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党团和班级组织育人共同体构建:逻辑、挑战和路径

2024-04-22 18:23曹军任惠兰
关键词: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共同体

曹军 任惠兰

摘要:构建新时代高校党团和班级组织育人共同体,是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和班级三个组织之间寻求育人功能优化和思政价值整合“最大公约数”的必由之路。构建此组织育人共同体具有显然的制度、目标和价值认可逻辑,但也面临着政治和社会角色切换、管理运行与内容需求融合、资源配置转变、发展模式演进等诸多挑战。因此,要在此三个组织自身内部梳理整合的基础上,更多侧重组织间纵向层面的建设理念创新、制度衔接通畅、资源平台整合、队伍优化等方面的有效探索,才能充分发挥出新时代高校党团和班级组织育人共同体在思想引领、制度推进、资源整合和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和合力。

关键词: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级;组织育人;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D 2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95X(2024)01-0071-06

DOI:10.13256/j.cnki.jusst.sse.210920319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高校各级组织的育人作用发挥。2016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2017年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都明确将组织育人纳入“三全育人”一体化格局,成为“十大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组织建设和教育引领相结合,深化高校各类组织的育人功能。2021年4月中共中央印发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进一步明确高校党组织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开展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抓手”。随后,全国和上海市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又进一步强化要“下更大力气把党组织政治功能强起来”。因此,探索高校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和班级三个组织的育人共同体建设(以下简称为“党团和班级组织育人共同体”),不仅在激发班团组织活力、加强高校基层组织育人成效、提升高校党建工作质量上具有重要的实践研究价值,更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深入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新人培养体系改革的应有之义。

一、构建高校党团和班级组织育人共同体的逻辑基础

构建高校党团和班级组织育人共同体,一个基本前提是要在感性判断、理性认知和目标追求等方面获得一种“共识”,即在制度、目标和价值上具有认可的共识,这是构建组织育人共同体的逻辑基础。

(一)党建统领:共同体建设的制度认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作为高校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和党建工作的前沿阵地,学生党支部不仅是落实高校党的建设各项既定方针、政策等落地生根的实施者和执行者,还是广大青年认识党、了解党的一个形象窗口,是党联系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其组织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的群团组织建设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之下,由高校党委统筹安排,而高校各级党组织建设本身又是高校党建题中之义。因此,党支部建设位序处于团支部建设和班级建设之前,这既是由党组织自身的先进性决定,也是党建统领的制度性安排。

(二)立德树人:共同体建设的目标认可

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德,既是个人的私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我国高等教育的使命就是要培养私德、大德兼备的社会主义新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的高校,要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高校党建是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落实立德树人的工作成效也是检验高校党建工作的根本标准。

作为党组织领导下的共青团组织,各级团组织也要从加强组织建设入手,着重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立行”开展思想引领工作。作为学校党建、团建和学风建设工作的基层执行单元,班级在学生个体的科学定位、自我提升、德行养成和学生群体的集体理念、文化传承、价值彰显等方面都具有内在积极的教育活力和张力。可見,立德树人在班级和党团组织的实际工作中已由外化的目标任务转变为内化的行动自觉,共同体构建具有高度一致的目标认可。

(三)人的全面发展:共同体建设的价值认可

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是社会塑造的,是社会关系的体现者和承担者,个人的发展又是社会的最终目的。因此,是否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衡量社会变革效果的价值标准。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作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教育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难题,包括班级和党团建设工作在内的各项工作改革创新势在必行。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高校事业改革和发展也必然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尺度。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引导学生将个人私德与社会公德、国家大德统一起来,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和班级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最基本的组织形态,在引导、教育青年学生全面发展上具有独特的组织优势。因此,在工作中要紧紧围绕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紧扣学生多元化成长需求,在工作内容、形式、途径上深挖细凿,积极引导青年学子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培养他们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造才能和包容胸襟的优秀人才,最终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构建高校党团和班级组织育人

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构建高校党团和班级组织育人共同体,需要正面高校深化改革带来的教育理念、管理方式、教育模式等转变带来的深层次时代难题,更需要以非凡的定力和智慧重点破解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和班级三个组织在共同体内的角色定位、管理模式、资源配置和发展模式等方面掣肘。这是克服上述协同育人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的求解之道,也是新时代提升高校党团和班级组织育人成效的必然选择。

(一)政治角色从属性和社会角色独立性的切换困境

社会心理学中的角色理论最初用来分析个体的社会行为,但组织作为人们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有机体,也像社会中的个体一样,具备扮演角色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强调:群团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始终是群团工作的价值所在。可见,政治性和社会性是群团组织的双重角色特征。

高校团支部和班级自觉依附于上级党组织和行政主体,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大的“收益”[1]。因此,相对于上级党团组织而言,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和班级在其政治角色中呈现出的从属化特征,是源于我国历史渊源和现实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党委发挥政治主导作用、二级学院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具体体现。与此同时,虽然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和班级在其自身工作中各具特色且相对独立,但在从属于上级党团组织的同时,其社会角色所赋予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性特征却彰显不足,主要表现为建设内容和方式对上级党组织或老师的依赖性过强,相对缺乏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能力。独立性特征的彰显不足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学生主体性角色认知不到位和赋能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这种政治角色的从属性、社会角色的独立性和角色认知主体性缺位之间的矛盾,客观上制约了三个组织的协调发展,影响了三者组织育人效能的充分发挥。

(二)管理模式同一性和内容需求多元性的融合困境

起源于1998年的高校“去行政化”工作虽然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中央出台众多的改革方案和指导意见,总体来看依然存在着党委与行政权责交叉重叠、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失衡、院校权力不匹配、师生权益边缘化的困境,高校的去行政化改革道路依然曲折。在此体制现状下,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和班级作为高校党委和行政管理的最基层组织,行政化的运行方式依然是三者组织运行的主要特征,追求同一性的行政运行成为三者管理模式的共性呈现。

与此同时,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和班级作为高校最基层的学生活动组织,还承担着教育、引导、团结联系青年,发挥政治引领和思想引领的重要价值功能,其价值定位内在地要求其运行方式需要吻合青年学生的个体特点和成长需求。事实上,青年学生的特点也会直接影响三者建设的内容、方式和原则。网络“原住民”的时代境遇,多为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和快速现代化的社会环境,使青年大学生开始按照兴趣、需求进行联系重组,也让他们表现出更加独立的“原子化存在”和个性为纽带的“俱乐部形式”[2]。这对青年大学生学习成长组织的管理和内容方式在独立性、针对性、多元性和创新性上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和班级就产生了管理模式上的行政同一性现实和内容方式上的自主多元性需求之间的博弈。如何在管理方式上突破同一性困境满足内容方式的多元性需求,促进二者“扬长避短”、互融互通,是构建党团和班级组织育人共同体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难题。

(三)资源配置依赖化向自主化的转变困境

由于长期以来班团和党支部的行政化运行惯性,在其资源供给渠道和资源获得方面对上级党组织具有较强的依赖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青年学生的活动空间和生活状态都发生了深刻的转型,基层党团组织呈现出工作资源和工作力量上的应对不足,如基层党团组织干部队伍配备不足、身兼数职,整合社会资源能力有欠缺,获取党政资源缺少制度性安排等[3],这些不足在客观上又进一步拉开了基层党团组织和班级的资源配置能力与青年学生群体多元需求结构之间的差距,弱化了基层组织的育人效能。

要打破资源配置依赖化的藩篱,高校党团组织和班级必须要充分发挥联系青年学生的优势,加强自主性探索,要在深度挖掘校内资源、争取增量增质的基础上,扩大对校际和校外资源的积极拓展和有效整合。在“三全”育人框架下,整合校内校外资源,探索构建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要素的专业类别资源配置体系,努力构建稳定的自主化体系化资源为主、传统性资源有效互补的资源配置新格局。这一转变需要高校多个部门的齐抓共管,但由于受到部门职责协同模糊和人员素质、精力不足等因素影响,资源配置自主化、体系化构建工作客观上出现了协作性不充分、不自觉、“不合拍”等现象[4],影响了资源系统利用成效。

(四)发展模式保障型向创新型的演进困境

“党建带团建、团建指导班级建设”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后,党团、团班关系建构在高校基层工作层面的一个制度性安排。这种“线性帮带式”发展模式更多强调“线”的单向性和“帮带”的主导性,对三者之间的互动和融合机制重视不够,客观造成了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和班级三者之间形成一种被动的保守关系,缺乏主动积极的动力和活力。

随着社会快速变化和高校内部改革的深入,学生群体生存形态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原有团支部和班级的组织形态愈发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发展要求。根据党中央要求,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这就意味着支持和推动班团组织形态创新成为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也预示着高校“党建带团建、团建指导班级建设”的工作重点将由以保证班团组织正常工作落實为内容的保障型阶段,向以支持和推动班团组织形态创新为内容的创新型阶段发展[5]。而要实现这一阶段演进,不仅需要高校从宏观的角度进行顶层设计,发挥高校各个组织在组织育人功能上的整合效应;也更需要高校各级组织以全新视角加强理论学习,形成思想共识,才能在思想认识和实践层面知行合一,才能切实推动高校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和班级三个基层组织间相互协调、功能互补与彼此优化。当前,各高校高度重视组织育人方面的实践探索和顶层设计创新,也形成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但由于缺乏更深层面的思想共识和更高层面的实践定位,依然存在育人成效逐级弱化、育人合力参差不齐、缺乏促进青年发展的长效机制等问题[6],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党组织统领下的班团组织建设内容从保障型向创新型的演进转变。

三、新时代高校党团和班级组织育人共同体构建的实践路径

在组织育人共同体的构建实践中,不仅要充分尊重各个组织自身特点并发挥各方优势,更对组织间纵向层面的融创和联动互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分类模型式培养,赋能共同体主体性活力

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包括高校在内的各类人才评价体制机制建设做出了顶层安排。在高校党团和班级组织育人共同体构建中,人才队伍的一体化建设也要在遵循《意见》的基础上,用分类模型式培养思路界定和划分队伍成员,构建不同类别的人才胜任素质模型[7],才能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促进其主体性认知和独立性实践相统一并不断赋能提效,这是化解共同体构建中队伍主体性不足困境的有益尝试。在队伍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克服以下三个危机,才能提升人才队伍培育和赋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做好队伍分类,克服队伍建设的身份认同危机。要打破传统队伍分类按照组织层级划分的固化思维,而将队伍放在共同体这个平等的大组织体系中思考。如根据承载职能不同分为核心队伍和一般队伍,根据角色不同分为领导队伍和执行队伍,根据任务分工分为固定队伍和流动队伍,根据时空视域分为现实队伍和网络队伍等。根据大组织体系运行机能进行队伍分类的方法,可避免原有分类角色固化带来的培养目标“一体化”和实际操作“单一化”而形成“两张皮”的弊端,赋予每个成员多维度、差异性和公平化的身份标识,使得共同体中的每个成员更易于接受与不同身份标识相统一的能力素质要求,从而克服队伍一体化建设的身份认同危机问题。

二是要加强工作分析,克服队伍建设的需求性危机。工作分析的思想由来已久,它在承认个体具有工作才能差异和不同工作有特殊要求的前提下,坚持认为做到让个体能力与岗位需求相匹配才能获取最高的工作效率和个体满意度。共同体建设本身的不同工作也是具有特定的工作要求的,一个成员配置到一项工作中,需要考虑这两方面的需求是否匹配。只有明确岗位职能的类别性和明确性,才能有效解决人才队伍建设良性互动交流的需求性危机。

三是构建胜任素质模型,克服队伍建设的发展性危机。要在对队伍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以强化共同体队伍建设为宗旨,全面分析共同体队伍中不同人才梯队的结构现状,通过工作分析进一步提炼出不同岗位类别的胜任素质模型,最后通过院校专家小组讨论的形式检验素质指标是否体现了不同岗位的核心素质。一旦确定后,对胜任素质指标再进行细分,分为不同的能力维度,评估能力差距,为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建构能力提升的对照图谱,并逐步建立共同体内不同岗位人才胜任素质模型信息库,从而形成共同体人才队伍科学化、专业化培养的微观标准体系。

(二)制度关联式构建,推进共同体运行融合

组织行为学认为,当一个人或群体有目的的行为阻挡了另一个人或群体的有目的的行为时,就会产生组织冲突[8]。引起组织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分工,因为分工会带来功能导向性差异及地位不一致的外观差异。于党团和班级组织育人共同体而言,由于党支部在共同体中具有统领性地位,因此在外显地位上相较团支部和班级就处于相对优势。如果放任这种差异性在共同体建设中放大扩散,那么党团和班级组织育人共同体在构建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冲突甚至危机,因此必须要对这种功能差异进行有效调解。在这复杂的调解过程中,党团和班级组织育人共同体制度设置创新和运行机制畅通则是核心内容,这也是破解共同体在管理方式上同一性和内容方式上多元性需求融合困境的重要举措。

在明确党支部、团支部和班级在共同体内角色定位的基础上,对三者不同功能的关联衔接程度进行梳理,从共同体内组织优化角度对三者组织功能进行关联式整合,这既是组织整合过程,也是制度探索和重塑的过程,是共同体构建的关键环节。因此,要重点构建保障共同体有效开展的运行制度、责任制度和考评制度。如,探索共同体内成员教育、管理、服务一体化的衔接制度,保障共同体运行“有料”;推进院校层面对共同体推进的领导责任制,强调共同体内核心成员的主导责任制,健全共同体内普通成员的参与积分制,推进共同体各方“守责”;设置共同体内党员、团员评优评先标准分级化指标体系,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价组织机构,建立健全督导巡查、评估纠误等制度,确保共同体机制运行“有效”。

(三)资源共享式整合,畅通共同体资源配置网络

资源不仅包括广义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还包括狭义人力、人才、智力(信息、知识)等资源。这里分析的资源是狭义的理解,主要包含信息、平台、阵地等推动高校党团和班级组织育人共同体建设不可或缺的能量和信息的总称。当前,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和班级三者在资源使用中虽然各具特色且相对独立,但资源整合利用的片区化也容易导致工作成效的碎片化弊端,影响了整体的育人成效。因此,优化整合党支部、团支部和班级三者资源,推进阵地平台共建共享,是畅通高校党团和班级组织育人共同体资源配置网络的必由之路。

一是资源“共享式”开放,推进平台使用一体化。在校内,学生党支部向团支部和班级开放所有党员教育活动场所,拓宽党员教育培训活动的参与范围,充分发挥党组织教育培训资源的配置优势;在学校和社区联建的资源使用上,充分发挥团支部的联系青年优势和黨支部配置优势,实行区校资源优势互补;在社会资源的运用上,充分发挥班级个性化和多元优势,广泛涉入并借助党支部和团支部力量“借梯登高”,不断扩大、充实党团组织资源库。

二是资源“菜单式”优化,推进平台需求一体化。在遵循共同体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根据成员发展性需要,按照“理论+实践”组合的设置模式,对已有资源进行类目整合和优化,开列出适合共同体成员开展工作和有利其全面发展的专项资源菜单,如党性认知资源菜单、学业发展助力资源菜单、认识思维优化资源菜单、特定主题教育类资源菜单、创新创业实践锻炼资源菜单等。共同体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阶段需求和任务需求,进行资源菜单选择并在不同任务团队成员之间实现资源菜单的交互式利用。

(四)全视角学习理念,凝聚共同体创新型发展新思路

丹麦学者克努兹·伊列雷斯认为,学习包含内容、动机和互动这三个维度,前二者与个体的获得过程相关,第三维度则与个体和环境间的互动过程有关。这表示学习总是发生在一个外部的社会性情景之中,这个情景在一般情况下,对于学习可能是有决定性意义的[9]26-27。

要创新高校党团和班级组织育人共同体的发展模式,实现党建引领由保障型向持续推动班团组织形态创新的创新型阶段转变,凝聚共同体内外成员形成“共建共享共发展”的思想共识,激发主体能动性,克服各类主体的主体性认知缺位是重中之重。而凝聚思想共识的关键则是创造全新的互动学习情境,以全视角学习理论而言,就要注意坚持从顶层设计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动机维度)、纠正主体理念偏差(内容维度)和重塑价值认知模型(互动维度)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就共同体内部成员的学习实践而言,有三点需要注意:一是“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学习的动机维度,要紧扣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动机需求,充分重视大学生个性特点和情感接受方式,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理想信念教育化于无形、润物无声;二是“纠正主体理念偏差”作为学习的内容维度,要把握好教育内容和大学生兴趣资质的平衡关系,既不能太小,以至于不能对学习产生任何重要意义,也不能太大,以至于它们被人感到是不可忍受的并因此而导向逃避[7];三是“重塑价值认知模型”作为学习的互动维度,它强调学习的情境性、社会嵌入和社会责任对学习成效的重要影响。

由此可见,要凝聚高校党团和班级组织育人共同体创新型发展新思路的思想共识,就要在明晰三个组织不同定位的基础上,打破原有学习教育分组织分层的常规,而将不同组织的成员融合并视为统一的、开放性的学习主体,在社会化的情景学习中加强互动和参与,提升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获得感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出他们的主体能动性,才能引导青年大学生真正认识到“共建是基础、共享是动力、共发展是目标”这三者的逻辑关系,真正凝聚起共同体创新型发展的强大思想动力。

四、结语

高校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聚焦立德树人,朝着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方向,在各個环节上努力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育人共同体。高校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和班级作为高校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和自我教育成长的最普遍、最广泛的组织形态,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的运行载体和成效的“晴雨表”。构建此三个组织为一体的新时代高校党团和班级组织育人共同体,必将推动高校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和班级自身建设的自我检视和重新梳理,也将有力提升高校组织育人成效,从而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康晓强.国家治理视野下群团组织转型的困境与出路——以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共青团为例J].中共 中央党校学报,2018,22(3):48-57.

[2] 郑浩.共青团组织力的变迁趋势与现实困境——基于社会现代化理论的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21(4):52-57;43.

[3] 张廷.困境与出路:共青团改革的基本逻辑和发展趋势——基于社会转型视角的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8(8):45-50.

[4]陈荣武.高校组织育人协同体系建构及其功能实现[J]. 思想理论教育,2018(3):95-99.

[5] 郑长忠.建构共青团组织创新的体制内政治支持——新时期高校党建带团建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3,11(3):76-80.

[6] 盛春,汪力.提升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育人质量的路径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9(12):74-79.

[7] 李宜馨.新时代人才分类与人才发展领导力方略探要[J].领导科学,2021(1):5-14.

[8]珍妮弗·M·乔治,加雷思·R·琼斯.组织行为学[M]. 于欣,章文光,译.5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9]克努兹·伊列雷斯.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M].孙玫璐,译.2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名单(共四百三十一个)
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党组织生活研究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发挥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的途径
简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严”与“实”
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领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若干思考
创建“雷锋团支部”立足岗位学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