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教学设计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4-04-22 21:41张全军
求知导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逆向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摘 要:逆向教学设计与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有一定区别,其强调基于预期结果设计教学过程。从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出发,结合逆向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对逆向教学设计的作用及具体应用进行分析,提出要围绕语文课程标准和学生发展需求设置阅读目标,唤醒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自主阅读,以使学生取得更好的阅读效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逆向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

作者简介:张全军(1982—),男,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憨班镇中心小学。

有研究者认为,逆向教学设计指的是从学习结果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设计,要求先明确预期结果,再确定评估证据,最后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其可以引领教育领域的革新。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阅读教学需要进一步的革新,不管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方法都应当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为重要宗旨。在以逆向教学理念为指导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合理划分整个过程,有序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以此达成教学目标,构建多元化的教学体系。

一、逆向教学设计的内涵及特点

逆向教学设计是基于学习目标的教学设计方法,其目的在于使教学活动与学生学习目标高度匹配。逆向教学设计区别于传统教学,是对五段教学法(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的颠覆,是对传统授课方式的解构与重塑,对驱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高质量的素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逆向教学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强调尊重每个学生的基础、能力以及潜力,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成教学目标。在逆向教学中,教学目标的确立、活动的开展以及课堂反思的形成都是自发的,这不仅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研究文本材料,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还能使他们由被动听讲变为主动参与,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工作的行动导向,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会直接依照课本内容讲课,学生不明白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也很少有自由表达和独立思考的机会,这会对学生兴趣和教学效率造成消极影响。小学生還不够独立,缺乏自主学习意识,教师承担着培养他们自学能力的重要责任。实施逆向教学设计,摒弃传统教育观念,避免教师单方面的机械式输出,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有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过程不再沉闷压抑。通过逆向教学,学生自然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二)有助于学生形成高阶思维

小学生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需要注重学生思维方面的发展。在小学生思维发展初期,他们通常使用识记的方法学习。在现代社会对人才各方面能力提出新要求的背景下,这种基础学习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语文作为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课程,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为主,不仅要求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经验,掌握语言运用能力,还要求学生发展高阶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实施逆向教学设计,能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应用、记忆、评价和创造等关键能力,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形成。

(三)有助于强化学生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需要人进行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人只有客观地看待自己,正确地对待自己的不足和长处,才能及时纠正错误,发挥自身的潜能。但小学生对自己的了解和认识不到位,这会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逆向教学设计包含以下要点:首先,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要先评估教学内容;其次,要针对评估预期结果所需的证据,完善教学活动;最后,要让学生明白他们所需要达到的标准,并从这个标准出发进行学习和探究。逆向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能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学习成果,并在展示和汇报学习成果的过程中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使其全方位地了解和认识自己[1]。

二、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逆向教学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结果,指向核心素养培育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启迪智慧的主要途径,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应提高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积极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奠定基础。阅读教学活动形式多样,整本书阅读就是其中的一种,要求教师在选材上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前提,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阅读偏好,选择适合他们的文本材料,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工作。在传统的语文课上,学生的阅读局限于教材,这不利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以及能力的全面发展。对此,教师要打破传统阅读教学的限制,让学生扩大阅读范围。整本书阅读下的小学语文逆向教学设计要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首先需要对所选的书籍进行全方位的梳理,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分析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与要达到的能力培养目标之间的距离,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紧扣阅读主题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整本书阅读的目的是要通过实践强化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和能力。由于这一目的较为抽象,因此教师要重视在逆向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目的具体化。例如在阅读《寄小读者》的时候,教师便可以让学生从作者经历的日常小事出发,思考作者的行为动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学生按照这种方法进行整本书阅读,时间一长,就能够对阅读技巧运用自如,不断提升阅读能力。又如,《钟声》是小学生必读的佳作,其由一个又一个独立的小故事组成,分别歌颂了母爱、童真、大自然等,教师可以选择这本书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2]。在开展整本书阅读之前,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作品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中心思想是什么,以及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情感等,以使学生的阅读方向清晰明了。与此同时,要最大限度挖掘阅读活动的育人价值,不仅要让学生读懂作品,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方法跟技巧,知道如何把握文章的脉络和人物性格,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施情感教育。在阅读活动结束之后,还可以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谈一谈自己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以此进行总结和反思,促进学生相互之间交流阅读经验。总之,在逆向教学设计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基于预期结果确定教学目标,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帮助他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作品,学会如何阅读,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3]。

(二)确定评估证据,全面落实核心素养

逆向教学设计的重要阶段是确定评估证据。所谓评估证据,是指能够通往预期结果的具体路径。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首先要明确逆向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即以终为始,针对结果设计教学内容,实现结果、评价以及计划的统一,思考并明确怎样才能确保学生通过整本书阅读掌握知识,哪些证据能够使教学工作达到预期结果。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除了要理解阅读材料的大意,还必须掌握阅读和鉴赏的方法,因此教师需要探究合适的评估证据,以确定学生是否达成预期阅读目标,并根据搜集的一系列评估证据思考单元或课程设计方案。

教师通过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驱使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合作交流,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效率。具体步骤如下:第一,在阅读之后简要概括作品的内容。理解是阅读的基础,学生要在任务的驱动下,提炼作品中的重要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进行概括、复述。第二,培养思辨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还要重视其思维方面的发展。第三,做好读书笔记。阅读和写作是语文的两个重要板块,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分割。为最大限度开发整本书阅读的价值,教师要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促使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第四,评价与反思。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在整本书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的发展,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教师获得教学活动的反馈,另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4]。如在阅读《水浒传》这本书时,可以通过开展诵读经典教学活动来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通过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检验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这样一来,教师便能够从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逆向教学的效果。

(三)设置学习活动,优化阅读活动过程

逆向教学设计的第三个重要阶段是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活动,这本质上是解決如何使课程设计顺利展开,思考并探究学生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如何学习并达到预期结果等问题。在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生本理念,在确定目标和评估证据之后,设计教学内容,为教学内容的有效渗透提供平台,为学生获得知识跟技能准备一系列合适的教育资源。通常情况下,活动内容的编排,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效果的好坏,因此,教师必须以目标的达成和评估证据的落实为基准,不断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深入探索高效的教学活动和科学的指导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完善整本书阅读活动的内容。在小学整本书阅读活动中,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对文章表层含义的理解,还要让他们把握文章的深刻内涵,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在学生简要概括作品内容之后,教师要让他们谈一谈各自的看法,包括自己从作品中学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等。在不断地交流和互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他们能真正融入学习和探究当中,加深对整本书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语言文字是最为基本的认知环节,而思考、推理、论证等思维活动是重要的内容。学生要通过不断分析,掌握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并与人进行探讨,说明自己的观点,实现深度思考,从而促进自身思维的发展。例如,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鲁滨逊为什么要冒险?”“鲁滨逊是如何征服‘星期五的?”等问题展开讨论,以使学生深入分析故事的来龙去脉,让学生根据事件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在把握文章主旨的同时厘清其中的因果关系。问题本身具有导向作用,学生带着问题动脑思考,能够经历对整本书的思辨过程。每个人思考事物的角度不同,通过讨论,学生能够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和分析问题,思维方式将变得更加多元。

另外,在整本书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布置写读后感的任务,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心得通过文字展示出来,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内容一般包括读者从书中或文章中获得的感悟。通过书写读后感任务的设置,教师能有效渗透核心素养教育,从而确保预期结果的达成。

逆向教学设计也存在一定缺陷,有时不能达到预期结果。为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要重视开展逆向教学设计总结,在每次活动结束之后,及时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并探寻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不断进行总结和反思,从而进一步规范整本书阅读逆向教学设计[5]。

结语

综上所述,整本书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将逆向教学设计理念融入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定预期阅读结果,通过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来促进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达成,可以逐步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使其在获得良好阅读体验的基础上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进而促进其课堂阅读学习效率的提升,推动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吴吉波.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逆向教学设计策略[J].名师在线,2022(25):7-9.

郑晓娟.整本书阅读逆向教学,让阅读走进课堂[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2(15):79-80.

吴吉波.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逆向教学设计初探:以《草房子》逆向教学设计为例[J].第二课堂(D),2022(3):20-21.

王甜甜.逆向思维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以《藤野先生》为例[J].学园,2021,14(30):81-83.

窦丽.课后习题:打开语文逆向教学设计的新思路: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军神》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21(12):29-30.

猜你喜欢
逆向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逆向教学设计在单片机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逆向教学设计下西方经济学探究式教学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逆向教学设计研究
例谈“逆向教学设计”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期望的学习结果”教学目标的设计
高中英语语法复习新方式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