读视野、增强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7-8]。在导示类阅读作业中,教师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中发布与阅读相关的视频、图片以及拓展的阅读资源链接,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视频和阅读相关文本来进行阅读理解。例如,在学习古代人物故事时,教师可以选择一段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视频片段,要求学生观看视频后,根据视频中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撰写简短的文本来概括或表达个人观点。学生需要结合视频中的图像、声音和文字等多种媒介信息进行综合理解和表达。教师还可借助互动阅读应用,培养学生的多元媒介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如在学习科普类文章时,教师可以选择适合的科普应用程序,让学生通过触摸屏幕、点击图像、听取声音等方式进行互动阅读。

四、微信公众平台设计非书面作业的教学案例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为例,教师在课后非书面家庭作业设计中,可设计以下作业内容:

1.教师提供《吃水不忘挖井人》课文朗读音频并上传至微信群,要求学生使用语音录入功能进行跟读和背诵。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跟读,模仿音频中的发音和语调,逐渐提高自己的背诵准确度和语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比对自己的录音与音频的差异,自主发现并改正不足之处。

2.为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教师将《吃水不忘挖井人》课文内学生出错率较高以及笔画较多的汉字使用电子白板制作成生僻字PPT课件,发布至家长微信群,指导学生进行课后回顾。例如,教师利用电子白板生成“教”字,并将其按照读音、笔画、组词以及造句等规范制作成PPT:“教”,读音“jiào”或“jiāo”;笔画为横、竖、横、撇、横折、竖钩、提撇、撇横、撇、捺;组词“教师”“教学”“教育”;造句“我们的语文教师姓何”。注意组词、造句应简洁、明了,每页PPT仅包括一个汉字,避免过多、过繁。

结语

在“双减”政策下,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工具,为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非书面家庭作业的质量和效率提供了巨大的价值。通过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和特点,可以实现个性化设计、差异化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微信公众平台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加强家校合作,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解决相关问题和挑战。相信在教育部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微信公众平台将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育带来更多的创新和进步。

[参考文献]

王荣刚.“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探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2023(16):17-18.

张文彬.聚焦“双减”,优化作业设计:小学语文课堂作业提质增效的相关分析[J].教师,2023(4):18-20.

谢林伯.大数据视域下小学语文差異化评价体系构建:以课后展评作业为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11):76-78.

易立铁,张文祥.信息技术支持下精准作业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以成都市石笋街小学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2(29):35-38.

喻玉竹.“双减”下小学低年段语文非书面作业的设计与实施[J].课堂内外(初中版),2023(8):57-59.

秦菲菲.微信平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J].新课程导学,2021(23):83-84.

许燕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微信交流”在低年级语文非书面家庭作业中的应用[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6(合刊2):92-94.

赵琼琼.基于微信平台的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2,24(12):155-157.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平台低年级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基于微信的大学生微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研究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研究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